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时评12:
据《五灯会元》卷三,有一天,一位律师问大珠慧海禅师:你们也用功吗?慧海说,用功呀!那律师又问,怎样用功?慧海说,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律师就说,但
凡是人,无不如此。你们跟俗人,又有什么不同?慧海说,那些人“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
拈花时评12:
美國人的工資總額佔GDP的三分之二左右,而中國居民收入占GDP的40%。陳劍表示,中國GDP裡來自投資的部分很高,顯示中國GDP分配不平等的情
況。“中國的工薪階層肯定不能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投資,所以有土地、政府等資源的企業人士,從GDP增長中獲得的收益更大。”
拈花时评12:
若不算香港,台北,和澳門,中國大陸2010年的城市平均收入的地區差異仍非常巨大。在找到數據的43個大城市裡,收入最高的上海平均月工資為人民幣5,350元,收入最低的拉薩為人民幣900元,上海是拉薩的6倍
拈花时评12:
同普京关系密切的克谢尼娅-索布恰克也登台演讲。她呼吁普京能听到和顺应民意,完成权力和平移交,避免暴力革命。克谢尼娅-索布恰克的父亲、已故的老索布
恰克担任过圣彼得堡市长,曾是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俄罗斯民主浪潮中的领军人物。老索布恰克在圣彼得堡发现和提拔普京,被认为是普京的恩师。
拈花时评12:
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虽然未参加示威集会,但戈表示支持示威群众,呼吁普京应立刻下台。戈尔巴乔夫说,俄罗斯需要的是真正的民主,不需要沙皇和苏共总书
记。普京当了两届总统和一届总理,干了三届已经足够,在普京周围早已经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势力家族和利益集团,已经到了普京辞职下台的时候了。
拈花时评12:
俄罗斯这个星期六再次爆发大规模的反政府抗议示威。从伏拉迪沃斯托克到西波罗的海的加里宁格勒,一百多个城市的群众走上街头要求诚实选举,重新选举议会,
以及普京下台。首都莫斯科的抗议规模最大,警方说,示威人数至少达3万人。示威组织者认为最少有12万人。在示威集会地点萨哈罗夫大街上水泄不通。
拈花时评12:
南京《新华日报》记者陈志龙在微博中发表“郑重声明”:在对渤海银行南京分行逾亿风险贷款的调查中,受到该行相关人员指使的不明身份的、带有黑社会背景的人员的人身威胁。他郑重声明:本人及家庭所有成员的人生安全如果受到伤害,渤海银行南京分行是幕后主要指使者。
拈花时评12:
《京华时报》等多家媒体都在报导,3个多月前南京宇扬集团董事长杨军卷钜款跑路案正在发酵。宇扬集团最大债权人为渤海银行,其南京分行此前向宇扬集团开具
的两张银行承兑汇票,分别为9千万元和5.96千万元。合计近1.5亿元。是宇扬集团总计超5亿元贷款中最大的一宗。
拈花时评12:
渤海银行南京分行被南京宇扬集团骗贷1.49亿元人民币,调查此案的当地媒体人遭到其恐吓——断胳膊、腿。被媒体曝光后,渤海银行承认贷款被卷走,但否认
威胁记者。陷入江苏南京宇扬集团至少3亿元债务危机的还有南京10多家国有及股份制大银行等。近期,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的一名支行行长“意外猝死”
拈花时评12:
斯大林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甚维利,苏联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在任期间,他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导致了严重的饥荒。在此次饥荒中死亡的人数
大约在600万~1,000万之间。他推行大规模工业化,工人需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工作量,不能达到生产要求的会被处分,以至进行劳改甚至被枪决。
拈花时评12:
金正日就任最高司令官(91年12月)的第二年,以批判体制的罪名肃清了20多名从苏联留学归来的军官,以掌握军权。金日成死后的95年他揭发驻扎咸镜北
道的第六军有可疑动向,处决了数百名军人。100多万人民饿死的97年,金正日给劳动党农业书记徐冠熙扣上“美国间谍”的帽子,在平壤市民面前将其公开枪
决。
拈花时评12:
有分析称,金正恩的“恐怖政治”已经拉开帷幕。据政府消息人士透露,2010年北韩的公开处决次数达60次,是2009年的3倍。同时还为应对居民骚乱而在北韩各地部署了具备镇压装备的“特别机动队”。
拈花时评12:
金正恩接手情报和警察等公安机构后,这些机构的核心干部也开始陆续消失。国家安全保卫部副部长柳京今年年初受到行政部长张成泽等人的牵制,被处以枪决。人
民保安部部长朱相成今年3月突然被罢免。消息人士:“北韩最近在清除可能会给金正恩前进道路造成障碍的势力。哀悼期一过可能再次掀起血雨腥风。”
拈花时评12:
经济领域也不断发生“流血肃清”。曾是北韩经济总指挥的劳动党计划财政部部长朴南基和财政相文一峰为币改失败负责,于去年4月和6月被枪决。接替朴南基出
任计划财政部部长的洪锡亨也于今年6月被免除一切职务,此后行踪不明。铁道相金勇三因牵涉 2004年平安北道龙川站发生的爆炸事故而于去年6月被处决。
拈花时评12:
韩《朝鲜日报》报导,金正恩亮相,掌控劳动党人事20多年的党组织指导部第一副部长李济刚离奇死亡。李是“金正恩监护人”张成泽的竞争对手,他在张成泽晋
升为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几天前,即去年5月底遭遇“离奇”交通事故并死亡。和李一个阵营的组织指导部第一副部长李龙哲也于去年4月因心脏麻痹去世。
拈花时评12:
题为《社科院:腐败从个体转向集团化
窝案串案较严重》消息说,中国社会科学院昨日在京发布首部《反腐倡廉蓝皮书》,称现在的腐败主体从个体向集团化蔓延,窝案串案较严重。该蓝皮书由社科院中
国廉政研究中心推出,是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反腐倡廉建设进展与效果的报告。
拈花时评12:
纪录片《掩埋》揭开了唐山大地震被掩埋的真相,震前实际上是有一系列异常的预警数据的,但上头没有重视。地震发生后,毛第一时间给灾区送去10万红宝书,
当作精神食粮。同时拒绝一切外来援助,沿途派军队武装把守,不准灾民逃离。有无数的人,没有殒命于天灾,却生生地死于人祸。
雄哥年不少:【他们说,4600亿买校车不现实】
转:图片现场直击丰县校车停运后孩子上学艰辛路,倒数第二张最震撼,孩子趴在行进的三轮上做作业。让校车一停了之政府省心了,不必担心校车事故麻烦了,但
孩子们上学问题呢?让校车停运是负责任政府的行为吗这?这是牺牲孩子保稳定。
逍遥游刘:@凤凰东方传媒:刘志军案现已逮捕15名局级以上官员,共涉案金额2000亿。相当于年收入5万共计400万人一年的收入;可以建134万所希
望小学;可以够800万个贫困大学生生活一年;可以让3570万人交一年的失业保险;可以供养8500万中小学生免费读书一年。如果这只是冰山一角?不敢
想像还有多少这样的腐败?
拈花时评12:
记得那年老布什跟克林顿竞选,老布什刚打赢了第一次海湾战争,声望如日方中。国内人人都说克林顿输定了,而且他比老布什差远了。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克林顿赢
了大选,而且任内高增长、低通胀,美国人称那段时间是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所以普金下台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有毒菜者才会欺骗说自己不可替代。
拈花时评12:
@城北徐星:上个月我去温州乐清看望了钱云会的父亲,我不知道能为老人做点什么,我只是告诉他我们不会忘记你儿子。老人脸上写着的悲哀,就是中国的悲哀。给钱云会的一周年祭日。
拈花时评12:
【乌坎村委会大楼变身”公民论坛”】“原来村委会大门都是关着的,根本不让村民进去,他们(村委委员)开会也从来不让我们听。”一位村民说。村委会被村
民”占领”后,现在大楼大门洞开,村民常在会议室里讨论问题,村委会门厅也成为了议事场所,门口常有村民代表和村民们现场沟通,成了“公民论坛”。
拈花时评12:
有人说普金干得不错,他有理由连任,可是谁敢说换个人做就不如他?他要真的那么好,为什么要靠作弊连任?别不要脸了,没了一个破普金,地球照样转。普金,是时间了,该滚蛋了。
拈花时评12:
训儿
【20年前的故事,会重演吗?】20年前的圣诞节,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晚上7点32分,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年
的红旗被缓缓降下,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场社会主义实验以如此惨淡的方式画上了句号。20年后,我们的改革依旧积难重返、步履维艰,我该拿什么相信
你?ZG!
拈花时评12:
@新闻晨报:【蒙牛纯牛奶产品被检出强致癌物】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4日公布近期对全国液体乳产品抽检结果,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黄曲霉
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很强致癌性。25日凌晨1点,蒙牛在其官网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
拈花时评12:
@132华语:深圳日资电子厂工人圣诞节罢工堵路
拈花时评12:
过半数用户上网宽频下载速率,低于运营商提供的名义速率。使用4M宽频的用户中,应享有每秒512KB的网速,实际平均速度在每秒400KB以下的占
91.2%;使用2M宽频,理论网速是每秒256KB,实际平均速度在每秒200KB以下的占83.5%;使用1M宽频,实际平均网速在每秒100KB以
下的占67.6%,与名义速度差异极大。
拈花时评12:
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日前发布《中国宽频用户调查》报告,调查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绝大部分互联网用户在使用〝假宽频〞,上网平均速度达不到标定速度,
但每月的费用却是香港的469倍。在中国假货太多了,利益压过效率,属于商业欺诈,同时也是国有资本垄断导致的结果。
拈花时评12:
雁雄体3:把我封了又有什么好处?再派一个会写微博的来,也不见得比深圳老崔好多少。五毛们的话信得过,母猪都会上树。删就删,小秘书来删。当然新浪还是说原作者删除的。像这样负责任的作者你不指望,你指望那几个烂五毛、烂走狗、烂奴才!好坏都颠倒了。
拈花时评12:
雁雄体:逢考必抄有什么好处呀?再叫一个学生来抄,也不见得抄得比我高分。现在有一批人感觉越来越坚苦,谁呢,班主任,学生,包括我,以前作弊哪有那么累
啊。监考老师一年比一年贼,一年比一年挂科率高。你们以为发短信不用钱啊!你看我们班主任的奖金一天一天瘪下去,真实成绩靠得住,母猪都会上树!
拈花时评12:
雁雄体:公民章鱼海洋:把房子拆了又有什么好处?再搞一个新地产出来,也不见得比它好多少。地产商们的话信得过,母猪都会上树。拆就拆,地产商来拆。当然
还是会说原所有者自己拆除的。像这样负责任的业主你不指望,你指望那几个烂地痞、烂流氓、烂地产商!好坏都颠倒了。
拈花时评12:
默哀一分钟,193个国家走了一大半还要多,只有不到20个国家的代表在会场默哀
拈花时评12:
在中国拥有庞大用户群的微博如果真的实名制了,这么轻易就泄露了网民的信息,这让支持实名制的人们情何以堪?
拈花时评12:
中国知名程序员社区CSDN公告其网站遭遇黑客攻击,600万个账户信息泄漏,其后又有更多网站,包括人人网、天涯社区、世纪佳缘、开心网、百合网、美空
网等用户资料也遭到盗取,据报道,被盗账户约有5,000万个。大多数遭遇泄露门的网站随后陆续发出通知,建议用户修改密码。网友们戏称这一天为“改密码
日”
拈花时评12:
伦敦禁售人奶霜淇淋 3月份,英国伦敦一家霜淇淋店被禁止出售Baby Gaga霜淇淋,因为它是用人奶制成的。尽管店主称这种霜淇淋很受欢迎,但当地官员取样检测后,立即禁止他们出售。
拈花时评12:
@西南仙人:据薜锦波女儿透露,家里遭遇了持续的恐吓,被要求要尊重官方说法,不要受别人教唆,自己原来想象的一切都是假象。究竟政府想隐瞒什么?里面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拈花时评12:
@小红门吴丽红二世:北京市联合参选人之一@野靖春 被小红门乡穿着警服(没有警号)开着假警车的齐晓庆一巴掌打在头上倒在了地上,手机被摔散,屏幕摔碎
拈花时评12:
出动武警维稳,地方政府支付不是所谓「劳务费」,而是伙食补助、交通补助等。一般每名武警补贴,按不同地区,每天一百至三百元人民币不等。
拈花时评12:
汕尾市委书记郑雁雄近日在骂村民辱媒体的电视讲话中,讲漏嘴称因为请武警部队到来而花了不少钱。其实按大陆规定,武警执行公务是不收费的。武警经费主要由中央财政提供,而武警部队地方保障(如维护稳定)经费则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支出。
拈花时评12:
金正日御用19岁军花写真曝光,获中尉军衔。
拈花时评12:
林祖銮表示,〝被当局称为‘疑犯’的村民,只是为村民争利益,这有什么罪?〞他又说,有罪应通过法律程序逮捕,〝不能用下三滥手段劫持〞。林祖銮还表示,
对被拘村民在看守所被逼供。村民非常愤怒。大家认为,连续20、30多小时的审讯,明显是〝违法行为〞,村民们更加怀疑薛锦波之死是与这种逼供有关。
拈花时评12:
尽管到目前为止,所有被捕村民都已获释。但官方新华社引述陆丰市公安局负责人称,庄烈宏、洪锐潮、张建城因〝涉嫌故意眥坏财物罪〞等被刑拘,监于3人〝主
动坦白交代犯罪事实,有悔改表现,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查清全案〞,决定对3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这一说法,引起村民不满。
拈花时评12:
有消息称,朝鲜慈江道、平安南道,两江道、黄海南道、开城出现大量人群聚集。有群众呼喊反对世袭统治的口号,有学校出现反对金氏家族统治的大字标语,部分地区发生抢夺粮仓、军火库,袭击“人民军”和政权机构事件。另有消息,元山和金刚郡有大部“人民军”起义。
拈花时评12:
@老榕:戈尔巴乔夫先生即将在莫斯科抗议现场发表演说。今天,游行者要求重新选举。全俄罗斯都爆发了抗议,最早的抗议发生在远东的海参崴。在西伯利亚,群众在零下15度的气温中集会抗议。
拈花时评12:
@捏造的信仰121世:汶川地震捐款真相 三年了我仍住帐篷里(组图)
拈花时评12:
他认为,官方没有诚意,国内媒体上只报导民众打警察的消息,民众死伤的消息一点不报。“你想想,警察全副武装,民众手无寸铁,警察伤一个,民众起码要伤十
个。明明有几万人抗议,官方媒体却说‘只有几百人不明真相的群众闹事’。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样只会使事件升级。”
拈花时评12:
姚先生还表示:“我们的要求也不过分,就是要求政府书面承诺禁止第二个火电站的修建,无条件释放被捕的抗议民众和学生,希望政府尽快给一个答覆。如果这个要求政府都不答应,我们海门人只有抗争到底,即使死再多的人也绝不屈服。”
拈花时评12:
姚先生说,民众的诉求完全是合理的,环境的污染已经让海门人忍无可忍。“前几年,五分钟就到海边,可以钓到很多鱼,现在海滩完全变成臭水沟啦,很多鱼都绝迹了,也不敢下海游泳了,一游全身起红疙瘩。”他说,为了子孙后代继续能在海门生存,除了抗议,别无它路。
拈花时评12:
@铁幕真相001:据说:HM开始抓捕那些发布微博的,【谁是帮凶,透露网友个人IP,再次公开对你们说“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
网友发布真实信息到底他们是触犯了哪条法律?说的“上面的意思”多一半是局限很小的上面。不深入研究去解决问题,解决民怨,任由群体事件继续增长不减,那
剩下的只有危机了
拈花时评12:
@盛世恐龙:#关注HM#下午,几百位群众再次到镇政府门口要求政府在明天中午十二点后放人,否则还会再过来。在现场便衣细数不清更有摄警全程监控。今
晚,电视台今晚播出:昨天下午被捕的妇人在做保证和写保证书后已被释放【男的没消息】。谈判没下文了,说改为听证会。又传:已经抓捕某些发布微博的民众
拈花时评12:
我们生活在道德沦丧的环境中,我们都是道德上的病人。口不应心对我们来说已习以为常。我们已学会不相信任何东西,不再关心别人而只顾自己……我们大家都多多少少对这部极权机器之得以运行负有责任。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仅仅是这部机器的受害者。——哈维尔。
拈花时评12:
根据民众的倡议,12月23日上午八点半,十里八乡的海门民众如约来到明德园集中,白发老人与妇女走在抗议队伍前面,人潮如海。民众一路走向德胜门游行示威,要求政府书面承诺禁止第二个火电站的修建,无条件释放被捕的抗议民众和学生。
拈花时评12:
前央视主持人赵忠祥价值五亿的豪宅曝光了?
拈花时评12:
@新启蒙熊伟:被关20天的乌坎村维权领袖庄烈宏上午也在村民大会讲话,村民热烈鼓掌,他现在成了乌坎村的英雄。他说:我在里面很想念大家,乌坎村要团结
起来,把我们村的事情办好。昨天下午和他交流,感觉是一个很朴实的青年。乌坎村土地维权,他出力甚多,无畏无惧。
拈花时评12:
如今乌坎事件暂告解决,不少网友指出,此一事件的治理模式必将载入史册,其中包括当局首次承认民选自治组织合法,这也意味近年以压制为主的维稳思维,可能在民众不怕死的抗争中,开始在局部发生一点转变。不过事件还在进行中,是否能真正落到实处,人们都在继续关注。
拈花时评12:
12月3日,庄烈宏在顺德参加朋友婚宴时被便衣抓走。接着是曾昭亮、薛锦波、张建城、洪锐潮,他们都是几次村民集会的积极参与者。随着主要领导者的被关和
死亡,后来在当局的高压和诱惑下,乌坎村民的诉求开始降低,不过起初村民明确提出了“公平透明选举”等政治诉求。
拈花时评12:
指挥部先后两次募捐,一次为了救治9.21事件伤员,一次为了集体上访筹集经费,共25万多元。每一笔钱都实名登记,并定期张贴红榜公开,理事会的财务也
公开,比如青年团先后购置了摄像机和30台对讲机、监视器、防盗网,每次游行活动等,青年团都是维护秩序和治安的主力。
拈花时评12:
这是村里有史以来第一次的代议制民主选举,自然自发生成,全程有监督。从那以后结束了多日的“无政府”状态,“乌坎热血青年团”与民选理事会代表、以及村内德高望重的林祖栾老人,三方组成了乌坎村实际上的“指挥部”。
拈花时评12:
各姓氏最终推选出117名有投票权的村民代表,在这117人中再由每个姓氏挑出一人,剩下38人进入理事会候选名单。最终由117人投票,在38人中选出
13人,组成临时代表理事会。47岁的薛锦波获得63张票,以前四名的高票数当选为理事会的副会长。而杨色茂则以78票的最高票数当选会长。
拈花时评12:
9月23日,村民推选出13位代表与政府谈判,9月29日,在“真修仙翁”的戏台上进行了乌坎村历史上第一次自发的代议制选举。全村47个姓氏,每个姓氏
按人口比例推举一至五人组成村民代表。百年来,乌坎各个姓氏都有各自的理事会,平时操办家族的红白之事,调解宗族矛盾,现在让他们推选代表也就顺理成章。
拈花时评12:
9月21日那天一大早,乌坎村400年的历史上,第一次因为“起事”而鸣锣,很快50人变成了近5,000人,青年团又临时决定,把村民大会改成you行到市政府。那天以后,乌坎村的三层政府楼就空空如也,村支书薛昌和村委会主任陈舜基都失踪了。
拈花时评12:
广东省委派出工作小组进驻乌坎村,根据村民诉求,协助处理后续土地、财务、村官违法违纪和村委换届等选举的问题,每一个专案小组都将公布联系电话,“随时
倾听村民诉求”。广东省委已做到村民代表提出的三个要求:放人(被拘禁的三个村民代表)、归还先前猝死的村民薛锦波尸体、承认临时理事会合法。
拈花时评12:
报道称,将于24日举行的俄罗斯抗议活动被视作是反对派的一次试金石。戈尔巴乔夫称,他可能会在集会上发表演讲,多名著名记者、作家、反对派领袖及博主们也计划参与并发言。
拈花时评12:
俄罗斯示威民众计划于12月24日举行新一轮大规模示威游行,反对俄罗斯此前杜马选举结果。据外媒报道,苏联前总统戈尔巴乔夫也将参加这次游行。而在举行的前一天,他在接受采访时严厉抨击普京“可耻”、“令人尴尬”,并称自己为此前积极支持普京感到“羞耻”。
变态辣椒:梁克刚:
金日成死后,其御用厨师失宠,被派到北京使馆,后陆续将家人接到北京,转移到青岛,欲逃入韩国驻青领事馆,因领事馆在一写字楼内,记错楼层被保安发现,全
家十一口被公安拿下,朝鲜来人押解返边境,青岛派几名警察途中陪同,大人均知回去必死,小孩们不知一路歌舞,随行警察无不黯然自责。
公民黄义平:据说这边秀才的帐号已经牺牲,关心他的人请收听新浪@秀才江湖2012 。“
今生第一次见到崔泪蛋,今天在嗨门的高速公路上捡的,路上一大堆,用过的,发生过什么你懂的。路上有好多卡,我是翻山过来的,一片大草地。”“我在队伍
中,官府又使用了崔泪蛋,我现在眼睛还是不舒服,刚开始几乎睁不开眼睛!”
拈花时评12:
@大鹿岛渔民:大鹿岛渔民的诉求:1、渔民的十七万亩海域去向。2、26年来村集体每年1、6亿元收入的巨额资金去向。3、村长王成远及子女的户口都不在
大鹿岛为什么有7处楼盘。4、王成远身为国家公务员为什在大鹿岛有7处资产过亿的豪宅。5、以王成远为首的黑社会打人、毁船事件。6、侵占渔民合作社资产
拈花时评12:
@Anberry-win:最新消息::政*府已对人民代表人保证第二个燃煤电厂绝不会建设。对于被捕民众需家属到和镇政府商量详情后才有结果。但对于被捕民众的秋后算帐大多数民众表示不满。就此问题,人民代表正和政*府进行第二次商讨。。。
拈花时评12:
@Anberry-win:下图的水桶大家知道是做什么的吗?是群众吸取前几天的教训,防*暴警察发射催泪弹后,他们就迅速捡起放入水桶中。[思考][囧][鼓掌]
拈花时评12:
@128华语:深圳警察打残疾卖唱人 遭千人围堵
拈花时评12:
sa1o:
【少年中国】WK事件中,年轻人的作用很大。散步时领头喊口号的竟然是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她喊一句,大人们跟着喊一句。前几天围村时,外援大米进村后,
负责发放的是一个中学生。接待媒体的也大多是年轻人。不少在外经商的年轻人专门赶回来,“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一定要回来。”
拈花时评12:
@WK微闻:乌k事件中被拘留的张建城,今天中午取保候审回家。张建城说:他被抓捕之后,被锁在铁椅之上,警察轮番审讯,连续两天两夜不间断。警方要求他承认勾结境外势力,并受某些人指使,参与9.21、9.22打砸事件。由此可见,薛锦波之死,原因何在?
拈花时评12:
四川平昌三官村小学刚修好,学生还没能进去,下了几天的雨,等雨停了,学生上学一看,妈啊,新修的教室裂了、垮了。咋办?村委表态,垮了再修,先借民房暂
读着,但重建钱不够咋办?村委规定:全村人民不分老幼,每人交100元重建,不交不行。村民质疑:政府建的豆腐渣工程,为什么要百姓来买单呢?转
拈花时评12:
严少雄2011:
1987年,6月9日延世大学学生李韩烈被警方射出的催泪弹击中头部身亡,进一步引发韩国民主抗争的高扬。6月10日到26日,韩国有830万人上街,汉
城中心几成战场,催泪弹发射达到令人发指的35万发,6000人受伤,300个警察机构被群众捣毁。为避免垮台,卢泰愚接受修宪等要求,韩国走向民主。转
拈花时评12:
@江山勇者1971:薛英雄的一对儿女,看着你们的眼神,你叫我怎么能平静?!姐弟两今天严辞拒绝了无耻狗官高达1000万元的收买,好样的!孩子。亲人的血不能白流,一定要让他们给个说法,良知的人们都会支持你们。
拈花时评12:
穷人郭发财:
【叶利钦:共产主义是人民的悲剧】:我认为共产主义在苏联国土上试验了70年,是人民的一场悲剧!遗憾的是这个主义发生在我们国家!共产主义只是一个美
丽、愚蠢的乌托邦,虽然还有些国家虚伪地坚持,但是我相信这些国家的人民会慢慢发现这个事实的!!转
拈花时评12:
@毒菜花败:朝鲜慈江道.平安南道.两江道.黄海南道及开城工业区出现大量的人群聚集.有群众呼喊反对世袭统治口号,学校出现反对金氏家族统治的大字标
语,部分地区发生抢夺粮仓.军火库.袭击军队和政府机构的事件.据说金正恩已着手在一些统治稳固的地区开始公开枪决政治犯.试图用白色恐怖手段恐吓民众。
拈花时评12:
@江淳:【朝鲜在政治上一贯邪恶】朝鲜民众已经发生骚乱,慈江道、平安南道、两江道、黄海南道及开城工业区出现了大量的人群聚集,有群众呼喊反对世袭统治
的口号,有学校出现反对金氏家族统治的大字标语,部分地区发生抢夺粮仓、军火库,袭击人民军和政府机构的事件。(转)
拈花时评12:
sa1o: 乌坎村内外国媒体众多,包括英国广播公司(BBC)、《纽约时报》、
《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和法新社、NHK电视台。乌 村代表在开新闻发布会,现场有外国媒体、香港媒体记者参加。成了国际媒体俱
乐部……独缺中国大陆媒体。。就是不见央视,全世界都关注的新闻国人不 知道
新闻破解:【我国一万多名厅级以上官员拥有财产达2500亿元】:
据《关于高级干部家属子女工作及经济情况》的内部文件披露:15000多名地厅级以上家族拥有财产达2500亿元,这仅是国内存量;他们在海外平均每人
拥有财产超过1600万元。此外每年还有多达数百亿美元的黑钱从中国非法流入欧美。http://url.cn/0T8RND
拈花时评12:
@天山刀郎:【专制政权,你们该走了】当地时间12月21日,捷克布拉格,一名女子摇动手中的钥匙悼念哈维尔。1989年“天鹅绒革命”时,数十万抗议民
众就曾一起摇着钥匙要求政府交出政权。“摇钥匙”在当时不仅象征着开启国家新生之门,也是抗议者对专制政权的呼声,“再见,你们该走了。”
拈花时评12:
东方红歌pmz: 【今夜,让我们为海门人民祈愿!】毫无疑问,整个社会在某种危险边缘游走。任何擦枪走火的事件,会导致不可逆之灾难。而我们,仅仅是翻开的历史书上一页,普通的一页,一如既往。没有侥幸只有善待。平安海门!平安汕头!平安中国!
拈花时评12:
@-叶竹盛:【村民有序围观】省委副书记和村代表在办公室会谈,村民在村委会门口席地而坐,围成一圈,场面壮观,村民理性感人。(个人报道,发自WK)
拈花时评12:
@韩志国:【 美国普通工人5年可买300平米新房 】
根据美国统计局和住建部的报告,美国2010年11月共售出新房29万套,每套价格中间值为21.3万美元(含地价),建筑面积中间值是303平米,地产
面积中间值是1416平米。2009年,美国人均工资为43460美元,普通工人不到5年的工资就可以买一套300多平米的新房。
拈花时评12:
@第一時間快訊 : 被封锁的海*门,高速上下都是武*警,刑警,特警,消防。。,为什么这样子。。。
拈花时评12:
金正日豪宅:除了位于平壤龙井的官邸以外,在平壤还有另4处、加上元山、永兴等地的豪华别墅,估计达33处。总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别墅面积都有数
十万平方米,濒临海边或名山。每处别墅内设置宴会场、钓鱼场、骑马练习场、猎场。28处的别墅附近特地设立了专用火车站。别墅每年的维修费用3500万美
元
拈花时评12:
@第一時間快訊:今天的防暴警察明显增多,当地人冒着被抓的危险去拍了张照.
拈花时评12:
@港台二哥:【乌坎消息】被捕三名村民的家属今天已经办理了释放相关手续。
拈花时评12:
当地人:事情谈判算是告一段落了。可是今天又冒出来些说村民断粮,需要社会资助的消息。这都是扯淡的消息。村民都说了多次了。不需要外面的资助。wk村里有能力解决,警惕有人借机骗取钱财!
拈花时评12:
@大鹿岛渔民:可靠消息,东港市原秘书长常利达的妹妹,在某银行取款12万元,给大鹿岛党委书记王成远10万元后,剩余的两万元被抢,报警,东港市公安局
在调查当中查出常利达的妹妹手中,有四张银行卡,名头是王成远的,总计1500百万元,公安局正在立案调查?我们将继续关注。
拈花时评12:
RT @: 阳光时务w。k最新消息:12月21日,政府承诺放人后,张建成父亲被要求在一张写有“犯罪嫌疑人从宽处理”的纸上按手印后,才允许领人。
拈花时评12:
@-HUGO劉慶- 微博达人: 我被催。泪弹。弄得我去洗眼睛打吊瓶,作为海。。门一份子我尽力了。。可很刺激[嘻嘻]
拈花时评12:
广东汕头市一名政府官员今天说,在海门镇民众抗议修建第二座燃煤电厂事件中,没有人被警察打死。这名官员在接受路透社电话采访时承认,在民众和警方的冲突
中有人受伤,但否认发生死亡事件。但这名官员拒绝透露自己的姓名以及有关抗议事件的细节。中国媒体报道,汕头市已决定暂停新的燃煤电厂工程。
拈花时评12:
@凤凰东方传媒:海门武警举起警棍打群众的瞬间。由网友_Hello提供的视频截图。
拈花时评12:
轻轨事件一些死者家属抗yi,(重庆)轻轨事件一些死者家属抗议处理结果,在李家沱石坝滩进行拦路kang议,大批jc已开始封锁清场,看这个架势还是只是一死四伤吗
拈花时评12:
广东石围在蔓延,据网友统计(需进一步核实),已经起来反。抗的有:龍頭村,汕頭,白塔鎮,汐南鎮,海門鎮,甲東鎮,濠江,先城鎮,兩英鎮,司馬鎮,中山。
拈花时评12:
@潮汕人V:深汕高速那边的对抗,海门武警开始打群众,其实这个视频的冲突还柔和,有几个很残忍的已经完全发不上来了,能看的赶紧看看吧,过一分应该也会被封了
滋味:【震惊了!营养快线晒干能当避孕套】近日,有网友做了一个实验,将娃哈哈营养快线饮料倒入一个瓷盘,一夜时间,饮料就变成白色的胶状物,晒干能当避
孕套。其产品配料中,竟含有11种添加剂,蛋白质含量只有普通牛奶的三分之一,“风味”都是添加剂调出来的。这样的营养快线有营养吗?
拈花时评12:
@英奇又來了:转发wnk消息:除非当局低头(但打死我也不信),因为在答应条件的同时也发緝拿林、杨、张的告示,只要哄骗答应条件就方便对wnk村进行
分化,逐一击破,林~~~祖>>>恋、杨~~~色>>>茂和90后张~~~健>>>兴必定被秋后
算帐!判罪坐牢!
高小然:@李国生记者:胡杰,原新华社江苏分社记者.1999年左右,接触到林昭事迹后,他开始了义无反顾的寻找.单位提出,要么休手要么辞职,他毅然选择了后者.从此他靠给红白喜事提供摄影服务为生.经过数年对林昭知情人的追寻,他投入近
拈花时评12:
@江山勇者71 :
上午会谈在陆丰市信访办公室举行,会谈结果:1、两到三天内释放被抓三人;2、尽快拿出尸检报告和死因(注意是尽快,经记者反复追问都没有时间表);3、
口头承认村临时代表理事会的合法性,(但不发书面公告)。另外,口头承诺不抓人,不秋后算帐,省委重视,叫放心等。
拈花时评12:
@海。门直播 : 外面烧起来了,海门的同。胞们抗。议归抗。议,,要注意人生安全啊
拈花时评12:
@Anberry-win : 昨天的海*门*疑似被防暴警打死的学生(有图有真相)[怒]
拈花时评12:
very________兴喜:今天海门事件里其中一位死者年仅十八岁,出身在单亲家庭里,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是家里唯一的男丁家里的支柱。但就因
为那个什么鸟鸡把电厂,和腐败无能的海门政府。弄得海门同胞去反抗,他不幸去世了、真的很可惜,他年纪轻轻风华正茂。有美好的将来。希望他一路走好,大家
为他祈祷
拈花时评12:
@财经杂志:【周天勇:不偷税漏税九成企业可能会倒闭】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说:“江浙、广东一些小微企业去确实生存很困难。如果说现在让我办一个企业,社保费率占工资的50%,再加上所得税等肯定会倒闭,90%的企业不偷税漏税可能会倒闭。”
拈花时评12:
@吕子琪:境内媒体求助无门,境外媒体相继报道,海门人民捍卫家园示。威要求还公道!Fuck the police!政x府欲盖弥彰,天理何在!心系在抗战前线的海门子民们,我们都祈祷吧![蠟燭]
拈花时评12:
@汕尾w。。k守护者 :
一个村庄的觉醒。之后,粤东农民维。权坑暴活动不断增加。除W.K村以外,还有汕头潮阳区海门三万人坑抗。议建发电厂;濠江区三寮村五百人抗。议卖地;澄
海区溪南镇岱美村千人抗。议;陆。丰甲东镇岱头村,龙光村也抗。议……w.k加油,中国加油。
拈花时评12:
@刘萍196412 : 下午3点召开村民大会。目前w.k村次序井然,民心超前抱团,所有外出务工人员全部返乡。他们要求立即释放被关押人员,归还遗体,解决土地问题。他们绝不会闹事。
拈花时评12:
春风吹又升1:
汶川地震,造成数千名学生遇难,由此引发的“豆腐渣”校舍问题,遇难学生家长多次到北京上访,当局拒绝受理.而学生生前缴付的校方责任保险赔偿问题,也是
地震难属的长期诉求。星期一上午,德阳市东汽中学、洛水中学、富兴二小等多个学校的数百名罹难学生的家长到市政府请愿,遭到大批特警驱散
拈花时评12:
@彭晓芸:最新动态:省工作组答应鸟欠村代表三个要求:放人、还尸、承认临时理事会合法。村代表林祖銮已在记者会宣布此会谈结果。希望兑现承诺,不要再败
坏政府已荡然无几的那点公信力。这事的治理模式已载入史册,进步是肯定有的,譬如几乎可能是当局首次承认民选自治组织合法。
拈花时评12:
自由战士胡医生12:世界一切独裁者的末日不远了!塞尔维亚、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这些国家并没有失去主权,失去或即将失去的只是米洛舍维奇,只是萨达姆,只是塔利班,只是卡扎菲的个人私权!
拈花时评12:
据此前报道,金正日推进“世袭”以来,金正恩与其同父异母的哥哥金正男之间的“兄弟相残”更趋残酷。金正男此前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本人反对“北
韩”的“三代世袭”。随后有媒体曝出金正男对北韩“三代世袭”更为激烈的言论:“我为什么要回去,我不愿意接班,北韩不会长久,迟早会灭亡的。”
拈花时评12:
据悉,北韩当局为让金正恩稳定接班,去年底展开大规模清算行动,逾200名高官被捕,有的被囚,有的被处决。金正恩下令“要让全国听到枪声”后,去年被公开处决的北韩居民达前一年的3倍以上。
拈花时评12:
韩国媒体曾报道,金正恩大肆实施恐怖统治,针对妨碍世袭体制的高层干部全面开展肃清运动,使得干部阶层人人自危。人民保安部部长朱相成、副总理李泰男、国家安全保卫部副部长柳京等人接连因涉嫌腐败被撤职或判刑。
拈花时评12:
据说推荐金正恩当接班人的张成泽(金正恩的姑夫)不仅作为行政部部长负责公安业务,还作为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涉足国防政策,权力范围非常广泛。力量日益壮大的张成泽会乖乖地将手中权力交给金正恩,还是做金正恩的后盾也是一个重要变数。
拈花时评12:
据说推荐金正恩当接班人的张成泽(金正恩的姑夫)不仅作为行政部部长负责公安业务,还作为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涉足国防政策,权力范围非常广泛。力量日益壮大的张成泽会乖乖地将手中权力交给金正恩,还是做金正恩的后盾也是一个重要变数。
拈花时评12:
金正恩则是突然跃升为人民军大将,并当上原来没有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委员长是金正日),迅速成为军方二把手。但金正恩没有在劳动党政治局担任候补委员。他几乎没有单独决定政策和运营国政的经验,可以说是“新手”。
拈花时评12:
东国大学北韩系教授金龙贤分析说︰“金正恩虽然在去年9月29日举行的劳动党代表会议上被指定为接班人,但从制度角度看,很难说金正恩彻底掌控了北韩权力体系。”
拈花时评12:
韩国《朝鲜日报》19日报道,对于阅历短浅、年纪尚轻的金正恩能否掌控北韩的权力结构,很多人持怀疑态度。他们说,由于金正日的健康状况恶化,金正恩在没有接受正常的接班人教育的情况下匆忙被“册封”。
拈花时评12:
@吕子琪:这不是骚动!我们真的愤怒了!海门的儿女们刷爆整个微博!
拈花时评12:
《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完成。提出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强调国家是自由的人们以平等的资格订立契约产生的,如果国家权力违反公共
意志,社会契约遭到破坏,人民有权决定和变更政府。被誉为人类解放的第一个呼声,对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产生重要影响
拈花时评12:
@小小鸟1974:《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完成。提出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强调国家是自由的人们以平等的资格订立契约产生的,如
果国家权力违反公共意志,社会契约遭到破坏,人民有权决定和变更政府。被誉为人类解放的第一个呼声,对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产生重要影响
拈花时评12:
bacdghoy66:
广东省官员今日进入汕尾乌K村与村民代表座谈后,村民代表林祖銮下午称,与官员初步达成共识,明日上午与中纪委委员、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等省级官员对
话,再度提出要传媒记者见证薛锦波的验尸工作、尽快释放被捕的另外4名村民代表等两大要求。http://url.cn/3VhXuy
拈花时评12:
@地球OL攻略专家:最新消息:秀才江湖、十三亿公民、江山勇者已到乌村!散花!
拈花时评12:
厅长大人的儿子儿媳闹离婚,大学教师儿媳妇使出了鱼死网破的狠劲,利用网络武器在网上公布了几个月来厅长大人的入账。中国银行卡10400011257:
09年6月5日 存入 3574.6美元;09年6月5日 存入 71575元;09年6月22日 存入 51125元;09年7月11日 存入
51125元;09年10月3日 存入 51125元
拈花时评12:
外貌协会会长:【勿看村最新消息】:警察撤离,村民也把路口作为路障的大树搬开,道路畅通啦!!
拈花时评12:
云烟浩淼:
2011年12月20日,上午九时海门人民自发到镇政府门口抗议!由于政府的态度,事情升级到围堵深汕高速海门路段!然而,政府仍未作出表态!置海门人民
的意愿如草芥!放学了,学校竟然不让孩子们回家,每人一个方便面。网友:群众自发到海门镇政府!睡衣大军出发了~拖拉机、摩托车免费运载人员
拈花时评12:
@地球OL攻略专家:村民夹道欢迎归来的记者,已经证实所有的路卡都已经撤调,乌村之围已解!
