出现针扎事件后,防暴警察驱散民众
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一连串“针扎”事件,局势再度紧张。汉族居民对政府反应迟钝、措施不力表示不满,举行抗议示威。新华社在报导中隐瞒两个重要细节。在这次《对比新闻》节目里,我们来对比新华社和西方媒体的有关报导。
新华社9月3日报导:“2日下午15时50分前后,乌鲁木齐小西门商业区一带发生商户和周边群众上街聚集并游行事件,游行持续约1个小时。”“乌鲁木齐市数万人3日在主要街道和商业区聚集游行,抗议连日来发生在乌鲁木齐的‘针刺伤害’事件。聚集人群致使城市部分交通瘫痪,乌鲁木齐警察全面出动,维护现场秩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和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栗智到聚集现场,呼吁民众保持克制冷静。”
新华网9月4日报导说:“一些群众因此在市区部分地区聚集游行,要求严惩犯罪分子。在聚集游行过程中,少数群众情绪激动、行为失控。”
新华网9月5日报导说:“9月3日至目前,因再次发生数起‘针扎事件’,导致群众聚集游行,部分地段发生小规模冲突。”
新华社的报导对于“行为失控”和“小规模冲突”都没有详细说明。其它中国媒体的口径与新华社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行为失控”和抗议示威者的要求*
西方媒体报导了中国媒体没有报导的事件细节。美国之音9月4日报导:“这次游行示威......很快就聚集上万民众。”“一位新疆居民说:‘全都是汉族,......喊的口号是王乐泉下台,王乐泉滚蛋。’”
德国之声9月4日报导说:“周四进行的抗议示威活动中,示威者们还喊出要求新疆自治区区委书记‘王乐泉下台’的口号。......有网络公布的消息称,王乐泉讲话时,有人向他投掷水瓶。”
《华盛顿邮报》9月6日报导说:“成千上万抗议者星期四和星期五要求栗智和他的上司、新疆党委书记王乐泉下台。”
英国《泰晤士报》9月7日报导说:“当王乐泉要向抗议者发表讲话的时候,抗议者们的吼叫声压过了他的声音。”
英国《金融时报》9月5日报导说:“新疆政府出乎意料地遇到自己人的愤怒。几十年来,新疆当局把数百万汉族人带进新疆,对这个最西边的地区进行殖民。统治者一直对当地最大的民族维吾尔人保持警惕,视为主要的安全威胁。但是自从星期三以后,汉人一直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街头游行,要求新疆党委书记王乐泉下台。”
《澳大利亚人报》9月5日报导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新疆仅仅一个星期以后,这里再次成为火药桶。”“大规模抗议呼吁王乐泉这样一位高层党的官员辞职,这在共产党中国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英国《卫报》9月3日报导说:“成千上万汉族人走上街头,示威者要求当地最高官员下台,这是汉族人对共产党发出的罕见的公开挑战。”
*“小规模冲突”和催泪瓦斯*
中国媒体除了没有报导抗议群众要求王乐泉下台的细节以外,还对另一个细节守口如瓶。德国之声9月5日报导说:“周四和周五都发生了示威者同警方的冲突, 警察动用了催泪瓦斯。”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9月4日报导:“警察星期五向示威者发射了催泪瓦斯。”
在《华尔街日报》9月6日的视频报导中可以看到,中国警察向示威人群发射了大量催泪弹,以便驱散他们。
新华社9月4日的英文报导曾经报导警察对抗议示威者使用了催泪瓦斯,但是新华社的中文报导并没有提到这个细节。
*栗智的自信和王乐泉的前途*
美国之音9月6日报导说:“今年3月‘两会’期间,美国之音记者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采访了作为新疆人大代表的这位乌鲁木齐市委书记。当时,栗智对新疆形势做出乐观判断,那就是,‘政治稳定、民族团结’。栗智说:‘对新疆来说,恐怖势力它什么时候都有。但是这种恐怖过后,它翻不了大的浪花,因为各族人民群众是反对恐怖的。虽然有个别人在讲一讲、闹一闹,没有更大的问题。......大局是稳定。’当时,满脸笑容的栗智万万想不到,时隔不到半年,他竟会为此翻船。”
美联社9月6日报导说:“星期六,抗议者取得了部分胜利,乌鲁木齐市党委书记栗智和新疆的警方首脑被撤换。”
《华尔街日报》9月7日报导说:“示威者要求撤销新疆党的最高领导人的职务。......现在还不知道星期六撤换两位级别较低的官员是否足以平息汉族人的愤怒,解除对王乐泉的压力。”
新加坡《海峡时报》9月6日报导说:“......59岁的乌鲁木齐党的负责人栗智被撤职。但是示威者一直要求撤换新疆党委书记王乐泉。一个没透露姓名的乌鲁木齐政府官员告诉《星期天泰晤士报》记者:‘没有几个人要求栗智下台。多数抗议者要求王乐泉下台。栗智是替罪羊。’”“分析人士说,胡锦涛主席不太可能牺牲王乐泉。王乐泉在政治上的崛起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共青团,那是胡锦涛的权力基础。在香港的老资格中国事务专家林和立说:‘王乐泉同胡锦涛的关系太密切了,而且他是政治局委员,撤换王乐泉会意味着整个新疆-西藏政坛会变动。’”
王乐泉在“7.5事件”之后向乌鲁木齐民众说:“我们的专政力量完全可以把坏人打掉。”今天,乌鲁木齐的汉族民众还会相信他吗?