拈花时评12:
外貌协会会长:广东汕头市海门镇,来自现场的照片。当地网友:“还弄催泪弹熏这些无辜的民众。” 、“眼泪痛,泪水直流, 艹泥玛的,居然用什么药蒙了海门人的眼睛,大家泪水直流,全场混乱,艹艹艹!” (16:40发出)。
拈花时评12:
@假装在纽约:英国每日电讯报道,周三的集会,薛的亲戚们将抬着棺材,走在最前面。祈祷他们明天平安。//
|| 寒冷城市的猪: || 小市民之声:|| 在路上: 专制下的人权被乌云遮盖
小市民之声:天理何存,屁民何悲山东求助SOS:【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景芝镇李海山紧急求援】
19岁,身份号:370784199211050578 手机号:13589163591 QQ:616580490 发表了博文《《求求把妈妈还给我
我不告了》《父亲被乱刀砍成重伤 儿子无力求救》
正义之剑-大熊猫:一百年前,地球上大概90%的国家是专制独裁者靠枪杆子统治;50年前,降到50%以下;现在,全世界的独裁专制国家不到10%。在这
种历史大趋势下,你可以针对任何独裁者写一篇“永别了”的文章,然后坐等他们的灭亡。人民不会让你久等,历史不会让你失望。
拈花时评12:
@香蕉先生要暴动:天河大塞车,有人敲左下我噶车窗,距话:“睇新闻未啊?万庆良被匪徒绑架左,要一千万赎金,米先就用汽油烧死距;你睇,大家都系度募捐啦,你都捐D?”我话:“捐啦,其他人一般捐几多?”他话:“有D捐3升,有D捐10升。”
拈花时评12:
沧海醉舟 【嘘~~~别吱声】现在关注点已经从乌!坎转到海’门,镇政府大楼被冲击,人潮如泉涌;深汕高速被封堵,目击者估计有几万人在路上;警车被掀;地方店铺纷纷关闭……
拈花时评12:
@碗中物_毒草:有的人对汕尾郑书记的你以为请武警不用钱啊?一话表示惊讶,这让我想起几个月前发生在我老家的涂寨“6.20”车祸事件,该事件最终演化
成一场群体性事件,数百武警陈兵县道。据居民们流传,最终肇事者赔偿受害者家属20万,其中有4万须拨给武警。他们好像不单是来维稳,而且还是来赚外快的
拈花时评12:
@马金馨:山尾市书记郑雁雄对W-K事件的评论:“(政府)权力一天比一天小,手段一天比一天少,责任一天比一天大,老百姓一天比一天胃口高,一天比一天
聪明,一天比一天难管。像这样负责任的政府,你不指望,你指望国外几个烂媒体、烂报纸、烂网站,好坏都颠倒了!”……您批评的真直接,我们屁民错了。
拈花时评12:
@-ErIca-_:学校不让学生走,中午发了方便面给他们吃,我们海门人都是有骨气的。海门只剩下一些妇女老人们,个个都在为自己的家园做贡献,我们在
外面的也只能通常网络的力量还帮助自己的家园了,不希望美丽的家园变成黑水沟,不希望跟我们同年龄的人离我们远去
拈花时评12:
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14号接受〝美联社〞专访时,再度抨击中国的人权状况。他表示,美中关系越深化,美方就会越关切中国的人权状况。过去一年中国发生的侵犯人权问题越来越多。
拈花时评12:
10、75年云南回民事件:75年4月,云南省“沙甸事件”,又称云南镇压回民事件,造成3,700多人伤亡,其中回族村民有1,220人死亡。沙甸地区
当局建筑物被炸毁。对于这次武装镇压事件,官方的说法是:“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但也有报导称,最终是邓小平命令军队对此穆斯林村庄进行了
镇压。
拈花时评12:
9、75年5月新疆生产兵团“兵变”大镇压:75年5月,新疆生产兵团石河子、奎屯梁地区的生产建设兵团发生“集体兵变”造反,当局于是出动军队、建设兵
团进行整肃,引发武装对抗,展开激战,石河子地区有7,330多人伤亡,其中2,170人死亡。两地报失踪8,137人。据悉在武装镇压中,出动了武装直
升飞机。
拈花时评12:
8、1968年4月至7月广西南宁“四二二”惨案
1968年4月到7月,广西南宁地区两派“群众组织”130多万人参与武斗和自卫反击,中共军区5间武器库的枪支弹药遭抢。4个月时间,发生武斗22起,
有175,000多人伤亡,其中死亡人数101,000多人,报失踪33,115人。
拈花时评12:
7、68年12月至69年2月陕西宝鸡武斗:68年12月到69年2月,陕西省宝鸡地区八间兵工厂展开“清理阶级队伍”政治运动,7万名职工有
45,400多人(一多半)被列为阶级异己分子、历史反革命、现行反革命,其中有297人被当地中共军管会宣判死刑立即执行。
拈花时评12:
6、68年5月至9月安徽蚌埠、淮南武斗:68年5月到9月,安徽省蚌埠、淮南85间企业单位发动造反,包围了两地的“革委会”,占据了铁路、公路交通
12天。当局从合肥等地调动5万武装民兵配合驻军限时缴械自首。在长达35天围剿中,有7,300多人伤亡,其中死亡3,433人,军人、民兵伤亡525
人,827间建筑被损毁。
拈花时评12:
5、1967年10月至69年5月内蒙古“内人党”事件
1967年10月20日到69年5月底,内蒙古发生“内人党”惨案。主要来自北京、河北、山东的
66届、67届、68届大专毕业生,有56,200多人被杀害,多达377,000多人被关押,受冤案打击迫害的人达355万多人,占当时内蒙古自治区总
人口的四分之一。
拈花时评12:
@徐昕:【2011中国表情】风中之泪:一个来自WK的女孩回眸的泪眼。薛健婉,其父薛J波,WK民选村代表、临时理事会副会长,被抓三天,神秘地“心源
性猝死”,导致事件升级。村民要求归还薛遗体,未获理,引发更多怒火。据报,村庄被围,余粮不多。有人说,和2010钟如九一样,她是2011中国表情。
拈花时评12:
4、67年6月至68年3月四川宜宾大武斗:67年6月到68年3月,四川宜宾地区两派群众组织发生激烈斗争。当地驻军对另一派群众组织实施“无产阶级”
专政,展开激烈的武斗。参与动用武器武斗的有17万多人,有两个团兵力介入,造成43,800多人伤亡,死亡21,100多人。军队在宜宾地区实施戒严长
达15个月。
拈花时评12:
3、1967年8月至11月湖南怀化武斗事件:67年8月到11月,湖南省怀化市职工“红卫兵造反派”占领、接管了怀化劳改农场、劳改工厂。军队奉命进
驻,遭到武力阻止。劳改农场、劳改工厂的囚犯们被武装起来编成敢死队,向军队进攻。军队奉命镇压,造成37,700多人伤亡,其中死亡13,300多人,
军队伤亡430人。
拈花时评12:
2、67年7、8月黑龙江伊春武斗事件:67年7到8月,黑龙江省伊春市林业局筹备“革命委员会”,对立的两大派发生冲突。中共地方驻军参与支左,武斗升
级。造成37座政府建筑物被毁,两座军营遭炮弹攻击,230多名中共官兵伤亡。在武装冲突中,有3,750多人伤亡,有记录的死亡名单为1,944人,多
是林场职工和家属
拈花时评12:
1、1967年青海西宁“二二六”事件:据美中文摘报导,67年2月26日,青海西宁武斗扩大到省委、省政府、军民用机场。省公安厅、西宁市公安局被占
据,3所大学、12所中专、职校、35间军工企业职工参与造反,从2月26日到3月5日持续武斗,曾出动了“T55”型坦克等重型武器。武斗造成
2,177人伤亡,死亡822人。
拈花时评12:
仇子明指,唐灿是被河南开封市原市长周以忠供出来的。周涉收取巨额贿赂被双规,八月去职。仇又称「睡过唐灿的还有前深圳市长许宗衡。」虽然有名单,但「其
他的就不能说了,都在位呢。」仇说,唐灿在本月初就被限制自由行动,但问题不大,只是协助调查。许宗衡涉受贿逾三千万,五月被判死缓。
拈花时评12:
大陆著名歌唱家唐灿被指是高官「公共情妇」事件再有新进展,《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前晚在微博爆料,称已掌握唐的「床上名单」 ,其中包括前深圳市长许宗衡,而汤目前仍协助调查中。
拈花时评12:
辣笔老球:“把唐灿咬出来的是原河南开封市市委书记周以忠,这哥们今年8月落马,在被审讯时忒他妈的不厚道了,把汤灿给招了。此外,睡过唐灿的还有前深圳
市长许宗衡。其他的就不能说了,都在位呢,落马一个,本球补充一个。不过唐灿自己问题不大,能出来的,只是协助调查而已。
拈花时评12:
@三黒65:12月19日,一群深圳大学生在深圳东门广场步行街声援W-K村民维权抗争。
拈花时评12:
CCAV要造反了?【央视想干嘛?】央视在播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的消息时,画面却是“焚烧朝鲜国旗”、“焚烧最高领导人画像”的奇怪场景,字幕显示为“朝鲜中央电视台播出画面”。虽然画面及时终止,但还是不幸被截屏了。
博弈林泉:虎贲:43年常德守卫战,十万日军困城。57师8500将士在无任何援助下与日军展开殊死巷战8天,仅存320余人。眼见守城无望,余程万带部
分士兵突围。柴意新团长带着剩下50人死战,抵挡日军5次进攻后,仅剩12人。他跟兄弟们说:人在城在,为国尽忠,死战到底!12月,城破,全体阵亡。时
年30岁,刚结婚9个月。
拈花时评12:
@李承鹏:76年9月9日下午,我还很小,走在哈密电影院门口的马路上,见一群妇女坐在台阶上痛哭流涕:“毛主席您老人家走了,帝国主义要来进攻,这让我
们怎么活呀,江青同志您也要保重呀”。可大家活得好好的,不久以后,人们还上街举着标语坚决打倒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估计朝鲜现在跟我们当时是一样
拈花时评12:
带三个表 金正日死了;金 正日死了;金正 日死了;金 正日 死了;金 正日死了。
拈花时评12:
@孔庆东:据香港传媒报道,当局派出近千名军警出动数百军警闯村,欲捉拿维权首领,平定局势,但遭村民鸣锣聚众,以砖头石块击退,警方则发射催泪弹及水
炮;村民昨设路障阻警方入村,警方则封村并断水断电断粮,逼村民就范;村民哀叹当局「要逼死人」,吁外界关注救援。
拈花时评12:
地雷战:海阳县的地雷战很不光彩。十二个日本鬼子在此县城驻扎8年,日本投降后他们安全回国,而本地区2000余次的地雷战,除了炸死些伪军,多半是务农
的百姓。地雷每次惹怒伪军,伪军来围剿的时候,八路就躲得无影无踪,村民对地雷恨之入骨,而且对当地的党员十分排斥,他们总是给百姓带来麻烦和灾难!
拈花时评12:
尼马的小便,爷一个转身就上来了。我准备注册到拈花时评1000,爷跟你们耗上了,你们只管放马过来。
拈花时评12:
靠你丫的小便,一气删我三个号,可你大爷我还在。有种你每天删我三个号,反正我有的是时间。咱就耗吧!
我是一个MBA,曾经任职财富五百大公司的物流经理,历任香港上市公司/美国上市公司/新加坡上市公司的部门经理。做好面对任何事情的准备。为了替我老母亲复仇,为了我心爱的儿子能有成长的自由和尊严,为了我自己的尊严和自由,我愿意面对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如果我坐牢了,或者死了,我的良心就可以平静了。所以我买了六十万的人寿保险,足以让我儿子成长和自立了
2014年3月27日星期四
从乌坎村起义看国人的实用主义2011-12-23 04:18:46
-
什么是中国人的最大特点?这个问题可以有一千个答案,也许会更多,见仁见智。国内教科书上通常写些什么:
勤劳、勇敢、善良之类的,都没有什么意义。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不是既有勤劳、勇敢、善良的人,又有懒惰、贪婪、懦弱的人呢?所以这种形容其实可以适用于全
世界所有的民族,也就都不适用,因为没有意义了。何况国人还真不算是勇敢的,至少大多数人并不如此。所谓“不到最后的关头,绝不轻言战斗”,其实是说只要
你不逼死我,好活赖活我都能活着,是在没法活了我就战斗了!
明镜博客的博友紫气有个“非著名”论点,就是把国人称为“东亚睡猪”,意思不言自明。猪的最大特点莫过于“懦弱”,当然这其实是用人类的标准来衡 量,有点拟人化了。观点过于尖锐,遭到过很多人激烈反对、嘲讽。但是未始没有道理,国人实在是比较懦弱的。谚云“好死不如赖活着”,就是这个意思。至于什 么尊严、人格等等,都不会太讲求,除了部分有骨气的人。有时候即便是活不下去了,也没胆量造反。比如说大跃进时期,饿毙数千万人的情况下,人吃人成为一种 非罕见现象的时候,国人居然也没有起来造反推翻中共暴政,这实在是令我百撕不得骑姐。
如果要问我的观点,我会说“实用主义”。这并不是国人所独有的,但国人实用主义的程度绝对是世界第一的。何以见得呢?容我慢慢道来。我举个最典型的 例子,据我观察,最能体会到国人实用主义的莫过于国人“宗教观”。中国传统的宗教有“儒、道、释”三家,而国人崇拜的偶像远不止这三家,我们崇拜的神佛多 到别的国家完全无法比拟的程度。首先我们有拜祖宗的传统,全中国但凡象个样子的村庄都有祠堂,就是我们拜祖宗的地方。国家会有宗庙,这是国家的象征。春秋 战国时代,诸侯国被灭的象征就是宗庙被毁,表明该国消失了,被征服了。
拜祖宗绝对是全世界独有的现象,我想大概是认为祖宗都死了,国人都喜欢相信祖宗死了一定是上天堂的,上了天堂大概就成了神,成了神就应该受膜拜。而 我们拜祖宗往往是很功利的,求祖宗保佑家宅平安,风调雨顺,多子多孙。同时国人又“创造”出无数的神仙,有灶神、土地神、城隍、后土神、狱神、山神、水 神、河神、井神,星宿等等等等,乃至太白金星、玉皇大帝、托塔天王等等,数不胜数。还有我们景仰的大人物也可以成为普遍膜拜的神,如岳王庙、关公庙。不同 的行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祖师也是神。警察拜关公、商人拜陶朱公、木匠拜鲁班、厨师拜易牙、渔民拜妈祖、农民拜神农等等。
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创造着膜拜的对象,为什么呢?这就是最典型的实用主义了,为了求庇佑,广东人说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想发财 就拜财神,想考好试就拜孔子,甚至想生儿子也拜神。于是拜神成为一种最实用的心理需求,我们个人的能力不足以影响社会、国家,乃至个人命运,于是寄托于各 种神佛的保佑,于是我们去膜拜。全世界哪里还有一个国家的人有我们这样造神造出无数个的?明朝末期,奸阉魏忠贤的生祠遍布天下,这个时候造神又成为一个拍 马屁的手段,实用主义被运用得淋漓尽致。
另一个彰显国人实用主义的,如同我们的一句老话形容的一样,中国人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不会造反。事实也是如此,乌坎村的反抗暴政的义举本身就足以说 明这一点。尽管中国各地这些年来反抗暴政的“群体事件”发生过无数次,每年达到十多万起的程度。但是组织如此严整、持续时间这么长,并取得一定成果甚至有 望取得胜利的,乌坎是第一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在的舆论和将来的历史,无论使用什么语言来赞美这次载入史册的反抗都不为过。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国 人实用主义的体现。
因为乌坎村的官民矛盾非始今日,村长不经任何选举干了四十一年,矛盾早已存在却没有爆发,为何?因为当时村民还有饭吃,甚至日子过得满滋润的,乌坎 村是当地最富庶的村子之一。村子的土地被村长勾结上层盗卖几乎穷尽了,得款近五十亿没让村民得到丁点补偿,村民们还是没有造反,尽管事实看来他们拥有足够 的能力。为什么?因为村民主要的生计并不是种地,而是捕捞、养殖,所以他们的日子还是过得蛮好。直到李小淋的华能公司在当地建的燃煤发电厂造成的污染使当 地渔业资源枯竭的时候,基本上断了渔民的生计,真正的问题来了。鱼没了,土地也没了,也就没饭吃了。于是矛盾彻底爆发,起义也就爆发了。我称之为起义,是 因为跟以往的行动不同,他们驱逐了村里的行政人员,建立的临时管理机构,而且使反抗行动有组织有管理。然后他们相当充分地运用了网络,接纳了外国记者,是 当局最重要的措施:封锁信息彻底失败。而网友们通过网络扩散相当有力地支持这场起义,最重要的是: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中共政府终于第一次向国民低头了,尽管他们很会演戏,把副书记打扮成一个包青天。但是了解中国政治的人都明白,副书记不过是一只棋子,下棋的人在中 南海。这次的有限妥协,做决定的绝对可以肯定是九人小组。汪洋根本不够看,更别说朱明国了。那么为什么中共这次没有如二十年前的六四一样,兴兵屠杀呢?这 就扯到了胡锦涛的实用主义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假如中共开枪杀人可能引起的后果:首先美、欧、日等民主国家第一时间宣布谴责中共政权,表示谴责的国家甚至有可能是全世界绝大部分国 家,因为”亚非拉兄弟国家“几乎已经全部易帜了。然后所有的民主国家都会对中国实行贸易禁运,出口没了,进口也没了。经济倒退二十年,数亿国民同时下岗。 接着美国宣布冻结中国两万亿美国国债,冻结所有中国在美资产,家底也没了。瑞士银行在全世界民主国家的压力下被迫宣布冻结所有中国官员在瑞士秘密账户,然 后揭露中共中央官员在瑞士所有秘密账户的具体信息,秘密存款没了,民心也彻底没了。还有,西方主流民主国家揭露一切中共官员在各国的亲属、小三的具体信息 和收支状况,国人将被气得发狂。
数亿国民一夜之间全部失去生计,会怎么样?会一起涌上街头示威游行,要求中共下台取得国际社会的谅解。警察倒戈、武警倒戈、军队倒戈、公务员倒戈、 中下层官员倒戈、高级官员倒戈。中南海焉能安坐?胡锦涛焉能安坐?中国早已不是二十年前的中国了,全球化浪潮将中国与全世界连接起来了。中国乱了,西方国 家固然损失重大却不致命,但西方国家手上拥有的政治、经济牌却足以让中共倒台,毫无疑问!西方国家可以不必费一兵一卒就将中共拿下。你觉得胡锦涛这枪敢开 吗?坦克敢开到乌坎吗?今时今日,即便起邓屠夫于地下,这枪开得起来吗?这坦克开得起来吗?二十年前中国拥有完整的相对封闭的国内经济体系,西方封锁了几 十年不能让中共倒台,但是今天不同了,失去了与西方的经济联系中共就彻底完蛋了。
胡锦涛不是傻瓜,九常委也不是白痴,况且即便他们全都是傻瓜白痴,他们的智囊们也不是瞎子,全都心知肚明。之所以不公开说,就是想保持专政对国民的 压力,一旦大家都明白了,就危险了。老毛说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可笑的是,他的政权他的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也变成了一只纸老虎了。所以这枪是万万开不 起来的,只要村民们够胆识,最终中共一定会作出相当程度的妥协,因为他只能妥协。否则即便中国焦土千里、血流成河,中共的政权还是无法保住的。就算保住 了,一个成了废墟的国家,对中共还有多大意义呢?胡温吴等人都成了千古罪人,很好玩吗?
所以胡锦涛选择了妥协,也轮不到他不妥协。他的能力也根本不足以领导这个国家,尤其是这个国家处于社会转型期,国情错综复杂的时候。贫富差距极具扩 大,社会矛盾尖锐对立,都是在他任内发生的。官民对立、贫富差距极大有如灶内的柴火,维稳有如上面的锅盖。柴火越烧越旺,锅里的水已经沸腾,不去减柴消火 却拼命压紧锅盖,最终就只能爆炸。他难道连这点知识都没有?难道他就是看不到?
这恰恰就是他的实用主义,他根本没有能力去减柴消火。看起来他已经不在意中共是否倒台灭亡了,他只在乎中共在他任内不要倒台灭亡就够了。看看中国现 在的社会状况与中共的行为方式,这是对他的政策的唯一合理解释。起邓矮子于地下,他一定会捶心顿足的,当初他瞎了眼了,怎么选了这么一个宝!
晚年周恩来(二十)(明镜出版,高文谦作)2011-12-22 04:12:28
“联美整苏”构想的形成
同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国家握手言和,对于毛泽东这样一个靠反帝起家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完全是被苏联逼上梁山的,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考虑下,萌生了与美国改善关系的念头。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美、苏三国之间战略关系演变的历史轨迹,正好应验了这一说法。
二战后,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美国和前苏联两个超强对峙的冷战格局。中国的政局乃至外交政策的演变,一直受到这一格局的斗刻影响。在国共内战中大获全胜的中共在执掌了中国大陆的政权后,随即宣布了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这与其说是毛泽东对苏联情有独钟,不如说是在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格局下,决心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一种必然的选择。实际上,当美 国出于遏阻共产主义势力扩张这一全球战略的考虑,先是在内战中支持国民党,进而在国际上对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孤立和封锁后,急于获得国际上承认的 中国唯一现实的选择,便是只有倒向苏联一边了。
然而即使在这时,中美两国关系也并未完全走入死胡同,双方仍留有若干可以转圆的余地。真正导致彻底关闭中美关系和解之门的是朝鲜战争。中美双方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互相残杀,创深痛巨,彼此之间结下了一时难以化解的仇结。
实际上,中美双方都是被这场由北朝鲜金日成挑起并且在背后得到斯大林支持的战争拉下水的,结果两败俱伤。美国固然”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 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给世人留下了”纸老虎”的形象。中国则更是这场战争的输家,虽然自称是”自愿”参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实际上却是毛泽东为了打消斯大林对他所谓”扯皮白萝卜”的疑虑,即表面上的共产党而实际上的民族主义,以便取得加盟社会主义阵营的许可证,以至在国内立足 未稳的情况下,扮演了一个替老大哥和小兄弟火中取栗的可悲角色。中国在作出了重大的民族牺牲以后,不仅劳而无功,所获甚微,而且由于美国第七舰队在朝鲜战 争爆发后随即开进台湾海峡,从而坐失了一举收复台湾的机会,铸成历史大错,影响至今。
相形之下,苏联则是朝鲜战争最大的赢家。它在把中国拖下水后,自己却一直避免直接卷入,躲在幕后坐山观虎斗,收渔翁之利。通过朝鲜战争,苏 联一石数鸟:既利用北朝鲜打了一场代理人的战争,在东方牵制了美国而减轻了苏联在欧洲的压力;同时又阻止了中美之间可能出现的和解,让双方在战场上彻底撕 破了脸。而且还趁机大发中国的军火财,把大量二战时期的剩余军火卖给中国,还要加上利息,大大地赚了一笔。
不过,苏联这种损人利己,趁火打劫的作法,虽然得逞于一时,但也让中国从此认清了自己这位”老大哥”的真实面目,种下了日后中苏交恶的种子。
一九六九年三月发生的珍宝岛事件,为中美两国重新走向和解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珍宝岛事件的发生或许有某些偶然因素,至今仍然无法弄清究竟是谁先开的第一枪,却是中苏关系经过五十年代短暂的蜜月之后急遽恶化,并且愈演愈烈的结果。
中苏关系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以来开始持续恶化,从意识形态上的争论发展到国家关系的全面紧张,彼此之间激烈对骂,边境纠纷不断。两国之间的边境由原来的”有兵无防”或”有兵少防”发展到双方大兵压境,剑拔弩张,终于大打出手,彻底闹翻。
珍宝岛事件后,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变得十分险恶,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南北夹击,处于两面受敌的境地。特别是苏联在中苏边境大量增派部 队,陈兵百万,虎视耽耽,对中国构成巨大的威胁。这种腹背受敌的处境,让中国领导层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对此,毛泽东曾向人表示:”看来我得像鲁迅说的那 样,我也得横过身来战斗,才能有效地进行两面战斗:一手对付美国,一手对付苏联。”话虽这样说,其实毛心里也很清楚,中国像这样”横著身子”在两条战线作 战,绝非长久之计,非被拖垮下可。
为此,毛泽东不得不重新考虑以往中国反对美苏并重的外交战略,改变两个拳头打人的作法。实际上,早在珍宝岛事件之前,毛就已经开始把目光转 向国际舞台,寻找在对苏斗争中各种可能的同盟军,珍宝岛事件以后更加强了这种紧迫感。谙熟中国历史的毛泽东很快便从自己的老祖宗”以夷制夷”的传统中找到 灵感,萌生了”联美整苏”的想法,决心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同远隔太平洋的美国缓和关系,利用国际间的合纵连横来对付北方近邻苏联,以减轻中国自身的 压力。
可以说,同美国和解的念头就是由此而来。在此之前,毛泽东已经注意到了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向中国摇动的橄榄枝,表示将寻求改变孤立中国的政策,不让其再”生活在愤怒的孤独状态之中”。
不过,中美关系的僵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化解的。况且,迫不及待地同美国讲和,难免给世人留下中国走投无路,只 好投靠美国的印象。这样做,既有损中国”反帝旗手”的形象,也不利于中国在与美国讨价还价时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最初按兵不动,期待美方在中美和 解的问题上采取主动行动。
珍宝岛事件后,毛泽东的这种心情更加迫切,他曾自言自语道:”中苏发生交战了,给美国人出了个题目,好做文章了。”为了在与美国人的谈判中 占据有利的位置,深谙欲擒故纵之道的毛决定暂时稳住中苏关系,至少不使两国边境武装冲突的事态进一步扩大,以免给美国增加谈判筹码,然后再徐图改善中美关 系。
基于这种想法,毛泽东在处理珍宝岛事件的问题上,提出了”坚决反击,准备谈判”的两手策略。一方面在宣传战中对苏联严词谴责,以”哀兵”姿 态争取世界舆论;另一方面,不关闭谈判的大门,呼吁缓和边境的紧张局势。这一点从林彪在中共九大政治报告中对珍宝岛事件的官方表态中也可以看出,文章做的 是活扣,可进可退。
与做事喜欢迎接挑战,敢于放手一搏的毛泽东相比,周恩来在处理珍宝岛事件的问题上显得更加谨慎。这既是他一贯的行事风格,也是和他对国家面临内乱外患的危局而感到忧心忡忡有关。
一九七0年,文化大革命已经进入了第四个年头,虽然九大召开在即,然而在”全国山河一片红”的背后,却是一个大乱过后留下来的烂摊子,各地仍然派斗不已,生产停滞,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荡然无存。一切都需重新建立。
偏偏在这时,中国又与强邻交战,整个国家面临的形势异常险峻。周恩来深知兵凶战危,中苏两国的军事实力相差悬殊,扩大战事无异于玩火,会把整个国家拖入刀兵血光之中。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中苏边境武装冲突的规模。在这一点上,他和毛不谋而合。
为此,周恩来在主持处理珍宝岛事件时,全力执行毛泽东的两手策略,一方面在表面上决不示弱,以中国政府的名义照会苏联政府,就边界流血事件提出强烈抗议;另一方面则在内部做工作,尽量缓和当时部队中强烈的求战情绪。周多次召见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强调说:
”我们已经有理,也要有节,我们打的是一场局部的边界战争,一方面不要扩大。这要求我们必须具有战略思想!”并再三叮嘱:炮弹至多只能打到江边,万万不可向纵深打。
在三月十五日,中苏边境再次爆发武装冲突后,周恩来又立刻指示陈锡联转告沈阳军区前线指挥部:”今晚和明天都不要开炮了,通知苏方把他们的尸体和废坦克拉回去,人家面子上不大好看,给他们一个台阶下。”
当然,中国方面作出的这种和解姿态,在中苏双方敌意已深,又缺乏直接沟通渠道的情况下,难以为对方所领会和接受。苏联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 这里有一个插曲:珍宝岛事件发生后,苏联方面担心边界武装冲突的事态发展失去控制,想与中国方面进行最高层次的对话,由柯西金亲自出面,试图通过中苏之间 原有的热线电话,要求同毛泽东直接通话,谁知中方的话务员竟然未经授权,把柯西金大骂一通,说:修正主义份子!你是什么东西,配和我们伟大领袖讲话?随即 把电话挂断了。
事后,周恩来严厉批评了这件事,并指示外交部以中国政府备忘录的形式做了补救,表示举行外交谈判的大门并未关闭。不过,一次可能的中苏之间最高层级的对话就这样夭折了。
苏联在以柯西金为首的温和派碰了钉子后,自然恼羞成怒,其内部的强硬派意见占了上风。勃列日涅夫在随后发动的外交攻势中,严厉抨击中国,鼓 吹建立旨在针对中国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苏联军方则公开将中国和美国、西德并列为主要假想敌,并在中苏边境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在这种情况下,中苏边境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武装冲突从乌苏里江扩大到黑龙江,从水界扩大到陆地,从东段扩大到西段,直至八月间在新疆铁列吏提地区又一次爆发严重的武装冲突,苏军为报复珍宝岛事件,伏击围歼了中方的一个边防巡逻排。
不仅如此,以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为首的军方强硬派甚至主张动用部署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军事 政治的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为此奉命约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通报苏联准备 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意图,试探美国方面的反应,并通过各种渠道放出风声,对中国进行核威胁。一时间,中苏边境战云密布,两个共产党大国的关系已经恶化到爆 发全面战争的边缘。
苏联这种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使得处于相对弱势一方的中国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当毛泽东获知苏联准备对中国进行核打击后,表示无非是打核大 战,但鄙人不怕。毛虽然嘴上很硬,但实际上却对形势估计得十分严重,甚至准备再度上山打游击。他设想了各种最坏的可能,准备全世界的”帝、修、反”联合起 来,从四面八方同时进攻中国,其中苏联是中国内外的主要威胁,打仗在所难免。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战争迫近的危机感紧紧地攫住了毛泽东,使得他无法再故作矜持,对尼克松在一九六八年竞选美国总统前后对中国摇动的橄榄枝 置之不理了。为此,毛做了两手准备:一是加强国内的战备,以防苏联随时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二是开始认真考虑打开中美关系,利用间接同盟军来抗衡苏联。
应该说,同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国家握手言和,对于毛泽东这样一个靠反帝起家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完全是被苏联逼上梁山的。 在两书相权取其轻的考虑下,才萌生与美国改善关系的念头的。此外,毛决心打开中美关系,固然主要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同时也有着眼于中共党内斗争的需 要。
毛泽东深知他本人是导致中苏交恶的始作俑者,党内亲苏派对此有不少反对意见。虽然经过文革,他们已被整得七零八落,但随时可能在强邻压境的情况下,死灰复燃,里应外合,对他算总账。这种担忧,是促使毛决心打开中美关系僵局更深一层的原因。
在中美和解的问题上,周恩来是毛泽东首先与之商量并且主要依靠的人物。这不仅因为周多年来一直主管中国的外交事务,擅长在国际活动中同各种 人物打交道,而且也是在当时的中国最高领导层中唯一能够领会并且鼎力支持这一战略决策的人物。与毛相比,周对打开对美关系,如果不是更积极主动,扮演了幕 后推手的角色的话,至少也是心领神会,配合默契。这是由周本人的经历和为人的特点所决定的。
周恩来是中共党内同美国人打交道最多,也是最了解美国及西方国家的领导人。他与美国人交往甚广,其中既有总统特使、外交官、职业军人等政 要,也有作家、医生、记者等平民百姓。尽管周与他们的政见不同,立场各异,但总能最大限度地求同存异,推诚相见,保持良好的私谊。
譬如,虽然当年美国在国共内战中偏袒国民党,作为中共首席谈判代表的周恩来,却与居中调解国共冲突的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一直保持着友好的个 人关系。国共谈判破裂后,周在返回延安前,还特意向马歇尔话别,表示:从个人友谊上说,你仍然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朋友。在共产党的语言中,这已经是最大限度 地表达了对其对手的敬意。
后来中美关系演变到战场上兵戎相见的地步,既不是周恩来内心所愿意看到的,也不是凭他一己之力就能力挽狂澜的。实际上,即使是在中美关系处 于低谷的时候,他仍想做一点事来缓和一下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哪怕只是表面上的气氛。比如五十年代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但是,此举却没有得到美国方面的善意 回应。这就是当时在国际上曾经盛传一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这件事的由来。
虽然后来证明这是以讹传讹,却也并非空穴来风。当年杜勒斯在日内瓦会议期间确实曾明令美国代表团成员不得与中国代表团成员握手。不过,当时 美国代夫团并不是铁板一块,副国务卿史密斯就认为杜勒斯过于僵硬,不大赞成他的作法,可他在同中国代表团接触时,也不得不遵守杜勒斯立下的禁令。于是便发 生了下面这样的一幕。对此,当时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在他的回忆录中有着详细的记述:
会议快要结束了。有一天,我们很多人聚在酒吧间里喝茶。这时,史密斯端着酒,走过来,主动找总理的翻译浦寿昌攀谈,这是没有先例的。史密斯 对浦寿昌说:”你的英文讲得漂亮,地道的美国音。你是在哪儿学的?”他还赞扬中国的古老文化,讲了许多友好的话。这在敌对的两个代表团来说是不寻常的。我 们对史密斯这一举动很重视,回去后向总理作了汇报。总理说:”好啊,既然史密斯愿意而且敢于同我们接触,那明天休息时,我也找他谈谈。”
第二天休息时,我一直在观察,寻找机会让总理和史密斯直接交谈。当我发现史密斯一个人走向柜台喝咖啡时,便赶紧把总理引到那里去。史密斯这 时左手拿着雪茄,看见总理向他走来,并要向他伸出手时,他急忙用右手去端咖啡,这样就无法握手了。他笑容可掬地向总理打招呼,客客气气聊了一阵子……
会议结束的最后一天,又是休息时,总理正和别人聊天,史密斯笑着主动凑上来同总理交谈。他说:”会议即将结束,能够在这里和你认识,我感到 非常荣幸和高兴。你们在这次会议上发挥了很大作用。我们希望不管朝鲜也好,越南也好,都能恢复和平。”说完,他抓住总理的胳膊摇晃了几下,笑眯眯地走开 了。
这件事给周恩来本人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隔多年之后,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首次中美首脑会谈时,又重提日内瓦会议 期间的这件往事,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杜勒斯的副手史密斯想同我接近,但又不好破坏杜勒斯的戒条,他右手端着一杯咖啡走到我的面前,又不好用左手跟我 握手,甜枯了一下我的胳膊。”一席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这已经成为中美关系史上有名的典故了。
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所做的外交努力,终因当时世界冷战洛局的形格势禁,没有产生什么效果,不过却为以后的中美和解留下了历史的伏笔。周 氏这一善意和解的姿态和杜勒斯的僵硬失礼,恰成鲜明对照,让美国在世界舆论面前输了理,损害了美国政府的形象。尼克松后来正是精明地利用了这一点,把它作 为抵挡美国政府内部的反对声浪,在对华关系中采取主动行动的挡箭牌。尼克松为了补救当年杜勒斯的失礼,于是便出现了本章开头描述的那场历史性握手的场面。
珍宝岛事件后,主管中国外交工作多年的周恩来凭借其长期以来对国际局势的观察,已经看出原有的世界战略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调整自己 外交战略的时机己经成熟。在考虑打开对美关系这一点上,他与毛泽东”远交近攻”的想法不谋而合,不过由于兹事体大,只能由毛本人作出决断。为此,周在九大 前后,有意识地从大量有关国际局势最新发展的信息中,筛选出一些值得注意的动向、重要评论以及若干可能的政策选择提供给毛参考。这既是周参与大政方针的决 策时经常采用的方式,同时也往往能在不动声色之中起到影响毛决策的作用。
差不多与此同时,周恩来还利用毛泽东让他给几位闲居在家中的老帅”找点事情做”的机会,为推动中美和解的外交布局下了一着颇有匠心的棋。九 大后,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虽然继续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但是林彪以及毛本人在内,并不想让他们染指军队,决定军队的日常工作由黄永胜为首 的军委办事组主持。
在这种情况下,这四位老帅的军委副主席职务形同虚设,根本无事可做,只好另外再给他们找点事做。周恩来在奉命办这件事情时,向毛泽东建议: 由四位老帅召开一个国际形势座谈会,由已经靠边站的外交部长陈毅牵头,对当前国际斗争的重大问题发表见解,供中央参考。这个提议随即得到了毛的批准。
接下来,周恩来在向陈毅交待任务时,特别强调说:你们不要被原有的看法和结论框住,你们都是元帅,有战略眼光,可以协助主席掌握战略动向,向中央提出建议。
后来老帅座谈会在给中央的报告中,分析了中、美、苏三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判定: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反华大战不致轻易发生,并建议重开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以牵制苏联。
这一想法为周恩来所肯定,随即把报告送给毛泽东。而这又正好与毛”联美整苏”的考虑相合,在党内高层中形成了某种的共识,压过了在文革那个极左的年代,连毛本人也不得叶;顾忌的党内反对意见。于是,在战略上打开对美关系的僵局,开始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轴。
在这种情况下,以珍宝岛事件为契机,中国外交战略的重心发生了重大变化,尽管对外宣传的基调依然沿用以往的提法,但实际上已经开始从六十年 代中期对美苏并重的战略不动声色地过渡到联美制苏的格局。这一转变是与中国自文革运动后重返国际舞台的努力同步进行的,表现为中、美、苏战略关系的重新组 台:一度睦邻友好的中国和苏联反目成仇,走向战争的边缘;而长期怒目桐视的中国和美国却在努力捐弃前嫌,开始互相接近。中、美、苏之间新的三角关系的确 立,动摇了原有两极冷战格局赖以存在的基石,引发了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揭开了结束冷战时代的帷幕。
万事开头难
从战略上打开对美关系,中国方面是由毛泽东亲自掌舵,周恩来具体组织实施的。这一过程同时体现了毛清晰的大局观和周过人的精细之处。中美双 方之所以能够在试探性接触中闯过最初飘忽不定的阶段,逐步建立起一种默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对大局的了如指掌和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掌握分寸、时机的恰到 好处。
万事开头难。中国在珍宝岛事件后,开始把从战略上打开对美关系提上议事日程,由毛泽东亲自掌舵,周恩来只体组织实施,但实际做起来却并非易 事。中美两国毕竟已经在互相敌视约状态下对峙了二十年,彼此之间的敌意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化解,不仅双方缺少基本的共同语言,而且也没有起码的构通渠道,甚 至连传递一个简单的信息也要煞费周章,一波三折。
由于这件事在政治上高度敏感,中美双方都小心翼翼地互相试探,互相玩捉迷藏的游戏,传达的各种信息十分微妙,住往只可意会。在这方面,中国 表现了比美国更大的耐心,对美国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方式传递过来的各种信息和暗示,不急不躁,以静待动,稳步缓进。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外交同时体现了毛 泽东清晰的大局观和周恩来过人的精细之处。
为了实施”联美整苏”的策略,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借用美国的力量来抗衡苏联,毛泽东在打开对美关系僵局的问题上采取了十分现实的态度,表现了 一个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和大开大阖的气度。他深知阻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症结在于台湾问题,但是如果从一开始就在这个问题纠缠下休,穷追猛打的话,那么就永远 无法解开中美关系中的死结。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决心从大局着眼,最大限度地与美国求同存异,把台湾问题暂时放在一边。用后来他自己的话说是:台湾问题事 小,世界局势事大,台湾问题拖一百年再谈也可以,先谈世界格局的大问题。
周恩来对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心领神会,在外交工作中默契配合,积极贯彻落实。一九六九年六月下旬,中国本来准备照惯例发表抨击美帝国主义侵台 十九周年的社论和相关报道。周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这一问题时,提出”目前正在进行反对苏修边境挑衅和莫斯科黑会的斗争,反对美帝侵台可暂不突 出”,提议取消这一计划。事后,虑事周详的周氏还专门致信林彪,解释这一情况,说:”目前是苏修、台湾勾结要搞什么亚洲集体安全,并非美帝为主”
应该说,中美双方之所以能够闯过最初飘忽不定的阶段,逐步建立起一种有来有往,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就中国方面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恩来对大局的了如指掌和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掌握分寸、时机的恰到好处。
比如,在处理一九六九年七月两个美国人坐游艇误入中国领海的事件上,当时正值美国准备单方面采取行动向中国示好的敏感时刻,周恩来立即召集 会议,要外交部和公安部派出得力人员尽快查明事实真相,并且一杆子抓到底,明令在查明事实之前,对这两个美国人不要在政治上乱扣帽子,在生活上客客气气。 中国的新闻媒介并根据周的指示保持沉默,并未加以渲染。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方面宣布放宽对中国的贸易限制和取消到中国旅游的禁令,而中国也在随后释放了这 两名美国游客。这形成了中美之间最初的良性互动,并为双方进一步的接触创造了一个好的开端。
苏联本来就对美国反对它对中国进行核打击,甚至扬言不惜对苏联采取核报复的态度有很大疑虑,现在中美两国又眉来眼去,暗送秋波,苏联更是看 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扭转在国际战略格局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同时摆脱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不战不和的处境,一九六九年九月,苏联决定利用胡志明葬礼的机 会同中国方面举行首脑会谈,缓和一下同中国的紧张关系。当时苏联打的如意算盘是,周恩来和胡志明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两人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彼此熟识交往多 年,因而势必前往参加葬礼,这样中苏两国领导人在河内的会面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当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不过一开始并不想在中美和解的试探性阶段给苏联这样一个机会,让它利用中苏之间的首脑会谈向美国打中国牌,不必要 地刺激美国。为此,周恩来提前赴河内吊唁胡志明,当天就赶了回来。这样既突出了他和胡的特殊关系,又可避开与柯西金的会面。但柯西金在河内扑了空之后,仍 然坚持要在回国途中路过北京同周恩来举行会谈。
在这种情况下,掌控大局的毛泽东改变了主意,决定因势利导,利用中苏之间的首脑会谈吊一下美国人的胃口,促其在中美关系中采取更主动的行动。这样,就有了一九六九年九月十一日的中苏两国总理在北京机场关于边界问题的会谈。
周恩来非常清楚中苏关系是最容易触犯毛泽东忌讳的地方,因此格外小心谨慎。当他与柯西金会谈之后,立即将整理好的会谈记录全文送给毛审阅, 并在附信中表示:”这样政府性质的接触还是第一次,会谈中的措辞凡有错误和不足的地方,均请主席加以批注,以便学习改正。”周在信中分析了柯西金这次如此 急迫要求会见的原因:一、取得压美帝的资本。最近美帝对苏要价甚高,联合国开会在即,美苏两外长即将会晤,而尼克松又要在联合国演说,所以柯西金要以和缓 中苏关系的姿态出现。二、解决内部困难。现在集中在中国(苏)边境的兵力,连远东海军在内,超过一百万,长期不战不和,困难加大。三、反映苏修统治集团的 矛盾。柯西金这次行动,处处事事要请示政治局就可证明。四、想摆脱修字号党、国家的责难和离心倾向。
关于中国的对策,周恩来提出如下建议:”反修斗争,坚持不懈。防止苏修突袭,严加戒备。争取和缓边境局势四条协议实现维持边界现状,避免武 装冲突,争议地区脱离接触,保证居民继续生产,打鱼放牧,发布外交文件,促进边界谈判,应否谈成,要配合国际斗争,掌握主动。”毛泽东批准了这个意见。
与对中苏首脑会谈的冷淡态度相比,周恩来更看重这一会谈给刚刚开始的中美和解进程所带来的影响。苏联出于自身战略上的需要,在起草中苏首脑 会谈的公报时,极力营造中苏之间的紧张关系已经得到缓和的印象,用诸如”同志般的”、”友好的”之类修饰词来形容这次会谈。公报草稿到了中方手中后,精细 的周恩来将这些修饰词统统勾掉,只保留”坦率的”一词。这样既可以利用中苏首脑会谈吊美国的胃口,又可以防止过犹不及,传递错误的信息,让美国完全失望。
这一招果然奏效。周恩来与柯西金在北京机场的会谈完全出乎美国的意料之外,令尼克松十分沮丧和着急。特别是随后宣布的中苏举行副外长级的边 界谈判,更是重重地刺中了美国人的疼处。他们认识到:虽然中苏之间的问题并不是一次谈判就能解决的,但双方毕竟已经开始在谈判了。如果美国不认真做一两件 事情急起直追的话,那么原先所进行的寻求中美和解的努力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中国相信美国准备同中国改善关系是有诚意的,美国接连采取行动向中国示好。先是一九六九年十一月间停止派遣驱逐舰到台 湾海峡进行例行巡逻。随后美国驻波兰大使又在华沙的南斯拉夫时装博览会上追逐中国驻波兰代办,表示希望恢复中美华沙会谈。这一举动吓得当时尚未得到国内指 示的中国代办立即逃之夭夭。这一戏剧性的场面经过新闻界渲染后,使得中美关系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热点。这正是中国所期待的。
周恩来对于美国这种迫不及待的表示十分高兴,听了汇报后哈哈大笑,并马上报告了毛泽东,说:找着门道了,可以敲门了。毛也为”联美整苏”的 盘算有了着落大为高兴。几年后,周恩来在北京对基辛格重提这件事,不无幽默地说:”你如果要我们的外交官得心脏病,就在社交场合找他们接触,建议举行认真 的会谈就是了。”
与此同时,周恩来立即抓住时机,指示中国外交部设法进行补救,回报美国的示好行动。这样,外交部便把释放因乘游艇误入中国领海而一直被拘留的另外两个美国人鲍德温和唐纳德的问题提上议程,当时他们的问题已经查清,只是在等待释放的时机。
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四日,周恩来将外交部关于释放这两个美国人的报告送毛泽东、林彪审阅,外交部在报告中建议恢复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说:” 从利用和扩大美苏矛盾出发,并布边界谈判中对苏修施加一定压力,我们考虑,对美在策略上可加以运用,选择有利时机,在适当时候继续同美进行中美大使级会 谈。这对增加苏修的疑虑,扩大美苏矛盾,以及对当前同苏修的斗争是有利的。”毛泽东迅速批准了这一报告。
随后,中国采取了重大的步骤,破天荒地邀请美国大使到中国大使馆做客。为了在宣传上收到更大的效果,中国方面要求美国大使堂而皇之地从中国使馆的大门出入,而不必像美国方面最初提出的悄悄地走后门。
这样,中断近两年的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重新恢复。一九七0年一月二十日,双方举行了第一百三十五次会谈。中国方面所采取的谈判方针是经过毛 泽东和周恩来亲自审定的,即”主要是摸清美方意图和底盘。在谈判中既要掌握原则立场,又要讲究方式灵活,注意不要把话说死,要使对方感到有希望,有继续谈 判的余地。”实际上,中国并不以中美大使级会谈为满足,而是期待着与美国举行更高一级的会谈,以便对两国之间存在的根本问题”进行更为彻底的探索”。
还在第一百三十五次会谈之前,周恩来就已经采取”激将法”,暗示美国应在提高会谈级别的问题上采取主动。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十二日,他在接见 当时和中美两国都保持着良好关系的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凯瑟时,重点谈了中美关系问题,意在向美国传递信息,指出美国虽做出了不少努力,但始终没有像柯西金那 样迈出更大的一大步:”如果他们真想缓和同中国的紧张局势,改善关系,解决问题易如反掌,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如果他们采取主动,我们也不拒绝,可以 试一试。柯西金不是采取主动了吗?”在传递了上述信息后,周氏又把话锋一转,说:”中美谈判进行了十四年,再等十四年也无所谓。虽然我的年岁等不及了,但 尼克松也不可能做十四年的总统,罗杰斯也不可能当十四年的国务卿。我们不能解决,那就留给下一代。”
在推动中美和解的过程中,周恩来还不得不花费很大的精力来排除中国内部的各种阻力和干扰。在文那种极左的年代,改善与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国 家美国的关系,姑且不论江青等党内文革派的态度,就是外交部内部也是阻力重重。对此,周除了他本人花费很大精力做说服解释工作外,还借重毛泽东的权威来排 除对改善对美关系的疑虑和阻力。
当时外交部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对有美国官方背景的组织顾虑重重,不敢与之交往,采取拒之门外的态度。为此,周恩来专门问毛泽东这一问 题,说:”我外交部采一切拒绝态度,恐不甚适当”,建议改变这种作法,”采只收,只听,暂不答复态度,可能有利于我侦察美帝真实动向,也可使其发生希望, 并增加苏修疑虑。”在得到毛的同意后,他又马上对下作了传达,以此作为尚方宝剑,排除对美工作的阻力,打消人们的思想顾虑。
在中美第一百二十六次会谈中方发言稿的问题上,周恩来也是如法炮制,借用毛泽东的权威来排除党内文革派的干扰。当时中美双方在第一百三十五 次会谈中对举行更高层次会谈的想法不谋而合,只是在地点的选择上,美国尚未拿定主意。差下多与此同时,中苏边界谈判已经陷入僵局,苏联正试图让其代表团团 长从中脱身。中国十分担心苏联在其中玩弄阴谋,选择适当时机在边境重新开战。因此,把即将召开的第一百三十六次会谈看做是一个向苏联打美国牌的”重要的时 机和步骤”。
为此,周恩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认真讨论了中方的发言稿。会后,他又反复进行了斟酌,将原稿中的中国政府”愿予考虑”改为”愿予接待” 美国部长级代表或总统的特使到北京来进一步探讨中美关系中的根本原则问题。在毛泽东批准了中方的发言稿后,周恩来又写信给文革派大将康生,专门向他做了解 释,说:”‘接待’”两字是我提议改的,因我方在135次会议发言中,已经提到考虑和可以通过其它途径进行,而美方在上次谈话中已经提到来北京直接讨论, 并且顺着这段话,最后还用’考虑’也显得太轻了,故改为’接待’,较’欢迎’为轻,较’考虑’,就落实一些。”
与此同时,美国也在积极为即将到来的第一百三十六次会谈营造气氛。二月十八日,尼克松向国会提出就任后的第一个对外政策报告,以空前和解的 语气谈论中国问题,称”中国人民是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不过更打动中国的,还是尼克松在报告中明确表示美国无意与任何 一个大国联手起来主宰世界或结成敌对性的联盟来反对两个共产党大国中的一个。