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一连串“针扎”事件,局势再度紧张。汉族居民对政府反应迟钝、措施不力表示不满,举行抗议示威。新华社在报导中隐瞒两个重要细节。在这次《对比新闻》节目里,我们来对比新华社和西方媒体的有关报导。
新华社9月3日报导:“2日下午15时50分前后,乌鲁木齐小西门商业区一带发生商户和周边群众上街聚集并游行事件,游行持续约1个小时。”“乌鲁木齐市数万人3日在主要街道和商业区聚集游行,抗议连日来发生在乌鲁木齐的‘针刺伤害’事件。聚集人群致使城市部分交通瘫痪,乌鲁木齐警察全面出动,维护现场秩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和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栗智到聚集现场,呼吁民众保持克制冷静。”
新华网9月4日报导说:“一些群众因此在市区部分地区聚集游行,要求严惩犯罪分子。在聚集游行过程中,少数群众情绪激动、行为失控。”
新华网9月5日报导说:“9月3日至目前,因再次发生数起‘针扎事件’,导致群众聚集游行,部分地段发生小规模冲突。”
新华社的报导对于“行为失控”和“小规模冲突”都没有详细说明。其它中国媒体的口径与新华社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行为失控”和抗议示威者的要求*
西方媒体报导了中国媒体没有报导的事件细节。美国之音9月4日报导:“这次游行示威......很快就聚集上万民众。”“一位新疆居民说:‘全都是汉族,......喊的口号是王乐泉下台,王乐泉滚蛋。’”
德国之声9月4日报导说:“周四进行的抗议示威活动中,示威者们还喊出要求新疆自治区区委书记‘王乐泉下台’的口号。......有网络公布的消息称,王乐泉讲话时,有人向他投掷水瓶。”
《华盛顿邮报》9月6日报导说:“成千上万抗议者星期四和星期五要求栗智和他的上司、新疆党委书记王乐泉下台。”
英国《泰晤士报》9月7日报导说:“当王乐泉要向抗议者发表讲话的时候,抗议者们的吼叫声压过了他的声音。”
英国《金融时报》9月5日报导说:“新疆政府出乎意料地遇到自己人的愤怒。几十年来,新疆当局把数百万汉族人带进新疆,对这个最西边的地区进行殖民。统治者一直对当地最大的民族维吾尔人保持警惕,视为主要的安全威胁。但是自从星期三以后,汉人一直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街头游行,要求新疆党委书记王乐泉下台。”
《澳大利亚人报》9月5日报导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新疆仅仅一个星期以后,这里再次成为火药桶。”“大规模抗议呼吁王乐泉这样一位高层党的官员辞职,这在共产党中国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英国《卫报》9月3日报导说:“成千上万汉族人走上街头,示威者要求当地最高官员下台,这是汉族人对共产党发出的罕见的公开挑战。”
*“小规模冲突”和催泪瓦斯*
中国媒体除了没有报导抗议群众要求王乐泉下台的细节以外,还对另一个细节守口如瓶。德国之声9月5日报导说:“周四和周五都发生了示威者同警方的冲突, 警察动用了催泪瓦斯。”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9月4日报导:“警察星期五向示威者发射了催泪瓦斯。”
在《华尔街日报》9月6日的视频报导中可以看到,中国警察向示威人群发射了大量催泪弹,以便驱散他们。
新华社9月4日的英文报导曾经报导警察对抗议示威者使用了催泪瓦斯,但是新华社的中文报导并没有提到这个细节。
*栗智的自信和王乐泉的前途*
美国之音9月6日报导说:“今年3月‘两会’期间,美国之音记者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采访了作为新疆人大代表的这位乌鲁木齐市委书记。当时,栗智对新疆形势做出乐观判断,那就是,‘政治稳定、民族团结’。栗智说:‘对新疆来说,恐怖势力它什么时候都有。但是这种恐怖过后,它翻不了大的浪花,因为各族人民群众是反对恐怖的。虽然有个别人在讲一讲、闹一闹,没有更大的问题。......大局是稳定。’当时,满脸笑容的栗智万万想不到,时隔不到半年,他竟会为此翻船。”
美联社9月6日报导说:“星期六,抗议者取得了部分胜利,乌鲁木齐市党委书记栗智和新疆的警方首脑被撤换。”
《华尔街日报》9月7日报导说:“示威者要求撤销新疆党的最高领导人的职务。......现在还不知道星期六撤换两位级别较低的官员是否足以平息汉族人的愤怒,解除对王乐泉的压力。”
新加坡《海峡时报》9月6日报导说:“......59岁的乌鲁木齐党的负责人栗智被撤职。但是示威者一直要求撤换新疆党委书记王乐泉。一个没透露姓名的乌鲁木齐政府官员告诉《星期天泰晤士报》记者:‘没有几个人要求栗智下台。多数抗议者要求王乐泉下台。栗智是替罪羊。’”“分析人士说,胡锦涛主席不太可能牺牲王乐泉。王乐泉在政治上的崛起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共青团,那是胡锦涛的权力基础。在香港的老资格中国事务专家林和立说:‘王乐泉同胡锦涛的关系太密切了,而且他是政治局委员,撤换王乐泉会意味着整个新疆-西藏政坛会变动。’”
王乐泉在“7.5事件”之后向乌鲁木齐民众说:“我们的专政力量完全可以把坏人打掉。”今天,乌鲁木齐的汉族民众还会相信他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