在二月二十日举行的第一百三十六次中美会谈中,中国方面按鸾滋疑峦恋欲芝恋妄二立表示:”我愿同它作进一步’更为彻底的探索’,不失立场! 并吊它的胃口,然后把它拟派代表来北京的建议接过来,表示愿三;;”。而美国方面则在会谈中口头同意了在北京举行高层级会唔。中美两国之间试探性的接触, 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封冻在中美关系之间的坚冰开始打破,昔日这两个战场上不共戴天的仇敌为了各自的利益,重新走到一起,努力求同存异,以一种全新的 眼光重新审视彼此之间在地缘政治上存在的战略关系。
同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国家握手言和,对于毛泽东这样一个靠反帝起家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完全是被苏联逼上梁山的,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考虑下,萌生了与美国改善关系的念头。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美、苏三国之间战略关系演变的历史轨迹,正好应验了这一说法。
二战后,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美国和前苏联两个超强对峙的冷战格局。中国的政局乃至外交政策的演变,一直受到这一格局的斗刻影响。在国共内战中大获全胜的中共在执掌了中国大陆的政权后,随即宣布了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这与其说是毛泽东对苏联情有独钟,不如说是在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格局下,决心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一种必然的选择。实际上,当美 国出于遏阻共产主义势力扩张这一全球战略的考虑,先是在内战中支持国民党,进而在国际上对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孤立和封锁后,急于获得国际上承认的 中国唯一现实的选择,便是只有倒向苏联一边了。
然而即使在这时,中美两国关系也并未完全走入死胡同,双方仍留有若干可以转圆的余地。真正导致彻底关闭中美关系和解之门的是朝鲜战争。中美双方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互相残杀,创深痛巨,彼此之间结下了一时难以化解的仇结。
实际上,中美双方都是被这场由北朝鲜金日成挑起并且在背后得到斯大林支持的战争拉下水的,结果两败俱伤。美国固然”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 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给世人留下了”纸老虎”的形象。中国则更是这场战争的输家,虽然自称是”自愿”参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实际上却是毛泽东为了打消斯大林对他所谓”扯皮白萝卜”的疑虑,即表面上的共产党而实际上的民族主义,以便取得加盟社会主义阵营的许可证,以至在国内立足 未稳的情况下,扮演了一个替老大哥和小兄弟火中取栗的可悲角色。中国在作出了重大的民族牺牲以后,不仅劳而无功,所获甚微,而且由于美国第七舰队在朝鲜战 争爆发后随即开进台湾海峡,从而坐失了一举收复台湾的机会,铸成历史大错,影响至今。
相形之下,苏联则是朝鲜战争最大的赢家。它在把中国拖下水后,自己却一直避免直接卷入,躲在幕后坐山观虎斗,收渔翁之利。通过朝鲜战争,苏 联一石数鸟:既利用北朝鲜打了一场代理人的战争,在东方牵制了美国而减轻了苏联在欧洲的压力;同时又阻止了中美之间可能出现的和解,让双方在战场上彻底撕 破了脸。而且还趁机大发中国的军火财,把大量二战时期的剩余军火卖给中国,还要加上利息,大大地赚了一笔。
不过,苏联这种损人利己,趁火打劫的作法,虽然得逞于一时,但也让中国从此认清了自己这位”老大哥”的真实面目,种下了日后中苏交恶的种子。
一九六九年三月发生的珍宝岛事件,为中美两国重新走向和解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珍宝岛事件的发生或许有某些偶然因素,至今仍然无法弄清究竟是谁先开的第一枪,却是中苏关系经过五十年代短暂的蜜月之后急遽恶化,并且愈演愈烈的结果。
中苏关系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以来开始持续恶化,从意识形态上的争论发展到国家关系的全面紧张,彼此之间激烈对骂,边境纠纷不断。两国之间的边境由原来的”有兵无防”或”有兵少防”发展到双方大兵压境,剑拔弩张,终于大打出手,彻底闹翻。
珍宝岛事件后,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变得十分险恶,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南北夹击,处于两面受敌的境地。特别是苏联在中苏边境大量增派部 队,陈兵百万,虎视耽耽,对中国构成巨大的威胁。这种腹背受敌的处境,让中国领导层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对此,毛泽东曾向人表示:”看来我得像鲁迅说的那 样,我也得横过身来战斗,才能有效地进行两面战斗:一手对付美国,一手对付苏联。”话虽这样说,其实毛心里也很清楚,中国像这样”横著身子”在两条战线作 战,绝非长久之计,非被拖垮下可。
为此,毛泽东不得不重新考虑以往中国反对美苏并重的外交战略,改变两个拳头打人的作法。实际上,早在珍宝岛事件之前,毛就已经开始把目光转 向国际舞台,寻找在对苏斗争中各种可能的同盟军,珍宝岛事件以后更加强了这种紧迫感。谙熟中国历史的毛泽东很快便从自己的老祖宗”以夷制夷”的传统中找到 灵感,萌生了”联美整苏”的想法,决心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同远隔太平洋的美国缓和关系,利用国际间的合纵连横来对付北方近邻苏联,以减轻中国自身的 压力。
可以说,同美国和解的念头就是由此而来。在此之前,毛泽东已经注意到了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向中国摇动的橄榄枝,表示将寻求改变孤立中国的政策,不让其再”生活在愤怒的孤独状态之中”。
不过,中美关系的僵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化解的。况且,迫不及待地同美国讲和,难免给世人留下中国走投无路,只 好投靠美国的印象。这样做,既有损中国”反帝旗手”的形象,也不利于中国在与美国讨价还价时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最初按兵不动,期待美方在中美和 解的问题上采取主动行动。
珍宝岛事件后,毛泽东的这种心情更加迫切,他曾自言自语道:”中苏发生交战了,给美国人出了个题目,好做文章了。”为了在与美国人的谈判中 占据有利的位置,深谙欲擒故纵之道的毛决定暂时稳住中苏关系,至少不使两国边境武装冲突的事态进一步扩大,以免给美国增加谈判筹码,然后再徐图改善中美关 系。
基于这种想法,毛泽东在处理珍宝岛事件的问题上,提出了”坚决反击,准备谈判”的两手策略。一方面在宣传战中对苏联严词谴责,以”哀兵”姿 态争取世界舆论;另一方面,不关闭谈判的大门,呼吁缓和边境的紧张局势。这一点从林彪在中共九大政治报告中对珍宝岛事件的官方表态中也可以看出,文章做的 是活扣,可进可退。
与做事喜欢迎接挑战,敢于放手一搏的毛泽东相比,周恩来在处理珍宝岛事件的问题上显得更加谨慎。这既是他一贯的行事风格,也是和他对国家面临内乱外患的危局而感到忧心忡忡有关。
一九七0年,文化大革命已经进入了第四个年头,虽然九大召开在即,然而在”全国山河一片红”的背后,却是一个大乱过后留下来的烂摊子,各地仍然派斗不已,生产停滞,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荡然无存。一切都需重新建立。
偏偏在这时,中国又与强邻交战,整个国家面临的形势异常险峻。周恩来深知兵凶战危,中苏两国的军事实力相差悬殊,扩大战事无异于玩火,会把整个国家拖入刀兵血光之中。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中苏边境武装冲突的规模。在这一点上,他和毛不谋而合。
为此,周恩来在主持处理珍宝岛事件时,全力执行毛泽东的两手策略,一方面在表面上决不示弱,以中国政府的名义照会苏联政府,就边界流血事件提出强烈抗议;另一方面则在内部做工作,尽量缓和当时部队中强烈的求战情绪。周多次召见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强调说:
”我们已经有理,也要有节,我们打的是一场局部的边界战争,一方面不要扩大。这要求我们必须具有战略思想!”并再三叮嘱:炮弹至多只能打到江边,万万不可向纵深打。
在三月十五日,中苏边境再次爆发武装冲突后,周恩来又立刻指示陈锡联转告沈阳军区前线指挥部:”今晚和明天都不要开炮了,通知苏方把他们的尸体和废坦克拉回去,人家面子上不大好看,给他们一个台阶下。”
当然,中国方面作出的这种和解姿态,在中苏双方敌意已深,又缺乏直接沟通渠道的情况下,难以为对方所领会和接受。苏联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 这里有一个插曲:珍宝岛事件发生后,苏联方面担心边界武装冲突的事态发展失去控制,想与中国方面进行最高层次的对话,由柯西金亲自出面,试图通过中苏之间 原有的热线电话,要求同毛泽东直接通话,谁知中方的话务员竟然未经授权,把柯西金大骂一通,说:修正主义份子!你是什么东西,配和我们伟大领袖讲话?随即 把电话挂断了。
事后,周恩来严厉批评了这件事,并指示外交部以中国政府备忘录的形式做了补救,表示举行外交谈判的大门并未关闭。不过,一次可能的中苏之间最高层级的对话就这样夭折了。
苏联在以柯西金为首的温和派碰了钉子后,自然恼羞成怒,其内部的强硬派意见占了上风。勃列日涅夫在随后发动的外交攻势中,严厉抨击中国,鼓 吹建立旨在针对中国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苏联军方则公开将中国和美国、西德并列为主要假想敌,并在中苏边境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在这种情况下,中苏边境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武装冲突从乌苏里江扩大到黑龙江,从水界扩大到陆地,从东段扩大到西段,直至八月间在新疆铁列吏提地区又一次爆发严重的武装冲突,苏军为报复珍宝岛事件,伏击围歼了中方的一个边防巡逻排。
不仅如此,以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为首的军方强硬派甚至主张动用部署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军事 政治的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为此奉命约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通报苏联准备 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意图,试探美国方面的反应,并通过各种渠道放出风声,对中国进行核威胁。一时间,中苏边境战云密布,两个共产党大国的关系已经恶化到爆 发全面战争的边缘。
苏联这种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使得处于相对弱势一方的中国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当毛泽东获知苏联准备对中国进行核打击后,表示无非是打核大 战,但鄙人不怕。毛虽然嘴上很硬,但实际上却对形势估计得十分严重,甚至准备再度上山打游击。他设想了各种最坏的可能,准备全世界的”帝、修、反”联合起 来,从四面八方同时进攻中国,其中苏联是中国内外的主要威胁,打仗在所难免。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战争迫近的危机感紧紧地攫住了毛泽东,使得他无法再故作矜持,对尼克松在一九六八年竞选美国总统前后对中国摇动的橄榄枝 置之不理了。为此,毛做了两手准备:一是加强国内的战备,以防苏联随时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二是开始认真考虑打开中美关系,利用间接同盟军来抗衡苏联。
应该说,同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国家握手言和,对于毛泽东这样一个靠反帝起家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完全是被苏联逼上梁山的。 在两书相权取其轻的考虑下,才萌生与美国改善关系的念头的。此外,毛决心打开中美关系,固然主要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同时也有着眼于中共党内斗争的需 要。
毛泽东深知他本人是导致中苏交恶的始作俑者,党内亲苏派对此有不少反对意见。虽然经过文革,他们已被整得七零八落,但随时可能在强邻压境的情况下,死灰复燃,里应外合,对他算总账。这种担忧,是促使毛决心打开中美关系僵局更深一层的原因。
在中美和解的问题上,周恩来是毛泽东首先与之商量并且主要依靠的人物。这不仅因为周多年来一直主管中国的外交事务,擅长在国际活动中同各种 人物打交道,而且也是在当时的中国最高领导层中唯一能够领会并且鼎力支持这一战略决策的人物。与毛相比,周对打开对美关系,如果不是更积极主动,扮演了幕 后推手的角色的话,至少也是心领神会,配合默契。这是由周本人的经历和为人的特点所决定的。
周恩来是中共党内同美国人打交道最多,也是最了解美国及西方国家的领导人。他与美国人交往甚广,其中既有总统特使、外交官、职业军人等政 要,也有作家、医生、记者等平民百姓。尽管周与他们的政见不同,立场各异,但总能最大限度地求同存异,推诚相见,保持良好的私谊。
譬如,虽然当年美国在国共内战中偏袒国民党,作为中共首席谈判代表的周恩来,却与居中调解国共冲突的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一直保持着友好的个 人关系。国共谈判破裂后,周在返回延安前,还特意向马歇尔话别,表示:从个人友谊上说,你仍然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朋友。在共产党的语言中,这已经是最大限度 地表达了对其对手的敬意。
后来中美关系演变到战场上兵戎相见的地步,既不是周恩来内心所愿意看到的,也不是凭他一己之力就能力挽狂澜的。实际上,即使是在中美关系处 于低谷的时候,他仍想做一点事来缓和一下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哪怕只是表面上的气氛。比如五十年代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但是,此举却没有得到美国方面的善意 回应。这就是当时在国际上曾经盛传一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这件事的由来。
虽然后来证明这是以讹传讹,却也并非空穴来风。当年杜勒斯在日内瓦会议期间确实曾明令美国代表团成员不得与中国代表团成员握手。不过,当时 美国代夫团并不是铁板一块,副国务卿史密斯就认为杜勒斯过于僵硬,不大赞成他的作法,可他在同中国代表团接触时,也不得不遵守杜勒斯立下的禁令。于是便发 生了下面这样的一幕。对此,当时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在他的回忆录中有着详细的记述:
会议快要结束了。有一天,我们很多人聚在酒吧间里喝茶。这时,史密斯端着酒,走过来,主动找总理的翻译浦寿昌攀谈,这是没有先例的。史密斯 对浦寿昌说:”你的英文讲得漂亮,地道的美国音。你是在哪儿学的?”他还赞扬中国的古老文化,讲了许多友好的话。这在敌对的两个代表团来说是不寻常的。我 们对史密斯这一举动很重视,回去后向总理作了汇报。总理说:”好啊,既然史密斯愿意而且敢于同我们接触,那明天休息时,我也找他谈谈。”
第二天休息时,我一直在观察,寻找机会让总理和史密斯直接交谈。当我发现史密斯一个人走向柜台喝咖啡时,便赶紧把总理引到那里去。史密斯这 时左手拿着雪茄,看见总理向他走来,并要向他伸出手时,他急忙用右手去端咖啡,这样就无法握手了。他笑容可掬地向总理打招呼,客客气气聊了一阵子……
会议结束的最后一天,又是休息时,总理正和别人聊天,史密斯笑着主动凑上来同总理交谈。他说:”会议即将结束,能够在这里和你认识,我感到 非常荣幸和高兴。你们在这次会议上发挥了很大作用。我们希望不管朝鲜也好,越南也好,都能恢复和平。”说完,他抓住总理的胳膊摇晃了几下,笑眯眯地走开 了。
这件事给周恩来本人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隔多年之后,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首次中美首脑会谈时,又重提日内瓦会议 期间的这件往事,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杜勒斯的副手史密斯想同我接近,但又不好破坏杜勒斯的戒条,他右手端着一杯咖啡走到我的面前,又不好用左手跟我 握手,甜枯了一下我的胳膊。”一席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这已经成为中美关系史上有名的典故了。
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所做的外交努力,终因当时世界冷战洛局的形格势禁,没有产生什么效果,不过却为以后的中美和解留下了历史的伏笔。周 氏这一善意和解的姿态和杜勒斯的僵硬失礼,恰成鲜明对照,让美国在世界舆论面前输了理,损害了美国政府的形象。尼克松后来正是精明地利用了这一点,把它作 为抵挡美国政府内部的反对声浪,在对华关系中采取主动行动的挡箭牌。尼克松为了补救当年杜勒斯的失礼,于是便出现了本章开头描述的那场历史性握手的场面。
珍宝岛事件后,主管中国外交工作多年的周恩来凭借其长期以来对国际局势的观察,已经看出原有的世界战略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调整自己 外交战略的时机己经成熟。在考虑打开对美关系这一点上,他与毛泽东”远交近攻”的想法不谋而合,不过由于兹事体大,只能由毛本人作出决断。为此,周在九大 前后,有意识地从大量有关国际局势最新发展的信息中,筛选出一些值得注意的动向、重要评论以及若干可能的政策选择提供给毛参考。这既是周参与大政方针的决 策时经常采用的方式,同时也往往能在不动声色之中起到影响毛决策的作用。
差不多与此同时,周恩来还利用毛泽东让他给几位闲居在家中的老帅”找点事情做”的机会,为推动中美和解的外交布局下了一着颇有匠心的棋。九 大后,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虽然继续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但是林彪以及毛本人在内,并不想让他们染指军队,决定军队的日常工作由黄永胜为首 的军委办事组主持。
在这种情况下,这四位老帅的军委副主席职务形同虚设,根本无事可做,只好另外再给他们找点事做。周恩来在奉命办这件事情时,向毛泽东建议: 由四位老帅召开一个国际形势座谈会,由已经靠边站的外交部长陈毅牵头,对当前国际斗争的重大问题发表见解,供中央参考。这个提议随即得到了毛的批准。
接下来,周恩来在向陈毅交待任务时,特别强调说:你们不要被原有的看法和结论框住,你们都是元帅,有战略眼光,可以协助主席掌握战略动向,向中央提出建议。
后来老帅座谈会在给中央的报告中,分析了中、美、苏三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判定: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反华大战不致轻易发生,并建议重开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以牵制苏联。
这一想法为周恩来所肯定,随即把报告送给毛泽东。而这又正好与毛”联美整苏”的考虑相合,在党内高层中形成了某种的共识,压过了在文革那个极左的年代,连毛本人也不得叶;顾忌的党内反对意见。于是,在战略上打开对美关系的僵局,开始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轴。
在这种情况下,以珍宝岛事件为契机,中国外交战略的重心发生了重大变化,尽管对外宣传的基调依然沿用以往的提法,但实际上已经开始从六十年 代中期对美苏并重的战略不动声色地过渡到联美制苏的格局。这一转变是与中国自文革运动后重返国际舞台的努力同步进行的,表现为中、美、苏战略关系的重新组 台:一度睦邻友好的中国和苏联反目成仇,走向战争的边缘;而长期怒目桐视的中国和美国却在努力捐弃前嫌,开始互相接近。中、美、苏之间新的三角关系的确 立,动摇了原有两极冷战格局赖以存在的基石,引发了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揭开了结束冷战时代的帷幕。
万事开头难
从战略上打开对美关系,中国方面是由毛泽东亲自掌舵,周恩来具体组织实施的。这一过程同时体现了毛清晰的大局观和周过人的精细之处。中美双 方之所以能够在试探性接触中闯过最初飘忽不定的阶段,逐步建立起一种默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对大局的了如指掌和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掌握分寸、时机的恰到 好处。
万事开头难。中国在珍宝岛事件后,开始把从战略上打开对美关系提上议事日程,由毛泽东亲自掌舵,周恩来只体组织实施,但实际做起来却并非易 事。中美两国毕竟已经在互相敌视约状态下对峙了二十年,彼此之间的敌意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化解,不仅双方缺少基本的共同语言,而且也没有起码的构通渠道,甚 至连传递一个简单的信息也要煞费周章,一波三折。
由于这件事在政治上高度敏感,中美双方都小心翼翼地互相试探,互相玩捉迷藏的游戏,传达的各种信息十分微妙,住往只可意会。在这方面,中国 表现了比美国更大的耐心,对美国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方式传递过来的各种信息和暗示,不急不躁,以静待动,稳步缓进。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外交同时体现了毛 泽东清晰的大局观和周恩来过人的精细之处。
为了实施”联美整苏”的策略,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借用美国的力量来抗衡苏联,毛泽东在打开对美关系僵局的问题上采取了十分现实的态度,表现了 一个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和大开大阖的气度。他深知阻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症结在于台湾问题,但是如果从一开始就在这个问题纠缠下休,穷追猛打的话,那么就永远 无法解开中美关系中的死结。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决心从大局着眼,最大限度地与美国求同存异,把台湾问题暂时放在一边。用后来他自己的话说是:台湾问题事 小,世界局势事大,台湾问题拖一百年再谈也可以,先谈世界格局的大问题。
周恩来对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心领神会,在外交工作中默契配合,积极贯彻落实。一九六九年六月下旬,中国本来准备照惯例发表抨击美帝国主义侵台 十九周年的社论和相关报道。周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这一问题时,提出”目前正在进行反对苏修边境挑衅和莫斯科黑会的斗争,反对美帝侵台可暂不突 出”,提议取消这一计划。事后,虑事周详的周氏还专门致信林彪,解释这一情况,说:”目前是苏修、台湾勾结要搞什么亚洲集体安全,并非美帝为主”
应该说,中美双方之所以能够闯过最初飘忽不定的阶段,逐步建立起一种有来有往,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就中国方面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恩来对大局的了如指掌和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掌握分寸、时机的恰到好处。
比如,在处理一九六九年七月两个美国人坐游艇误入中国领海的事件上,当时正值美国准备单方面采取行动向中国示好的敏感时刻,周恩来立即召集 会议,要外交部和公安部派出得力人员尽快查明事实真相,并且一杆子抓到底,明令在查明事实之前,对这两个美国人不要在政治上乱扣帽子,在生活上客客气气。 中国的新闻媒介并根据周的指示保持沉默,并未加以渲染。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方面宣布放宽对中国的贸易限制和取消到中国旅游的禁令,而中国也在随后释放了这 两名美国游客。这形成了中美之间最初的良性互动,并为双方进一步的接触创造了一个好的开端。
苏联本来就对美国反对它对中国进行核打击,甚至扬言不惜对苏联采取核报复的态度有很大疑虑,现在中美两国又眉来眼去,暗送秋波,苏联更是看 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扭转在国际战略格局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同时摆脱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不战不和的处境,一九六九年九月,苏联决定利用胡志明葬礼的机 会同中国方面举行首脑会谈,缓和一下同中国的紧张关系。当时苏联打的如意算盘是,周恩来和胡志明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两人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彼此熟识交往多 年,因而势必前往参加葬礼,这样中苏两国领导人在河内的会面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当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不过一开始并不想在中美和解的试探性阶段给苏联这样一个机会,让它利用中苏之间的首脑会谈向美国打中国牌,不必要 地刺激美国。为此,周恩来提前赴河内吊唁胡志明,当天就赶了回来。这样既突出了他和胡的特殊关系,又可避开与柯西金的会面。但柯西金在河内扑了空之后,仍 然坚持要在回国途中路过北京同周恩来举行会谈。
在这种情况下,掌控大局的毛泽东改变了主意,决定因势利导,利用中苏之间的首脑会谈吊一下美国人的胃口,促其在中美关系中采取更主动的行动。这样,就有了一九六九年九月十一日的中苏两国总理在北京机场关于边界问题的会谈。
周恩来非常清楚中苏关系是最容易触犯毛泽东忌讳的地方,因此格外小心谨慎。当他与柯西金会谈之后,立即将整理好的会谈记录全文送给毛审阅, 并在附信中表示:”这样政府性质的接触还是第一次,会谈中的措辞凡有错误和不足的地方,均请主席加以批注,以便学习改正。”周在信中分析了柯西金这次如此 急迫要求会见的原因:一、取得压美帝的资本。最近美帝对苏要价甚高,联合国开会在即,美苏两外长即将会晤,而尼克松又要在联合国演说,所以柯西金要以和缓 中苏关系的姿态出现。二、解决内部困难。现在集中在中国(苏)边境的兵力,连远东海军在内,超过一百万,长期不战不和,困难加大。三、反映苏修统治集团的 矛盾。柯西金这次行动,处处事事要请示政治局就可证明。四、想摆脱修字号党、国家的责难和离心倾向。
关于中国的对策,周恩来提出如下建议:”反修斗争,坚持不懈。防止苏修突袭,严加戒备。争取和缓边境局势四条协议实现维持边界现状,避免武 装冲突,争议地区脱离接触,保证居民继续生产,打鱼放牧,发布外交文件,促进边界谈判,应否谈成,要配合国际斗争,掌握主动。”毛泽东批准了这个意见。
与对中苏首脑会谈的冷淡态度相比,周恩来更看重这一会谈给刚刚开始的中美和解进程所带来的影响。苏联出于自身战略上的需要,在起草中苏首脑 会谈的公报时,极力营造中苏之间的紧张关系已经得到缓和的印象,用诸如”同志般的”、”友好的”之类修饰词来形容这次会谈。公报草稿到了中方手中后,精细 的周恩来将这些修饰词统统勾掉,只保留”坦率的”一词。这样既可以利用中苏首脑会谈吊美国的胃口,又可以防止过犹不及,传递错误的信息,让美国完全失望。
这一招果然奏效。周恩来与柯西金在北京机场的会谈完全出乎美国的意料之外,令尼克松十分沮丧和着急。特别是随后宣布的中苏举行副外长级的边 界谈判,更是重重地刺中了美国人的疼处。他们认识到:虽然中苏之间的问题并不是一次谈判就能解决的,但双方毕竟已经开始在谈判了。如果美国不认真做一两件 事情急起直追的话,那么原先所进行的寻求中美和解的努力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中国相信美国准备同中国改善关系是有诚意的,美国接连采取行动向中国示好。先是一九六九年十一月间停止派遣驱逐舰到台 湾海峡进行例行巡逻。随后美国驻波兰大使又在华沙的南斯拉夫时装博览会上追逐中国驻波兰代办,表示希望恢复中美华沙会谈。这一举动吓得当时尚未得到国内指 示的中国代办立即逃之夭夭。这一戏剧性的场面经过新闻界渲染后,使得中美关系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热点。这正是中国所期待的。
周恩来对于美国这种迫不及待的表示十分高兴,听了汇报后哈哈大笑,并马上报告了毛泽东,说:找着门道了,可以敲门了。毛也为”联美整苏”的 盘算有了着落大为高兴。几年后,周恩来在北京对基辛格重提这件事,不无幽默地说:”你如果要我们的外交官得心脏病,就在社交场合找他们接触,建议举行认真 的会谈就是了。”
与此同时,周恩来立即抓住时机,指示中国外交部设法进行补救,回报美国的示好行动。这样,外交部便把释放因乘游艇误入中国领海而一直被拘留的另外两个美国人鲍德温和唐纳德的问题提上议程,当时他们的问题已经查清,只是在等待释放的时机。
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四日,周恩来将外交部关于释放这两个美国人的报告送毛泽东、林彪审阅,外交部在报告中建议恢复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说:” 从利用和扩大美苏矛盾出发,并布边界谈判中对苏修施加一定压力,我们考虑,对美在策略上可加以运用,选择有利时机,在适当时候继续同美进行中美大使级会 谈。这对增加苏修的疑虑,扩大美苏矛盾,以及对当前同苏修的斗争是有利的。”毛泽东迅速批准了这一报告。
随后,中国采取了重大的步骤,破天荒地邀请美国大使到中国大使馆做客。为了在宣传上收到更大的效果,中国方面要求美国大使堂而皇之地从中国使馆的大门出入,而不必像美国方面最初提出的悄悄地走后门。
这样,中断近两年的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重新恢复。一九七0年一月二十日,双方举行了第一百三十五次会谈。中国方面所采取的谈判方针是经过毛 泽东和周恩来亲自审定的,即”主要是摸清美方意图和底盘。在谈判中既要掌握原则立场,又要讲究方式灵活,注意不要把话说死,要使对方感到有希望,有继续谈 判的余地。”实际上,中国并不以中美大使级会谈为满足,而是期待着与美国举行更高一级的会谈,以便对两国之间存在的根本问题”进行更为彻底的探索”。
还在第一百三十五次会谈之前,周恩来就已经采取”激将法”,暗示美国应在提高会谈级别的问题上采取主动。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十二日,他在接见 当时和中美两国都保持着良好关系的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凯瑟时,重点谈了中美关系问题,意在向美国传递信息,指出美国虽做出了不少努力,但始终没有像柯西金那 样迈出更大的一大步:”如果他们真想缓和同中国的紧张局势,改善关系,解决问题易如反掌,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如果他们采取主动,我们也不拒绝,可以 试一试。柯西金不是采取主动了吗?”在传递了上述信息后,周氏又把话锋一转,说:”中美谈判进行了十四年,再等十四年也无所谓。虽然我的年岁等不及了,但 尼克松也不可能做十四年的总统,罗杰斯也不可能当十四年的国务卿。我们不能解决,那就留给下一代。”
在推动中美和解的过程中,周恩来还不得不花费很大的精力来排除中国内部的各种阻力和干扰。在文那种极左的年代,改善与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国 家美国的关系,姑且不论江青等党内文革派的态度,就是外交部内部也是阻力重重。对此,周除了他本人花费很大精力做说服解释工作外,还借重毛泽东的权威来排 除对改善对美关系的疑虑和阻力。
当时外交部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对有美国官方背景的组织顾虑重重,不敢与之交往,采取拒之门外的态度。为此,周恩来专门问毛泽东这一问 题,说:”我外交部采一切拒绝态度,恐不甚适当”,建议改变这种作法,”采只收,只听,暂不答复态度,可能有利于我侦察美帝真实动向,也可使其发生希望, 并增加苏修疑虑。”在得到毛的同意后,他又马上对下作了传达,以此作为尚方宝剑,排除对美工作的阻力,打消人们的思想顾虑。
在中美第一百二十六次会谈中方发言稿的问题上,周恩来也是如法炮制,借用毛泽东的权威来排除党内文革派的干扰。当时中美双方在第一百三十五 次会谈中对举行更高层次会谈的想法不谋而合,只是在地点的选择上,美国尚未拿定主意。差下多与此同时,中苏边界谈判已经陷入僵局,苏联正试图让其代表团团 长从中脱身。中国十分担心苏联在其中玩弄阴谋,选择适当时机在边境重新开战。因此,把即将召开的第一百三十六次会谈看做是一个向苏联打美国牌的”重要的时 机和步骤”。
为此,周恩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认真讨论了中方的发言稿。会后,他又反复进行了斟酌,将原稿中的中国政府”愿予考虑”改为”愿予接待” 美国部长级代表或总统的特使到北京来进一步探讨中美关系中的根本原则问题。在毛泽东批准了中方的发言稿后,周恩来又写信给文革派大将康生,专门向他做了解 释,说:”‘接待’”两字是我提议改的,因我方在135次会议发言中,已经提到考虑和可以通过其它途径进行,而美方在上次谈话中已经提到来北京直接讨论, 并且顺着这段话,最后还用’考虑’也显得太轻了,故改为’接待’,较’欢迎’为轻,较’考虑’,就落实一些。”
与此同时,美国也在积极为即将到来的第一百三十六次会谈营造气氛。二月十八日,尼克松向国会提出就任后的第一个对外政策报告,以空前和解的 语气谈论中国问题,称”中国人民是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不过更打动中国的,还是尼克松在报告中明确表示美国无意与任何 一个大国联手起来主宰世界或结成敌对性的联盟来反对两个共产党大国中的一个。
在二月二十日举行的第一百三十六次中美会谈中,中国方面按鸾滋疑峦恋欲芝恋妄二立表示:”我愿同它作进一步’更为彻底的探索’,不失立场! 并吊它的胃口,然后把它拟派代表来北京的建议接过来,表示愿三;;”。而美国方面则在会谈中口头同意了在北京举行高层级会唔。中美两国之间试探性的接触, 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封冻在中美关系之间的坚冰开始打破,昔日这两个战场上不共戴天的仇敌为了各自的利益,重新走到一起,努力求同存异,以一种全新的 眼光重新审视彼此之间在地缘政治上存在的战略关系。
晚年周恩来(十九)(明镜出版,高文谦作)2011-12-21 03:48:40
批左与反右的交锋
毛泽东起初迫于形势,对周恩来批极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他很清楚批极左这把火迟早走会烧到文革头上来的,即使是像周这样躲躲闪闪的搞法也不行。当毛自觉已经渡过难关,便亲自出马,在政治上刹车了。
毛泽东虽然深居简出,却对外界的各种动向了如指掌,政治嗅觉十分敏锐。他很快就觉察出周恩来号召批判极左思潮所包藏的用心–企图不动声色地扭转国内政局的方向,对他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改弦易辙,这是深陷文革情结而不能自拔的毛泽东所不能容忍的。
为此,毛泽东在看到周恩来在外交部批极左的讲话后,曾把他这种内心的隐忧向张春桥、姚文元这两位文革派大将谈过,表示不赞成批林彪的”精神 万能论”、”唯意志论”和”空头政治”,认为这样搞,将会批到邪路上去。毛之所以在林彪事件后的一段时间里,对周恩来批极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主要是因为 当时迫于形势而不得不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作出某种限度的松动。现在,毛自觉已经渡过难关而决心在政治上刹车了。
当然,毛泽东是个惯于玩弄权术,喜欢在幕后充当”导演”的老手。在反击周恩来所主导的批判极左思潮这件事情上,他最初并不想亲自出马,而是把打头阵的任务交给了他的嫡系一-以江青为首的党内文革派。
自命为是”主席一条狗”的江青早就对整周跃跃欲试,只等一声令下了。其中原因既有双方政见的不和-一周恩来批左的举动确实戳到了江青这伙文 革暴发户的疼处,让他们感到很尴尬:而且也有利害关系上的冲突,在拱倒林彪之后,自以为立了大功的江青见周反而坐收渔翁之利,内心忿忿不平。特别是见周奉 命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权力越来越大,成为妨碍她问鼎最高权力的绊脚石,因而必欲扳倒而后快。
现在既然毛泽东已经有了这个意思,一心想在政治上露峥嵘的江青岂有不大干之理?于是,围绕批左还是反右的问题,在中共党内高层中很快便形成了两军对垒的局面。
双方的攻防较量最初是围绕一九七二年国庆社论而展开的。这年九月间,周恩来为了从全局上推动批判极左思潮,布置”两报一刊”国庆社论起草小 组要加进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起草社论的执笔人吴冷西根据这一精神,在社论中加入了”要批判右的和左的错误倾向,特别要批判极左思潮”一句话。尽管其中的提 法写得很谨慎,批左和批右兼顾,而且还把批右放在前面,但是,张春桥、姚文元由于毛泽东已经向他们交了底,自恃握有尚方宝剑,根本不理睬这是周恩来的意 见。主管宣传工作的姚文元两次勾去了社论稿中”批判极左思潮”的字句。不仅如此,张、姚二人在此之前还根据毛的意图,向人民日报社吹风打招呼,强调批左不 要过头,公开和周恩来唱对台戏。
张春桥、姚文元在国庆社论问题上异平寻常的强硬态度,令周恩来感到来者不善,知道背后肯定大有名堂。为了避免把事情闹僵,经验老到的周氏随 即采取了主动退避的做法,在最后审定国庆社论稿时,不再坚持一定写上”批判极左思潮”一类字句,而是把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改头换面写入社论,诸如”继续全面 地落实毛主席的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经济政策等各项无产阶级政策”,”要提倡又红又专”,等等。
但是,在毛泽东幕后指使下,在政治上批左还是反右的交锋已经势所难免,周恩来即使再擅长妥协应付之道,也还是无法息事宁人,阻止江青一干人 奉旨展开的反扑。在这种情况下,一九七二年秋冬之交,双方之间的交锋愈演愈烈。先是《光明日报》在十月初发表了周培源根据周恩来的当面交代而写的题为《对 综合大学理科教育革命的一些看法》一文。已经得到毛交底的张春桥明知这是代表了周的意见,却布置手下的人调查该文的”出笼背景”,并一把道破天机,称:” 周培源有后台,不管他的后台有多大多硬,就是要批!”上海《文汇报》随即展开了对周文的围攻。
接着,《人民日报》在十月中旬刊登了一整版专门批判无政府主义的文章。这是该报理论部王若水等人根据周恩来前一段几次有关批判极左思潮的讲 话精神而组织黑龙江省写作组等撰写的。文章一出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江青等人对此大为光火,原因在于这几篇批左的文章词锋犀利,切中要害,而且更不能容 忍的是,他们的后院着了火-一《人民日报》这块舆论阵地竟然被周恩来挖了墙角,公开和他们唱起反调来。
为此,江青一干人轮番上阵,气势汹汹地对人民日报社大兴问罪之师。张春桥、姚文元二人一口咬定这几篇文章是”大毒草”,提出”当前要警惕的 是右倾思潮的抬头”。江青更是指桑骂槐,借批该报社之机,点出背后有人”就是要在全国转移斗争大方向”。随后,人民日报社被责令在内部开展”反右倾回潮” 运动。
江青一干人搞的这些动作自然瞒不过周恩来,对此,尽管他心里很窝火,深感扭转文革困局步履艰难,但由于投鼠忌器的缘故,不便和他们公开冲 突,而是一忍再忍,捺着性子与之周旋。以至于在这期问的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本来一向注意个人涵养的周氏竟然为了自己的鸡蛋炒饭没有放盐这样的区区小事,当 众发脾气,对他的保健医生张佐良拍了桌子。事后,周恩来特别为此向张道了歉,说:”昨天晚上,我在大会堂冲你发脾气,不要介意。你懂吗?我是迁怒啊!”
尽管如此,倚仗背后有毛泽东撑腰的江青一干人还是不依不饶,继续在批左的问题上向周恩来发难。这年十一月底,周批示同意了中联合和外交部关 于召开全国外事工作会议的请示报告。江青等人抓住该报告中提出要联系外事工作的实际,”彻底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煽动的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大加责 难。张春桥首先出来表示反对,在报告上批道:
总理:
我不了解外事工作的全面情况,但是,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否仍然是极”左”思潮?批林是否就是批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我正在考虑。建议外事会议批林要批得全面一些,同时要讨论毛主席关于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
江青则出来帮腔,与张春桥一唱一和:我个人认为应批林彪卖国贼的极右,同时批他在某些问题上形左实右。在批林彪叛徒的同时也应著重讲一下无 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因为,没有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暴露不出他们来,他们遗隐藏下来,那对我们党和人民将造成很大的损失。当然,天也塌不下来。
见江青等人来势汹汹,周恩来知道在批左的问题上与党内文革派的冲突已经难以避免。不过,他仍然试图避免最后的摊牌,以免惊动毛泽东。在周看 来,只要毛没有在批左的问题上明确表态,事情就仍有可为之处:反之,事情就不好办了。为此,他在随后讨论这个问题的政治局会议上,作了妥协让步,同意删掉 中联合和外交部报告中的”批判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的字句,但仍设法把毛泽东近年来有关反对大国主义等含有批左内容的指示和他本人在使节会议上的讲话纪 要列为会议学习文件,以便在实际上继续保持会议批左的基调。对此,江青一干人虽心有不甘,但已经失去了大闹的由头,又抓不到什么把柄,只好暂时作罢。
然而,就在几天之后,周恩来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毛泽东出面介入了双方的争执。不过,这一回并不是因为江青等人搬救兵,而是半路杀出 个程咬金来。十二月五日,人民日报的王若水写信给毛泽东,反映中央领导层内部在批林的侧重点上存在不同看法,而且明白点出:周恩来主张要”批透极左思 潮”,而张春桥、姚文元则强调”不要批’左’批过了头”,以及在批极左的问题上,上海《文汇报》己经不止一次地把矛头对着《人民日报》了,”情况似乎有点 像批《海瑞罢官》的时期”。
应该说,王若水写这封信的本意是想为周恩来批极左思潮的主张摇旗呐喊,同时对张春桥、姚文元二人责令在人民日报内部大反”右倾回潮”表示不 满,希望毛泽东给予支持。但此举却适得只反,在政治上帮了倒忙。一直在幕后观战的毛这时已经看出姜还是老的辣,张、姚等人贯彻他的意图虽然很卖力,却根本 不是周恩来的对手,而且批左的主张在党内大有市场。如果他本人不亲自出马的话,是无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的,而拖延下去的话,只会报周所趁,利用这种不 明朗的形势浑水摸鱼,做更多的手脚。
为此,毛泽东诀计利用王若水的来信展开回击,彻底封杀党内批极左的声音。他随即把江青找来,进行交代布置,让她传话给周恩来和张春桥、姚文元二人,提议”解决一下”王若水信中所提的问题。
毛泽东在这里故意卖了一个关子一-并不明确表态支持哪一种意见,借以观察周恩来的态度。但是,善于在政治上观风的周早已从毛亲自介入这件事 的本身和方式上意识到山雨欲来,毛准备收紧批左的空间。很显然,批左与文革本身有不少抵牾之处,即便是再小心翼翼地在两者之间走钢丝,也还是会难免触到毛 的心病。
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立即采取顺守之道,在批左的问题上全线退却,并刻意降低姿态,设法为自己转圜。当江青提出先在内部”统一认识”的建议 后,周随即附和,表示:”同意我们政治局内部先谈一下,我处还有陈浚同志一封信,我还没有看,待看后再传。”周恩来这种不战自退的作法,使得江青等人在随 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无法按照预先的计划,与周展开面对面的斗争。眼见在事关文革命运的大是大非上,党内文革派发动的几次反击都被周恩来的太极软功所 化解,作为后台老板的毛泽东心里着急上火,不愿让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决心施展他的权威,在政治上刹住这股借批极左而否定文革的风。十二月十七日,在政治 局开会后的第二天,毛便把周恩来和张春桥、姚文元等人找来,名为”谈话”,实际上是让两种意见对簿公堂。
但是,由于周恩来早已不再吭声,张春桥、姚文元二人也不敢在毛泽东的面前造次,因此这次谈话实际上成了毛一人唱的独脚戏。根据张、姚二人整 理的谈话记录,毛在这次谈话中围绕国内形势和批林的问题谈了他的看法,开门见山地点出”批极左,还是反右”的问题,明确表示:极左思潮少批一点吧。王若水 那封信我看不对。并断言林彪路线的实质”是极右、修正主义,分裂、阴谋诡计,叛党叛国”。
大概是连毛泽东自己都觉得文革运动搞到这种地步,已经很难为它再作”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一类的辩护,所以只是出了个”天下大势是一团漆黑,还是略有光明?”的题目,而把为文革涂脂抹粉的文章交给下面的秀才们去伤脑筋了。
毛泽东整篇谈话的矛头,很明显是冲着周恩来提出的”要批透极左思潮”而来的,不过还是给周本人留了点面子,并没有直接点名。但是,这并不意 味着毛已经对周高抬贵手,不再找他算账了,实际上,毛在这次谈话中已经暗露杀机,在海阔天空的漫谈中,放出”读一点外文,免得受骗”这样的话来。这句似乎 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所隐藏的真实含义很快便显露出来。仅仅半年之后,周恩来便厄运临头,而事情恰恰是从毛向周所主管的外交工作开刀而起的。不过,这已 是后话了。
毛泽东的表态在政治上一锤定音,给江青为首的党内文革派撐了腰,同时把周恩来置于相当被动尴尬的境地。更让他忐忑不安的是,毛不明下白地甩 出来那句”读一点外文,免得受骗”的话。久经党内斗争风浪的周当然明白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毛在借题发作,藏头露尾地警告他。话虽不多,分量却很重,和毛 批林彪、陈伯达在庐山会议上欺骗大多数中央委员时的说法一模一样。这不能不让他沭然惕厉。不过,周恩来毕竟是个善于在政治上随风转舵的老手,既然毛泽东已 经明确表了态,他就赶紧跟着转,在批左的问题上偃旗息鼓,转而贯彻落实毛批右的指示。
十二月十九日,周恩来和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人一起召集人民日报社的领导成员谈话,传达毛泽东关于批林彪”极右”实质的谈话精神,谈话 中,周与文革派一干人大张挞伐的态度有所不同,出来承担了责任,承认他本人八月间在外交系统的讲话”有可能有不恰当的地方”,”说林彪是左,在原则上是错 误的,这是中央务虚不够,不能完全责备报社工作同志”;同时也为自己作了辩解,说:”极左思潮要批透,我是讲外交,还有一些工作上的问题,不是讲林彪整个 的路线。”当然,周恩来还是有意保护了上告御状的王若水,当着江青等人的面,一方面问他:”你对文化大革命有怨气没有?有一点吧?稍有一点也不好。”另一 方面又说:”如果你确实感觉错了,那你就要在自己岗位上改,改了就好。”
周恩来的这番用心,王若水当时便体会出来,看出他是在说违心之言,许多话显然不是他的本意,而且观察出周氏在表面上神色不动的同时,尽量掩饰他与江青一干人的分歧。尽管如此,还是可以让人感觉出其中的微妙区别。王若水在日后的回忆文章中,记述了当时这样的一幕:
会议结束时,照例一一握手。我把周恩来的手紧紧握住,努力想从他的脸上看出一些表示,可是周恩来的脸变得没有任何表情,我能够理解,在这种场合,周恩来是绝不会、也不可能流露他的真实情感的。但是,向来表情丰富的他的脸变成这样没有表情,也传达出某种信息。
不仅如此,王若水还领悟出了整个事情背后的名堂,知道自己在政治上捅了漏子,连累了周恩来。多年之后,他在回首这件往事时,这样写道:”我 在信中批极左思潮,是表示我同意周总理的指示,毛泽东直接批评的是找,间接批评的是谁呢?”"我想,区区我这样的干部,值得这样人动干戈吗?他们明里是批 我,暗里是批谁呢?这时,我已经预见到周恩来的前途多舛了。”
就这样,一心要在政治上维护文化大革命的毛泽东凭借他的威权,轻而易举地挫败了周恩来在林彪事件后试图扭转文革困局的努力。国内的形势随之 逆转。按照毛所定下的调子,一九七三年中央”两报一刊”联合发表元旦社论,强调批林整风的重点是批判反革命修正主义的”极右实质”,此后,批左成了政治上 的禁忌,而反右则在报刊宣传中连篇累牍,不绝于耳。林彪事件后,政治上刚刚出现一点转机的局面,又重新回到一片肃杀之中。
这以后,周恩来虽说没有完全放弃他的努力,继续在某些方面对文革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但已经在政治上被捆绑住了手脚,很难再有大的作为了, 况且随后他本人也自身难保,被毛泽东认为在政治上有异心,在外交上功高盖主而加以整治,经历了其晚年政治生涯中最难过的一段日子。不过,这已是本书下一章 所要涉及的内容了。
第八章 中美和解与”周恩来外交”风波
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接近中午时分,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正在到来。在北京机场的停机坪上,已经年逾古稀的中国总理周恩来率领中国党、政、军领导人站在瑟瑟的寒风中,等待着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到访。
鉴于中美两国当时还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中国方面刻意安排的机场欢迎仪式是低调的,甚至可以说是冷淡的,既没有准备为尼克松铺红地毯,鸣礼 炮,也没有请外交使团和搞群众欢迎的场面。偌大个机场显得有些冷冷清清,只有并排悬挂在机场上空的中美两国国旗在寒风中猎猎飘扬。
然而,这种表面上的冷淡,丝毫也没有减弱中美两国首脑即将进行历史性的握手这件事本身所蕴含的重大意义。恰恰相反,更烘托出中美这两个昔日 战场上不共戴天的仇敌握手言和所具有的震撼世界的效果。今天的两位主角周恩来和尼克松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清楚这一点。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时刻。
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尼克松乘坐的美国总统专机”76年精神号”缓缓地降落在机场的停机坪上。为了凸显中美两国政府首脑第一次握手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美国方面刻意安排尼克松的随行人员先下飞机,并委派一名身材高大的保安人员把住舱门。
率先走出机舱的尼克松似乎有点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他三步并作班,还没等完全走下舷梯,就老远地伸出手,握住了周恩来那只带着伤残、永远只能端起来的右手。这样,两只分别从太平洋两岸伸出来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是这样描述这一历史时刻的:
周恩来站在舷梯脚前,在寒风中不戴帽子。厚厚的大衣也掩盖不住他的瘦弱。我们下梯走到快一半时,他开始鼓掌。我略停一下,也按中国的习惯鼓 掌相报。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 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周恩来则把这次历史性的握手,对尼克松作了这样寓意深长的描述:”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一二十五年没有交往了啊!”
然而,就在周恩来彬彬有礼地同尼克松谈笑风生时,他的内心却并不轻松,十分清楚在同美国这样一个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国家打交道时在政治上所 潜藏的风险。尽管这是毛泽东本人作出的决策,但毛的反复无常、翻脸无情也是他曾多次领教过的。周这种临深覆薄,唯恐越雷池一步的心情,从他接待尼克松的两 个例子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一个是周恩来在事后精心挑选了一张由他的专职摄影师着意捕捉到的他同尼克松即将握手的瞬间,作为第二天中国官方报导的新闻照片。照片上刚刚走下舷梯的尼克松身体前倾,迫不及待地将手伸出来,而周本人则站在原地不动,面带微笑,从容不迫地等待着。
另一个是在欢迎宴会上,周恩来向尼克松敬酒时,特意将他酒杯的杯沿和尼克松的酒杯持平后再碰杯,而他在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碰杯时,总是用自 己酒杯的上沿去碰对方杯子的中间部分,以示对访客的尊重。周这样做,是为了刻意体现对尼克松访华”不卑不亢,不冷不热”的接待方针。这种姿态,与其说是作 给国外看的,不如说是给国内看的,以免在政治上落下把柄。
周恩来如此谨慎小心,并不全是由于他为人天性上”多畏多虑”,而是确实有着某种预感。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他所料。尽管他在与美国打交道时十分小心翼翼,奉命唯谨,但到头来还是遭到毛泽东的猜忌和整治。
一九七三年十一、二月,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连续召开扩大会议批判周恩来对美外交的”右倾投降主义”。会议的气氛十分紧张,充 满了火药味,对周的批判上纲很高,被戴上”投降”、”卖国”,”甘当儿皇帝”等大帽子。江青甚至提出这是”第十一次路线斗争”,指周想”迫不及待地取代主 席”,大有在政治上置他于死地的味道。一时间,周恩来的处境岌岌可危,中国政坛上倒周的势头暗潮汹涌,山雨欲来。
后来,周恩来总算是凭借自己在几十年政治生涯中炼就的隐忍顺守的”太极软功”化解了这场轩然大波,死里逃生。但经过这场劫难之后,他的身体 彻底垮了下来,从此一病不起。这件事并成为周氏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两块心病之一。他就是在精神上背负着这样沉重的十字架,郁郁而终的。
让我们还是从被人们视为周恩来外交生涯的杰作–导致中美和解的”乒乓外交”谈起吧。
毛泽东起初迫于形势,对周恩来批极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他很清楚批极左这把火迟早走会烧到文革头上来的,即使是像周这样躲躲闪闪的搞法也不行。当毛自觉已经渡过难关,便亲自出马,在政治上刹车了。
毛泽东虽然深居简出,却对外界的各种动向了如指掌,政治嗅觉十分敏锐。他很快就觉察出周恩来号召批判极左思潮所包藏的用心–企图不动声色地扭转国内政局的方向,对他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改弦易辙,这是深陷文革情结而不能自拔的毛泽东所不能容忍的。
为此,毛泽东在看到周恩来在外交部批极左的讲话后,曾把他这种内心的隐忧向张春桥、姚文元这两位文革派大将谈过,表示不赞成批林彪的”精神 万能论”、”唯意志论”和”空头政治”,认为这样搞,将会批到邪路上去。毛之所以在林彪事件后的一段时间里,对周恩来批极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主要是因为 当时迫于形势而不得不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作出某种限度的松动。现在,毛自觉已经渡过难关而决心在政治上刹车了。
当然,毛泽东是个惯于玩弄权术,喜欢在幕后充当”导演”的老手。在反击周恩来所主导的批判极左思潮这件事情上,他最初并不想亲自出马,而是把打头阵的任务交给了他的嫡系一-以江青为首的党内文革派。
自命为是”主席一条狗”的江青早就对整周跃跃欲试,只等一声令下了。其中原因既有双方政见的不和-一周恩来批左的举动确实戳到了江青这伙文 革暴发户的疼处,让他们感到很尴尬:而且也有利害关系上的冲突,在拱倒林彪之后,自以为立了大功的江青见周反而坐收渔翁之利,内心忿忿不平。特别是见周奉 命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权力越来越大,成为妨碍她问鼎最高权力的绊脚石,因而必欲扳倒而后快。
现在既然毛泽东已经有了这个意思,一心想在政治上露峥嵘的江青岂有不大干之理?于是,围绕批左还是反右的问题,在中共党内高层中很快便形成了两军对垒的局面。
双方的攻防较量最初是围绕一九七二年国庆社论而展开的。这年九月间,周恩来为了从全局上推动批判极左思潮,布置”两报一刊”国庆社论起草小 组要加进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起草社论的执笔人吴冷西根据这一精神,在社论中加入了”要批判右的和左的错误倾向,特别要批判极左思潮”一句话。尽管其中的提 法写得很谨慎,批左和批右兼顾,而且还把批右放在前面,但是,张春桥、姚文元由于毛泽东已经向他们交了底,自恃握有尚方宝剑,根本不理睬这是周恩来的意 见。主管宣传工作的姚文元两次勾去了社论稿中”批判极左思潮”的字句。不仅如此,张、姚二人在此之前还根据毛的意图,向人民日报社吹风打招呼,强调批左不 要过头,公开和周恩来唱对台戏。
张春桥、姚文元在国庆社论问题上异平寻常的强硬态度,令周恩来感到来者不善,知道背后肯定大有名堂。为了避免把事情闹僵,经验老到的周氏随 即采取了主动退避的做法,在最后审定国庆社论稿时,不再坚持一定写上”批判极左思潮”一类字句,而是把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改头换面写入社论,诸如”继续全面 地落实毛主席的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经济政策等各项无产阶级政策”,”要提倡又红又专”,等等。
但是,在毛泽东幕后指使下,在政治上批左还是反右的交锋已经势所难免,周恩来即使再擅长妥协应付之道,也还是无法息事宁人,阻止江青一干人 奉旨展开的反扑。在这种情况下,一九七二年秋冬之交,双方之间的交锋愈演愈烈。先是《光明日报》在十月初发表了周培源根据周恩来的当面交代而写的题为《对 综合大学理科教育革命的一些看法》一文。已经得到毛交底的张春桥明知这是代表了周的意见,却布置手下的人调查该文的”出笼背景”,并一把道破天机,称:” 周培源有后台,不管他的后台有多大多硬,就是要批!”上海《文汇报》随即展开了对周文的围攻。
接着,《人民日报》在十月中旬刊登了一整版专门批判无政府主义的文章。这是该报理论部王若水等人根据周恩来前一段几次有关批判极左思潮的讲 话精神而组织黑龙江省写作组等撰写的。文章一出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江青等人对此大为光火,原因在于这几篇批左的文章词锋犀利,切中要害,而且更不能容 忍的是,他们的后院着了火-一《人民日报》这块舆论阵地竟然被周恩来挖了墙角,公开和他们唱起反调来。
为此,江青一干人轮番上阵,气势汹汹地对人民日报社大兴问罪之师。张春桥、姚文元二人一口咬定这几篇文章是”大毒草”,提出”当前要警惕的 是右倾思潮的抬头”。江青更是指桑骂槐,借批该报社之机,点出背后有人”就是要在全国转移斗争大方向”。随后,人民日报社被责令在内部开展”反右倾回潮” 运动。
江青一干人搞的这些动作自然瞒不过周恩来,对此,尽管他心里很窝火,深感扭转文革困局步履艰难,但由于投鼠忌器的缘故,不便和他们公开冲 突,而是一忍再忍,捺着性子与之周旋。以至于在这期问的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本来一向注意个人涵养的周氏竟然为了自己的鸡蛋炒饭没有放盐这样的区区小事,当 众发脾气,对他的保健医生张佐良拍了桌子。事后,周恩来特别为此向张道了歉,说:”昨天晚上,我在大会堂冲你发脾气,不要介意。你懂吗?我是迁怒啊!”
尽管如此,倚仗背后有毛泽东撑腰的江青一干人还是不依不饶,继续在批左的问题上向周恩来发难。这年十一月底,周批示同意了中联合和外交部关 于召开全国外事工作会议的请示报告。江青等人抓住该报告中提出要联系外事工作的实际,”彻底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煽动的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大加责 难。张春桥首先出来表示反对,在报告上批道:
总理:
我不了解外事工作的全面情况,但是,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否仍然是极”左”思潮?批林是否就是批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我正在考虑。建议外事会议批林要批得全面一些,同时要讨论毛主席关于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
江青则出来帮腔,与张春桥一唱一和:我个人认为应批林彪卖国贼的极右,同时批他在某些问题上形左实右。在批林彪叛徒的同时也应著重讲一下无 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因为,没有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暴露不出他们来,他们遗隐藏下来,那对我们党和人民将造成很大的损失。当然,天也塌不下来。
见江青等人来势汹汹,周恩来知道在批左的问题上与党内文革派的冲突已经难以避免。不过,他仍然试图避免最后的摊牌,以免惊动毛泽东。在周看 来,只要毛没有在批左的问题上明确表态,事情就仍有可为之处:反之,事情就不好办了。为此,他在随后讨论这个问题的政治局会议上,作了妥协让步,同意删掉 中联合和外交部报告中的”批判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的字句,但仍设法把毛泽东近年来有关反对大国主义等含有批左内容的指示和他本人在使节会议上的讲话纪 要列为会议学习文件,以便在实际上继续保持会议批左的基调。对此,江青一干人虽心有不甘,但已经失去了大闹的由头,又抓不到什么把柄,只好暂时作罢。
然而,就在几天之后,周恩来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毛泽东出面介入了双方的争执。不过,这一回并不是因为江青等人搬救兵,而是半路杀出 个程咬金来。十二月五日,人民日报的王若水写信给毛泽东,反映中央领导层内部在批林的侧重点上存在不同看法,而且明白点出:周恩来主张要”批透极左思 潮”,而张春桥、姚文元则强调”不要批’左’批过了头”,以及在批极左的问题上,上海《文汇报》己经不止一次地把矛头对着《人民日报》了,”情况似乎有点 像批《海瑞罢官》的时期”。
应该说,王若水写这封信的本意是想为周恩来批极左思潮的主张摇旗呐喊,同时对张春桥、姚文元二人责令在人民日报内部大反”右倾回潮”表示不 满,希望毛泽东给予支持。但此举却适得只反,在政治上帮了倒忙。一直在幕后观战的毛这时已经看出姜还是老的辣,张、姚等人贯彻他的意图虽然很卖力,却根本 不是周恩来的对手,而且批左的主张在党内大有市场。如果他本人不亲自出马的话,是无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的,而拖延下去的话,只会报周所趁,利用这种不 明朗的形势浑水摸鱼,做更多的手脚。
为此,毛泽东诀计利用王若水的来信展开回击,彻底封杀党内批极左的声音。他随即把江青找来,进行交代布置,让她传话给周恩来和张春桥、姚文元二人,提议”解决一下”王若水信中所提的问题。
毛泽东在这里故意卖了一个关子一-并不明确表态支持哪一种意见,借以观察周恩来的态度。但是,善于在政治上观风的周早已从毛亲自介入这件事 的本身和方式上意识到山雨欲来,毛准备收紧批左的空间。很显然,批左与文革本身有不少抵牾之处,即便是再小心翼翼地在两者之间走钢丝,也还是会难免触到毛 的心病。
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立即采取顺守之道,在批左的问题上全线退却,并刻意降低姿态,设法为自己转圜。当江青提出先在内部”统一认识”的建议 后,周随即附和,表示:”同意我们政治局内部先谈一下,我处还有陈浚同志一封信,我还没有看,待看后再传。”周恩来这种不战自退的作法,使得江青等人在随 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无法按照预先的计划,与周展开面对面的斗争。眼见在事关文革命运的大是大非上,党内文革派发动的几次反击都被周恩来的太极软功所 化解,作为后台老板的毛泽东心里着急上火,不愿让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决心施展他的权威,在政治上刹住这股借批极左而否定文革的风。十二月十七日,在政治 局开会后的第二天,毛便把周恩来和张春桥、姚文元等人找来,名为”谈话”,实际上是让两种意见对簿公堂。
但是,由于周恩来早已不再吭声,张春桥、姚文元二人也不敢在毛泽东的面前造次,因此这次谈话实际上成了毛一人唱的独脚戏。根据张、姚二人整 理的谈话记录,毛在这次谈话中围绕国内形势和批林的问题谈了他的看法,开门见山地点出”批极左,还是反右”的问题,明确表示:极左思潮少批一点吧。王若水 那封信我看不对。并断言林彪路线的实质”是极右、修正主义,分裂、阴谋诡计,叛党叛国”。
大概是连毛泽东自己都觉得文革运动搞到这种地步,已经很难为它再作”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一类的辩护,所以只是出了个”天下大势是一团漆黑,还是略有光明?”的题目,而把为文革涂脂抹粉的文章交给下面的秀才们去伤脑筋了。
毛泽东整篇谈话的矛头,很明显是冲着周恩来提出的”要批透极左思潮”而来的,不过还是给周本人留了点面子,并没有直接点名。但是,这并不意 味着毛已经对周高抬贵手,不再找他算账了,实际上,毛在这次谈话中已经暗露杀机,在海阔天空的漫谈中,放出”读一点外文,免得受骗”这样的话来。这句似乎 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所隐藏的真实含义很快便显露出来。仅仅半年之后,周恩来便厄运临头,而事情恰恰是从毛向周所主管的外交工作开刀而起的。不过,这已 是后话了。
毛泽东的表态在政治上一锤定音,给江青为首的党内文革派撐了腰,同时把周恩来置于相当被动尴尬的境地。更让他忐忑不安的是,毛不明下白地甩 出来那句”读一点外文,免得受骗”的话。久经党内斗争风浪的周当然明白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毛在借题发作,藏头露尾地警告他。话虽不多,分量却很重,和毛 批林彪、陈伯达在庐山会议上欺骗大多数中央委员时的说法一模一样。这不能不让他沭然惕厉。不过,周恩来毕竟是个善于在政治上随风转舵的老手,既然毛泽东已 经明确表了态,他就赶紧跟着转,在批左的问题上偃旗息鼓,转而贯彻落实毛批右的指示。
十二月十九日,周恩来和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人一起召集人民日报社的领导成员谈话,传达毛泽东关于批林彪”极右”实质的谈话精神,谈话 中,周与文革派一干人大张挞伐的态度有所不同,出来承担了责任,承认他本人八月间在外交系统的讲话”有可能有不恰当的地方”,”说林彪是左,在原则上是错 误的,这是中央务虚不够,不能完全责备报社工作同志”;同时也为自己作了辩解,说:”极左思潮要批透,我是讲外交,还有一些工作上的问题,不是讲林彪整个 的路线。”当然,周恩来还是有意保护了上告御状的王若水,当着江青等人的面,一方面问他:”你对文化大革命有怨气没有?有一点吧?稍有一点也不好。”另一 方面又说:”如果你确实感觉错了,那你就要在自己岗位上改,改了就好。”
周恩来的这番用心,王若水当时便体会出来,看出他是在说违心之言,许多话显然不是他的本意,而且观察出周氏在表面上神色不动的同时,尽量掩饰他与江青一干人的分歧。尽管如此,还是可以让人感觉出其中的微妙区别。王若水在日后的回忆文章中,记述了当时这样的一幕:
会议结束时,照例一一握手。我把周恩来的手紧紧握住,努力想从他的脸上看出一些表示,可是周恩来的脸变得没有任何表情,我能够理解,在这种场合,周恩来是绝不会、也不可能流露他的真实情感的。但是,向来表情丰富的他的脸变成这样没有表情,也传达出某种信息。
不仅如此,王若水还领悟出了整个事情背后的名堂,知道自己在政治上捅了漏子,连累了周恩来。多年之后,他在回首这件往事时,这样写道:”我 在信中批极左思潮,是表示我同意周总理的指示,毛泽东直接批评的是找,间接批评的是谁呢?”"我想,区区我这样的干部,值得这样人动干戈吗?他们明里是批 我,暗里是批谁呢?这时,我已经预见到周恩来的前途多舛了。”
就这样,一心要在政治上维护文化大革命的毛泽东凭借他的威权,轻而易举地挫败了周恩来在林彪事件后试图扭转文革困局的努力。国内的形势随之 逆转。按照毛所定下的调子,一九七三年中央”两报一刊”联合发表元旦社论,强调批林整风的重点是批判反革命修正主义的”极右实质”,此后,批左成了政治上 的禁忌,而反右则在报刊宣传中连篇累牍,不绝于耳。林彪事件后,政治上刚刚出现一点转机的局面,又重新回到一片肃杀之中。
这以后,周恩来虽说没有完全放弃他的努力,继续在某些方面对文革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但已经在政治上被捆绑住了手脚,很难再有大的作为了, 况且随后他本人也自身难保,被毛泽东认为在政治上有异心,在外交上功高盖主而加以整治,经历了其晚年政治生涯中最难过的一段日子。不过,这已是本书下一章 所要涉及的内容了。
第八章 中美和解与”周恩来外交”风波
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接近中午时分,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正在到来。在北京机场的停机坪上,已经年逾古稀的中国总理周恩来率领中国党、政、军领导人站在瑟瑟的寒风中,等待着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到访。
鉴于中美两国当时还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中国方面刻意安排的机场欢迎仪式是低调的,甚至可以说是冷淡的,既没有准备为尼克松铺红地毯,鸣礼 炮,也没有请外交使团和搞群众欢迎的场面。偌大个机场显得有些冷冷清清,只有并排悬挂在机场上空的中美两国国旗在寒风中猎猎飘扬。
然而,这种表面上的冷淡,丝毫也没有减弱中美两国首脑即将进行历史性的握手这件事本身所蕴含的重大意义。恰恰相反,更烘托出中美这两个昔日 战场上不共戴天的仇敌握手言和所具有的震撼世界的效果。今天的两位主角周恩来和尼克松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清楚这一点。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时刻。
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尼克松乘坐的美国总统专机”76年精神号”缓缓地降落在机场的停机坪上。为了凸显中美两国政府首脑第一次握手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美国方面刻意安排尼克松的随行人员先下飞机,并委派一名身材高大的保安人员把住舱门。
率先走出机舱的尼克松似乎有点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他三步并作班,还没等完全走下舷梯,就老远地伸出手,握住了周恩来那只带着伤残、永远只能端起来的右手。这样,两只分别从太平洋两岸伸出来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是这样描述这一历史时刻的:
周恩来站在舷梯脚前,在寒风中不戴帽子。厚厚的大衣也掩盖不住他的瘦弱。我们下梯走到快一半时,他开始鼓掌。我略停一下,也按中国的习惯鼓 掌相报。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 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周恩来则把这次历史性的握手,对尼克松作了这样寓意深长的描述:”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一二十五年没有交往了啊!”
然而,就在周恩来彬彬有礼地同尼克松谈笑风生时,他的内心却并不轻松,十分清楚在同美国这样一个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国家打交道时在政治上所 潜藏的风险。尽管这是毛泽东本人作出的决策,但毛的反复无常、翻脸无情也是他曾多次领教过的。周这种临深覆薄,唯恐越雷池一步的心情,从他接待尼克松的两 个例子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一个是周恩来在事后精心挑选了一张由他的专职摄影师着意捕捉到的他同尼克松即将握手的瞬间,作为第二天中国官方报导的新闻照片。照片上刚刚走下舷梯的尼克松身体前倾,迫不及待地将手伸出来,而周本人则站在原地不动,面带微笑,从容不迫地等待着。
另一个是在欢迎宴会上,周恩来向尼克松敬酒时,特意将他酒杯的杯沿和尼克松的酒杯持平后再碰杯,而他在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碰杯时,总是用自 己酒杯的上沿去碰对方杯子的中间部分,以示对访客的尊重。周这样做,是为了刻意体现对尼克松访华”不卑不亢,不冷不热”的接待方针。这种姿态,与其说是作 给国外看的,不如说是给国内看的,以免在政治上落下把柄。
周恩来如此谨慎小心,并不全是由于他为人天性上”多畏多虑”,而是确实有着某种预感。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他所料。尽管他在与美国打交道时十分小心翼翼,奉命唯谨,但到头来还是遭到毛泽东的猜忌和整治。
一九七三年十一、二月,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连续召开扩大会议批判周恩来对美外交的”右倾投降主义”。会议的气氛十分紧张,充 满了火药味,对周的批判上纲很高,被戴上”投降”、”卖国”,”甘当儿皇帝”等大帽子。江青甚至提出这是”第十一次路线斗争”,指周想”迫不及待地取代主 席”,大有在政治上置他于死地的味道。一时间,周恩来的处境岌岌可危,中国政坛上倒周的势头暗潮汹涌,山雨欲来。
后来,周恩来总算是凭借自己在几十年政治生涯中炼就的隐忍顺守的”太极软功”化解了这场轩然大波,死里逃生。但经过这场劫难之后,他的身体 彻底垮了下来,从此一病不起。这件事并成为周氏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两块心病之一。他就是在精神上背负着这样沉重的十字架,郁郁而终的。
让我们还是从被人们视为周恩来外交生涯的杰作–导致中美和解的”乒乓外交”谈起吧。
晚年周恩来(十八)(明镜出版,高文谦作)2011-12-20 03:49:49
毛对病中交权的反悔
在林彪事件的重创下,毛泽东大病一场。自认为已经沉疴难起的毛曾向周恩来交权,随后又对此感到后悔,急于安排后事的毛非常担心自己活不过周,为此在大病初愈后就开始用心思,设法给周抹黑,并在周治病的问题上做手脚,有意延误治疗,把周往死路上推。
就在周恩来处处小心谨慎,尽量表现对毛泽东的忠心之际,一向相对稳定的毛、周关系突然横生变故,亮起了红灯。疑心极重的毛对周的猜忌日深,在政治上处心积虑地整治他。这不仅给周扭转文革时局的努力带来格外的纷扰,而且使他在政治上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事情是由毛泽东在参加陈毅追悼会后一度病危引起的。
毛泽东向周恩来交权的举动究竟有多少诚意,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以往毛在考虑他的接班人时从来就没有把周算在内,开始是刘少奇,在 刘下面,毛考虑的是林彪和邓小平,一直在他们两人之间搞平衡,先是在党内不断放风,让邓当”别严”,,卜总书记总揽全局,在反右运动中扮演要角。后来对邓 跟着刘少奇跑大为失,二芸三羔;昙芝芝:;票公症党内无论谁当家,都离下开总理。对此,周恩来本人是有自知之明的,认为自己不具备帅才,只能作助手而不能 掌舵,并多次在党内表示过。为此,周一向在政治上守分,对毛恪守为臣之道,绝没有任何越位非分之想。
这次毛泽东在病中突然交权,让周恩来一点精神准备也没有,深感责任重大,诚惶诚恐而难以从命。他本人一向认为中国革命不能没有毛泽东,而眼 下文革大乱刚过,国步艰难,正是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时候,党和国家更是离不开毛的领导。虽说毛无意从根本上改弦更张,但多年来为臣之道的心态,却令周想都不 敢想,更不用谕跗而代之了。
所以当毛泽东病重期间,周恩来的精神压力比任何人都大,也旧更槽。因此后来当毛一度昏厥时,闻讯赶来的周氏心情紧张到了极点,以至当场大小 便失禁,许久下个米车。直到毛泽东被抢救过来以后,周恩来才大大松了一口气,但他知道还有一件事情必须马上要做的,那就是赶紧表态推掉毛向他交权一事,这 里除了周确实认为他本人掌不了舵之外,恐怕更主要的还是在于他实在太了解毛嗜权如命的为人了,如果不立即对这件事作个斩钉截铁的表态的话,今后恐怕就要大 祸临头了。
实际上,江青已经为这件事在政治局会议上反咬了周恩来一口,责问为什么要逼毛泽东交权,弄得他有口难辩。为此,周在毛的病情转危为安后,特别郑重其事地让负责警卫毛的张耀嗣带话给毛,说:”等主席精神好一些时,请你向主席报告,我们还是在主席领导下工作。”
尽管周恩来行事如此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大意,到头来还是在劫难逃,遭到毛泽东越来越大的猜忌。本来,以毛喜欢独揽大权的个性而言, 是绝不会轻易让权的,特别是在眼下被林彪事件弄得灰头土脸,急于挽回文革败局之际。因此,毛这次在病中向周恩来交权,如果不是因为确实感到大限已到,阎王 爷在向他招手的话,那么便是在有意虚晃一枪,在试探周的态度的同时,在政治上玩弄以退为进的把戏。
事实上,正是在这段缠绵病榻的日子里,毛泽东为自己陷入的困境找到了解救之道,那就是决计利用尼克松访华的机会,在外交上打一个大胜仗来掩盖文革的破产。这正是毛本人后来回心转意同意接受治疗的原因所在。
尼克松访华后,毛泽东的病情大为好转,身体逐渐康复。这当然是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心病还须心药医”的缘故–因为通过 尼克松访华,一举改变了中国以往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不利地位,使毛盘算已久的”联美整苏”的构想如愿以偿,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外交上打了一个大胜仗,迫使世 界上头号帝国主义国家美国登门求和,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借此转移国内的视线,为文革的败局挽回了一点面子。这样一来,毛泽东总算从林彪事件的 重创上缓过一点劲来。
然而,毛泽东刚刚在政治上渡过难关,随即就对他在病中向周恩来交权一事感到后悔。虽说周本人马上就推掉了,但此举毕竟在实际上承认了周作为 自己接班人的地位。而且与林彪不同的是,周本人握有实权,掌控着党,政、军日常工作的运转。在这种情况下,万一周在政治上存有异心,将会比林彪更加难以对 付。
平心而论,毛泽东很清楚周恩来的为人,不至于有什么非分之想,但经过林彪事件的重创后,原本就生性猜忌的毛变本加厉,处处疑神疑鬼,总是担 心别人怀有二心。这种心情,随着毛发现周在林彪事件后党内外的威望大增而他自己一落千丈时,愈发强烈起来,成为毛的一大块心病。
当然,毛泽东并不准备将周恩来一脚踢开,因为他毕竟一贯忠顺,况且又刚刚帮他在政治上渡过难关。这样做,未免让人感到有过河拆桥之嫌,再说 以后整个国家内政外交的工作还是要依靠他来做。因此,必须找出一个两全的办法:既要设法抹掉曾向周交权这件事,又要尽量做的不露痕迹,以免让人认为他翻覆 无常,出尔反尔。为此,毛泽东在大病初愈后就开始用心思,寻找机会,设法了结这块心病。
这年五、六月间,中央召开了有各地党、政、军负责人参加的批林整风汇报会。毛泽东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做文章,在党内高层中当众抹掉曾向周恩来 交权这件事。为此,他以总结”党内路线斗争的历史教训”为名,点名让周在大会上现身说法,自揭历史上曾几次犯过路线错误的老底。
本来,会议的原定议程并没有这个内容,况且周恩来本人又是粉碎林彪未遂政变的有功之臣,即便不能论功行赏,也实在不必再重算历史老账,让他 当众难堪。但是,毛泽东为了达到在政治上给周脸上抹黑的目的,以堵死他在自己生前身后接班的可能,却执意要这样做,全然不顾周的脸面。
在会议中间,毛泽东单独找周恩来谈话,专门谈了一通”党内路线斗争的教训”,拐弯抹角地示意周在大会上围绕建国前党内六次路线斗争的问题作一发言。江青随后在政治局会议上干脆把话挑明,指明要周联系个人实际,”多讲点历史事实”。
大概是连毛泽东自己都觉得这样做有些过份,于是不得不软硬椎施,对周恩来进行笼络。他知道文革中一度闹得满城风雨的”伍豪启事”问题一直是周的心病,便主动提议周在会议上也对此作一专题报告,澄清事实,以此来换取周恩来的合作。
周恩来是个聪明人,当然明白毛泽东突然让他在党内高层会议上重翻几十年前陈年老账的用心,是在”古为今用”。实际上,深知伴毛如伴虎的周在 林彪事件后,就已经预感到今后他们毛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微妙难处,因而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屦薄冰的心情。他很清楚,毛泽东从来没有在政治上真正信任过他,想 整他也不是一朝一夕了。虽然几十年下来总算大体上相安无事,但那是因为他长期以来只是党内第三号人物的缘故,从来没有在政治上对毛构成过真正的威胁。
然而,林彪事件后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周恩来在无形之中成为党内的第二号人物,取代了以往刘少奇、林彪的地位。对于眼下政治上的险境,周本 人非常清楚。他太了解毛的为人了,刘、林二人分别曾是毛泽东长期以来政治上坚定的盟友,最后尚且遭致杀身之祸,更何况曾在历史上几次反过毛的他了。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周恩来在林彪事件后,暗中为自己的处境提心吊胆,变得疑心很重,处处小心戒备,以至于竟闹出在陪同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前往上海访问途中飞越长江时,不相信专机机长的解释,怀疑自己所乘的飞机正在飞往海外的事情来。
在和毛泽东单独谈话后,周恩来知道他的预感已经成真,毛的猜忌日深,正在用心思来对付他,如果不趁”风”起于青萍之末之际,尽早打消毛的这个念头,事情就会越闹越大,到头来非但个人在政治上的晚节难保,而且还势必把整个国家拖入另一场政治动荡之中。
应该说,前者是周恩来始终看得很重的问题,后者则是他有心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一向把”相忍为党”、”顾全大局”作为信条的周氏决定按照毛泽 东的意思,在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上作一发言,重点放在个人历史上所把严重路线错误的自我批判上,随后并在政治局会议上宣布了这件事。
然而,重翻几十年前的陈年老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周恩来这样一个早已真,i,悔过植艮年过古稀的人来说,更是对身心的一大折磨。 况且在此之前,他刚刚被确诊为膀胱癌,急需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不过,为了打消毛泽东对他的疑忌,周还是把手头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一边,专心准备人会上 的发言。
开始,周恩来只写了一个提纲大要,但是江青不依不饶,一定要他清理思想,具体”联系实际”,为此,周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翻箱倒柜,查找资料,整整花了十天的时间,准备发言稿,再一次对当年的历史老账上纲上线,进行自我批判。
据周身边的人说,周恩来写得很苦,整日伏在案头,很少起来活动。这期间,他的精神压力很大,既要清算批判自己,又要揣摩上意,忧心劳神,每天连胡子也不刮了,饭也吃的很少,最后写得脸都浮肿了,两腿肿到膝盖以上,连鞋子部穿不下了。
提纲写完之后,周恩来心里仍然不踏实,不知这样写法是否符合毛泽东的意思。于是,在把发书提纲送毛过目的同时,他又专门附了一封信,表示自己愿意像当年延安整风那样,清算自己历史上所犯的路线错误,周在信中这样写道:
现在既然大家愿意听,而我也有让大家知道的历史责任。两次在主席处听到片言只字关于路线的教训,我更急于要写出初稿,不管行不行,总算是个 初稿了,至少可供批判用。我老了,事又多,不定那天心脏病发,我就无法还账,同志们也将失望,那时成为终身之憾!不管对下对,行不行,乘主席健在,我总 (算)写出初稿,请主席勉强翻一下,这样长的稿子(30多页) ,我实不安。如可用,我就去讲,讲后再改。实在不行,我就放下,以后再改。我现在认为,把我过去犯的路线错误和重大错误告诉三百多位老中青党政军和各地负 责同志有好处,使他们可以批评我,监督我,对我还可以改造,对他们也可引以为训。即使不行,至少也可知道我是怎样一个党员,主席又是怎样挽救我和教育我 的。
毛泽东的意图就是让周恩来当众自揭历史老底,并不大在乎具体写的如何。在得到毛的同意后,周连续用了三个晚上在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上作了题 为《对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六次路线斗争的个人认识》的长篇发言,在回顾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同时,重点放在检讨自己在王明左、右倾两次路线斗争 中所犯的严重错误上,用大陆官方的说法是他”对自己作了严厉的、毫不留情的剖析,甚至是过份的检讨”。周在发言中这样说道:
这两次路线错误,要没有毛主席”憋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长期挽救我,教育我,给我以补过赎罪的机会,我何以能有今日?所以我每每回想历史教训,常感旦补过之日无多。”
当然,周恩来非常清楚光是检讨历史老账是过不了关的,还必须说出毛泽东真正想听的话来,那就是他不配作为毛的接班人。为此,周专门在发言末 尾当众申明:”我觉得由我来谈谈前六次路线斗争,更着重说说对我自己犯过的路线错误的个人认识,确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性”,”我一直而且永远自认为,不能掌 舵,只能当助手”。
不仅如此,周恩来还表示:”你们了解我的历史上的错误后,就会破除迷信……你们有权力要求我改好,如果还改不好而错误犯的又大,你们有权力要求中央讨论,轻则警告,重则撤职,这是毛主席建立起来的党的正常生活。”
周恩来这种低首下心的姿态,反而弄得毛泽东一时不好再继续往下做文章了。不过在毛看来,这件事已经初步达到了目的,现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党、 政、军领导干部都知道了周在历史上反对他的老底,是个路线错误的屡犯。而且周本人眼下也已经得了癌症,不打自倒,因此不必在政治上再大动干戈了,只须在他 治病的问题上做点文章就可以了。
在年初大病一场以后,急于安排后事的毛泽东非常担心自己活不过周恩来,而一向在政治上态度暧昧的周如果在他身后带头翻文革案的话,以周在党 内外的声望和手段,一呼百应,失去了庇护的党内文革派根本不是对手。这就是毛随后在周治病问题上的态度,让人感到其中暗藏玄机的缘故。
周恩来是在一九七二年五月中旬做每月一次的尿常规检查时,偶然发现尿样中有几个红血球和形态异常的细胞。周的保健医生不敢掉以轻心,马上又 做了第二次检查,请北京各大医院最著名的细胞病理学、泌尿肿瘤专家对检查结果进行会诊鉴定,确诊周恩来罹患”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因为事关重大,医疗专 家们争分夺秒,随即派人听取天津、上海两地专家的意见,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与此同时,专家们又翻阅了国内外大量的参考资料,开会进行讨论,认为周恩来本 人目前没有任何症状,病变尚在早期,如及早进行治疗,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治愈率,而一旦错过时机,发展成晚期膀胱癌,后果是严重的。
根据讨论的意见,医疗专家们随即向中央写了书面报告,详航周恩来的病况,力陈争取及早治疗的好处和疾病发展的不良预后(这定专家们的委婉说 法。实际上,膀胱癌一旦错失早期治疗,结果只有等死–作者注),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等待中央批准。因为按照中共党内保健制度的规定,凡是政治局 委员以上领导人的治病方案,必须经由毛泽东批准后才能实施。然而,毛泽东的表态却令人感到十分蹊跷,他通过汪东兴向负责周恩来保健的医疗专家们传达了四条 指示:第一要保密,不要告诉总理和邓大姐;第二、不要检查;第三、不要开刀;第四、要加强护理和营养。
医疗专家们深知时机对于治疗膀胱癌是致命的,因此对中央作出这样的决定十分不理解,要直接写信向毛泽东陈情,却遭到了显然是深知内情的汪东 兴的吓阻。汪代表中央出面找他们谈话,让他们先”稳住”,强调中央这样的决定是”保总理的”,说:你们要听上帝的,要跟主席的思路,主席正在考虑全面的问 题,可过一段时候再行。
这样一来,对周恩来的治疗工作便拖延下来,失去了早期发现后及时治疗的先机,等到后来一切都已经晚了。这让医疗组的专家们后悔莫及,觉得没 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不过,由于这件事涉及到毛为人品质中最恶的一面,明摆着把周推上死路,时至今日仍然三臧其口。大陆官方更是讳莫如深,唯恐这种杀人不见 血的事情揭露出来,损及毛的”伟大形象”。这已经是后话了。
周恩来是个非常精细敏感的人,尽管医生们奉命对他的尿样检查的结果避而不谈,却无法瞒过他本人。频繁的查尿,自然让周意识到来者不善。既然 医生们不愿意谈这个问题,他也不去为难他们,而是自己动手去查尿细胞学一类的医书,了解有关医学常识。医生们也知道这一点,只不过双方都没有捅破这层窗户 纸罢了。
扭转文革困局的努力
周恩来深知文革是毛泽东的命根子,任何企图正本清源的作法都是不智之举。在扭转文革困局的问题上,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绝不从正面去触动、清理文革的错误,而把它完全归咎于林彪煽动起来的极左思潮,然后在具体工作中补偏救弊,进行有限度的拨乱反正”
在罹患癌症以后,周恩来知道自己已经来日无多,因而有了一种紧迫感,想在有生之年多做一点事情,为自己补过还账。在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后, 他暗中加紧了扭转文革困局的努力。周心里很清楚文革搞到这种地步,毛泽东固然是始作俑者,他本人也难辞其咎,在不少问题上是欠了账的,如果不趁他有生之年 加以补救,将无法向历史交代。
实际上,周恩来在林彪事件过后就已经开始这样做了。比如,他对自己当年屈服于林彪的压力而没有对贺龙尽到保护的责任,致使他冤死一事一直心 里有愧,林彪出事后,他随即派专人把贺龙的遗孀薛明从贵州的荒僻山沟中接回北京治病。又如”杨、余、傅事件”,周恩来非常清楚这是林彪一手搞出来的冤案, 但当年并没有出来替杨成武讲什么话,反而参与其中,扮演了执行者的角色,讲了不少”违心”的话。更让周感到不好交待的是,当年被株连关押起来的杨成武的大 女儿在林彪事件之后,因向中央写揭发林彪、吴法宪的材料,竟然在他眼皮底下被林彪的余党整死。周得知这件事后,为时已晚,只好采取补救措施,对杨成武全家 实行了保护性转移。
在扭转文革困局的努力中,深为势单力薄所苦的周恩来把解放干部当作首要的事情来抓,很显然,在这个问题上,他是有考虑的。周知道文革运动伤 害大量无辜,而党内各级干部首当其冲,被拆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从全局上推动解放干部的工作,不仅有利于缓解党内的矛盾,而且还能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其 他各项政策的落实,疗治文革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创伤。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个重新整合干部队伍的机会,从中央到地方为数众多的老干部一旦重返工作岗位,就会 在政治上成为一股与文革派相抗衡的力量,这样就可以助他一臂之力,在扭转文革困局中发挥作用。
当然,周恩来在做这件事时并没有贸然造次,而是处处注意打着毛泽东的旗号行事。他尽量扩大毛参加陈毅追悼会这件事的影响,为解放干部营造政 治气氛。这年四月间,陈正人、曾山这两位靠边站的国务院老部长因无处投医,救治不力而在不到半个月内相继死去,其中曾山是因为文革中受迫害多年,在与老战 友重聚时,因一吐心中郁积的愤懑,过于激动导致心脏病发作而死。
由于陈、曾二人当年曾参加过井冈山时期的斗争而为毛所熟识,这就使得周恩来抓这件事情更加师出有名。他指示卫生部一定要尽快解决老干部的医疗问题,并提出要对疏散到各地的中央党、政机关副部长(含副军级)以上领导干部普遍进行身体检杳,改善他们的医疗条件。
根据周恩来的布置,卫生部组织北京十大医院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对近五百名副部长以上的老干部作了体检,军队系统对军以上干部也照此办 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牛棚”或外地的”五七干校”赶回来参加体检的,并且在这个名义下获得了”解放”,重新安排了工作。这件事在饱受文革之苦的老干 部中间大得人心。一时间,人们奔走相告,多年不见的老战友又重逢在一起,畅叙衷肠,庆幸总算熬到了出头之日。
不仅如此,周恩来还利用林彪事件后一度分管的新闻宣传工作,为解放干部造舆论。四月中旬,他布置人民日报社起草一篇重申党的干部政策的社论,以便从全局上推动解放干部的工作。不过,周在做这件事时十分注意分寸,兼顾政治上的平衡,以免被党内文革派抓住把柄。
比如,在这篇社论中,被大陆官方和学术界广为引用的强调老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这段话,其实原文并非完全如此,而是经过删节的。这段经过 周恩来本人把关审定的整句话是:”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老干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涌现出来的新干部,都是党的宝贵财富。”本章前面所论及的周恩来执两 用中的为政之道,由此可以略见一斑。
在党内外形成解放干部的舆论和气候后,周恩来在这年晚些时候,又见机而作,借毛泽东关于废徐”法西斯式的审查方式”的批示,趁势责令公安部 会同北京卫戌区彻底清查一下虐待在押政治犯的问题。随后,他写信给毛,建议抓紧解放干部的工作。为了尽可能减少阻力,周让中组部提出先易后难的方案,送政 治局讨论。中组部随后搞出了一个曾担任过党、政、军各级领导职务的三百多人的名单。
接着,周恩来抱病连续主持政治局会议,讨论对他们的审查结论和重新安排工作的问题。会上,江青一干人百般挑剔,从中作梗,每通过一个都很不 容易。双方为此斗得很厉害,对此深有感触的叶剑英把这比做当年红军长征中牵骡子过河,还作了一首《过桥》的打油诗:”一匹复一匹,过桥真费力。多谢牵骡 人,驱骡赴前敌。”
据一位当年曾多次列席过这类政治局会议的亲历者说,会议一般是在晚上七点半召开,一次会议通常讨论四个人的问题,往住到半夜十二点也结束不 了,通常吃过夜宵后一直讨论到凌晨三点才结束。会上争论之激烈、时间之漫长,真令人难以忍受。后来与江青争辩得多了,也就习惯了,不那么怕了,无非是多几 顶帽子就是了。他回忆道:
周恩来主持这样的政治局会议,说话不多,只在要害处说一两句。不过常常是他的一两句话一出口,江青一伙就争不起来了,事情也就定了。
周恩来虽然说话下多,但是对每个人的态度都了如指掌。某个问题,他感到需要谁支持一下,便会及时点将:”剑英你说呢?”
周恩来从不在会上与江青公开争论。但是如果江青诬人太甚,帽子扣得太大太多,周恩来就会及时出来说话。他常用很简洁的语言,把事情的来龙去 脉说一遍,然后反问一句:”这个事能扣这个帽子吗?”经周恩来这么一反问,江青常常就哑口无言了。如果被”解放”的某个干部确实有缺点失误,江青一伙就会 趁机无限上纲。这种时候,周恩来常常会说上几句:”这不算佃什么错误么,这是工作中的问题,谁都会有这样的问题。”轻轻几句话,便将江青一伙扣的大帽子下 动声色地顶了回去。
到大家的意见都说得差下多了的时候,周恩来还会问一句:”你们还有什么意见?”如果没有人发言了,周恩来才宣布:”这事就这样了。”然后转入下一个将军”解放”问题的讨论。”
这以后,一大批在文革中被审查、靠边站的老干部获得了”解放”,从监狱、”牛棚”中出来,重返工作岗位,其中不少人在后来与党内文革派的斗争中发挥了作用,成为后来邓小平推行”全面整顿”的中坚力量。
在如何扭转文革困局的问题上,周恩来也是煞费苦心,竭力避免触动文革本身。周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林彪煽动起来的极左思潮,然后从批判极左思 潮人手,在具体工作中纠正文革中的种种错误倾向。实际上,他这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做法,在林彪事件发生后就已经开始在做了。他在不同场合要求各地、各 部门联系实际工作来批判肃清林彪煽动的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反对主头政治,放宽农村的经济政策,在工矿企业中恢复合理的规章制度,等等。只不过当时更多 的是就事论事而没有大事声张罢了。
在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后,知道自己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的周恩来在各项工作中明显加大了批判极左思潮的力度,以期在扭转文革困局的问题上取 得更大的进展。他先是有意识地捅了教育领域这个文革重灾区的”马蜂窝”。这年七月间,周根据美籍华裔学者杨振宁的建议,当面交代陪同会见的北京大学著名物 理学家周培源要排除教育、科研领域中”左”的干扰,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把北大的理科办好,并用少有的语气表示:”这是我交给你的任务,有什么障碍要扫 除,有什么钉子要拔掉。”
接着,周恩来又在八月初利用接见回国述职大使的机会,在纵论国际国内形势的同时,有意识地把”要批透极左思潮”作为整个报号的主题,作了比 较深入的论述,强调指出:实际上各单位的极左思潮都是林彪放纵起火的,极左思潮就是夸夸其谈,空洞、极端、形式主义,空喊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这是违反毛泽 东思想的。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挂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要挂在业务上。如果驻外使领馆现在还有人搞极左,就要把他们调回来学习,不要妨碍我们的对外工作。
当然,周恩来深知批左是一个在政治上十分敏感的问题,很容易犯忌,触到毛泽东的痛处。为此,他在报告中十分注意设法保护自己,在政治上站稳 脚跟,把诸如”极左思潮,就是形’左’实右”,”极左思潮不批透,右倾又会起来”一类话装点其中,尽量让人抓不住把柄。而且尽量打着毛的旗号行事,像调回 驻外使领馆中搞极左的人,就是毛本人的意思。
周恩来这篇批左的讲话尽管只是在外事系统内部作了传达,但因为在当时说出了人们的一些心里话,在社会上很快不胫而走,产生了相当大的反响,让饱受文革极左狂潮之苦的人们感到了某种快意。
在林彪事件的重创下,毛泽东大病一场。自认为已经沉疴难起的毛曾向周恩来交权,随后又对此感到后悔,急于安排后事的毛非常担心自己活不过周,为此在大病初愈后就开始用心思,设法给周抹黑,并在周治病的问题上做手脚,有意延误治疗,把周往死路上推。
就在周恩来处处小心谨慎,尽量表现对毛泽东的忠心之际,一向相对稳定的毛、周关系突然横生变故,亮起了红灯。疑心极重的毛对周的猜忌日深,在政治上处心积虑地整治他。这不仅给周扭转文革时局的努力带来格外的纷扰,而且使他在政治上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事情是由毛泽东在参加陈毅追悼会后一度病危引起的。
毛泽东向周恩来交权的举动究竟有多少诚意,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以往毛在考虑他的接班人时从来就没有把周算在内,开始是刘少奇,在 刘下面,毛考虑的是林彪和邓小平,一直在他们两人之间搞平衡,先是在党内不断放风,让邓当”别严”,,卜总书记总揽全局,在反右运动中扮演要角。后来对邓 跟着刘少奇跑大为失,二芸三羔;昙芝芝:;票公症党内无论谁当家,都离下开总理。对此,周恩来本人是有自知之明的,认为自己不具备帅才,只能作助手而不能 掌舵,并多次在党内表示过。为此,周一向在政治上守分,对毛恪守为臣之道,绝没有任何越位非分之想。
这次毛泽东在病中突然交权,让周恩来一点精神准备也没有,深感责任重大,诚惶诚恐而难以从命。他本人一向认为中国革命不能没有毛泽东,而眼 下文革大乱刚过,国步艰难,正是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时候,党和国家更是离不开毛的领导。虽说毛无意从根本上改弦更张,但多年来为臣之道的心态,却令周想都不 敢想,更不用谕跗而代之了。
所以当毛泽东病重期间,周恩来的精神压力比任何人都大,也旧更槽。因此后来当毛一度昏厥时,闻讯赶来的周氏心情紧张到了极点,以至当场大小 便失禁,许久下个米车。直到毛泽东被抢救过来以后,周恩来才大大松了一口气,但他知道还有一件事情必须马上要做的,那就是赶紧表态推掉毛向他交权一事,这 里除了周确实认为他本人掌不了舵之外,恐怕更主要的还是在于他实在太了解毛嗜权如命的为人了,如果不立即对这件事作个斩钉截铁的表态的话,今后恐怕就要大 祸临头了。
实际上,江青已经为这件事在政治局会议上反咬了周恩来一口,责问为什么要逼毛泽东交权,弄得他有口难辩。为此,周在毛的病情转危为安后,特别郑重其事地让负责警卫毛的张耀嗣带话给毛,说:”等主席精神好一些时,请你向主席报告,我们还是在主席领导下工作。”
尽管周恩来行事如此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大意,到头来还是在劫难逃,遭到毛泽东越来越大的猜忌。本来,以毛喜欢独揽大权的个性而言, 是绝不会轻易让权的,特别是在眼下被林彪事件弄得灰头土脸,急于挽回文革败局之际。因此,毛这次在病中向周恩来交权,如果不是因为确实感到大限已到,阎王 爷在向他招手的话,那么便是在有意虚晃一枪,在试探周的态度的同时,在政治上玩弄以退为进的把戏。
事实上,正是在这段缠绵病榻的日子里,毛泽东为自己陷入的困境找到了解救之道,那就是决计利用尼克松访华的机会,在外交上打一个大胜仗来掩盖文革的破产。这正是毛本人后来回心转意同意接受治疗的原因所在。
尼克松访华后,毛泽东的病情大为好转,身体逐渐康复。这当然是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心病还须心药医”的缘故–因为通过 尼克松访华,一举改变了中国以往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不利地位,使毛盘算已久的”联美整苏”的构想如愿以偿,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外交上打了一个大胜仗,迫使世 界上头号帝国主义国家美国登门求和,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借此转移国内的视线,为文革的败局挽回了一点面子。这样一来,毛泽东总算从林彪事件的 重创上缓过一点劲来。
然而,毛泽东刚刚在政治上渡过难关,随即就对他在病中向周恩来交权一事感到后悔。虽说周本人马上就推掉了,但此举毕竟在实际上承认了周作为 自己接班人的地位。而且与林彪不同的是,周本人握有实权,掌控着党,政、军日常工作的运转。在这种情况下,万一周在政治上存有异心,将会比林彪更加难以对 付。
平心而论,毛泽东很清楚周恩来的为人,不至于有什么非分之想,但经过林彪事件的重创后,原本就生性猜忌的毛变本加厉,处处疑神疑鬼,总是担 心别人怀有二心。这种心情,随着毛发现周在林彪事件后党内外的威望大增而他自己一落千丈时,愈发强烈起来,成为毛的一大块心病。
当然,毛泽东并不准备将周恩来一脚踢开,因为他毕竟一贯忠顺,况且又刚刚帮他在政治上渡过难关。这样做,未免让人感到有过河拆桥之嫌,再说 以后整个国家内政外交的工作还是要依靠他来做。因此,必须找出一个两全的办法:既要设法抹掉曾向周交权这件事,又要尽量做的不露痕迹,以免让人认为他翻覆 无常,出尔反尔。为此,毛泽东在大病初愈后就开始用心思,寻找机会,设法了结这块心病。
这年五、六月间,中央召开了有各地党、政、军负责人参加的批林整风汇报会。毛泽东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做文章,在党内高层中当众抹掉曾向周恩来 交权这件事。为此,他以总结”党内路线斗争的历史教训”为名,点名让周在大会上现身说法,自揭历史上曾几次犯过路线错误的老底。
本来,会议的原定议程并没有这个内容,况且周恩来本人又是粉碎林彪未遂政变的有功之臣,即便不能论功行赏,也实在不必再重算历史老账,让他 当众难堪。但是,毛泽东为了达到在政治上给周脸上抹黑的目的,以堵死他在自己生前身后接班的可能,却执意要这样做,全然不顾周的脸面。
在会议中间,毛泽东单独找周恩来谈话,专门谈了一通”党内路线斗争的教训”,拐弯抹角地示意周在大会上围绕建国前党内六次路线斗争的问题作一发言。江青随后在政治局会议上干脆把话挑明,指明要周联系个人实际,”多讲点历史事实”。
大概是连毛泽东自己都觉得这样做有些过份,于是不得不软硬椎施,对周恩来进行笼络。他知道文革中一度闹得满城风雨的”伍豪启事”问题一直是周的心病,便主动提议周在会议上也对此作一专题报告,澄清事实,以此来换取周恩来的合作。
周恩来是个聪明人,当然明白毛泽东突然让他在党内高层会议上重翻几十年前陈年老账的用心,是在”古为今用”。实际上,深知伴毛如伴虎的周在 林彪事件后,就已经预感到今后他们毛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微妙难处,因而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屦薄冰的心情。他很清楚,毛泽东从来没有在政治上真正信任过他,想 整他也不是一朝一夕了。虽然几十年下来总算大体上相安无事,但那是因为他长期以来只是党内第三号人物的缘故,从来没有在政治上对毛构成过真正的威胁。
然而,林彪事件后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周恩来在无形之中成为党内的第二号人物,取代了以往刘少奇、林彪的地位。对于眼下政治上的险境,周本 人非常清楚。他太了解毛的为人了,刘、林二人分别曾是毛泽东长期以来政治上坚定的盟友,最后尚且遭致杀身之祸,更何况曾在历史上几次反过毛的他了。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周恩来在林彪事件后,暗中为自己的处境提心吊胆,变得疑心很重,处处小心戒备,以至于竟闹出在陪同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前往上海访问途中飞越长江时,不相信专机机长的解释,怀疑自己所乘的飞机正在飞往海外的事情来。
在和毛泽东单独谈话后,周恩来知道他的预感已经成真,毛的猜忌日深,正在用心思来对付他,如果不趁”风”起于青萍之末之际,尽早打消毛的这个念头,事情就会越闹越大,到头来非但个人在政治上的晚节难保,而且还势必把整个国家拖入另一场政治动荡之中。
应该说,前者是周恩来始终看得很重的问题,后者则是他有心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一向把”相忍为党”、”顾全大局”作为信条的周氏决定按照毛泽 东的意思,在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上作一发言,重点放在个人历史上所把严重路线错误的自我批判上,随后并在政治局会议上宣布了这件事。
然而,重翻几十年前的陈年老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周恩来这样一个早已真,i,悔过植艮年过古稀的人来说,更是对身心的一大折磨。 况且在此之前,他刚刚被确诊为膀胱癌,急需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不过,为了打消毛泽东对他的疑忌,周还是把手头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一边,专心准备人会上 的发言。
开始,周恩来只写了一个提纲大要,但是江青不依不饶,一定要他清理思想,具体”联系实际”,为此,周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翻箱倒柜,查找资料,整整花了十天的时间,准备发言稿,再一次对当年的历史老账上纲上线,进行自我批判。
据周身边的人说,周恩来写得很苦,整日伏在案头,很少起来活动。这期间,他的精神压力很大,既要清算批判自己,又要揣摩上意,忧心劳神,每天连胡子也不刮了,饭也吃的很少,最后写得脸都浮肿了,两腿肿到膝盖以上,连鞋子部穿不下了。
提纲写完之后,周恩来心里仍然不踏实,不知这样写法是否符合毛泽东的意思。于是,在把发书提纲送毛过目的同时,他又专门附了一封信,表示自己愿意像当年延安整风那样,清算自己历史上所犯的路线错误,周在信中这样写道:
现在既然大家愿意听,而我也有让大家知道的历史责任。两次在主席处听到片言只字关于路线的教训,我更急于要写出初稿,不管行不行,总算是个 初稿了,至少可供批判用。我老了,事又多,不定那天心脏病发,我就无法还账,同志们也将失望,那时成为终身之憾!不管对下对,行不行,乘主席健在,我总 (算)写出初稿,请主席勉强翻一下,这样长的稿子(30多页) ,我实不安。如可用,我就去讲,讲后再改。实在不行,我就放下,以后再改。我现在认为,把我过去犯的路线错误和重大错误告诉三百多位老中青党政军和各地负 责同志有好处,使他们可以批评我,监督我,对我还可以改造,对他们也可引以为训。即使不行,至少也可知道我是怎样一个党员,主席又是怎样挽救我和教育我 的。
毛泽东的意图就是让周恩来当众自揭历史老底,并不大在乎具体写的如何。在得到毛的同意后,周连续用了三个晚上在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上作了题 为《对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六次路线斗争的个人认识》的长篇发言,在回顾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同时,重点放在检讨自己在王明左、右倾两次路线斗争 中所犯的严重错误上,用大陆官方的说法是他”对自己作了严厉的、毫不留情的剖析,甚至是过份的检讨”。周在发言中这样说道:
这两次路线错误,要没有毛主席”憋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长期挽救我,教育我,给我以补过赎罪的机会,我何以能有今日?所以我每每回想历史教训,常感旦补过之日无多。”
当然,周恩来非常清楚光是检讨历史老账是过不了关的,还必须说出毛泽东真正想听的话来,那就是他不配作为毛的接班人。为此,周专门在发言末 尾当众申明:”我觉得由我来谈谈前六次路线斗争,更着重说说对我自己犯过的路线错误的个人认识,确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性”,”我一直而且永远自认为,不能掌 舵,只能当助手”。
不仅如此,周恩来还表示:”你们了解我的历史上的错误后,就会破除迷信……你们有权力要求我改好,如果还改不好而错误犯的又大,你们有权力要求中央讨论,轻则警告,重则撤职,这是毛主席建立起来的党的正常生活。”
周恩来这种低首下心的姿态,反而弄得毛泽东一时不好再继续往下做文章了。不过在毛看来,这件事已经初步达到了目的,现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党、 政、军领导干部都知道了周在历史上反对他的老底,是个路线错误的屡犯。而且周本人眼下也已经得了癌症,不打自倒,因此不必在政治上再大动干戈了,只须在他 治病的问题上做点文章就可以了。
在年初大病一场以后,急于安排后事的毛泽东非常担心自己活不过周恩来,而一向在政治上态度暧昧的周如果在他身后带头翻文革案的话,以周在党 内外的声望和手段,一呼百应,失去了庇护的党内文革派根本不是对手。这就是毛随后在周治病问题上的态度,让人感到其中暗藏玄机的缘故。
周恩来是在一九七二年五月中旬做每月一次的尿常规检查时,偶然发现尿样中有几个红血球和形态异常的细胞。周的保健医生不敢掉以轻心,马上又 做了第二次检查,请北京各大医院最著名的细胞病理学、泌尿肿瘤专家对检查结果进行会诊鉴定,确诊周恩来罹患”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因为事关重大,医疗专 家们争分夺秒,随即派人听取天津、上海两地专家的意见,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与此同时,专家们又翻阅了国内外大量的参考资料,开会进行讨论,认为周恩来本 人目前没有任何症状,病变尚在早期,如及早进行治疗,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治愈率,而一旦错过时机,发展成晚期膀胱癌,后果是严重的。
根据讨论的意见,医疗专家们随即向中央写了书面报告,详航周恩来的病况,力陈争取及早治疗的好处和疾病发展的不良预后(这定专家们的委婉说 法。实际上,膀胱癌一旦错失早期治疗,结果只有等死–作者注),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等待中央批准。因为按照中共党内保健制度的规定,凡是政治局 委员以上领导人的治病方案,必须经由毛泽东批准后才能实施。然而,毛泽东的表态却令人感到十分蹊跷,他通过汪东兴向负责周恩来保健的医疗专家们传达了四条 指示:第一要保密,不要告诉总理和邓大姐;第二、不要检查;第三、不要开刀;第四、要加强护理和营养。
医疗专家们深知时机对于治疗膀胱癌是致命的,因此对中央作出这样的决定十分不理解,要直接写信向毛泽东陈情,却遭到了显然是深知内情的汪东 兴的吓阻。汪代表中央出面找他们谈话,让他们先”稳住”,强调中央这样的决定是”保总理的”,说:你们要听上帝的,要跟主席的思路,主席正在考虑全面的问 题,可过一段时候再行。
这样一来,对周恩来的治疗工作便拖延下来,失去了早期发现后及时治疗的先机,等到后来一切都已经晚了。这让医疗组的专家们后悔莫及,觉得没 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不过,由于这件事涉及到毛为人品质中最恶的一面,明摆着把周推上死路,时至今日仍然三臧其口。大陆官方更是讳莫如深,唯恐这种杀人不见 血的事情揭露出来,损及毛的”伟大形象”。这已经是后话了。
周恩来是个非常精细敏感的人,尽管医生们奉命对他的尿样检查的结果避而不谈,却无法瞒过他本人。频繁的查尿,自然让周意识到来者不善。既然 医生们不愿意谈这个问题,他也不去为难他们,而是自己动手去查尿细胞学一类的医书,了解有关医学常识。医生们也知道这一点,只不过双方都没有捅破这层窗户 纸罢了。
扭转文革困局的努力
周恩来深知文革是毛泽东的命根子,任何企图正本清源的作法都是不智之举。在扭转文革困局的问题上,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绝不从正面去触动、清理文革的错误,而把它完全归咎于林彪煽动起来的极左思潮,然后在具体工作中补偏救弊,进行有限度的拨乱反正”
在罹患癌症以后,周恩来知道自己已经来日无多,因而有了一种紧迫感,想在有生之年多做一点事情,为自己补过还账。在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后, 他暗中加紧了扭转文革困局的努力。周心里很清楚文革搞到这种地步,毛泽东固然是始作俑者,他本人也难辞其咎,在不少问题上是欠了账的,如果不趁他有生之年 加以补救,将无法向历史交代。
实际上,周恩来在林彪事件过后就已经开始这样做了。比如,他对自己当年屈服于林彪的压力而没有对贺龙尽到保护的责任,致使他冤死一事一直心 里有愧,林彪出事后,他随即派专人把贺龙的遗孀薛明从贵州的荒僻山沟中接回北京治病。又如”杨、余、傅事件”,周恩来非常清楚这是林彪一手搞出来的冤案, 但当年并没有出来替杨成武讲什么话,反而参与其中,扮演了执行者的角色,讲了不少”违心”的话。更让周感到不好交待的是,当年被株连关押起来的杨成武的大 女儿在林彪事件之后,因向中央写揭发林彪、吴法宪的材料,竟然在他眼皮底下被林彪的余党整死。周得知这件事后,为时已晚,只好采取补救措施,对杨成武全家 实行了保护性转移。
在扭转文革困局的努力中,深为势单力薄所苦的周恩来把解放干部当作首要的事情来抓,很显然,在这个问题上,他是有考虑的。周知道文革运动伤 害大量无辜,而党内各级干部首当其冲,被拆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从全局上推动解放干部的工作,不仅有利于缓解党内的矛盾,而且还能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其 他各项政策的落实,疗治文革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创伤。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个重新整合干部队伍的机会,从中央到地方为数众多的老干部一旦重返工作岗位,就会 在政治上成为一股与文革派相抗衡的力量,这样就可以助他一臂之力,在扭转文革困局中发挥作用。
当然,周恩来在做这件事时并没有贸然造次,而是处处注意打着毛泽东的旗号行事。他尽量扩大毛参加陈毅追悼会这件事的影响,为解放干部营造政 治气氛。这年四月间,陈正人、曾山这两位靠边站的国务院老部长因无处投医,救治不力而在不到半个月内相继死去,其中曾山是因为文革中受迫害多年,在与老战 友重聚时,因一吐心中郁积的愤懑,过于激动导致心脏病发作而死。
由于陈、曾二人当年曾参加过井冈山时期的斗争而为毛所熟识,这就使得周恩来抓这件事情更加师出有名。他指示卫生部一定要尽快解决老干部的医疗问题,并提出要对疏散到各地的中央党、政机关副部长(含副军级)以上领导干部普遍进行身体检杳,改善他们的医疗条件。
根据周恩来的布置,卫生部组织北京十大医院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对近五百名副部长以上的老干部作了体检,军队系统对军以上干部也照此办 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牛棚”或外地的”五七干校”赶回来参加体检的,并且在这个名义下获得了”解放”,重新安排了工作。这件事在饱受文革之苦的老干 部中间大得人心。一时间,人们奔走相告,多年不见的老战友又重逢在一起,畅叙衷肠,庆幸总算熬到了出头之日。
不仅如此,周恩来还利用林彪事件后一度分管的新闻宣传工作,为解放干部造舆论。四月中旬,他布置人民日报社起草一篇重申党的干部政策的社论,以便从全局上推动解放干部的工作。不过,周在做这件事时十分注意分寸,兼顾政治上的平衡,以免被党内文革派抓住把柄。
比如,在这篇社论中,被大陆官方和学术界广为引用的强调老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这段话,其实原文并非完全如此,而是经过删节的。这段经过 周恩来本人把关审定的整句话是:”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老干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涌现出来的新干部,都是党的宝贵财富。”本章前面所论及的周恩来执两 用中的为政之道,由此可以略见一斑。
在党内外形成解放干部的舆论和气候后,周恩来在这年晚些时候,又见机而作,借毛泽东关于废徐”法西斯式的审查方式”的批示,趁势责令公安部 会同北京卫戌区彻底清查一下虐待在押政治犯的问题。随后,他写信给毛,建议抓紧解放干部的工作。为了尽可能减少阻力,周让中组部提出先易后难的方案,送政 治局讨论。中组部随后搞出了一个曾担任过党、政、军各级领导职务的三百多人的名单。
接着,周恩来抱病连续主持政治局会议,讨论对他们的审查结论和重新安排工作的问题。会上,江青一干人百般挑剔,从中作梗,每通过一个都很不 容易。双方为此斗得很厉害,对此深有感触的叶剑英把这比做当年红军长征中牵骡子过河,还作了一首《过桥》的打油诗:”一匹复一匹,过桥真费力。多谢牵骡 人,驱骡赴前敌。”
据一位当年曾多次列席过这类政治局会议的亲历者说,会议一般是在晚上七点半召开,一次会议通常讨论四个人的问题,往住到半夜十二点也结束不 了,通常吃过夜宵后一直讨论到凌晨三点才结束。会上争论之激烈、时间之漫长,真令人难以忍受。后来与江青争辩得多了,也就习惯了,不那么怕了,无非是多几 顶帽子就是了。他回忆道:
周恩来主持这样的政治局会议,说话不多,只在要害处说一两句。不过常常是他的一两句话一出口,江青一伙就争不起来了,事情也就定了。
周恩来虽然说话下多,但是对每个人的态度都了如指掌。某个问题,他感到需要谁支持一下,便会及时点将:”剑英你说呢?”
周恩来从不在会上与江青公开争论。但是如果江青诬人太甚,帽子扣得太大太多,周恩来就会及时出来说话。他常用很简洁的语言,把事情的来龙去 脉说一遍,然后反问一句:”这个事能扣这个帽子吗?”经周恩来这么一反问,江青常常就哑口无言了。如果被”解放”的某个干部确实有缺点失误,江青一伙就会 趁机无限上纲。这种时候,周恩来常常会说上几句:”这不算佃什么错误么,这是工作中的问题,谁都会有这样的问题。”轻轻几句话,便将江青一伙扣的大帽子下 动声色地顶了回去。
到大家的意见都说得差下多了的时候,周恩来还会问一句:”你们还有什么意见?”如果没有人发言了,周恩来才宣布:”这事就这样了。”然后转入下一个将军”解放”问题的讨论。”
这以后,一大批在文革中被审查、靠边站的老干部获得了”解放”,从监狱、”牛棚”中出来,重返工作岗位,其中不少人在后来与党内文革派的斗争中发挥了作用,成为后来邓小平推行”全面整顿”的中坚力量。
在如何扭转文革困局的问题上,周恩来也是煞费苦心,竭力避免触动文革本身。周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林彪煽动起来的极左思潮,然后从批判极左思 潮人手,在具体工作中纠正文革中的种种错误倾向。实际上,他这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做法,在林彪事件发生后就已经开始在做了。他在不同场合要求各地、各 部门联系实际工作来批判肃清林彪煽动的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反对主头政治,放宽农村的经济政策,在工矿企业中恢复合理的规章制度,等等。只不过当时更多 的是就事论事而没有大事声张罢了。
在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后,知道自己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的周恩来在各项工作中明显加大了批判极左思潮的力度,以期在扭转文革困局的问题上取 得更大的进展。他先是有意识地捅了教育领域这个文革重灾区的”马蜂窝”。这年七月间,周根据美籍华裔学者杨振宁的建议,当面交代陪同会见的北京大学著名物 理学家周培源要排除教育、科研领域中”左”的干扰,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把北大的理科办好,并用少有的语气表示:”这是我交给你的任务,有什么障碍要扫 除,有什么钉子要拔掉。”
接着,周恩来又在八月初利用接见回国述职大使的机会,在纵论国际国内形势的同时,有意识地把”要批透极左思潮”作为整个报号的主题,作了比 较深入的论述,强调指出:实际上各单位的极左思潮都是林彪放纵起火的,极左思潮就是夸夸其谈,空洞、极端、形式主义,空喊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这是违反毛泽 东思想的。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挂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要挂在业务上。如果驻外使领馆现在还有人搞极左,就要把他们调回来学习,不要妨碍我们的对外工作。
当然,周恩来深知批左是一个在政治上十分敏感的问题,很容易犯忌,触到毛泽东的痛处。为此,他在报告中十分注意设法保护自己,在政治上站稳 脚跟,把诸如”极左思潮,就是形’左’实右”,”极左思潮不批透,右倾又会起来”一类话装点其中,尽量让人抓不住把柄。而且尽量打着毛的旗号行事,像调回 驻外使领馆中搞极左的人,就是毛本人的意思。
周恩来这篇批左的讲话尽管只是在外事系统内部作了传达,但因为在当时说出了人们的一些心里话,在社会上很快不胫而走,产生了相当大的反响,让饱受文革极左狂潮之苦的人们感到了某种快意。
拈花一周微2011-12-19 05:03:01
-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纵观几千年人类文明史不难发现,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不是洪水、也不是地震海啸而是握有巨大权力的统治者。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灾难唐山大地震死亡24.2万 人;世界上最大的海啸灾难印度洋大海啸死亡29.2万人,希特勒屠杀犹太人600万,毛发动的大跃进导致的三年大饥荒饿死3760万人。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人权不应仅在法国有:纵观几千年人类文明史不难发现,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不是洪水、也不是地震海啸而是握有巨大权力的统治者。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灾难唐山 大地震死亡24.2万人;世界上最大的海啸灾难印度洋大海啸死亡29.2万人,希特勒屠杀犹太人600万,毛发动的大跃进导致的三年大饥荒饿死3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据网络消息称,解放军第41集团军和第42集团军,正紧急向陆丰市方向行进,同时广东各地武警支队和中队,也紧急调往乌坎村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已经快断粮了,说实话我不奇怪。这将是一场残酷的斗争,他们已经准备了很久了,我收到的信息是连军管都准备好了。我也早准备好了,你呢?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独裁者最终将发现,一群使用真实姓名直面他们的屁民,远比躲在一个用户名后面的人更可怕。因为他们对独裁者的专制威吓不再恐惧了,他们敢站起来说话了,他们不再跪倒了!!!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其实实名制未必是坏事,还记得刚有微博的时候吗?那时敢说真话的也没几个,都是我们带着带着大家就都出来了。实名就实名吧,我们再把大家都带出来!到时候 大家都用实名讲真话,别让当权者以为我们都是只敢偷偷摸摸暗箭射人的人,到时候我们全部都堂堂正正地抨击他们,看他们还怎么对付!!!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崔永元:山西高勤荣在微博上称,山西焦煤集团董事长白培中家中被劫。“其妻报案谎称被抢300万。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后,证实被盗钱财物品总价值却近 5000万元,其中:人民币600万元,港币100万元,美元27万,欧元300万。金条七、八公斤,另外还有名表钻戒项链等名贵奢侈品。一一天哪!这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v500-建华:已抵达陆丰的于建嵘今天上午在微博说:“这个村已成为‘孤岛’,我终于明白‘南方周末’这样的媒体连屁都不敢放一个的原因了。”另据尚未确认消息,事态已发生恶化。关注!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吴法宪:文化大革命中,在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央相当一部份领导干部受迫害的问题上,毛泽东及周恩来应当负主要和直接的责任。毛泽东是决策者,而周恩来是主 要执行者。其他的人,不要说我们几个人(指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就是包括江青、康生、陈伯达等人在内,对此都不是说了算的。”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阎长贵对《决议》中认为,文革是“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表示强烈反对。阎引述王年一教授的观点:“‘文革’的‘伟大战略措施’都是毛作出的,无一是林、 江作出的。”林、江在文革中所做的坏事,“都是在毛的‘伟大战略部署’下作的。江在打倒刘少奇的问题上做了不少手脚,但是打倒刘是毛下的决心.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阎长贵说,所谓文化大革命“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这是叙述历史事实。毛泽东在1966年10月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说:“文化大革命这个火是我放起来 的!”所谓“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是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定性,一般没有争议,但所谓“被反革命集团利用”,其争论就多了。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定义,中共《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说: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 灾难的内乱。江青的第一任秘书阎长贵表示,在文化大革命中,不是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而是毛泽东利用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中国的反腐败,那就是胡扯蛋。什么三不反(重要岗位不反、一把手不反、有影响力的不反),四不抓(名人之后不抓、老干部之后不抓、有突出贡献的不抓、得过国家级大奖的不抓)。抓的都是老鼠!中国的反腐败就是俩字——扯蛋!”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民众则赞赏劫犯是“大侠”,“劫富济贫,肃贪反腐,大义!”民众还指“jw、jcy不如小偷作用大。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小偷参与反腐。”“山西最大国企老 总白培中东窗事发,他贪的绝对不是5000万钱财,恐怕背后涉及更多的大人物。”“这是小抢劫犯抢了大抢劫犯,中国就是这样的大环境,官员能不贪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白妻报案时谎报被抢300万元。为何将巨量的现金存放在家里而不存银行?白的资产引人遐想,白及焦煤集团始终不出来做说明,被指不符合常理。央视名主持人崔永元微博转发高勤荣的微博爆料,并评论到:天哪!白培中简直就是抢银行!此微博被广泛转发。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揭秘”的太原警方人员还指,两名抢劫人均是白培中所住小区的保安。趁白妻一人在家时他们进入白家,把其家保险柜里贵重物品洗劫一空。他们认为白培中这些 钱是贪污受贿而来,根本不敢报案,所以得手后开着白妻的奥迪车,连车牌都不换,逍遥而去。关于被劫持钱财数目,同高勤荣微博内容一致。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新快报》披露,收到自称太原警方人员者的邮件“吐槽”(意指掀老底、拆台):事发后,太原市公安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戴来伟向办案警察下达封口令,要求绝 对保密。办案警察看着白培中400平方米的豪宅中到处堆满名人字画、各种名贵饰品及追缴回来的巨额财产,称这样的贪官早该曝光了。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1056674705: 中国驻纽约领事馆门口枪击真相。 http://fanfou.com/photo/Uys1FidShxE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山西焦煤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炼焦企业和山西最大国有企业,销售收入破千亿元。白培中现任焦煤集团董事长。其妻报案谎称被抢300万。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后,证 实被盗钱财物品总价值却近5000万元,其中:人民币600万元,港币100万元,美元27万,欧元300万。金条七、八公斤,另外还有名表、钻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山西最大国企现任董事长、党委书记白培中家中被劫,包括巨额人民币及外币现金在内总价值近5千万人民币。近日,山西警方确认抓获案犯,但拒谈案件细节。 http://fanfou.com/photo/OOCOeKSCmbc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前《新华社》记者高瑜认为,当前乌坎的危机,正向着6年前汕尾的解决方式滑行。当年距离十七大还有两年时间,今天对汪洋可没有那么长的时间了。她认为,时间给汪洋的唯一出路就是,依法惩办暴力执法打死薛锦波的凶手。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05年广东曾发生震惊世界的汕尾事件,红海湾东洲坑村因政府兴建发电厂,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给农民合理补偿和安置,引发农民驻守发电厂大门口,阻止工程进 行。当局调上千警力镇压,直接开来装甲车对村民进行扫射。《新华社》声称只有3个村民被打死,而外电根据村民讲述,当场有几十人死亡,另有30多人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村民:〝要抓,就整个乌坎一起抓出去,整个村人抓出去,要打死,就整个村就打死吧,反正就这样,叫我们村民退缩绝不可能的。〞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16号下午,广州网友微博发贴求助,说他几天前发了一条〝陆丰独立调查的贴子〞,后来被新浪删贴了,但还是被当局扣上〝涉嫌煽动XX〞的帽子。他求助的贴 子在1小时内就被删除了。16号有推友发贴说,中共当局已调部队和大批警力前往乌坎村武力镇压。村民表示,他们不怕死,将抗争到底,绝不退缩。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村民说,15号,在外打工的4个村民因为在网上讲述〝乌坎事件〞,而被警察拘捕,直到晚间才放出来。村民A:〝有些是在网络上留言,比如说大型的,比如说微博啊,或是说我们上微网留言,或者自己在网络上留言啦,有一两个是打电话回村里面监控到的。〞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村民:〝现在吃的也没有,粮食也没有,水电也给它停掉了,11号(就)停掉了,现在只靠吃方便面,我也想哭了,真是太苦了,政府逼到我们这样,所有路口都被陆丰zf围掉了,出入全部都要身份证,如果是乌坎的身份证就抓起来 现在整个村都不敢出去,不敢出去粮食哪里有啊。〞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村民代表薛锦波被虐死黑牢后,当局又声称〝独立调查〞、〝独立尸检〞,却藏匿薛锦波的尸体不交还家属,同时又继续派出上千军警围村,断粮、断水、断电。目前仍被当局围困的村民说,他们现在已断粮,只能靠吃方便面维生了。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在陆丰乌坎村代表薛锦波隆重的〝头七〞祭典上,村民们手臂缠上白布,向灵堂内薛锦波遗像鞠躬,他们没有喧哗,没有口号,只是悬挂几幅写有:为民请命,惨遭 虐杀,严惩凶徒,不容逃责,归还尸体的标语。由于zf还没有归还薛锦波的遗体,村民用薛锦波遗像作为替代。村民表示,目前他们只想讨回薛锦波尸体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中国广东陆丰乌坎村的抗争不断升级,16号,是薛锦波隆的〝头七〞,一万多名处于哀痛中的乌坎村民不理会当局的封村断粮,继续聚集追悼,由于当局不归还死者尸体,村民们被迫空棺祭典。另网传当局正调遣部队和大批警力前往乌坎村武力镇压,村民表示〝反抗到底,绝不退缩〞。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暗黑山老妖: CNN首页:蝙蝠侠挨揍!村长,你红了……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为什么说实名制实际上是一种恐吓一种威胁?因为实际上现在微博上的任何账户后面的人都不难查到,查IP,查身份证(网吧早就实名登录了)。基本上只要想查 就能查到,即便是黑客也要绕很大个圈子才能掩盖痕迹。而两亿个账户的信息谁有那本事管?相关信息存储就不可能做到,这么大的信息量怎么储存、管理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说实话,我不怕实名制,我的信息早就全部公开了的,而且国宝很清楚这个号后面的那个人是谁。因为我亲口告诉过他们,一切以这个名字发出的信息都由我承担任 何法律责任。呵呵,所谓实名制其实是恐吓作用远大于实际作用,想想看全国有近两亿个微博账户,每天发出的帖子都是海量的,我谅他们管不过来!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我以前以为档和证腐对自己的执政地位和合法性很有自信的,但是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微博能让你们如此心惊肉跳呢?你们有枪有炮,有核武器有火箭,你们怕什么?何况你们还有城管呢!!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既然挡和证腐这么害怕微博,还搞什么实名制呢?干脆把所有的微博都关了干净。要不干脆把网络也关了,一了百了。要不干脆把所有的电脑都收缴了,那就千了万了了?要不要把国人的大脑也收缴了?省得大家有脑子会思想啊。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反腐利剑0305: 湖南湘潭黑团伙花900万行贿 引发当地官场地震。凡是纵恶多年才查处的犯罪团伙,都有政府内官员做保护伞,这是事实真理!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死在内战中的都不配做烈士,更不配做英雄,顶多算炮灰。只要在卫国战争中牺牲的,才是真正的英烈,值得我们去祭祀!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赢了自己国人的都是狗熊,烈士是狗屁烈士,只有牺牲在卫国战争的才是真正的先烈!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排队向薛英雄灵位鞠躬!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14日网友推特透露,今天晚9时29分,在广州天河广场声援〝乌坎村〞抗暴的网友被警察和便衣包围。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当时有记者现场采访时,村民集体跪求记者帮他们申冤,村民被当局逼上绝路。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吴女士透露:“我们乌坎几个英雄被拘捕,还被政府恶意特别对待,还叫他们背台词。从他们的话里我们得知话中有话。还好他们跟村民有默契,镇定冷静。他们身上的衣服包住了他们遍体鳞伤的身体,我欲哭无泪。”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其他被抓的村民代表的家属曾获准到医院探视,但在医院只查到两名代表的名字,另外两人却不知去向。当局对此没有解释,村民代表没有受伤为什么会送去医院。 看了探监视频后,许多村民认为有假。之前,曾昭亮家人听说他也死了,就去找警察要人,警察和政府官员都推说不知道,去看守所也说没这人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村民跪地哭求现场采访记者为他们申冤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民众“中国乌坎”在微博透露,12月8日,乌坎村12个代表公布了腐败政府变卖乌坎土地清单,大约金额48亿,让村民当场惊呆了!腐败政府就把这个巨大金额贪污了,事件曝光后就官官相护,可让村民更愤怒的是,政府竟然抓了5个代表。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英国《每日电讯报》形容“乌坎村发生了极不寻常事件。两万人口公开反抗,中共完全失控,这是历来首次。”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13日,乌坎村依然罢市、罢课、罢渔,村民在学校搭设灵堂,向遗照鞠躬、下跪、声泪俱下。村民原计划当日到市政府抗议,因各路口被大批警力封堵,数千村民 改于妈祖庙开大会,誓死保卫乌坎村。高喊:打倒贪官,打倒腐败,还我耕地,血债血还,并向前来采访的外媒记者集体下跪,发出“救救我们”的呼喊。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讣闻》:我广东省陆丰市东海镇乌坎村临时代表副会长薛锦波先生,忠义壮烈,不畏强暴,取大义而不顾私惠,为家乡集体利益呕心沥血、舍生忘死而奋斗,日前被警方劫持,折磨不幸致死,英年四十有三。我乌坎惨失忠良,无限沉痛。乌坎全体村民泣告。(2011年12月11日)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周芸: 聚源中学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是不可否认的铁证! || 文子: 天灾过后,物质重建容易,心灵重建才是最困难的,更别说,心灵的破碎是因为发现天灾背后的人祸。我不鼓励仇恨,但不能忘了走掉的孩子,还有未来的孩子们。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自从1990年代起,几乎所有土地都被拿走。当时他们没有察觉问题,因为他们捕鱼为生。现在因为通货膨胀,他们知道可以多种作物,但是现在土地价格高昂。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每天下午三点左右,乌坎全村人都会在村中集会,一名村民领袖会用扩音喇叭领导民众高呼口号,要求公正,从当地传出的图片可以看到村民还打出了一些标语,包括“民主诉求竟是非法集会”、“打倒贪官,打倒腐败,还我耕地,血债血还”等。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曾参与广东乌坎陆丰“9•21” 群体性事件而被拘的村民薛锦波猝死,让本已渐平息的冲突再次引发新一轮村民抗议。为平息这场风波,陆丰市纪委于12月14日批准对乌坎村涉及违纪的个别村官采取“双规”措施。同时,丰田畜产有限公司与碧桂园项目合作事宜也被暂时冻结。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灾民惊曝汶川地震重灾区三年后现状】什邡市八角镇爆竹园村灾民发帖称:地震三年后的今冬,百姓仍住临时帐篷;全国人民的援助只是让当地正腐官员发了国难财,老百姓却苦难依旧;12月8日开始,村民自发组织封路行动,希望以此引起关注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指迷茯苓:是不是又有境外势力加入了?我有时就是不明白,既然说境外势力妄图颠覆我们的政权,那为什么我们的官员把自己子女老婆都送到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难道我们的官员脑残?把自己的亲人往火坑里送。为什么不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为什么他们病了非要给我们吃药?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赵师傅在影片里还透露,台北市木栅兴隆市场二楼以前有修改衣服的店面,马英九居然连泳裤都送修,他笑着认为 “游泳裤现在还有人在补?”感觉马英九比较勤俭,比较不会乱来;这是他认识20多年的马英九。评:别听信5毛说他这是为了竞选,越是竞选越不敢造假,否则 被对手抓住痛脚穷追猛打,不用选就输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修鞋的赵师傅展示一张马英九去年12月18日的亲笔纸条,写着“右脚后跟脱落,请修理。左鞋请一并检查”。赵也透露,有次他留纸条给马说该换鞋了,马居然 回覆说能不能再修看看?直到赵二度传纸条说明“无法再修了!请换鞋”马才买新鞋。马一双皮鞋、运动鞋至少修了5、6次,连每次送鞋的司机都觉得不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马吴总部公布2支影片共同点,都是拍摄现场灯光呈现灰黄,衬托出理发师、修鞋师与马英九结缘都已有20年的历史。2支影片最后,都打出“勤俭惜物的‘总 统’,18年来,公益捐款已捐7244万元”,代表马英九人捐作公益却不吝啬。评:找遍中国大陆,有这样的官员吗?哪怕一个两个?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黎学文:刚才有记者电话采访,关于乌村的事情,我说:事件从九月一直到现在,愈演愈烈,陆丰政府难逃其咎。从基层治理而言,乌村是民主溃败的样本,村支书 竟然在位41年,《村民组织法》如同废纸。政府必须开启与村民对话,不是继续敌对思维,先解决“猝死”代表问题,释放其它代表,清查不法土地交易
拈花时评
河南信阳市固始县赵岗乡窑北村前村长范长贵,以及村民彭帮兰等,向媒体举报,村委选举受到乡党委及黑社会的联合操控。上月底乡政府自导自演了一场村委选 举,强行宣布四名村民,自动当选新一届村支部成员,当中再选出担任村主任一职。不少村民已经被口头警告过,必须投政府心仪的候选人,否则后果自负。
拈花时评
贵州任全研讨会成员陈西,因 “山东电复证券最”正式被逮捕。成为该组织被取缔后,首位被捕的成员。另外,四川维权人士左晓环,向市民讲解司法腐败时遭警察殴打。(姬励思报道) http://fanfou.com/photo/owkE3N9eB90
拈花时评
議論到張戎的一個驚人發現:蔣介石的親信胡宗南,很可能是中共潛藏在國民黨中的紅色代理人。李銳在談了他的看法後,說:像這類人物,都是由周恩來一個人掌握,中共高層裡大多數並不知情。
拈花时评
张鸣:政界和学界的双料大师问世,重庆市公安局长受聘北邮教授之后,他已经是六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和博导,编写五部著作,主持课题18项,主持研发专利 156项,并发表多篇论文。作为一个直辖市的副市长和公安局长,多少政务需要处理,他哪里来的时间做这些事情?怎样去指导那些博士生?这是神仙,三头
拈花时评
南方都市报:【幸存学生被告知:不能随便说话】丹丹在校车事故中抢救无效死亡,奶奶赶来想见最后一面,但直到13日晚都没被允许。“我也不跟领导闹,我得看看啊!”奶奶坐在椅子上无力地说。一年级的张海平被吓坏了,整天没敢去学校。去了学校的宋玉被告知不能随便说话。
拈花时评
行內早有傳湯與數名高官交往密切,如早在 09年原深圳市長許宗衡落馬時,懷疑有染的女星名單中,就有湯燦。而今年 5月因涉收開發商巨額賄賂等問題被雙規、更一度傳出自殺的 49歲開封市長周以忠,也傳與湯有非一般關係。
拈花时评
「見一對男女正行巫山之事。女子為紅歌手湯某,男子即燒焦而立之台長也。後焦台得禮部之助而安然無恙,聞女子已繫獄。」有內地傳媒人昨在 Twitter上影射湯,與前中央電視台台長焦利有染。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經常出席時尚派對的汤灿,曾手挽價值 45萬人民幣的鱷魚皮愛馬仕柏金包亮相,而近期博客生活照中又見另一桃紅色和開啡色柏金包的身影;出席慈善活動身穿香奈兒白色蕾絲上衣黑色綢緞長裙;也穿 過 LV緞面花案裙搶鏡。更在博客中稱,為答謝音樂學院一名馮姓女老師教導之恩,送上一輛奔驰車,而引起熱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传说《雪狼湖》國語版女主角、民歌天后湯燦被中紀委調查後,至今杳無音訊。但關於她的奢華生活及與多名官員瓜葛的議論,包括深圳前市長許宗衡、近期遭降職的中央電視台前台長焦利等的,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湯燦早前身穿皮草,手挽價值 45萬的鱷魚皮愛馬仕柏金包。评:一个包价值45万,一件皮草少说百万了吧?那这身行头价值???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xpilot:体育部每年消耗国家财政1,000多亿,为的就是养着那么与世隔绝的几十万运动员、教练和大小官员,参加各种国内外比赛!这些比赛和娱乐活 动跟我们P民普通生活有个球相干,花了几千亿搞了个史上最大面子工程“奥运会”,拿了100多块金牌,搞的全民燥热了一把之后什么都没有!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中共元老薄一波和安子文还对刘源说过:在这以后,毛泽东对刘少奇说:“你有什么了不起,我动一个小指头就可以把你打倒!”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刘少奇的儿子刘源着《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一书披露,毛泽东在就“四清”问题同刘少奇发生争执后,曾一手拿党章,一手拿宪法,到会场兴师问罪。“一个不叫我开会(指邓小平),一个不叫我讲话(指刘少奇)。为什么剥夺党章、宪法给我的权利?”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会议结束后,在整理自己的口头报告时,良心未泯的刘少奇情绪激动的表示:“大跃进”错误严重,这次总结经验是第一次。以后每年要回过头来总结一次,一直搞它10年。最后做到这个总结符合实际,真正接受经验教训,不再犯“大跃进”错误为止。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大饥荒后,召开了一个“七千人大会”。 曾在家乡亲眼目睹严重灾情的国家主席刘少奇说了部份实话:“我们原来以为,在农业和工业方面,这几年都会有大跃进。……可是,现在不仅没有进,反而退了许多”。“产生困难的原因是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鸡精微薄:薛锦波 “WuKan”人民英雄。被腐败政府抓去严刑酷打后,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42岁。全体村民哀悼!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人民日报》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七日用通栏大标题发表了署名文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九月一日又发表了一篇题为《徐水人民公社颂》的文章,称“茂 盛无比”的小麦亩产12万斤,“花团锦簇”的山药亩产达120万斤,一棵硕大无朋的白菜重达500斤,棉花的产量也“如卫星般地震动湖海山川”。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根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中各省市区一九五二——一九六二年的资料计算,一九五八——一九六二年累计,全国非正常死亡人口5,496万人。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一九六一年,全国各地区有1,327万人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217.7万多人;一九六二年,全国各地区有751.8万多人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107.8万多人。大跃进时期饿死人的总数是3755.8万人。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05年9月,中共对59年至62年全国大饥荒的历史档案有限制地解封,正式内部在厅局级以上干部中公布了大跃进时期饿死人的数据:一九五九年,全国17个 省级地区,有522万人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95万8千多人;一九六零年,全国28个省级地区,有1,155万人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三年大饥荒的死亡人数是抗日战争中中国人牺牲、被屠杀、饿死的人口总数的两倍,连历史上从未饿死过人的天府之国四川也饿死了八百万人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世贸协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在10年之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第二大的进口国;但是也使中国变成了一个以血汗工厂为主的、世界制造业的基地。拈花评: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血汗工厂,整个中国就是一个血汗工厂。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秋隐8023 陆丰千警催泪弹攻村,被捕者关押期间猝死。是为何事?大家一起围观,探寻真理,围观就是力量,愿真理尚在人间!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阿里西啊:天哪,悲剧再次发生在孩子们身上!我不知道他们确切的人数,但我知道他们一定是父母的生命和希望;我不知道他们每个人长大后的梦想,但我知道他们永远再也长不大了!
工程款是经过科学预算的,包含材料费、人工费、管理费等。因市场竞争激烈,压制压价现象比较普遍,工程款利润微薄,即便把全部工程款用于工程建设, 利润一般在10%以下,甚至仅有2%左右。假如“三分之一工程款被用于行贿”,施工方弥补并盈利的途径只能是大面积偷工减料,抑或是拖欠人工费。
知情人士说他亲眼看到行贿者把装了几十万现金的一个袋子送给一位铁路工段长,而这位只管1.5公里长铁路的工段长根本不在乎这些钱,随手就扔到屋子 角落里去了。在建设工程的过程中,实际成本的资金也不会用完,层层转包,在转包过程中,那些分包的人就会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所以导致豆腐渣工程层出不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对于建筑工程类落马贪官多的原因,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因为在建筑行业来说,利润最丰厚,在中国这个行贿风行的地方,大家都愿意行贿;第二点,工程建设,以高速为例,基本都是政府垄断,没有外部监督。”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法制日报》称,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继续稳坐职务犯罪的“头把交椅”。在一些重大工程密集上马的地区,涉案人数和金额成倍增长,令人触目惊心。涉案人员 身份逐渐复杂化,且绝大多数均为单位“一把手”。窝案串案现象突出,共同贪污、合伙受贿作案的情况较为普遍,常常查处一案、带出一窝、牵出一串。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评论人士宋雨轩说,调查发现,在所有“落马”的中共高官中,主管交通建设方面的高官很多。如最近出事的浙江杭州、江苏苏州的副市长都是主管城建和交通的; 前几年携款外逃的浙江建设厅副厅长,之前的职位也是温州市主管城建的副市长;还有江苏省交通厅厅长的落马,河南四任交通厅长连续落马等等。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近年来中国豆腐渣工程层出不穷,无论高铁、高速公路,桥梁、安居房工程等,到处都有伪劣工程的影子。被媒体广为报导的有:在建靖宇至松江河铁路存在“骗子 承包、厨子施工”;安徽太湖县安置房的楼板竟被踩穿;位于河南郑州东北部号称亚洲最大立交桥的刘江互通式立交桥开通6年就开始大规模加固等。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这位知情人士透露:“报预算的时候已经把行贿的成本算进去了。工程造价这个东西很专业,不是专业人士,三绕两绕都晕菜了,除去造价工程师,精算师才能明白。6毛钱的螺丝能卖到700元。” 这位知情人士说,他亲耳听到工头讲:“反正大家都是骗,不如稀里糊涂一起来吧!”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六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工程款都拿去行贿了,这些工程的建设质量可想而知。” 赵武安说。河北一位建筑工程知情人士对记者说,由于腐败造成的人的贪婪性,是没有止境的,“我调查过附近的四个铁道部工程,以土方夯击工程为例,每1千万 要行贿300万,而且还能赚300万,实际上400万基本就可以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据中国《法制日报》报导,中共最高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预防处处长赵武安说,由于工程建设规模大、投资高、利润丰厚、竞争激烈,不法份子为争取一个工程项目,常常不惜抛出几万、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巨资作为“敲门砖”。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长期以来,大陆“豆腐渣”工程层出不穷,高铁、地铁、高速公路等工程造价虚高。近日,中国大陆最高检察院曝出中国工程建设的秘密,高达三分之一工程款被用于行贿。图为安徽省合肥市,一位工人在高铁施工现场。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倪玉兰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自1986年开始从事律师工作,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后因“妨碍公务罪”先后两次被判刑,并被警察殴打至尾骨断裂,双腿残疾。 出狱后因住房被强拆,和丈夫流落街头。前北京电视台编辑何杨曾以倪玉兰为主角拍摄纪录片《应急避难场所》。北京警方将其临时安置在一家小旅馆。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张落落:#江苏校车坠河#我是丰县的,死了四十多了,根本不是十几个,县医院都封锁了!!!那是校车么?一个车最多载二十多人的,竟然载了71人。。。而 且车多半都是破车,买的二手车。。不仅首羡的学校这样,丰县各个学校基本上都这样,检查的一来就不让学生挤了,检查的走了就恢复原样!!!!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18时许,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首羡后屯北发生重大车祸,校车上共有1到6年级学生71人.据统计现在已经死亡37人.一共出动警车10余辆 救护车20余辆,消防车2辆,122 一辆,重型吊车1 辆,政府车辆10余辆,事故原因据说因为躲避前方的2 辆电动车,发生侧滑导致翻入河,目前7辆警车封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乌坎村民:〝几个路口都给他〝当局〞封了,根本就出不去。前天,连拉大米的车都不给开车进来。〞目前,当局出动更多警力封锁乌坎村。杨姓村民:〝村民无限 沉痛,情绪很高亢;大家都流泪都痛哭。就是要讨回公道,惩罚哪一个官员派出的警察来打死薛锦波,用刑的办案人员也要惩罚。〞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11号凌晨4点多,当局出动上千武警进村。村民发现后发出警告,与警方对峙到天亮。期间,警方以催泪弹、射水炮攻击村民。蔡姓村民:〝最近这一个星期那些;有些是穿便服的;有些是警察、特警,经常晚上12点钟,3、4点钟来袭击我们村民,经常受到骚扰,都没法睡觉。〞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杨姓村民:〝陆丰市的邱市长他说,不知是汕尾还是广东的警察,他说他没有权力去交涉去命令他们。〞 12号下午,本台记者询问陆丰市市长邱晋雄,将如何处村民受虐致死事件,他没有答复便挂机,再拨无人接听。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蔡姓村民:〝现在政府不给(尸体)拿回来,它怕曝光出去嘛!他不给拍照,不给带手机进去。〞9号午后,薛锦波等3人一起被抓走。当局还抓了另外2人。村民 担心,被抓的4个村民也会遭到毒手。〝没有证件,全部都是穿便服,也没有开警车。40多个人冲进去,就被抓了,那个打死的(薛锦波)是临时代表。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村民代表薛锦波的家属11号晚,被通知到当地殡仪馆。当局称薛锦波〝心源性猝死〞。但,他满身是伤,死状令人惨不忍睹。杨姓村民:〝右手拇指的骨头断了,颈部有瘀血,鼻孔也流血,遍体鳞伤啦,惨不忍睹。〞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广东陆丰市乌坎村村民数个月来多次抗议地方当局非法征地。最近,村民代表薛锦波被抓走后被酷刑致死。村民表示,他们非常担心另外4名被抓的村民,将到陆丰市政府讨回公道,要求法办凶手。
12 Dec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变态辣椒漫画: #徐州丰县首羡小学校车重大事故#网友拍摄的医院现场照片:丰县医院,救护车,死者家属,人山人海,已经处于挤不动状态,实时报道,已经封场,不让人员进入。据统计现在已经死亡37人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Akim-鸡精:广东陆丰市新闻报导称:陆丰9.21事件曾参与打砸的村民薛锦波,被政府抓后第三天期间突发“心源性心脏病”悴死。薛锦波家属前去认领遗体时,看到薛锦波的指甲被抽去,骨头断了几根,皮开肉烂 全身血丝
lianhuaxiaofo 拈花时评-lianhuaxiaofo
何士林:不能写进报道中的内容:事件起因是乌坎村村委会将一块集体土地卖给开发商,卖地款项达七亿多元人民币, 全部被当地官员私吞,知情人士指出,倒卖村民土地的开发商为祖籍乌坎的港商陈文清,他于80年代成为香港的广东海陆丰商会会长,同时也是广东省人大代表。
晚年周恩来(十七)(明镜出版,高文谦作)2011-12-16 02:18:03
把林彪逼上绝路
损。林彪一旦出事,毛很难把自己摘干净。想必在这时,毛才真切感受到同林彪闹翻在政治上对他的伤害,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于一种十分复杂的心情,当林彪的飞机即将飞出国境时,毛决定网开一面,表示:”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都是没法子的事,由他去吧!”
林彪的叛逃,给了一心想保持晚节的周恩来一个让毛泽东”板荡识诚臣”的机会。他知道林彪出逃对毛的震动很大,正在烦乱之中,便主动出来为毛分忧解难,在第一线指挥,把需要处置的事情全部承揽下来,作了各种紧急应变部署。
顺便说明的是,周恩来当时并没有如外界所传的那样立即下达全国禁航令,而只是命令打开华北地区所有雷达监视林彪专机的去向,并指示调度员用 无线电向二五六号专机喊话呼叫,希望他们飞回来,表示不论在哪里降落,”我周恩来都到机场去接。”至于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周恩来当时主张把林彪的座机打下来 的说法,也是以讹传讹。其实,当时拦截飞机的主张是急于想和林彪划清界限的吴法宪提出来的。以周氏的为人来说,是不会在这样重大的问题上擅自作主的,何况 又是如此敏感的问题,弄下好会让毛泽东起疑,所以更不会轻易表态,一定要请示毛本人来作决定。对此,周本人在林彪事件后讲述这件事时,说:林彪是党中央副 主席,军队的副统帅,我仅是个政治局常委,在军队中又没有挂职,怎么能命令部队打掉党章规定的接班人?
事实上,据吴法宪回忆,周恩来当时在电话上劝阻了他,说:不忙,不忙,要请示一下主席。毛泽东听了周的报告后才说了那句”天要下雨,娘要嫁 人”的话来。大概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把这笔账算到了周的头上。甚至大陆官方的理论权威胡乔木生前会见外国访客时也援引了这一说法。周恩来的遗孀邓颖超对 此很不满意,专门向邓小平告了状。不过,这已是后话了。
周恩来是在林彪座机飞越中蒙边界后下达全国禁航令的。内容是:从现在起全国所有飞机,没有毛主席、周恩来、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五人的联合命令,一律不准起飞;绝对不准任何飞机飞到北京来;并要各地空军一律听从大军区司令员的指挥。
据吴法宪回忆,周恩来当时把话说得很严重,说:法宪,如果有任何一架飞机间进北京,我和你的头都要掉了。当时之所以还要拉上林彪的几员大将下达禁空令,是担心林彪在军中的党羽趁机起事,故借用黄永胜等人的名义压一下这些人。由此也可以看出周处理事情的老到。
鉴于当时林彪座机飞出边境后下落下明,周恩来非常担心苏联会趁火打动,对中国发动突然袭击,情势十分紧张。为防不测,他首先劝说毛泽东转移 到人民大会堂暂住,随后奉毛之命主持召开了在京中央政治局成员的紧急会议,宣布林彪叛逃事件,分别从军事、外交、新闻、宣传等方面作了紧急应变的部署。
接下来,周又一一打电话给各大军区和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负责人,向他们通报情况,宣布全军立即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当时前来领受任务的北京市负责人吴隐曾目睹这一情景,他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我进到周总理的房间,看见他正在用保密电话给各大军区打电话。周总理示意我坐下来。我看见周总理很紧张,听见他对电话中说:庐山会议第一次 全体会议上第一个讲话的那个人,带着老婆、儿子坐飞机逃向蒙古人民共和国方向去了。周总理要求各大军区紧急备战。当时,有的大军区负责人还听不明白是谁飞 到蒙古去了,还在电话中提问,周总理着急地说:你们还不懂吗?”
九月十三日夜,已经忙碌了一昼夜的周恩来在应变部署大体就绪后,仍不敢休息,又提笔写信给毛泽东,汇报各方面情况。他知道毛对林彪出逃一事 虽在表面上故作豁达,实际在精神上受到重创,为此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急于想知道林彪的下落。为了多少让毛宽一下心,周特意附送了空军司令部刚刚获悉的一 份关于一架不明军用飞机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降落起火的报告。他在信中这样写道:
现呈上政治局与总参共同拟定的紧急战备指示,参加者有春桥、文元、永胜、法宪、登奎(德生去空军指挥)及张才干、闰仲川、王新亭、彭绍辉、 陈继德五位副总长和我,请主席审批。现与各大军区有通电话几次的(如沈阳、南京、广州,武汉、昆明、成都),其他也都作了布置,通了电话。江青参加了第一 次会谈,现已入睡。先念、国锋,作鹏、会作分别至京西宾馆、海司、总后工作通电话。附上两张情报,值得一阅。也许三叉戟飞机逃出去真烧死了,也许是敌人迷 惑我们。今(十三)日凌晨六时半迫降的直五飞机,被坏人打死一,自杀二,活着二,文件材料甚多。目前此主、北京军区、卫戍区部队均己进入部署位置,机场均 有陆军驻扎,手中亦有机动兵力,便于机动,一切请放心。敬祝主席安康!
九月十四日下午,疲惫不堪的周恩来刚刚服下安眠药睡下,便接获中国驻蒙古大使馆的特急电报,证实了林彪等人确已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机毁人 亡。这样的结局,使得连日来一直提着心的周总算是大大松了一口气,庆幸党和国家逃过了一次大的劫难,他情下自禁地连声说道:”摔死了!摔死了!”然后兴冲 冲地赶到人民大会堂毛泽东的住处,当面向毛报告这一好消息,劝毛放心休息,以便多少驱散一点毛心里的忧烦。
至此,自中共九大后开始的这场文革营垒内部的厮杀,以林彪一棺附身,掩埋在异国沙丘而告终。不过,毛泽东也并非是赢家,而是”抛石头”砸了 自己的脚,不仅毛本人”天纵英明”的神话在一夜之间破产,被供奉在神坛上的偶像地位摇摇欲坠;而且在政治上的阵脚大乱,发动文化大革命之举再也无法白圆其 说。
为此,毛泽东不得不绞尽脑汁对文革以来的许乡问题重新作出解释,调整各方面的关系,在政治上作出某些让步,以稳住文革的败局,这样,祸乱频仍的中国政局出现了一线转机,历史给了周恩来一次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施展自己身手的机会。
在本章结束以的,顺便谈一下关于林彪座机失事的原因。显然是由于林彪死得不明不白,这种结局对毛泽东来说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了,听以很多人并 不相信大陆官方的说法而怀疑毛杀人灭口,指称林彪的座机是被中共军队发射的导弹打下来的。关于这一点,本书在这一章所披露的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当天写给毛 泽东的报告,已可证明此说是站不住脚的,缺少事实根据。不过,事实真相也并非像中共官方所解释的那样,是由于飞机携带燃料不足,迫降失败所致,而是其中另 有隐情。
一位知情人告诉笔者,九一三事件后,林彪专机的驾驶员空军三十叫师副政委潘景寅被定为林彪死党,家人受到株连,流落街头,境况悲惨。前几年,空军有关部门对潘的家属落实了政策,在生活上给予相应照顾。潘的妻子为此感激涕零,向来人下跪磕头谢恩。
据这位知情人说,空军方面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事后从当年林彪出逃的航线分析,飞机强行升空后,曾在空中作过几次很勉强的转弯,从专业的角 度来看,飞机的操作很不正常,不大像是具有高超飞行技术的潘景寅所为,很可能是潘在作某种反抗,而且当飞到接近苏联和蒙古边境时又突然掉头朝中国的方向返 航,于途中坠毁,不仅如此,据说在勘查失事现场时曾发现潘的尸体上有枪伤,不过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一直秘而不宣。直到事过境迁后,才悄悄悄了上述改正”
这表明,林彪的专机升空后对飞行的终点一直举棋不定,这恰好印证了本书前面提及的林彪在生逃时的矛盾心情。至于飞机在接近苏蒙边境时又折回 来,这究竟是林彪改变了主意,下令返航,还是驾驶员潘景寅进行反抗,导致飞机在混乱之中强行迫降失败,不得而知。否则,凭潘氏过人的驾驶技术迫降成功应该 是不成问题的。这是空军很多内行人的看法。至于所谓”燃油不够”的说法,则显然难以自圆其说。因为机上九人的死因实为油箱爆炸后,大火焚烧窒息而亡,如若 油料不够,何来如此大火?此外,还有林彪座机被苏联导弹”误中”击落一说,作者没有掌握确凿材料,无从置评。
不过,如果此说能被证实的话,那么正好从反面证明了大陆官方加在林彪头上所谓”投苏叛国”的罪名并不成立。不然的话,中共了方为什么长期以 来一直对当年蒙古宣称”中国军队飞机入侵蒙古,被导弹击落”一事保持沉默呢?同时,至今不敢要求俄国将这一段的历史档案解密。显然其中有难言之隐。当然, 倘若林彪的座机不是被击落而迫降成功的话,这段历史的结尾就要重新改写了。补记于此,以备异闻。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第七章 试图扭转文革困局的挫败
周为何嚎啕大哭
纪登奎这样回忆道:
当时最紧张的情形刚刚过去,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中央政治局成员还留在人大会堂集体办公。一天,当时协助抓国务院业务组工作的先念和我有事需 要向总理汇报,见总理独自一人坐在他临时的办公室里发呆,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们两人不知道他究竟为什么事情闷闷下乐,便进去好言劝慰。开始时,总理只 是听着,一言下发。后来当听我说到”林彪已经自我爆炸了,现在应该高兴才是,今后可以好好抓一下国家的经济建设了”这样一席话时,显然是触动了他的心事, 总理先是默默地流泪,后来渐渐哭出声来,接着又号啕大哭起来,其间曾几度哽咽失声。我们两人见总理哭得这么伤心,一时下知说什么好,就站在一边陪着。最 后,总理慢慢平静下来,半天才吐出一句话来:”你们不明白,事情不那么简单,还没有完……”,下面就什么也不肯再说了。
周恩来本来是一个自制力极强,决不轻易喜怒哀伤形于色的人。按照”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的说法,这回如果不是伤心到了极点,心中郁积已久的苦闷已经到了非吐不快的地步,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如此恸哭失态的。
作者曾就周恩来究竟为何而哭这个问题问过纪登奎的看法。纪说一言难尽,以他个人的观察,周的伤心苦闷恐怕乍要在于毛、周两人治国的思路不 同,毛强调阶级斗争,周注重抓经济,更看重国计民生问题,为此多次挨批,受了不少委屈,一直有志难酬。应该说,纪登奎看得这是很准的,当然也不尽如此,只 要稍加分析,就不难体会出周此时苦涩的心境。
周恩来除了在治国理念上与毛泽东不同外,两人在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上也有分歧。周的经济思想比较务实,在五十年代主张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速 度要适当,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在综合平衡中协调稳步发展。周并不同意毛在经济工作中种种急躁冒进的搞法,曾为追加一九五六年基建预算的问题和毛当面争论 过,甚至在情急之下,说出过这样的重话:我作为总理,从良心上不能同意这个决定。这对一向对毛总是毕恭毕敬,奉行侍君之道的周来说,是极为少有的。当然, 这番话也为他惹了不小的麻烦,毛对此非常生气,虽然当场没有发作,却一直记恨在心。
为此,周恩来在五十年代中、后期曾挨过当时一心想”超英赶美”的毛泽东下少次批,被指离右派”只剩了五十米”,一度政治地位岌岌可危,到了被迫提出辞职的地步。周本人几乎逢会便检讨”反冒进”的问题,后来虽说总算是保住了总理的职位,但他也委实从中领受了教训。
为了在政治上保持自己的晚节,周恩来虽然有志难伸,却一直竭力隐忍,小心周旋,强迫自己全盘接受毛泽东的主张,在政治上跟毛亦步亦趋,在并 不十分情愿的情况下,深深地卷入了毛所发动的这场文革运动,为此他本人也累垮了身体,结果历史却对周恩来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到头来竟然是一场空!林彪的 叛逃,让这场使整个党和国家付出惨重代价,周本人还跟着做了不少亏心之事的”大革命”完全破产,无法再自圆其说。在这种情况下,深知不好向历史交代的周又 怎么能不感到格外苦闷伤心呢?
问题还不在于此。更让周恩来有苦难言的是,林彪事件的发生,尽管已经使文革运动难以为继,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弦更张,放弃以阶级斗争而纲的思 路,转而致力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因为文革的始作俑者并非林彪,而是毛泽东。实际上,毛、林之所以交恶,除了毛担忧林彪的权势日益膨胀,而要拿掉他的接班人 地位外,同时也和毛、林两人在政治上的想法不同有关,毛不能容忍林彪授意陈伯达在九大政治报告中提出搞”唯生产力论”的那一套。对此,当时赞成林、陈主张 的周恩来是深知其中内情的。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企图倡导抓经济建设,从根本上纠正文革错误的作法都无异于揭毛逆麟,这是毛绝对不会容忍的。但是如果不这样 做,整个国家又无法从文革的困局中摆脱出来,周本人也无法向历史还账,求得良心上的解脱。真/以说,林彪事件后,周深为这种困境所苦而又无以自解,又怎么 能不悲从中来呢?然而,这种苦衷又不可尽对外人道,只好欲言又止,通过大哭一场来稍稍宣泄一下。
不过,周恩来毕竟是深得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擅长在政治上采行中庸之道的老手,总能从各种矛盾之中为自己寻找到某种平衡点,然后尽量兼容并包,允执其中。周氏这种一贯的为政之道,在他试图扭转文革困局的问题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周恩来深知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的命根子,任何企图正本清源的作法都是不智之举,只会触怒毛而把事情搞糟。不过,由于林彪事件的冲击,毛迫于 形势,不得不在政治上作出某种松动和调整,而这正是他可以从中做些文章的地方,虽说回旋余地不大,但毕竟还是有了某种着力点。周很快便在两难之中为他本人 确定了扭转文革困局的分寸,那就是:绝不从正面去触动、清理文革的错误,而把它完全归咎于补彪煽动起来的极左思潮,然后在具体工作中补偏救弊,进行有限度 的拨乱反正。
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周恩来一直恪守这一点,小心翼翼地在毛泽东的容忍限度内行事。他在小的场合向党内外解释林彪事件时,总是尽量为毛所 发动的文革运动辩护开脱,说:林彪叛党叛国,乍听起来是坏事,但转而一想,又是大好事,是文化大革命最大的收获,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二十二年来的伟大 胜利。
在回答林彪何以成为党的接班人的问题时,周恩来绝口不提毛泽东本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责任,只是强调”要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看问题”,然后含糊其辞地表示:林彪取得接班人的地位是有历史原因的,是当时党内形势发展的结果。
大概是连周恩来自己都觉得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牵强,难以服人,但又不便明说,只好拐弯抹角、意在言外地表示:我们这一代就是这两件事,一是陈炯明炮打孙中山的总统府,一是林彪谋害毛主席。陈炯明是孙中山培养起来的,林彪是毛主席几十年培养起来的。
当然,当着毛泽东的面时,周恩来还是尽量为毛开脱,找台阶下。比如,毛在林彪事件后不久会见越南总理范文同时,在谈话中言不由衷地承认他在 林彪的问题上犯的错误,然后又指着陪见的周恩来等人,语带调侃地表示:”现在他们还原谅我,允许我改正错误。”周氏见状,赶紧表示:”我们也犯了错误。” 应该说,毛泽东一开始还是默许了周恩来在实际工作中扭转文革困局的努力,甚至还给予某种支持。但这并下是毛本人迷途知返,想改弦更张,而只是一时的权宜之 计。实际上,毛此刻最大的心病恰恰在于担心有人否定这场押上他全部政治资本而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即便是对周这样一贯忠顺、小心谨慎的人也仍然很不放心,只 不过当务之急正需要依靠他来帮助毛本人在政治上度过难关罢了,所以才暂时容忍下来。此外,毛泽东深知他本人发动的文革运动得罪了一大批党内军中的老干部, 而周恩来则在他们中间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只要能够设法拉住周,再由他从叫呻专圆做工作,事情就会好办多了。为此,毛在林彪事件后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对周 刻意笼络,甚至一反常态,让他过问一向被视为禁区的军队工作,对新成立的军委办三·;会议明确规定:”凡讨论重大问题,要请总理参加。”
与此同时,毛泽东本人也在政治上作出姿态,修补同党内军中老干部的关系。他知道当年为了扶植林彪当接班人,在政治上伤了不少人,特别是军中 的老帅们。为此,毛绞尽脑汁来洗刷他和林彪之间的关系。还在林彪刚刚出逃后形势最紧张时候,毛把所有紧急应变的事情一概交给了周恩来,而他本人则把心思放 在如何为自己解释开脱上。他把林彪的历史老账翻出来,一笔一笔地算,列举了林彪自井冈山以来所犯的十六条错误,在政治局内部进行传达。接下来,毛又在权衡 利弊得失后,硬着头皮批准了对他本人大张挞伐、杀伤力极大的《”571工程”纪要》作为批判林彪的罪行材料印发全国。
毛泽东的这番用心,在当时的中共领导层中,只有周恩来才能多少体会出来。据主管林彪专案的纪登奎说,在是否向下公布《”571工程”纪要》 的问题上,他一度很踌躇,认为这份东西对毛的形象损害太大,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副作用,倾向不对下公布。但他吃不大准,为此找周商量,谈了自己的想法和顾 虑。周听完后表示,主席对这个问题可能有他自己的考虑,建议报送毛,由他本人来决定。
另一方面,惯于从历史故纸堆中寻觅政治灵感的毛泽东又从历代文人墨客的怀古诗中,为自己当初选择林彪作为接班人寻找说辞,进行开脱。像当时 在社会上流传一时的唐朝杜牧的”折戟沉沙”和白居易的”辨材”、”周公恐惧”等,都是毛刻意挑选出来的。其中像”试玉还须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 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一类诗句,便是借古人之口来为他找台阶下的。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在政治上刻意作出姿态,安抚那些曾因”大闹怀仁堂”而被打入冷宫的军方老帅们。从一九七一年秋冬开始,他不断在小范围内 吹风,为”二月逆流”正名,把文革中几位老帅挨整的账全都算在林彪的头上,提出:不要再讲”二月逆流”了,它的性质是老帅们对付林彪、陈伯达、王、关、 戚。并表示:大闹怀仁堂,缺点是有的。你们吵一下也是可以的。同我讲就好了。说到这里,惯于做戏的毛还煞有介事地诘问叶剑英:你们那时为啥不来找我嘛?你 们写写,我批上几句嘛!
周恩来自然乐见毛泽东在政治上作出的这种松动,但心里也很清楚此举并不是真想给”二月逆流”平反,不过是想借此化解党内的怨气,缓和一下和 老干部的关系罢了。因此,周一开始并没有马上见机而作,大事渲染毛为”二月逆流”恢复名誉这件事,为解放老干部造舆论,以免操之过急,惹毛不高兴。他暂时 按兵不动,等待毛在政治上作出更明确的表示。随后的陈毅之死,正好为他提供了这样一个的机会。
应该说,周恩来对陈毅之死心里是很难过的。两人曾是几十年风雨同舟的老战友,相知甚深。文革中,周为了保护陈毅,曾经以身作盾,费了不少心 血。不过,周自觉对陈毅也有亏心之处,在他被打入冷宫后关照不够,特别是在庐山会议的大会上还当众点了”二陈合流”的问题,把陈毅弄得灰头土脸,在精神上 造成很大的压力。对此,周是心里有愧的。如今老友归去,按照人之常情,周恩来自然是希望能够把陈毅的追悼会开得隆重些,以便能够多少补救一下内心的愧疚。 而且这样做还有一层的考虑,那就是借治丧在政治上为陈毅恢复一下名誉。但是,周一开始对此却有些踌躇,因为陈毅究竟是当年”大闹怀仁堂”的十角之一,因为 直言批评文化大革命而触怒毛泽东,成为全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党内”老右”的代表人物。现在毛的态度虽然有所改变,但并无意从根本上改弦更张,况且当年充当反 击”二月逆流”打手的中央文革一干人还在台上,也会找碴生事。这些因素是周恩来在为陈毅恢复名誉时不得不考虑的。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在政治上惹出麻烦,周恩来决定退而求其次。他在随后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陈毅丧事时,并不坚持追悼会一定要按照党 和国家领导人的规格,而只是表示他本人一定要参加,并且要见报。对陈毅的悼词,他更是煞费心思,字斟句酌地补写了一段对陈毅一生功过的评价,说陈毅一生” 努力为人民服务,有功亦有过,但功大于过”。接下来对”功”实写而对”过”虚写。这样,既避免刺激党内文革派,又彰显了陈毅在历史上功劳,在一定程度上达 到了为他恢复名誉的目的。
改完之后,周恩来为慎重起见,又把陈毅的悼词送给毛泽东审阅,请他作最后定夺,并在附信中说:
”陈毅同志是国内国际有影响的人,我增改的一长句,对党内有需要,但如发表在报上,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猜想,究竟如何为好,请主席指示。”
毛泽东不愧是善于在政治上借势行棋的高手,他在审阅陈毅悼词时,大笔一挥,将上述周恩来精心补写的几段评价陈毅一生功过的文字悉数勾去,表示:”功过的评论,不宜在追悼会上作。”不仅如此,毛在追悼会举行的前一刻,还突然决定抱病前去参加。
本来,自林彪事件以后,毛泽东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门了,终日卧床不起。这固然是和毛在精神上受到林彪事件的重创有关,同时也是流年不 利,祸不单行。据毛的保健医生李志绥回忆,毛因在庐山会议后得的肺炎久拖不愈,这时已经病得很重,身体十分虚弱,行动困难,走起路来,两腿像是两条木棍子 似的在地上挪动。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硬是冒着数九严寒去参加陈毅的追悼会,自然不是寻常之举。不过,如果认为这是毛出于悼念井冈山时期的亡友,或是对当年 直言谏诤的党内军中的元老大发”无产阶级震怒”一事内心有所愧疚,那就错了。实际上,毛此举更多的是故作姿态,在政治上收揽人心,安抚在文革中吃了下少苦 头的党内老干部。
据知情人说,毛泽东本来并没有决定参加陈毅的追悼会,但后来听说陈毅死后,三0一医院门口自发地聚集了不少从四面八方闻讯赶水的老干部。他 们站立在寒风中等候,久久不肯散去,坚持要向陈毅的遗体告别,而且人数越聚越多,这件事后来惊动了高层。毛正是在看到这一点后,才在最后一刻决定参加陈毅 追悼会的。
周恩来被毛泽东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有些措手不及。不过在看准毛的意图后,这回他不再犹豫,立即施展了善于见机而作的本领。他一面紧急布 置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设法解决取暖问题,加强警戒,为毛的到来做准备。一面当机立断,趁机提高陈毅追悼会的规格,通知所有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 席宋庆龄和全国人大、政协的负责人出席追悼会,并决定追悼会由他本人亲致悼词,还破天荒地邀请了正在北京的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出席。然后, 他又抢在毛之前赶到八宝山,亲自布置会场,并把这一消息告知陈毅的遗孀张茜。
追悼会前,毛泽东在周恩来、叶剑英等党内军中的一干老人的陪同下接见了陈毅的家人。谈话中,毛友情悲戚,肯定了陈毅的一生,而把陈毅抑郁而 死的责任完全推给林彪,称:我们的老帅,他一个也不要,要是林彪的阴谋搞成了,是要把我们这些老人都搞掉的,云云。其实,当年正是毛泽东为了给九大的召开 铺平道路,决定在八届十二中全会上大批”二月逆流”,把陈毅一干人搞得灰溜溜。毛还在选九大代表时,当众表示陈毅”可做右的代表”,给他造成很大的政治压 力,心情十分沉重。对于毛这种善于逢场作戏的表演伎俩,当时在场的李志绥在其回忆录中有着生动的记述:
张茜进来以后,毛的服务员将毛从沙发上扶起来,迎上去。张螟步趋前。毛拉住张的两只手。
张满脸泪痕,向毛问好。
毛挤着眼睛,咧开了嘴,说:”陈毅是一个好同志啊。”
这时周恩来、叶剑英、朱德(朱当时并未在场,李在这里记忆有误-一作者注)等人纷纷赶到了。我听到旁边有人说:”毛主席哭了。”大家不禁唏嘘起来,整个休息室充满了抽泣声。
但是我没有看到毛流下一滴眼泪,尽管毛又嚎了几声。我常想,毛是极善于表演的,如果他是位演员,他可以成为一位名演员。他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对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控制和影响对方情绪的表情变化。
对毛泽东此举的用心,周恩来自然心知其意,但并不点破,而是顺水推舟,尽量扩大此事的影响,在政治上为解放老干部造势。尽管陈毅的悼词仍是 老一套的党八股,但是周氏在追悼会上读得缓慢、沉重,富有感情,不足六百字的悼词,曾两次哽咽失语,更增添了会场里的悲痛气氛。追悼会后,周示意陈毅家人 设法将毛谈话的意思传出去。直到中午后,他还在一些场台大为宣传这件事情,说:”毛主席参加陈毅同志追悼会,使我们这些老干部、使我们忠于主席的人,都很 感动。”
损。林彪一旦出事,毛很难把自己摘干净。想必在这时,毛才真切感受到同林彪闹翻在政治上对他的伤害,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于一种十分复杂的心情,当林彪的飞机即将飞出国境时,毛决定网开一面,表示:”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都是没法子的事,由他去吧!”
林彪的叛逃,给了一心想保持晚节的周恩来一个让毛泽东”板荡识诚臣”的机会。他知道林彪出逃对毛的震动很大,正在烦乱之中,便主动出来为毛分忧解难,在第一线指挥,把需要处置的事情全部承揽下来,作了各种紧急应变部署。
顺便说明的是,周恩来当时并没有如外界所传的那样立即下达全国禁航令,而只是命令打开华北地区所有雷达监视林彪专机的去向,并指示调度员用 无线电向二五六号专机喊话呼叫,希望他们飞回来,表示不论在哪里降落,”我周恩来都到机场去接。”至于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周恩来当时主张把林彪的座机打下来 的说法,也是以讹传讹。其实,当时拦截飞机的主张是急于想和林彪划清界限的吴法宪提出来的。以周氏的为人来说,是不会在这样重大的问题上擅自作主的,何况 又是如此敏感的问题,弄下好会让毛泽东起疑,所以更不会轻易表态,一定要请示毛本人来作决定。对此,周本人在林彪事件后讲述这件事时,说:林彪是党中央副 主席,军队的副统帅,我仅是个政治局常委,在军队中又没有挂职,怎么能命令部队打掉党章规定的接班人?
事实上,据吴法宪回忆,周恩来当时在电话上劝阻了他,说:不忙,不忙,要请示一下主席。毛泽东听了周的报告后才说了那句”天要下雨,娘要嫁 人”的话来。大概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把这笔账算到了周的头上。甚至大陆官方的理论权威胡乔木生前会见外国访客时也援引了这一说法。周恩来的遗孀邓颖超对 此很不满意,专门向邓小平告了状。不过,这已是后话了。
周恩来是在林彪座机飞越中蒙边界后下达全国禁航令的。内容是:从现在起全国所有飞机,没有毛主席、周恩来、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五人的联合命令,一律不准起飞;绝对不准任何飞机飞到北京来;并要各地空军一律听从大军区司令员的指挥。
据吴法宪回忆,周恩来当时把话说得很严重,说:法宪,如果有任何一架飞机间进北京,我和你的头都要掉了。当时之所以还要拉上林彪的几员大将下达禁空令,是担心林彪在军中的党羽趁机起事,故借用黄永胜等人的名义压一下这些人。由此也可以看出周处理事情的老到。
鉴于当时林彪座机飞出边境后下落下明,周恩来非常担心苏联会趁火打动,对中国发动突然袭击,情势十分紧张。为防不测,他首先劝说毛泽东转移 到人民大会堂暂住,随后奉毛之命主持召开了在京中央政治局成员的紧急会议,宣布林彪叛逃事件,分别从军事、外交、新闻、宣传等方面作了紧急应变的部署。
接下来,周又一一打电话给各大军区和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负责人,向他们通报情况,宣布全军立即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当时前来领受任务的北京市负责人吴隐曾目睹这一情景,他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我进到周总理的房间,看见他正在用保密电话给各大军区打电话。周总理示意我坐下来。我看见周总理很紧张,听见他对电话中说:庐山会议第一次 全体会议上第一个讲话的那个人,带着老婆、儿子坐飞机逃向蒙古人民共和国方向去了。周总理要求各大军区紧急备战。当时,有的大军区负责人还听不明白是谁飞 到蒙古去了,还在电话中提问,周总理着急地说:你们还不懂吗?”
九月十三日夜,已经忙碌了一昼夜的周恩来在应变部署大体就绪后,仍不敢休息,又提笔写信给毛泽东,汇报各方面情况。他知道毛对林彪出逃一事 虽在表面上故作豁达,实际在精神上受到重创,为此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急于想知道林彪的下落。为了多少让毛宽一下心,周特意附送了空军司令部刚刚获悉的一 份关于一架不明军用飞机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降落起火的报告。他在信中这样写道:
现呈上政治局与总参共同拟定的紧急战备指示,参加者有春桥、文元、永胜、法宪、登奎(德生去空军指挥)及张才干、闰仲川、王新亭、彭绍辉、 陈继德五位副总长和我,请主席审批。现与各大军区有通电话几次的(如沈阳、南京、广州,武汉、昆明、成都),其他也都作了布置,通了电话。江青参加了第一 次会谈,现已入睡。先念、国锋,作鹏、会作分别至京西宾馆、海司、总后工作通电话。附上两张情报,值得一阅。也许三叉戟飞机逃出去真烧死了,也许是敌人迷 惑我们。今(十三)日凌晨六时半迫降的直五飞机,被坏人打死一,自杀二,活着二,文件材料甚多。目前此主、北京军区、卫戍区部队均己进入部署位置,机场均 有陆军驻扎,手中亦有机动兵力,便于机动,一切请放心。敬祝主席安康!
九月十四日下午,疲惫不堪的周恩来刚刚服下安眠药睡下,便接获中国驻蒙古大使馆的特急电报,证实了林彪等人确已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机毁人 亡。这样的结局,使得连日来一直提着心的周总算是大大松了一口气,庆幸党和国家逃过了一次大的劫难,他情下自禁地连声说道:”摔死了!摔死了!”然后兴冲 冲地赶到人民大会堂毛泽东的住处,当面向毛报告这一好消息,劝毛放心休息,以便多少驱散一点毛心里的忧烦。
至此,自中共九大后开始的这场文革营垒内部的厮杀,以林彪一棺附身,掩埋在异国沙丘而告终。不过,毛泽东也并非是赢家,而是”抛石头”砸了 自己的脚,不仅毛本人”天纵英明”的神话在一夜之间破产,被供奉在神坛上的偶像地位摇摇欲坠;而且在政治上的阵脚大乱,发动文化大革命之举再也无法白圆其 说。
为此,毛泽东不得不绞尽脑汁对文革以来的许乡问题重新作出解释,调整各方面的关系,在政治上作出某些让步,以稳住文革的败局,这样,祸乱频仍的中国政局出现了一线转机,历史给了周恩来一次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施展自己身手的机会。
在本章结束以的,顺便谈一下关于林彪座机失事的原因。显然是由于林彪死得不明不白,这种结局对毛泽东来说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了,听以很多人并 不相信大陆官方的说法而怀疑毛杀人灭口,指称林彪的座机是被中共军队发射的导弹打下来的。关于这一点,本书在这一章所披露的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当天写给毛 泽东的报告,已可证明此说是站不住脚的,缺少事实根据。不过,事实真相也并非像中共官方所解释的那样,是由于飞机携带燃料不足,迫降失败所致,而是其中另 有隐情。
一位知情人告诉笔者,九一三事件后,林彪专机的驾驶员空军三十叫师副政委潘景寅被定为林彪死党,家人受到株连,流落街头,境况悲惨。前几年,空军有关部门对潘的家属落实了政策,在生活上给予相应照顾。潘的妻子为此感激涕零,向来人下跪磕头谢恩。
据这位知情人说,空军方面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事后从当年林彪出逃的航线分析,飞机强行升空后,曾在空中作过几次很勉强的转弯,从专业的角 度来看,飞机的操作很不正常,不大像是具有高超飞行技术的潘景寅所为,很可能是潘在作某种反抗,而且当飞到接近苏联和蒙古边境时又突然掉头朝中国的方向返 航,于途中坠毁,不仅如此,据说在勘查失事现场时曾发现潘的尸体上有枪伤,不过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一直秘而不宣。直到事过境迁后,才悄悄悄了上述改正”
这表明,林彪的专机升空后对飞行的终点一直举棋不定,这恰好印证了本书前面提及的林彪在生逃时的矛盾心情。至于飞机在接近苏蒙边境时又折回 来,这究竟是林彪改变了主意,下令返航,还是驾驶员潘景寅进行反抗,导致飞机在混乱之中强行迫降失败,不得而知。否则,凭潘氏过人的驾驶技术迫降成功应该 是不成问题的。这是空军很多内行人的看法。至于所谓”燃油不够”的说法,则显然难以自圆其说。因为机上九人的死因实为油箱爆炸后,大火焚烧窒息而亡,如若 油料不够,何来如此大火?此外,还有林彪座机被苏联导弹”误中”击落一说,作者没有掌握确凿材料,无从置评。
不过,如果此说能被证实的话,那么正好从反面证明了大陆官方加在林彪头上所谓”投苏叛国”的罪名并不成立。不然的话,中共了方为什么长期以 来一直对当年蒙古宣称”中国军队飞机入侵蒙古,被导弹击落”一事保持沉默呢?同时,至今不敢要求俄国将这一段的历史档案解密。显然其中有难言之隐。当然, 倘若林彪的座机不是被击落而迫降成功的话,这段历史的结尾就要重新改写了。补记于此,以备异闻。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第七章 试图扭转文革困局的挫败
周为何嚎啕大哭
纪登奎这样回忆道:
当时最紧张的情形刚刚过去,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中央政治局成员还留在人大会堂集体办公。一天,当时协助抓国务院业务组工作的先念和我有事需 要向总理汇报,见总理独自一人坐在他临时的办公室里发呆,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们两人不知道他究竟为什么事情闷闷下乐,便进去好言劝慰。开始时,总理只 是听着,一言下发。后来当听我说到”林彪已经自我爆炸了,现在应该高兴才是,今后可以好好抓一下国家的经济建设了”这样一席话时,显然是触动了他的心事, 总理先是默默地流泪,后来渐渐哭出声来,接着又号啕大哭起来,其间曾几度哽咽失声。我们两人见总理哭得这么伤心,一时下知说什么好,就站在一边陪着。最 后,总理慢慢平静下来,半天才吐出一句话来:”你们不明白,事情不那么简单,还没有完……”,下面就什么也不肯再说了。
周恩来本来是一个自制力极强,决不轻易喜怒哀伤形于色的人。按照”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的说法,这回如果不是伤心到了极点,心中郁积已久的苦闷已经到了非吐不快的地步,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如此恸哭失态的。
作者曾就周恩来究竟为何而哭这个问题问过纪登奎的看法。纪说一言难尽,以他个人的观察,周的伤心苦闷恐怕乍要在于毛、周两人治国的思路不 同,毛强调阶级斗争,周注重抓经济,更看重国计民生问题,为此多次挨批,受了不少委屈,一直有志难酬。应该说,纪登奎看得这是很准的,当然也不尽如此,只 要稍加分析,就不难体会出周此时苦涩的心境。
周恩来除了在治国理念上与毛泽东不同外,两人在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上也有分歧。周的经济思想比较务实,在五十年代主张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速 度要适当,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在综合平衡中协调稳步发展。周并不同意毛在经济工作中种种急躁冒进的搞法,曾为追加一九五六年基建预算的问题和毛当面争论 过,甚至在情急之下,说出过这样的重话:我作为总理,从良心上不能同意这个决定。这对一向对毛总是毕恭毕敬,奉行侍君之道的周来说,是极为少有的。当然, 这番话也为他惹了不小的麻烦,毛对此非常生气,虽然当场没有发作,却一直记恨在心。
为此,周恩来在五十年代中、后期曾挨过当时一心想”超英赶美”的毛泽东下少次批,被指离右派”只剩了五十米”,一度政治地位岌岌可危,到了被迫提出辞职的地步。周本人几乎逢会便检讨”反冒进”的问题,后来虽说总算是保住了总理的职位,但他也委实从中领受了教训。
为了在政治上保持自己的晚节,周恩来虽然有志难伸,却一直竭力隐忍,小心周旋,强迫自己全盘接受毛泽东的主张,在政治上跟毛亦步亦趋,在并 不十分情愿的情况下,深深地卷入了毛所发动的这场文革运动,为此他本人也累垮了身体,结果历史却对周恩来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到头来竟然是一场空!林彪的 叛逃,让这场使整个党和国家付出惨重代价,周本人还跟着做了不少亏心之事的”大革命”完全破产,无法再自圆其说。在这种情况下,深知不好向历史交代的周又 怎么能不感到格外苦闷伤心呢?
问题还不在于此。更让周恩来有苦难言的是,林彪事件的发生,尽管已经使文革运动难以为继,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弦更张,放弃以阶级斗争而纲的思 路,转而致力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因为文革的始作俑者并非林彪,而是毛泽东。实际上,毛、林之所以交恶,除了毛担忧林彪的权势日益膨胀,而要拿掉他的接班人 地位外,同时也和毛、林两人在政治上的想法不同有关,毛不能容忍林彪授意陈伯达在九大政治报告中提出搞”唯生产力论”的那一套。对此,当时赞成林、陈主张 的周恩来是深知其中内情的。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企图倡导抓经济建设,从根本上纠正文革错误的作法都无异于揭毛逆麟,这是毛绝对不会容忍的。但是如果不这样 做,整个国家又无法从文革的困局中摆脱出来,周本人也无法向历史还账,求得良心上的解脱。真/以说,林彪事件后,周深为这种困境所苦而又无以自解,又怎么 能不悲从中来呢?然而,这种苦衷又不可尽对外人道,只好欲言又止,通过大哭一场来稍稍宣泄一下。
不过,周恩来毕竟是深得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擅长在政治上采行中庸之道的老手,总能从各种矛盾之中为自己寻找到某种平衡点,然后尽量兼容并包,允执其中。周氏这种一贯的为政之道,在他试图扭转文革困局的问题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周恩来深知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的命根子,任何企图正本清源的作法都是不智之举,只会触怒毛而把事情搞糟。不过,由于林彪事件的冲击,毛迫于 形势,不得不在政治上作出某种松动和调整,而这正是他可以从中做些文章的地方,虽说回旋余地不大,但毕竟还是有了某种着力点。周很快便在两难之中为他本人 确定了扭转文革困局的分寸,那就是:绝不从正面去触动、清理文革的错误,而把它完全归咎于补彪煽动起来的极左思潮,然后在具体工作中补偏救弊,进行有限度 的拨乱反正。
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周恩来一直恪守这一点,小心翼翼地在毛泽东的容忍限度内行事。他在小的场合向党内外解释林彪事件时,总是尽量为毛所 发动的文革运动辩护开脱,说:林彪叛党叛国,乍听起来是坏事,但转而一想,又是大好事,是文化大革命最大的收获,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二十二年来的伟大 胜利。
在回答林彪何以成为党的接班人的问题时,周恩来绝口不提毛泽东本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责任,只是强调”要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看问题”,然后含糊其辞地表示:林彪取得接班人的地位是有历史原因的,是当时党内形势发展的结果。
大概是连周恩来自己都觉得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牵强,难以服人,但又不便明说,只好拐弯抹角、意在言外地表示:我们这一代就是这两件事,一是陈炯明炮打孙中山的总统府,一是林彪谋害毛主席。陈炯明是孙中山培养起来的,林彪是毛主席几十年培养起来的。
当然,当着毛泽东的面时,周恩来还是尽量为毛开脱,找台阶下。比如,毛在林彪事件后不久会见越南总理范文同时,在谈话中言不由衷地承认他在 林彪的问题上犯的错误,然后又指着陪见的周恩来等人,语带调侃地表示:”现在他们还原谅我,允许我改正错误。”周氏见状,赶紧表示:”我们也犯了错误。” 应该说,毛泽东一开始还是默许了周恩来在实际工作中扭转文革困局的努力,甚至还给予某种支持。但这并下是毛本人迷途知返,想改弦更张,而只是一时的权宜之 计。实际上,毛此刻最大的心病恰恰在于担心有人否定这场押上他全部政治资本而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即便是对周这样一贯忠顺、小心谨慎的人也仍然很不放心,只 不过当务之急正需要依靠他来帮助毛本人在政治上度过难关罢了,所以才暂时容忍下来。此外,毛泽东深知他本人发动的文革运动得罪了一大批党内军中的老干部, 而周恩来则在他们中间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只要能够设法拉住周,再由他从叫呻专圆做工作,事情就会好办多了。为此,毛在林彪事件后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对周 刻意笼络,甚至一反常态,让他过问一向被视为禁区的军队工作,对新成立的军委办三·;会议明确规定:”凡讨论重大问题,要请总理参加。”
与此同时,毛泽东本人也在政治上作出姿态,修补同党内军中老干部的关系。他知道当年为了扶植林彪当接班人,在政治上伤了不少人,特别是军中 的老帅们。为此,毛绞尽脑汁来洗刷他和林彪之间的关系。还在林彪刚刚出逃后形势最紧张时候,毛把所有紧急应变的事情一概交给了周恩来,而他本人则把心思放 在如何为自己解释开脱上。他把林彪的历史老账翻出来,一笔一笔地算,列举了林彪自井冈山以来所犯的十六条错误,在政治局内部进行传达。接下来,毛又在权衡 利弊得失后,硬着头皮批准了对他本人大张挞伐、杀伤力极大的《”571工程”纪要》作为批判林彪的罪行材料印发全国。
毛泽东的这番用心,在当时的中共领导层中,只有周恩来才能多少体会出来。据主管林彪专案的纪登奎说,在是否向下公布《”571工程”纪要》 的问题上,他一度很踌躇,认为这份东西对毛的形象损害太大,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副作用,倾向不对下公布。但他吃不大准,为此找周商量,谈了自己的想法和顾 虑。周听完后表示,主席对这个问题可能有他自己的考虑,建议报送毛,由他本人来决定。
另一方面,惯于从历史故纸堆中寻觅政治灵感的毛泽东又从历代文人墨客的怀古诗中,为自己当初选择林彪作为接班人寻找说辞,进行开脱。像当时 在社会上流传一时的唐朝杜牧的”折戟沉沙”和白居易的”辨材”、”周公恐惧”等,都是毛刻意挑选出来的。其中像”试玉还须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 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一类诗句,便是借古人之口来为他找台阶下的。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在政治上刻意作出姿态,安抚那些曾因”大闹怀仁堂”而被打入冷宫的军方老帅们。从一九七一年秋冬开始,他不断在小范围内 吹风,为”二月逆流”正名,把文革中几位老帅挨整的账全都算在林彪的头上,提出:不要再讲”二月逆流”了,它的性质是老帅们对付林彪、陈伯达、王、关、 戚。并表示:大闹怀仁堂,缺点是有的。你们吵一下也是可以的。同我讲就好了。说到这里,惯于做戏的毛还煞有介事地诘问叶剑英:你们那时为啥不来找我嘛?你 们写写,我批上几句嘛!
周恩来自然乐见毛泽东在政治上作出的这种松动,但心里也很清楚此举并不是真想给”二月逆流”平反,不过是想借此化解党内的怨气,缓和一下和 老干部的关系罢了。因此,周一开始并没有马上见机而作,大事渲染毛为”二月逆流”恢复名誉这件事,为解放老干部造舆论,以免操之过急,惹毛不高兴。他暂时 按兵不动,等待毛在政治上作出更明确的表示。随后的陈毅之死,正好为他提供了这样一个的机会。
应该说,周恩来对陈毅之死心里是很难过的。两人曾是几十年风雨同舟的老战友,相知甚深。文革中,周为了保护陈毅,曾经以身作盾,费了不少心 血。不过,周自觉对陈毅也有亏心之处,在他被打入冷宫后关照不够,特别是在庐山会议的大会上还当众点了”二陈合流”的问题,把陈毅弄得灰头土脸,在精神上 造成很大的压力。对此,周是心里有愧的。如今老友归去,按照人之常情,周恩来自然是希望能够把陈毅的追悼会开得隆重些,以便能够多少补救一下内心的愧疚。 而且这样做还有一层的考虑,那就是借治丧在政治上为陈毅恢复一下名誉。但是,周一开始对此却有些踌躇,因为陈毅究竟是当年”大闹怀仁堂”的十角之一,因为 直言批评文化大革命而触怒毛泽东,成为全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党内”老右”的代表人物。现在毛的态度虽然有所改变,但并无意从根本上改弦更张,况且当年充当反 击”二月逆流”打手的中央文革一干人还在台上,也会找碴生事。这些因素是周恩来在为陈毅恢复名誉时不得不考虑的。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在政治上惹出麻烦,周恩来决定退而求其次。他在随后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陈毅丧事时,并不坚持追悼会一定要按照党 和国家领导人的规格,而只是表示他本人一定要参加,并且要见报。对陈毅的悼词,他更是煞费心思,字斟句酌地补写了一段对陈毅一生功过的评价,说陈毅一生” 努力为人民服务,有功亦有过,但功大于过”。接下来对”功”实写而对”过”虚写。这样,既避免刺激党内文革派,又彰显了陈毅在历史上功劳,在一定程度上达 到了为他恢复名誉的目的。
改完之后,周恩来为慎重起见,又把陈毅的悼词送给毛泽东审阅,请他作最后定夺,并在附信中说:
”陈毅同志是国内国际有影响的人,我增改的一长句,对党内有需要,但如发表在报上,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猜想,究竟如何为好,请主席指示。”
毛泽东不愧是善于在政治上借势行棋的高手,他在审阅陈毅悼词时,大笔一挥,将上述周恩来精心补写的几段评价陈毅一生功过的文字悉数勾去,表示:”功过的评论,不宜在追悼会上作。”不仅如此,毛在追悼会举行的前一刻,还突然决定抱病前去参加。
本来,自林彪事件以后,毛泽东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门了,终日卧床不起。这固然是和毛在精神上受到林彪事件的重创有关,同时也是流年不 利,祸不单行。据毛的保健医生李志绥回忆,毛因在庐山会议后得的肺炎久拖不愈,这时已经病得很重,身体十分虚弱,行动困难,走起路来,两腿像是两条木棍子 似的在地上挪动。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硬是冒着数九严寒去参加陈毅的追悼会,自然不是寻常之举。不过,如果认为这是毛出于悼念井冈山时期的亡友,或是对当年 直言谏诤的党内军中的元老大发”无产阶级震怒”一事内心有所愧疚,那就错了。实际上,毛此举更多的是故作姿态,在政治上收揽人心,安抚在文革中吃了下少苦 头的党内老干部。
据知情人说,毛泽东本来并没有决定参加陈毅的追悼会,但后来听说陈毅死后,三0一医院门口自发地聚集了不少从四面八方闻讯赶水的老干部。他 们站立在寒风中等候,久久不肯散去,坚持要向陈毅的遗体告别,而且人数越聚越多,这件事后来惊动了高层。毛正是在看到这一点后,才在最后一刻决定参加陈毅 追悼会的。
周恩来被毛泽东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有些措手不及。不过在看准毛的意图后,这回他不再犹豫,立即施展了善于见机而作的本领。他一面紧急布 置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设法解决取暖问题,加强警戒,为毛的到来做准备。一面当机立断,趁机提高陈毅追悼会的规格,通知所有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 席宋庆龄和全国人大、政协的负责人出席追悼会,并决定追悼会由他本人亲致悼词,还破天荒地邀请了正在北京的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出席。然后, 他又抢在毛之前赶到八宝山,亲自布置会场,并把这一消息告知陈毅的遗孀张茜。
追悼会前,毛泽东在周恩来、叶剑英等党内军中的一干老人的陪同下接见了陈毅的家人。谈话中,毛友情悲戚,肯定了陈毅的一生,而把陈毅抑郁而 死的责任完全推给林彪,称:我们的老帅,他一个也不要,要是林彪的阴谋搞成了,是要把我们这些老人都搞掉的,云云。其实,当年正是毛泽东为了给九大的召开 铺平道路,决定在八届十二中全会上大批”二月逆流”,把陈毅一干人搞得灰溜溜。毛还在选九大代表时,当众表示陈毅”可做右的代表”,给他造成很大的政治压 力,心情十分沉重。对于毛这种善于逢场作戏的表演伎俩,当时在场的李志绥在其回忆录中有着生动的记述:
张茜进来以后,毛的服务员将毛从沙发上扶起来,迎上去。张螟步趋前。毛拉住张的两只手。
张满脸泪痕,向毛问好。
毛挤着眼睛,咧开了嘴,说:”陈毅是一个好同志啊。”
这时周恩来、叶剑英、朱德(朱当时并未在场,李在这里记忆有误-一作者注)等人纷纷赶到了。我听到旁边有人说:”毛主席哭了。”大家不禁唏嘘起来,整个休息室充满了抽泣声。
但是我没有看到毛流下一滴眼泪,尽管毛又嚎了几声。我常想,毛是极善于表演的,如果他是位演员,他可以成为一位名演员。他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对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控制和影响对方情绪的表情变化。
对毛泽东此举的用心,周恩来自然心知其意,但并不点破,而是顺水推舟,尽量扩大此事的影响,在政治上为解放老干部造势。尽管陈毅的悼词仍是 老一套的党八股,但是周氏在追悼会上读得缓慢、沉重,富有感情,不足六百字的悼词,曾两次哽咽失语,更增添了会场里的悲痛气氛。追悼会后,周示意陈毅家人 设法将毛谈话的意思传出去。直到中午后,他还在一些场台大为宣传这件事情,说:”毛主席参加陈毅同志追悼会,使我们这些老干部、使我们忠于主席的人,都很 感动。”
晚年周恩来(十六)(明镜出版,高文谦作)2011-12-15 03:32:10
毛、林之间的摊牌恶斗
毛泽东是那种一旦翻脸就索性得罪到底的人。庐山会议后打定主意翦除林彪,南巡之举就是为此而来。林彪也并非等闲之辈,不甘坐以待毙,遵循”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古训,有意放”虎”出山,作为他手中与毛最后摊牌时的杀手锏。
此后,批陈整风运动在表面上告一段落,但是一场更大的政坛风暴却在酝酿之中,毛泽东和林彪这两位昔日政治上的盟友已经反目成仇,彼此都心照 不宣,为最后不可避免的摊牌而用尽心机,各逞其能。在这场较量中,林彪明显处于下风,面对毛的步步紧逼,无法从正面应战,但他也不想听天由命,听任毛摆布 宰割。
林彪很清楚毛泽东是不会轻易放他过去的,摆在眼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俯首就擒,像刘少奇一样悲惨地死去;要么铤而走险,跟毛拼个你死我 活。为人个性极强,从不服软,而且又曾在疆场上征战厮杀了大半生的林彪自然不会选择前者,坐以待毙,而是在暗中有所准备,打算在万下得已的情况下,只好豁 出去了。用他本人在读史时总结出来的心得是”与其坐待而亡,不如起而伐之”。
不过,林彪深知这样做在政治上所冒的风险,弄不好非但他本人将会身败名裂,而且还会祸及妻子儿女。因此他不愿意把这件性命攸关的大事托付给 其他任何人,包括他手下的几员大将,实际上,黄永胜等人在庐山会议后已成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吴法宪甚至闹着要跳楼自杀。在这种情况下,林彪只好遵 循”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古训,依靠自己的儿子林立果了,有意放”虎”出山(林立果的小名叫”老虎”–作者注),作为他手中与毛泽东最后摊牌时的” 杀手锏”。
实际上,林彪早就开始在政治上蓄意培养其子林立果。还在文革之初天下大乱的时候,林立果就被送到吴法宪所掌管的空军”锻炼”。随后又迅速入 党提干,并且在空军内部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很快就形成了以他为头的名为”调研小组”的小圈子,发号施台,权力极大,俨然成为整个空军的太上皇。庐山会议 期间,林彪还特意把林立果带上山,让他在政治斗争中磨练。
庐山会议后,已经预感形势不妙的林彪开始考虑动用林立果这颗”棋子”。这年十月间,在毛泽东着手发动批陈整风运动之际,林立果决定把空军司令部的”调研小组”改名为”联合舰队”,开始加紧活动,在北京、上海、广州,北戴河等地设立了秘密据点,搜集情报,训练骨干。
翌年二月下旬,面对毛泽东咄咄逼人的攻势,避居苏州的林彪终于下定决心,准备在迫下得已的情况下,采取非常手段来捍卫他本人的接班人地位:他授意林立果”先搞个计划”
,说:”南唐李后主有两句诗:几曾识干戈,垂泪对宫娥。他就是因为不懂得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所以才亡了国。这是前车之鉴。我们不能束手待毙。”根据林彪的意图,三月下旬,林立果在上海召开”联合舰队”骨干成员开会,研究制定出了《”571工程”纪要》。
应该说,《”57l工程”纪要》是一篇在当时令人振聋发聩的讨毛檄文:文中历数毛泽东建国后种种祸网殃民的罪状和一贯在党内玩弄权术,专制 独裁和翻覆无常的为人,直斥其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封建暴君”。纪要还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规定了实施政变计划的时机、策略和要点。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第一手材料可以证实林彪是否看过这份东西。不过,文中的主要思想显然是出自林彪,像林立果那样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即使初 生牛犊不怕虎,思想上再钉b(骨,也难以在批毛时写出这种只有长期在权力核心圈中与毛共事、对政情极为了解的老手才会有的那种感觉。况且此事非同小可,如 果没有得到林彪的首肯,至少是默许的话,林立果是决不会轻举妄动的,拿他父亲一生的名节和全家的性命当儿戏的。
不过严格说来,《”571工程”纪要》更像一篇批毛的檄文。吖缺少作为武装政变计划所噍具有的周密的实施细节,至多只是提出一个笼统粗糙的 设想。其实这也不奇怪,在当时毛泽东已经被们奉为至高无上的神只,完全掌握政治上主动权的情况下,林彪只能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一切需视毛的举动而动。因 此很难在事先提出一个周密的计划,在政治上发起主动攻击,摆脱一直被毛牵著鼻子走的处境。这一点是林彪的先天不足,成为后来他与毛的较量上始终无法克服的 致命弱点。
就在林立果指挥”小舰队”暗中加紧准备之际,主帅林彪的举动却十分耐人寻味,他并不按照”善用兵者隐其形”的常法行事,而是反其道而行之, 毫不掩饰对毛泽东的不满情绪,有意将两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公之于众。这年”五一”劳动节的焰火晚会,本来是周恩来刻意安排的一场”讲团结”的重头戏。林彪先 是根本不去参加,后经周再三劝说后,才勉强到场,却始终不同毛泽东讲话。毛对林彪也视若不见,冷淡之极,正眼都不看一下。在场的人都感觉到了。林彪仅仅坐 了几分钟后,便不辞而别。
接下来,在六月间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齐奥塞斯库来华访问时,毛泽东指定林彪陪同接见。林彪开始推说出汗不去。毛为此很不高兴,执意坚持林 彪一定要出面。但林彪仍不想理会。后来叶群急了,下跪哭求,陈说利益,林彪才勉强答应。但在会见时,宾乱刖虞喧完,林彪随即退出,一人枯坐在外面大厅的角 落里,一直到会见结束。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个性倔强的林彪尽管在表面上不想认错服输,摆出一副顽抗到底的架式,实际上心里还是很想和毛泽东好好谈谈,解开彼此之间 的心结。因为毛、林二人毕竟曾在几十年的政治斗争中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毛固然对林彪有知遇之恩,林彪自忖也没有对不起毛的地方,凡是毛在政治上处于困境 的时候,他都出来鼎力相助,帮助毛渡过难关。在林彪看来,即使他在这次庐山会议上真有弥天大错,毛也不应该如此翻脸不认人,全然不顾以往多年的交情。况且 他的讲话事先还是经过毛批准的。
这种内心的委屈和郁闷不平之气,自然驱使林彪想要找毛泽东一吐为快。为此,叶群曾出面打电话给毛,提出林彪想见毛,谈一谈。但是,毛泽东却 有意避而不见,迟迟不作答复。为此,生性孤傲的林彪不得不求助江青帮忙,为其安排会面事宜。关于这一点,林彪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说:
毛主席在巡视大江南北时说,林彪不见我,我回去要找他谈。可就我所知,林彪找他很多次,就是见下上。后来没办法才找江青。他最讨厌江青,但 又没办法,因为想通过江青去见毛主席。就在这个时候,江青还给林彪拍了个相,就是解放军画报上的那一张。这张相照了两次。江青说她在钓鱼台已经布置好了, 让林去。林为见毛主席赶紧去。走得急,脸都没刮。到了钓鱼台,现借了江青秘书的刮脸刀刮了刮。照片拍了,但还是没见上毛主席。
林彪在连吃闭门羹后,终于放弃努力。毛泽东竟然如此绝情,连一个见面谈谈的机会都不给,这让林彪感到十分寒心,知道毛根本无意茎祈修好,自 己在政治上已经没有退路,不得不面对日益临近的最后摊牌,前途凶多吉少。为此,林彪心情沉重,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大难临头。七月上旬,他携带叶群离开北京前 往北戴河。据前往机场送行的吴法宪回忆说: “林彪很沉闷,一句话不讲,和过去完全下同,很反常。”果然,林彪一去不复返,两个月后便从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消失,葬身于异国的荒漠之中。
毛泽东之所以对林彪避而不见,自然也是有他的考虑。他很了解林彪的为人,不相信他会诚心认错服输,更不愿意把自己置于一个难堪的境地-一如 果和林彪当面锣对面鼓地把问题摊开,毛很难对自己屡屡出尔反尔的言行辩解。况且,毛是那种一旦翻脸就索性得罪到底的人,决不会因念林彪旧好而动摇他要解决 问题的决心。只不过一时还找不到动手的适当由头罢了。这件事从反面提醒了毛要及早动手,以免夜长梦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
毛泽东很快便抓住了林彪手下大将黄永胜的辫子,从而对林彪的讨伐在政治上师出有名。差下多就在林彪黯然离京的同时,七月三日,美国总统国家 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当晚中美双方第一轮会谈结束后,周恩来匆匆赶去向毛汇报情况。中美会谈本来是改变战后世界战略格局的大事件,不过当时在毛泽 东的内心天平上,还下及查问林彪一干人政治动向的分量重。毛把急于汇报中美会谈情况的周氏撇在一边,表示:”那个不忙。”然后同点名参加汇报的总参政治部 副部长熊向晖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的”题外话”,详细询问总参机关内部批陈整风的情况。
当毛泽东得知黄永胜等人在总参捂盖子,封锁他们在庐山会议上配合陈伯达发难的情况时,一直在考虑下一步如何做文章而苦于抓不住多少把柄的毛 当即表示:”他们的检讨是假的。庐山的事情还没百完,还根本没有解决。这个当中有鬼。他们还有后台。”d’睁 当周恩来出来打圆场,以他本人曾经犯路线错误而得到毛泽东的挽救为例,试图为黄永胜等人缓颊时,毛仍不放过,表示:那个不同。你犯错误是阳谋,黄永胜他们 搞阴谋,搞分裂,他们是暗藏的反对派,搞阴谋,搞分裂,就是搞修正主义。
一个月后,毛泽东决定御驾亲征,前往南方巡视,向党内军中的各路诸侯吹风打招呼,解决林彪的问题。八月十五日,毛冒着炎夏酷暑,从北京启程,一路上走走停停,多次召见沿途各地党政军负责人谈话。
在谈话中,毛泽东大讲党内路线斗争的历史,把庐山会议上的发难定为党内”第十次路线斗争”,并且指名道姓,把林彪的问题端了出来,称这次庐 山会议是”两个司令部的斗争”,林彪对此”当然要负一些责任”。有人看我年纪老了,快要上天了,急于想当国家主席,要分裂党,急于夺权?这件事还没有完, 黑手不只陈伯达一人,后面还有人。毛在谈话中一面表示”对林还是要保”,不过又有言在先,说:”犯了路线错误的头面人物,改也虽,,,44
应该说,毛泽东的南巡之举是经过精心谋划的,在政治上一箭双雕:既先发制人,在党内制造倒林的舆论,瓦解林彪的阵脚;同时又是敲山震虎之举,暗中惹战激将,等待林彪作出过度反应。对于后者,人们往往有所忽略。其实,这便是毛的老谋深算之处。
毛泽东心里很清楚,即使对庐山会议上的事上纲再高,也很难凭此废黜林彪已经载入党章的接班人地位。况且一旦把问题摊开,林彪势必道出真相, 让毛本人也下不了台。因此必须设法引蛇出洞,让林彪露出更大的马脚,这样才能抓住他的把柄,说报党内多数人同意拿掉林彪的接班人地位,鉴于林彪自庐山会议 后软硬不吃,始终不开口,毛这次索性把话挑明,而且直接捅到下面去,令他无法再继续装聋作哑。而林彪无论怎样应对,都不会有好结果。逼就址毛泽东的真/J 意算盘。
后来事态的发展果然如此。
林彪虽然早就对与毛泽东的摊牌暗中有所准备,但事到临头,还是措手不及。在此之前,林彪实际上还在心存侥幸,宁愿相信毛找不到什么正当理由 向他开刀,因而一直按兵未动,避居北戴河静观动向。在毛动身南巡后,林彪虽知此举来者不善,但还是故作姿态,专门打电话给周恩来,表示在毛回京前一定通知 他,他想在北京迎接毛。林彪此举与其说是他还幻想和毛缓和关系,不如说是想打听毛的动向,以便及早做打算。
九月六日,毛泽东南巡讲话的内容传到北戴河后,给了林彪当头一棒。林彪本来预计毛动手的时机可能选择在国庆节之后召开的四届人大会上,为此 曾派叶群在八月上旬以检查乳腺癌为名返回北京,分别找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等人密谈,互相通气,商讨对策。叶群告以许多迹象表明,毛这回可能要 把林彪的问题往外端,提出要在四届人大会前及早做工作,向毛请愿拿掉张春桥,若毛不答应,再向毛示威,求得解决。
不料,毛泽东却提前下手,而且把本来应该首先在中央常委内部解决的问题,直接捅到下面去,四处点火放风,措辞用语甚至超过了当年整刘少奇时 的分量,大有要在政治上置人于死地的味道。尽管毛在南巡谈话中并没有把门完全关死,但林彪认定那只不过是毛的花言巧语而不愿再相信他了。事实上,毛所谓” 回北京以后,还要再找他们谈谈”的说法不过是虚晃一枪,如果毛真有此意,为什么在此之前一直对林彪避而不见呢?
按照大陆官方的说法,林彪随后根据《”571工程”纪要》制定的上、中、下三种方案作了紧急应变:
上策是谋害南巡途中的毛泽东;中策是到广州另立中央;下策是作出外逃的准备。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林彪虽然默许其子林立果暗中制定了《”571工程”纪要》,但那只不过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东西,其中并没有什么具体方案叮供实施。
据知情人说,林彪通过不同的渠道获知毛泽东南巡讲话的内容。林最初的想法一度是什么也不做,哪里也下去。他对叶群、林立果说;”不想活 了”,摆出一副准备坐等挨整的架势。在此之前,林彪还交待身边的人说:北戴河的房子不要盖了,反正我活不了几天!那几天,林彪身边的一些工作人员看到,林 彪频频与叶群关起门长时间密谈,商量对策,叶群进进出出,眼睛都哭肿了。
林彪之所以最初萌生万念俱灰的念头,一切听天由命,并非真的看破红尘,而是他在评估形势后,深知即便在政治上豁出去了,和毛泽东拼死一战, 也是凶多吉少,毫无胜算。而且他此时已经看出了毛所玩弄的惹战激将的把戏,知道一旦自己有所反抗,那正早毛所求之不得的,正好坐实了毛强加给他的所谓寸卧 事解放军造反的罪名。再加上林彪本人长期以来一直病病怏快,对政治和人生都已经厌倦,所以事到临头,一度萌生一死了之的念头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林彪并没有斩断尘缘,不能下考虑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如果听由毛泽东摆布,在政治上遭到整肃的话,势必株连全家。这是身为人父和一家之 主的林彪所于心下忍的。在文革中因为老子倒台,儿女们流落街头,境况悲惨,这种情况已经看得太多了。况且叶群在知道毛泽东在南巡讲话中点了她的名后,惟恐 毛首先拿她开刀,已经失魂落魄,整日哭求林彪带著全家躲到国外去,像王明那样当寓公。林彪被膳得心烦意乱,甚至一度表示了同意,但因林立果的反对而暂时作 罢。
与叶群不同,林立果初生牛犊不畏虎,是文革那个年代熏陶出来的有强烈参与意识和使命感的政治狂人。他既不同意林彪坐等挨整的消极态度,认为 林彪的身体状况根本经不起折腾,一旦被关起来,用不了两三个月就会像刘少奇一样被折腾而死;更反对叶群的主张,不甘心临阵脱逃,而渴望与毛泽东一争高低, 在政治上建功立业。为此,林立果力主动用他所掌握的”联合舰队”,主动出击,同毛拼个鱼死网破。九月七日下午,林立果在和其姐林立衡的谈话中曾透露了这一 想法。林立果的未婚妻张宁在回忆录《尘劫》一书中详述了劫后重逢时,林立衡回忆当时姐弟两人谈话的情况:
立果说:”反正形势对首长非常不利,坐着等死不如主动出击,说不定有一线希望!我想再看看形势发展,实在不行就跟一组(毛泽东代号–作者 注)硬干!或者到广州立中央,再不行就上山打游击。首长带兵多年,军队威信高,到时把一组两面派老底全兜出去,把他干的坏事公诸天下,号召全国声讨。总会 有办法的。
张宁接着写道:
林立衡坚决制止他冒险念头。林立果大发牢骚道:”我咽不下这口气!一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说整谁就整谁,别人不敢反,我就反!首长(指林彪–作者注)忍耐那么多年,还是避不过。你就甘心眼睁睁看着首长挨整?!”
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劫后余生的林立衡极力回避其父林彪在企图谋杀毛泽东这个问题上的责任,而把它说成是林立果一人所为。实际上,这个主意 即便是林立果首先提出来的,但最后的决心还是只有林彪才能去下。林立果纵使再胆大妄为,也不敢在谋杀毛这样非同小可的问题上自行其是,拿全家人的性命来赌 博。显然,没有林彪的点头,林立果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擅作主张的。
有点反常的倒是,曾经是几十万大军统帅的林彪在这紧要关头却显得优柔寡断,举棋不定。不过,这也难怪,因为对手毕竟是被人奉若神明、令人生 畏的毛泽东。林彪既无法通过党内合法斗争的途径从正面应战,在几种应变的非常手段中也找不出一个万全之策来避免自己身败名裂、累及家人的选择。在走投无路 的情况下,深感毛逼人太甚的林彪恶从胆中生,只好横下一条心,转而同意林立果提出的对毛先下手为强的主意。尽管林彪明知这是一招险棋,毫无成算,但在惶急 之中,也就只好铤而走俭,孤注一掷了。
应该说,林彪的谋反实出无奈,是在走投无路之际,为了自保而被逼上梁山的。关于这一点,林立果在九月七日下午试图说服林立衡的那次谈话中有 所透露,说:现在情况很紧急,昨天晚上,主任(指叶群–作者注)就提出逃到国外去。首长(指林彪-一作者注)开始没同意,后来被主任逼得同意。他们要我立 即调飞机,我借口来下及,推迟了一天。今天早上,把周宇驰(”联合舰队”参谋长-一作者注)从北京找来商量,说服了首长,暂时不走。首长抱着老周,哭着 说:”我一家老小都交给你了,你要救救我们一家。”
九月八日,林立果携带林彪所写的”盼照立果、宇驰同志传达的命令办”的手令潜回北京,紧急策划部署谋杀毛泽东的行动。
然而,毛泽东对林彪的这一手早有所防备,毛一向深居简出,行踪诡秘,让人难以捉摸。南巡前,他已经从担任过他的机要员、其丈夫在空军党委办 公室工作的谢静宜那里得知,林立果在空军成立了秘密组织”联合舰队”,正在做武装夺权的准备。行前,他只把此行的大体日程安排告诉了周恩来一人。南巡途 中,毛更是处处加强了戒备,对行程严格保密,警惕性极高。为防止林彪狗急跳墙,毛泽东在向各地党、政、军负责人吹风交底的同时,已经预先打了招呼,公开点 出了”军队造反”的问题,说:这几年我犯了个错误,过去军队被彭(德怀)、黄(克诚)抓去了,如今又披林、黄抓去了,现在我要抓军队的事了;并直截了当地 警告说:”我就不相信黄永胜能够指挥解放军造反了。”
对于一些历史上属于林彪山头或是和黄永胜有渊源的大军区,毛泽东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手法,有意识地做了分化瓦解的工作,把他们争取过来。比 如,毛曾当众敲打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和政委刘兴元,说:”你们同黄永胜关系那么深,黄永胜倒了,你倒得了?”另一方面,毛又刻意笼络他们,称”你们几个人 都是我这个山头的(指他们曾是红一方面军的-一作者注)。”并指挥他们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要他们步谓一致,一切行动听指挥。毛泽东这一手十分老 辣,在政治上先声夺人,起了警告防范的作用,避免了各地党、政、军人员因不明就里而跟着林彪走,而且有效地挖了林彪阵营的墙角,打乱了他的部署,导致原有 的打算完全落空。这一点,随着后来事态的发展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除此之外,毛此举还震慑住党内军中林彪的势力,令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乃至倒戈一击,转而 向毛反映林彪的问题。其中引起毛泽东警觉的主要是这样几件事:
一是在南昌时,时任江西省党政军第一把手、同林彪有很深关系的程世清曾单独向毛泽东汇报了林彪周围的一些反常情况,其中包括周宇驰来南昌活 动和找他谈话的情况,以及林立衡曾警告他的家人以后少同林家来往,说搞不好是要杀头的。二是在杭州时,空五军军长白宗善暗中派人向毛传话说,有人并不欢迎 毛到杭州来,并暗自装备飞机,要毛多训小心。三是在毛下榻的刘庄,工作人员中有人把陈励耘暗中布置向他汇报毛每日活动情况的异常举动悄悄报告了毛。
毛泽东本来就对林彪存有很大的戒心,因而一路上处处提防,警觉性极高,在接获不同渠道反映的种种可疑情况后,尽管还只是一些蛛丝马迹,但已 经让正在杭州逗留的毛感到来者不善,隐伏凶兆。据他身边的警卫人员回忆,毛在杭州逗留期间情绪越来越不安,吃不下饭,睡下着觉。在获知掌握杭州警卫大权的 陈励耘搞特务侦察活动后,毛意识到自己进了”贼窝子”,于是当机立断,就在林立果携带林彪手令赶回北京的九月八日晚上,决定缩短行程,尽快返回北京。
不过,毛泽东对自己的行止滴水不漏,甚至就连在京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也被蒙在鼓里。同时,深知兵不厌诈有毛又故布疑阵,把他的专列调来调去,有意对外界制造国庆节前夕才准备返回北京的假象,两天后又突然离开杭州,取道上海赶回北京。
后来的事实证明,毛泽东布下的这一迷魂汤,在很大程度上摆斥了林立果一干人。本来,策划谋杀毛的行动就是铤而走险,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技术 上都存在着无法克服的障碍和难题。由于多年来造神的结果,毛早已成为当时整个社会顶礼膜拜的偶像,人们在思想内心存有任何一点对毛不忠的想法都已是大逆不 道,更不用说对其直接下毒手了。再加上毛的行踪无常,住地又戒备森严,更使得谋杀行动难上加难。
在这种情况下,林立果手下干人虽然从九月八日夜里开始,经过两天两夜的密谋策划,设想了各种行动方案,但始终找不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与 会的”联台舰队”骨干成员虽说都曾宣誓过效忠林家父子,但事到临头,大多数人还是胆怯心虚,互相推诿,极力强调客观困难,没有人愿意出头。因为谁都清楚这 种事即使干成的话,也绝不会得到林家父子的善待,到头来难免落得被杀人灭口的下场。
面对重重困难和部属的畏难退缩,就连主持行动的林立果也一度动摇起来,在立即动手和继续等待时机之间委决不下,只好通知了第一线指挥的江腾蛟”先不要展开部署,否则就没有收的余地”。
当然,林立果这样做并下是打退堂鼓,而是因为他判断毛泽东在沪、杭一带至少还要再盘桓几天,这样还有时间从长计议,等搞出一个确有把握的方案后再动手。这样考虑自然也有其道理,毕竟此举非同小可,攸关林彪全家的身家性命,只可成功,不能失收,因此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这样一来,正好中了毛泽东的缓兵之计。几乎就在林立果下令暂时按兵不动的同时,九月十日下午,毛突然从杭州启程转道上海,并且下令不 要通知当地负责人。到上海后,毛又一反以往下榻在顾家花园的惯例,就留在专列上过夜。毛在上海逗留的主要目的是想向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打招呼,因为作为 一方诸侯的许世友一向与张春桥矛盾很大,而林彪也有意利用这一点做许的工作,毛担心许会被拉过去,所以在上海整整等了刚好到大别山视察工作的许世友好几个 小时。第二天,毛得到了许世友表态”庐山会议问题,按主席的指示办”的保证后,立即动身返回北京。
行前,毛泽东为了掩人耳目,又使用了”金蝉脱壳”之计,指定造反派出身的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王洪文代表他在锦江饭店请许世友吃饭,王洪文又 把林立果党羽、第四军政委王维国拉上作陪,而毛本人却不辞而别,悄悄离开上海,命令沿途铁路全线绿灯,昼夜兼程北上,于十二日午后返回北京。
当时,警觉性极高的毛泽东并没有马上进城,而是先在丰台车站召见了北京市党政军负责人,察探动向,又对他大谈了一通庐山会议上的斗争,点 出:”黑手不止陈伯达一个,还有黑手。在确定京城以外确实没有异动后,毛吩咐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调集工兵进驻南口,以防不测,然后才返回中南海寓所。
等到九月十一日上午,林立果接到叶群”抽鞭子”的电话后,重新展开部署时,已经失去先机。更令事情无可挽回的是,王维国虽然在中午陪王洪文 请许世友吃饭时,就已经得知毛泽东已离沪北上的消息,但害怕林立果让他出面动手谋害毛,所以直到晚上毛的专列即将驶出江苏的地界后了通风报信。这样,当林 立果接获毛北上的消息时,已经是九月十一日夜里了。这时,毛的专列已安然通过苏州至无锡之间的硕放铁路桥一-这里曾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动手地点,即将进入 山东境内了。至此,谋杀毛的计划整个落空。
问题还不止于此。更令叶群、林彪胆战心惊的是,毛泽东突然中断在外地的巡视,赶回北京,在他们看来一定是内部出了叛徒,走漏了消息。一旦追 查起来,肯定纸里包不住火,非但他们罪责难逃,而且还势必会把林彪牵扯出来,全家都会被送上断头台,落得比刘少奇一家人还惨的下场。自知闯下大祸的叶群、 林立果母子二人此时已经乱了方寸,张皇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在这生死关头,叶群、林立果当然不敢擅作主张,只好据实禀告林彪,一切由他最后拿主意。
林彪虽然身经百战,但这一次还没有和毛泽东正式交手就败下阵来,还是不免心慌意乱,他很清楚自己已是山穷水尽,没有什么退路了,毛绝对不会 轻饶自己,最后大不了是一死。据林彪身边的人回忆说,林彪在得知毛突然赶回北京的消息后,曾对叶群表示:”反正活不多久了。死也死在这里。一是坐牢,二是 从容就义。”
很显然,如果说林彪在此之前还可以以静制动的话,让毛泽东去伤脑筋向党内外解释废黜他本人亲自选定的接班人,而如今事情已经败露,毛只要公布林彪企图谋害他的事实,就很容易请君入瓮,挑起众怒,让”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
在这种情况下,个性极强,从不服软的林彪索性一不做二下休,破釜沉舟,作困兽之斗。他决定立则转移到广州去,同时设法惜上手下的几员大将。 这是林彪在毛泽东南巡讲话后,和叶群、林立果商量出来的一条退路,并为此做了各种准备。林彪之所以选择南飞广州,是因为广州军区是当年四野的老班底,黄永 胜又经营多年,而且地理位置机动,远离北京,背靠香港,在政治上可进可退。
林彪的打算是坐镇广州,先静观毛泽东下一步的动向,如果毛逼人太甚,执意要往死里整人,就和他彻底摊牌,先谈判,后动武,迫使毛停止找碴整 军队的批陈整风运动。如果谈不成,就在广州立即召开军队师以上干部会议,揭露多年来毛祸国殃民的罪行,号召军队站在人民一边,举事讨伐毛的暴政,并且联合 苏联,实行南北夹击。
然而,这一反叛计划还没有付诸实施,就胎死腹中。原因是内部出了”叛徒”。泄露了事机的不是别人,而是林彪的爱女林立衡。在林家中,林立衡 素来受到林彪的钟爱,却与她的母亲叶群的关系很紧张,一直在精神上受到叶群的虐待。为此,她曾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叶群所生,甚至以死来抗争叶群对它恋爱婚 姻的干涉。在林立衡看来,林彪和毛泽东两人之间本来只是有些”误会”,事情闹到这一步,在很大程度上是叶群从中坏的事。
因此,林立衡认为确实应该好好整一下叶群,同时希望其父林彪能够同毛泽东好好谈一谈,解开彼此之间的心结。以后林彪可以退出政坛,像朱德一 样在家赋闲养老,保住政治上的善终。基于这种想法,林立衡曾激烈地反对林立果打算谋杀毛的计划,认为这样做只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给林彪乃至全家惹上杀 身之祸;至于割据南方或流亡海外更是异想天开,自毁名节,决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但是,林立果一意孤行,根本听下进任何劝告,在这种情况下,林立衡只好在暗中展开了保护其父林彪的行动。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林立衡当时和 事后都一直认为整个事情虽然打着林彪旗号,主谋却是叶群和林立果二人。早已病病怏怏、疏于政事的林彪并不完全知情,在很大程度上被母弟二人所摆布。至于她 本人当时之所以没有敢告诉林彪,是因为这件事非同小可,担心林彪的身体经不起这样的刺激,再说也没有掌握真凭实据,所以才一直犹豫不决。不过,林立衡相信 只要能设法把林彪留在北戴河,哪也不去,就能挫败叶群和林立果二人的图谋,最终保全父亲的名节。为此,她在私下里遂向林办的工作人员打招呼,把他们动员起 来监视叶群的行动,准备万不得已时出面敦促中央保护林彪的安全。
九月十二日,也就是毛泽东突然北上,赶回北京之际,林立衡发现叶群情绪反常,整日坐立不安,不断到林彪别陛进进出出,关起门来密谈。更令她 疑窦丛生的是,叶群一面四处放风说准备到大连去,另一面却又匆匆忙忙地强行为她举行订婚仪式,在这背后显然大有文章,等到林立果当晚从北京匆匆赶回北戴河 后,林立衡随即又通过林彪身边的勤务员窃听到叶群、林立兴试图劝说林彪出走的只言片语,并且了解到林立果已从北京带间一架三叉戟专机。她认为情况紧急,叶 群、林立果准备”劫持”林彪出走,于是通过中央警卫团向中央作了汇报。
林立衡的这一举动,完全打乱了由林彪下决心、林立果贝体策划的南下广川的反叛计划,从而避免了整个国家卷进一场大的战祸之中,老百姓免遭刀 兵血光,生灵涂炭的惨剧,对此,林立衡在历史上的功不可没。不过,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此举非但未能保住林彪的名节,反而在政治上帮了毛泽东的大忙,从背 后捅了自己的父亲一刀,迫使林彪在仓皇之中乘机出逃,落得个机毁人亡,身败名裂的下场。
当然,仅仅是林立衡的举报还下足以导致林彪这样的结局。在随后的事态发展中,已经在政治上转向的周恩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坐镇北京指 挥,助毛泽东一臂之力,临机处置蝉变,贯彻执行毛的意图,在有意无意之间打草惊蛇,导致整个事态急转直下,给了林彪致命的一击,把他逼上绝路,酿成震惊中 外的九一三事件。
“板荡识诚臣”
在毛、林之间展开的恶斗中,从来不站在失败者一边的周恩来不再首鼠两端,决心助毛泽东一臂之力。这既和他一贯的为人有关,同时也定他内心深处为臣侍君之道的心态作祟,想为毛分忧,在政治上经受这一考验,保住自己的晚节。
自中央批陈整风汇报会结束后,周恩来的政治态度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如果说在此之前,他还试图扮演和事佬的角色,极力弥合毛、林之间的裂痕 的话:那么在此之后,则放弃了这种努力,不再企图左右逢源,而是明显倒向毛泽东一边了。这一方面是由于不满林彪不听劝说,执意硬顶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看 出了毛翦除林彪的决心已定,这件事绝不会轻易了结。毛、林之间势必有一场恶斗。
周恩来在审时度势后,非常清楚双方的实力悬殊,林彪显然不是对手。在这种情况下,从来不站在失败者一边的周氏自然站到了毛泽东一边。周选择 跟毛走,而不帮助在治国方针、仆口他政见相同的林彪,当然是和他一贯”西瓜傍大边”的为人有关,同时也是他内心深处为臣侍君之道的心态作祟,想为主(毛) 分忧,在政治上经受这一考验,保住自己的晚节。为此,已经预感到山雨欲来的周恩来在这期间曾对日本的访客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疾风知劲草。”其实,作 为一句完整的成语,后面还有下半句话,那就是”板荡识诚臣”,可以说,正是他这种心态的流露。
周恩来的这种态度,使政治上的天平更向毛泽东一边倾斜,使林彪陷入更加不利的处境。对周这种随风倒的作法,林彪很不满意,曾对他手下的几员 大将传话,指周历来如此,为人圆滑,没有原则,在政治上摇摆不定,靠不住,要他们提防。林彪还在家中对中美和解一事借题发挥,表达对周的下满,讥讽他借此 大山风头,说”周恩来跟美国人打交道,是要吃亏,栽跟头的。”并翻出一些老账来,诸如指周在办民航的指导方针上,只抓业务,不突出政治等等。
然而,对毛泽东来说,周恩来在政治上倒向自己一边,却是事先料定的结果;毛虽说对周在党内斗争中总是和稀泥,左右逢源这一点很不以为然,但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够牢牢掌握大局,在同林彪的摊牌中占据上风,在政治上摇摆不走的周就会自然倒向他这一边。
为此,毛泽东在南巡前,就已经预先做了争取周恩来的工作,向他交了底,两人在政治上形成了某种默契。像前述毛在基辛格秘密访华时,当着周的 面所讲的那一番”题外话”就是含有向他打招呼之意。南巡途中,毛更是不断派专人将自己同沿途各地党、政、军负责人的谈话记录送给周,让他了解最新的动向。
对毛泽东的这种关照,周恩来自然心领神会,预先知道了毛在政治上的底牌,将会有大的动作来解决林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周决意默契配合,鼎 力相助。八月上旬,他因陪同缅甸政府总理奈温前往广州参观访问而需离开数日,临行前,特意写信给毛,表示:”主席如有急事,可经吴旭君同志以保密电话告诉 我,或告海容转告。”
十二日返京后,周恩来又立即赶到毛泽东的住处面茧机宜。后来的事实证明,毛正是在与周这次密谈后,才最终定下南巡大计,在党内军中制造倒林 舆论。两天后,毛泽东动身前往外地巡视,而周恩来则坐镇京畿,帮助毛掌握局面。他所主持的四届人大各项筹备工作,已将林彪手下的四大金刚排除在外。
更能表明周恩来此时政治态度的,是他一改在中共九大时当众赞扬林彪是井冈山会师的”光荣代表”的说法,而对一幅准备对外公开发表的题为《遵义会议》的油画作了批示,指出该画把毛泽东、林彪放在一起的作法,”是违反历史事实,应予否定”。
毛泽东离京南巡后,周恩来按照预先的确定留守京城,着手展开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同时沉机观变,密切注视着毛、林双方的动向。像前述叶群 以”检查乳腺癌”的名义从北戴河回京后,周特意打电话到毛家湾”问候”。当听被叶群正在接待客人,周马上追问是哪些客人?前让秘书转告他的问候,说:她是 病人嘛,你们要照顾她少会客,好好休息。
这期间,周恩来曾再次前往北戴河向林彪”汇报工作”。不过,与四月间的那次北戴河之行相比,这次更多的已是虚应故事,并暗中查探林彪的动向了。与此同时,周则通过各种渠道继续同毛泽东保持联系,互通信息,从汪东兴、华国锋等人那里了解毛的最新意图。
九月十二日晚十时许,周恩来接获了林立衡关于叶群、林立果准备”劫持”林彪出走的报告。当时他正在人大会堂主持讨论四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 告》草稿。对此,周最初是有点半信半疑。他原先就被告知林彪这两天有动身去大连的打算,是计划内的安排,为此他还特意传话,让林彪好好休息,在国庆节前返 回北京。此外,他对叶群和林立衡母女之问的紧张关系早就有所耳闻。在这种情况下,林立衡的报告未免让人觉得有些危言耸听,一个堂堂的副统帅怎么可能被自己 的老婆和儿子所”劫持”呢?万一弄错了,就不好收场了。不过由于事关重大,周不敢马虎,随即放下手头的所有工作,紧急处理这什事情。
周恩来首先做的是想弄清情况,特别是林彪本人的态度。他知道毛泽东南巡讲话的内容,林彪大概已经听到风声。对毛分量很重的批评,林彪在精神 上有压力,个人闹情绪在所难免。不过,林彪家里竟然闹出乱子,出现这等咄咄怪事,还是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为此,他一面命令警卫林彪住地的中央警卫团(即八 三四一部队)密切注视,有情况随时报告,一面亲自打电话给林立衡,盘问她这样报告有什么依据?
但是,林立衡有难言之隐,不便把她所知道的情况和盘托出,只是一个劲地强调林彪的安全”有问题”,要求中央采取措施,确实保证他的父亲不出 问题。周恩来这时显然更关心的不是林彪的安全问题,而是他本人是否准备㈩止,于是吩咐林立衡:”发动所有的人,想一切办法摸清首长(指林彪–作者注)态 度,立即报我。”
随后,周恩来根据林立衡提供的线索,着手追查林彪座机的下落,很快便发现在北戴河的山海关机场果然停候着一架三叉戟专机,而作为空军司令员 的吴法宪竟然也不知情,这令周开始感到其中确有问题。联系到林彪在党内生活中一挨批就消极的为人,这次在毛泽东的紧逼下很可能出事。为防不测,他随即以” 安全”为由,下令这架据称是夜航试飞的专机马上返回北京,不准带任何人回来,但是,北戴河方面稍后却又报称:飞机发动机的油泵出了故障,无法立即返航。
这种企图瞒天过海的谎报,自然蒙骗不过经验老到的周恩来。由此认定其中有鬼,证实了林立衡的报告。不过,由于林彪是载入党章的副统帅和接班 人,一贯在政治上谨守职廾的周自然下会擅自采取任何重大行动。据知情人透露,周在按到林立衡的报告后,除了在他本人的职权范围内采取了上述防范措施外,周 随即报告了毛泽东,提出自己去一趟北戴河,找林彪当面谈谈,摸清他的真实思想,最后争取他一下。但毛没有批准。
这种说法,在汪东兴听写的《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书中也得到了印证。据汪说,周恩来事后曾告诉他,当时确实曾打算去北戴河,已 经让杨德小准备飞机了。当然,在这样敏感的问题上,行事谨慎的周是不会擅作主张的,事先一定要征得毛泽东的同意。当时,他虽然还没有机会和刚从外地返京的 毛见面,但在紧急情况下,通过电话请示还是可能的。
而毛泽东不同意周恩来的请求也是可以想见的。实际上,林彪家中闹出乱子,正是毛所求之不得的,正好达到了他南巡讲话敲山震虎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又怎么会同意让周恩来前往北戴河充当说客,给林彪任何转圆的机会呢?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在谈论林彪事件时,往往只注意到周恩来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而忽略了毛泽东在幕后所扮演的角色。实际上,周只是在前台 的执行者,作了一些临时处置,而毛本人才是幕后掌握整个事态发展的主角。九月十二日下午,毛从外地返京后,一路风尘,旅途劳顿,本应好好休息一下,但是林 彪的动向却让他不敢掉以轻心,无法安然入睡。毛本来就是一个疑心极重的人,同时又深知林彪的为人,现在林彪的问题刚刚揭开盖子,又有狗急跳墙的迹象,在这 种情况下,毛即便能睡一会儿,也会睁着一双眼睛,保持极高的警觉。
当林立衡通过中央警卫团报告林彪的动向后,本来就直接听命于毛泽东,而且又急于洗刷自己与林彪关系的汪东兴自然不敢耽搁,会马上报告毛。因 此毛在第一时间便知道了林彪后院起了火。这对一直苦于抓不住林彪多少把柄的毛泽东来说正中下怀,采取了幸灾乐祸的态度,有意让林彪充分暴露,并且通过汪东 兴来直接指挥北戴河警卫军队的行动,遥控事态的发展。
从直接听命于汪东兴的中央警卫团后来并末尽力拦阻林彪出走的事实中,也可以看出毛泽东这一意图的影子。尽管当时林立衡苦苦哀求中央警卫团团 长张耀们无论如何也要设法把林彪留下来,北戴河的警卫部队也为此做了几种应变方案的布置。然而,后来他们却没有像张向林立衡所保证的那样,全力阻止林彪从 北戴河出走。他的一世功名,被人指为”汉奸”、”卖国贼”,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正因为如此,直到九月十二日晚,林彪、叶群和刚从北京赶回来的林立果三人关起门来长时间密谈时,林彪还不想走这条路,不理睬叶群建议到香港去遥控指挥的央求,只是独自落泪。据当时撞见这一场面的林彪身边的公务员说,当时林彪流着泪表示:”我至死是个民族主义者。”
然而,就在叶群和周恩来通话后,变起仓猝。以为毛泽东已经下令前来抓人的叶群惊恐万状,慌作一团,担心再不走就走不了了。于是立刻把当时已经服下安眠药准备睡觉的林彪叫起来,紧急商量对策。
惶急之中,林彪似乎一时也乱了方寸,完全被叶群的惊恐情绪所左右,再加上又得知广州方面已经被毛泽东挖了墙角,军区司令员厂盛等人在政治上 的态度衍变,这样一来打乱了原定南飞广州的计划,于是,林彪在仓皇之下临时变卦,听从了叶群的主意–三十六计走为上,决定放弃南飞广州的计划而改为北投苏 联。
这里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林彪这位曾经指挥过百万大军的统帅在生死关头竟然如此缺乏主见,举棋不定,完全让叶群牵着鼻子走?究竟是什么原因 促使林彪鬼使神差地迈出了出逃这一步,铸成历史大错–是因为他本人在最后关头还是生存的欲望占了上风,惧怕落入毛泽东的手里后会像刘少奇一样悲惨地死去? 还是顾念妻子儿女,不忍开到他们和自己一道受牢狱之苦?还是睡前服用的安眠药发生了作用,影响了理智的判断?抑或是三者兼而有之?目前尚不得而知,也许这 将永远是一个历史之谜了。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对林彪来说,投奔苏联实在是一个痛苦的决定,行前内心很矛盾,在去留之间摇摆不定,甚至在出逃途中还曾一度萌生打退堂鼓 的念头。据知情人透露,九月十二日午夜,林彪在乘车驶往山海关机场的途中,曾经命令随车的警卫秘书李文普中途停车,但被叶群、林立果所拦阻,林立果为此开 枪打伤了企图执行命令的这位警卫秘书。
长期以来,大陆官方对此一直讳莫如深。当事人更是三缄其口。不过,据说李文普最初曾向上面反映了这一情况,但遭到专案组的训斥,随即被单独 关押起来交代问题。迫于政治压力,李后来只好改口,回避了林彪曾下令中途停车这一情况,而把它说成是在听到林彪问”到伊尔库茨克有多远”后,他本人要求停 车,以换取保留他的党籍、军籍和不株连家人的宽大处理。
然而,这位曾跟随林彪多年、后来吃了不少苦头的警卫秘书并不想永远这样沉默下去,湮没历史真相。他在私下里曾对来人表示”现在不到时候,到时候我是要讲话的。”恐怕要到那时,有关林彪出逃的更多真相才会大白于天下。
让我们还是再回到周恩来身上来,看他是如何进行应变处置的。
在与叶群通话后,周恩来断定其中肯定有鬼,立即下令封锁停候在山海关机场的林彪专机。不过,他做得很老到,事先为自己留下了转圈的余地, 以”保护林彪安全”为名行事,还故意拉上林彪手下的几员大将黄永胜、吴法宪和李作鹏联合下达命令。而且周本人没有出面,而是让李作鹏通知山海关机场:林彪 可能夜航,夜航不安全,不要夜航:林彪到机场时,要林彪直接给他去电话。
毛泽东是那种一旦翻脸就索性得罪到底的人。庐山会议后打定主意翦除林彪,南巡之举就是为此而来。林彪也并非等闲之辈,不甘坐以待毙,遵循”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古训,有意放”虎”出山,作为他手中与毛最后摊牌时的杀手锏。
此后,批陈整风运动在表面上告一段落,但是一场更大的政坛风暴却在酝酿之中,毛泽东和林彪这两位昔日政治上的盟友已经反目成仇,彼此都心照 不宣,为最后不可避免的摊牌而用尽心机,各逞其能。在这场较量中,林彪明显处于下风,面对毛的步步紧逼,无法从正面应战,但他也不想听天由命,听任毛摆布 宰割。
林彪很清楚毛泽东是不会轻易放他过去的,摆在眼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俯首就擒,像刘少奇一样悲惨地死去;要么铤而走险,跟毛拼个你死我 活。为人个性极强,从不服软,而且又曾在疆场上征战厮杀了大半生的林彪自然不会选择前者,坐以待毙,而是在暗中有所准备,打算在万下得已的情况下,只好豁 出去了。用他本人在读史时总结出来的心得是”与其坐待而亡,不如起而伐之”。
不过,林彪深知这样做在政治上所冒的风险,弄不好非但他本人将会身败名裂,而且还会祸及妻子儿女。因此他不愿意把这件性命攸关的大事托付给 其他任何人,包括他手下的几员大将,实际上,黄永胜等人在庐山会议后已成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吴法宪甚至闹着要跳楼自杀。在这种情况下,林彪只好遵 循”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古训,依靠自己的儿子林立果了,有意放”虎”出山(林立果的小名叫”老虎”–作者注),作为他手中与毛泽东最后摊牌时的” 杀手锏”。
实际上,林彪早就开始在政治上蓄意培养其子林立果。还在文革之初天下大乱的时候,林立果就被送到吴法宪所掌管的空军”锻炼”。随后又迅速入 党提干,并且在空军内部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很快就形成了以他为头的名为”调研小组”的小圈子,发号施台,权力极大,俨然成为整个空军的太上皇。庐山会议 期间,林彪还特意把林立果带上山,让他在政治斗争中磨练。
庐山会议后,已经预感形势不妙的林彪开始考虑动用林立果这颗”棋子”。这年十月间,在毛泽东着手发动批陈整风运动之际,林立果决定把空军司令部的”调研小组”改名为”联合舰队”,开始加紧活动,在北京、上海、广州,北戴河等地设立了秘密据点,搜集情报,训练骨干。
翌年二月下旬,面对毛泽东咄咄逼人的攻势,避居苏州的林彪终于下定决心,准备在迫下得已的情况下,采取非常手段来捍卫他本人的接班人地位:他授意林立果”先搞个计划”
,说:”南唐李后主有两句诗:几曾识干戈,垂泪对宫娥。他就是因为不懂得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所以才亡了国。这是前车之鉴。我们不能束手待毙。”根据林彪的意图,三月下旬,林立果在上海召开”联合舰队”骨干成员开会,研究制定出了《”571工程”纪要》。
应该说,《”57l工程”纪要》是一篇在当时令人振聋发聩的讨毛檄文:文中历数毛泽东建国后种种祸网殃民的罪状和一贯在党内玩弄权术,专制 独裁和翻覆无常的为人,直斥其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封建暴君”。纪要还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规定了实施政变计划的时机、策略和要点。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第一手材料可以证实林彪是否看过这份东西。不过,文中的主要思想显然是出自林彪,像林立果那样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即使初 生牛犊不怕虎,思想上再钉b(骨,也难以在批毛时写出这种只有长期在权力核心圈中与毛共事、对政情极为了解的老手才会有的那种感觉。况且此事非同小可,如 果没有得到林彪的首肯,至少是默许的话,林立果是决不会轻举妄动的,拿他父亲一生的名节和全家的性命当儿戏的。
不过严格说来,《”571工程”纪要》更像一篇批毛的檄文。吖缺少作为武装政变计划所噍具有的周密的实施细节,至多只是提出一个笼统粗糙的 设想。其实这也不奇怪,在当时毛泽东已经被们奉为至高无上的神只,完全掌握政治上主动权的情况下,林彪只能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一切需视毛的举动而动。因 此很难在事先提出一个周密的计划,在政治上发起主动攻击,摆脱一直被毛牵著鼻子走的处境。这一点是林彪的先天不足,成为后来他与毛的较量上始终无法克服的 致命弱点。
就在林立果指挥”小舰队”暗中加紧准备之际,主帅林彪的举动却十分耐人寻味,他并不按照”善用兵者隐其形”的常法行事,而是反其道而行之, 毫不掩饰对毛泽东的不满情绪,有意将两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公之于众。这年”五一”劳动节的焰火晚会,本来是周恩来刻意安排的一场”讲团结”的重头戏。林彪先 是根本不去参加,后经周再三劝说后,才勉强到场,却始终不同毛泽东讲话。毛对林彪也视若不见,冷淡之极,正眼都不看一下。在场的人都感觉到了。林彪仅仅坐 了几分钟后,便不辞而别。
接下来,在六月间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齐奥塞斯库来华访问时,毛泽东指定林彪陪同接见。林彪开始推说出汗不去。毛为此很不高兴,执意坚持林 彪一定要出面。但林彪仍不想理会。后来叶群急了,下跪哭求,陈说利益,林彪才勉强答应。但在会见时,宾乱刖虞喧完,林彪随即退出,一人枯坐在外面大厅的角 落里,一直到会见结束。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个性倔强的林彪尽管在表面上不想认错服输,摆出一副顽抗到底的架式,实际上心里还是很想和毛泽东好好谈谈,解开彼此之间 的心结。因为毛、林二人毕竟曾在几十年的政治斗争中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毛固然对林彪有知遇之恩,林彪自忖也没有对不起毛的地方,凡是毛在政治上处于困境 的时候,他都出来鼎力相助,帮助毛渡过难关。在林彪看来,即使他在这次庐山会议上真有弥天大错,毛也不应该如此翻脸不认人,全然不顾以往多年的交情。况且 他的讲话事先还是经过毛批准的。
这种内心的委屈和郁闷不平之气,自然驱使林彪想要找毛泽东一吐为快。为此,叶群曾出面打电话给毛,提出林彪想见毛,谈一谈。但是,毛泽东却 有意避而不见,迟迟不作答复。为此,生性孤傲的林彪不得不求助江青帮忙,为其安排会面事宜。关于这一点,林彪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说:
毛主席在巡视大江南北时说,林彪不见我,我回去要找他谈。可就我所知,林彪找他很多次,就是见下上。后来没办法才找江青。他最讨厌江青,但 又没办法,因为想通过江青去见毛主席。就在这个时候,江青还给林彪拍了个相,就是解放军画报上的那一张。这张相照了两次。江青说她在钓鱼台已经布置好了, 让林去。林为见毛主席赶紧去。走得急,脸都没刮。到了钓鱼台,现借了江青秘书的刮脸刀刮了刮。照片拍了,但还是没见上毛主席。
林彪在连吃闭门羹后,终于放弃努力。毛泽东竟然如此绝情,连一个见面谈谈的机会都不给,这让林彪感到十分寒心,知道毛根本无意茎祈修好,自 己在政治上已经没有退路,不得不面对日益临近的最后摊牌,前途凶多吉少。为此,林彪心情沉重,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大难临头。七月上旬,他携带叶群离开北京前 往北戴河。据前往机场送行的吴法宪回忆说: “林彪很沉闷,一句话不讲,和过去完全下同,很反常。”果然,林彪一去不复返,两个月后便从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消失,葬身于异国的荒漠之中。
毛泽东之所以对林彪避而不见,自然也是有他的考虑。他很了解林彪的为人,不相信他会诚心认错服输,更不愿意把自己置于一个难堪的境地-一如 果和林彪当面锣对面鼓地把问题摊开,毛很难对自己屡屡出尔反尔的言行辩解。况且,毛是那种一旦翻脸就索性得罪到底的人,决不会因念林彪旧好而动摇他要解决 问题的决心。只不过一时还找不到动手的适当由头罢了。这件事从反面提醒了毛要及早动手,以免夜长梦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
毛泽东很快便抓住了林彪手下大将黄永胜的辫子,从而对林彪的讨伐在政治上师出有名。差下多就在林彪黯然离京的同时,七月三日,美国总统国家 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当晚中美双方第一轮会谈结束后,周恩来匆匆赶去向毛汇报情况。中美会谈本来是改变战后世界战略格局的大事件,不过当时在毛泽 东的内心天平上,还下及查问林彪一干人政治动向的分量重。毛把急于汇报中美会谈情况的周氏撇在一边,表示:”那个不忙。”然后同点名参加汇报的总参政治部 副部长熊向晖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的”题外话”,详细询问总参机关内部批陈整风的情况。
当毛泽东得知黄永胜等人在总参捂盖子,封锁他们在庐山会议上配合陈伯达发难的情况时,一直在考虑下一步如何做文章而苦于抓不住多少把柄的毛 当即表示:”他们的检讨是假的。庐山的事情还没百完,还根本没有解决。这个当中有鬼。他们还有后台。”d’睁 当周恩来出来打圆场,以他本人曾经犯路线错误而得到毛泽东的挽救为例,试图为黄永胜等人缓颊时,毛仍不放过,表示:那个不同。你犯错误是阳谋,黄永胜他们 搞阴谋,搞分裂,他们是暗藏的反对派,搞阴谋,搞分裂,就是搞修正主义。
一个月后,毛泽东决定御驾亲征,前往南方巡视,向党内军中的各路诸侯吹风打招呼,解决林彪的问题。八月十五日,毛冒着炎夏酷暑,从北京启程,一路上走走停停,多次召见沿途各地党政军负责人谈话。
在谈话中,毛泽东大讲党内路线斗争的历史,把庐山会议上的发难定为党内”第十次路线斗争”,并且指名道姓,把林彪的问题端了出来,称这次庐 山会议是”两个司令部的斗争”,林彪对此”当然要负一些责任”。有人看我年纪老了,快要上天了,急于想当国家主席,要分裂党,急于夺权?这件事还没有完, 黑手不只陈伯达一人,后面还有人。毛在谈话中一面表示”对林还是要保”,不过又有言在先,说:”犯了路线错误的头面人物,改也虽,,,44
应该说,毛泽东的南巡之举是经过精心谋划的,在政治上一箭双雕:既先发制人,在党内制造倒林的舆论,瓦解林彪的阵脚;同时又是敲山震虎之举,暗中惹战激将,等待林彪作出过度反应。对于后者,人们往往有所忽略。其实,这便是毛的老谋深算之处。
毛泽东心里很清楚,即使对庐山会议上的事上纲再高,也很难凭此废黜林彪已经载入党章的接班人地位。况且一旦把问题摊开,林彪势必道出真相, 让毛本人也下不了台。因此必须设法引蛇出洞,让林彪露出更大的马脚,这样才能抓住他的把柄,说报党内多数人同意拿掉林彪的接班人地位,鉴于林彪自庐山会议 后软硬不吃,始终不开口,毛这次索性把话挑明,而且直接捅到下面去,令他无法再继续装聋作哑。而林彪无论怎样应对,都不会有好结果。逼就址毛泽东的真/J 意算盘。
后来事态的发展果然如此。
林彪虽然早就对与毛泽东的摊牌暗中有所准备,但事到临头,还是措手不及。在此之前,林彪实际上还在心存侥幸,宁愿相信毛找不到什么正当理由 向他开刀,因而一直按兵未动,避居北戴河静观动向。在毛动身南巡后,林彪虽知此举来者不善,但还是故作姿态,专门打电话给周恩来,表示在毛回京前一定通知 他,他想在北京迎接毛。林彪此举与其说是他还幻想和毛缓和关系,不如说是想打听毛的动向,以便及早做打算。
九月六日,毛泽东南巡讲话的内容传到北戴河后,给了林彪当头一棒。林彪本来预计毛动手的时机可能选择在国庆节之后召开的四届人大会上,为此 曾派叶群在八月上旬以检查乳腺癌为名返回北京,分别找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等人密谈,互相通气,商讨对策。叶群告以许多迹象表明,毛这回可能要 把林彪的问题往外端,提出要在四届人大会前及早做工作,向毛请愿拿掉张春桥,若毛不答应,再向毛示威,求得解决。
不料,毛泽东却提前下手,而且把本来应该首先在中央常委内部解决的问题,直接捅到下面去,四处点火放风,措辞用语甚至超过了当年整刘少奇时 的分量,大有要在政治上置人于死地的味道。尽管毛在南巡谈话中并没有把门完全关死,但林彪认定那只不过是毛的花言巧语而不愿再相信他了。事实上,毛所谓” 回北京以后,还要再找他们谈谈”的说法不过是虚晃一枪,如果毛真有此意,为什么在此之前一直对林彪避而不见呢?
按照大陆官方的说法,林彪随后根据《”571工程”纪要》制定的上、中、下三种方案作了紧急应变:
上策是谋害南巡途中的毛泽东;中策是到广州另立中央;下策是作出外逃的准备。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林彪虽然默许其子林立果暗中制定了《”571工程”纪要》,但那只不过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东西,其中并没有什么具体方案叮供实施。
据知情人说,林彪通过不同的渠道获知毛泽东南巡讲话的内容。林最初的想法一度是什么也不做,哪里也下去。他对叶群、林立果说;”不想活 了”,摆出一副准备坐等挨整的架势。在此之前,林彪还交待身边的人说:北戴河的房子不要盖了,反正我活不了几天!那几天,林彪身边的一些工作人员看到,林 彪频频与叶群关起门长时间密谈,商量对策,叶群进进出出,眼睛都哭肿了。
林彪之所以最初萌生万念俱灰的念头,一切听天由命,并非真的看破红尘,而是他在评估形势后,深知即便在政治上豁出去了,和毛泽东拼死一战, 也是凶多吉少,毫无胜算。而且他此时已经看出了毛所玩弄的惹战激将的把戏,知道一旦自己有所反抗,那正早毛所求之不得的,正好坐实了毛强加给他的所谓寸卧 事解放军造反的罪名。再加上林彪本人长期以来一直病病怏快,对政治和人生都已经厌倦,所以事到临头,一度萌生一死了之的念头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林彪并没有斩断尘缘,不能下考虑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如果听由毛泽东摆布,在政治上遭到整肃的话,势必株连全家。这是身为人父和一家之 主的林彪所于心下忍的。在文革中因为老子倒台,儿女们流落街头,境况悲惨,这种情况已经看得太多了。况且叶群在知道毛泽东在南巡讲话中点了她的名后,惟恐 毛首先拿她开刀,已经失魂落魄,整日哭求林彪带著全家躲到国外去,像王明那样当寓公。林彪被膳得心烦意乱,甚至一度表示了同意,但因林立果的反对而暂时作 罢。
与叶群不同,林立果初生牛犊不畏虎,是文革那个年代熏陶出来的有强烈参与意识和使命感的政治狂人。他既不同意林彪坐等挨整的消极态度,认为 林彪的身体状况根本经不起折腾,一旦被关起来,用不了两三个月就会像刘少奇一样被折腾而死;更反对叶群的主张,不甘心临阵脱逃,而渴望与毛泽东一争高低, 在政治上建功立业。为此,林立果力主动用他所掌握的”联合舰队”,主动出击,同毛拼个鱼死网破。九月七日下午,林立果在和其姐林立衡的谈话中曾透露了这一 想法。林立果的未婚妻张宁在回忆录《尘劫》一书中详述了劫后重逢时,林立衡回忆当时姐弟两人谈话的情况:
立果说:”反正形势对首长非常不利,坐着等死不如主动出击,说不定有一线希望!我想再看看形势发展,实在不行就跟一组(毛泽东代号–作者 注)硬干!或者到广州立中央,再不行就上山打游击。首长带兵多年,军队威信高,到时把一组两面派老底全兜出去,把他干的坏事公诸天下,号召全国声讨。总会 有办法的。
张宁接着写道:
林立衡坚决制止他冒险念头。林立果大发牢骚道:”我咽不下这口气!一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说整谁就整谁,别人不敢反,我就反!首长(指林彪–作者注)忍耐那么多年,还是避不过。你就甘心眼睁睁看着首长挨整?!”
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劫后余生的林立衡极力回避其父林彪在企图谋杀毛泽东这个问题上的责任,而把它说成是林立果一人所为。实际上,这个主意 即便是林立果首先提出来的,但最后的决心还是只有林彪才能去下。林立果纵使再胆大妄为,也不敢在谋杀毛这样非同小可的问题上自行其是,拿全家人的性命来赌 博。显然,没有林彪的点头,林立果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擅作主张的。
有点反常的倒是,曾经是几十万大军统帅的林彪在这紧要关头却显得优柔寡断,举棋不定。不过,这也难怪,因为对手毕竟是被人奉若神明、令人生 畏的毛泽东。林彪既无法通过党内合法斗争的途径从正面应战,在几种应变的非常手段中也找不出一个万全之策来避免自己身败名裂、累及家人的选择。在走投无路 的情况下,深感毛逼人太甚的林彪恶从胆中生,只好横下一条心,转而同意林立果提出的对毛先下手为强的主意。尽管林彪明知这是一招险棋,毫无成算,但在惶急 之中,也就只好铤而走俭,孤注一掷了。
应该说,林彪的谋反实出无奈,是在走投无路之际,为了自保而被逼上梁山的。关于这一点,林立果在九月七日下午试图说服林立衡的那次谈话中有 所透露,说:现在情况很紧急,昨天晚上,主任(指叶群–作者注)就提出逃到国外去。首长(指林彪-一作者注)开始没同意,后来被主任逼得同意。他们要我立 即调飞机,我借口来下及,推迟了一天。今天早上,把周宇驰(”联合舰队”参谋长-一作者注)从北京找来商量,说服了首长,暂时不走。首长抱着老周,哭着 说:”我一家老小都交给你了,你要救救我们一家。”
九月八日,林立果携带林彪所写的”盼照立果、宇驰同志传达的命令办”的手令潜回北京,紧急策划部署谋杀毛泽东的行动。
然而,毛泽东对林彪的这一手早有所防备,毛一向深居简出,行踪诡秘,让人难以捉摸。南巡前,他已经从担任过他的机要员、其丈夫在空军党委办 公室工作的谢静宜那里得知,林立果在空军成立了秘密组织”联合舰队”,正在做武装夺权的准备。行前,他只把此行的大体日程安排告诉了周恩来一人。南巡途 中,毛更是处处加强了戒备,对行程严格保密,警惕性极高。为防止林彪狗急跳墙,毛泽东在向各地党、政、军负责人吹风交底的同时,已经预先打了招呼,公开点 出了”军队造反”的问题,说:这几年我犯了个错误,过去军队被彭(德怀)、黄(克诚)抓去了,如今又披林、黄抓去了,现在我要抓军队的事了;并直截了当地 警告说:”我就不相信黄永胜能够指挥解放军造反了。”
对于一些历史上属于林彪山头或是和黄永胜有渊源的大军区,毛泽东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手法,有意识地做了分化瓦解的工作,把他们争取过来。比 如,毛曾当众敲打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和政委刘兴元,说:”你们同黄永胜关系那么深,黄永胜倒了,你倒得了?”另一方面,毛又刻意笼络他们,称”你们几个人 都是我这个山头的(指他们曾是红一方面军的-一作者注)。”并指挥他们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要他们步谓一致,一切行动听指挥。毛泽东这一手十分老 辣,在政治上先声夺人,起了警告防范的作用,避免了各地党、政、军人员因不明就里而跟着林彪走,而且有效地挖了林彪阵营的墙角,打乱了他的部署,导致原有 的打算完全落空。这一点,随着后来事态的发展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除此之外,毛此举还震慑住党内军中林彪的势力,令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乃至倒戈一击,转而 向毛反映林彪的问题。其中引起毛泽东警觉的主要是这样几件事:
一是在南昌时,时任江西省党政军第一把手、同林彪有很深关系的程世清曾单独向毛泽东汇报了林彪周围的一些反常情况,其中包括周宇驰来南昌活 动和找他谈话的情况,以及林立衡曾警告他的家人以后少同林家来往,说搞不好是要杀头的。二是在杭州时,空五军军长白宗善暗中派人向毛传话说,有人并不欢迎 毛到杭州来,并暗自装备飞机,要毛多训小心。三是在毛下榻的刘庄,工作人员中有人把陈励耘暗中布置向他汇报毛每日活动情况的异常举动悄悄报告了毛。
毛泽东本来就对林彪存有很大的戒心,因而一路上处处提防,警觉性极高,在接获不同渠道反映的种种可疑情况后,尽管还只是一些蛛丝马迹,但已 经让正在杭州逗留的毛感到来者不善,隐伏凶兆。据他身边的警卫人员回忆,毛在杭州逗留期间情绪越来越不安,吃不下饭,睡下着觉。在获知掌握杭州警卫大权的 陈励耘搞特务侦察活动后,毛意识到自己进了”贼窝子”,于是当机立断,就在林立果携带林彪手令赶回北京的九月八日晚上,决定缩短行程,尽快返回北京。
不过,毛泽东对自己的行止滴水不漏,甚至就连在京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也被蒙在鼓里。同时,深知兵不厌诈有毛又故布疑阵,把他的专列调来调去,有意对外界制造国庆节前夕才准备返回北京的假象,两天后又突然离开杭州,取道上海赶回北京。
后来的事实证明,毛泽东布下的这一迷魂汤,在很大程度上摆斥了林立果一干人。本来,策划谋杀毛的行动就是铤而走险,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技术 上都存在着无法克服的障碍和难题。由于多年来造神的结果,毛早已成为当时整个社会顶礼膜拜的偶像,人们在思想内心存有任何一点对毛不忠的想法都已是大逆不 道,更不用说对其直接下毒手了。再加上毛的行踪无常,住地又戒备森严,更使得谋杀行动难上加难。
在这种情况下,林立果手下干人虽然从九月八日夜里开始,经过两天两夜的密谋策划,设想了各种行动方案,但始终找不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与 会的”联台舰队”骨干成员虽说都曾宣誓过效忠林家父子,但事到临头,大多数人还是胆怯心虚,互相推诿,极力强调客观困难,没有人愿意出头。因为谁都清楚这 种事即使干成的话,也绝不会得到林家父子的善待,到头来难免落得被杀人灭口的下场。
面对重重困难和部属的畏难退缩,就连主持行动的林立果也一度动摇起来,在立即动手和继续等待时机之间委决不下,只好通知了第一线指挥的江腾蛟”先不要展开部署,否则就没有收的余地”。
当然,林立果这样做并下是打退堂鼓,而是因为他判断毛泽东在沪、杭一带至少还要再盘桓几天,这样还有时间从长计议,等搞出一个确有把握的方案后再动手。这样考虑自然也有其道理,毕竟此举非同小可,攸关林彪全家的身家性命,只可成功,不能失收,因此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这样一来,正好中了毛泽东的缓兵之计。几乎就在林立果下令暂时按兵不动的同时,九月十日下午,毛突然从杭州启程转道上海,并且下令不 要通知当地负责人。到上海后,毛又一反以往下榻在顾家花园的惯例,就留在专列上过夜。毛在上海逗留的主要目的是想向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打招呼,因为作为 一方诸侯的许世友一向与张春桥矛盾很大,而林彪也有意利用这一点做许的工作,毛担心许会被拉过去,所以在上海整整等了刚好到大别山视察工作的许世友好几个 小时。第二天,毛得到了许世友表态”庐山会议问题,按主席的指示办”的保证后,立即动身返回北京。
行前,毛泽东为了掩人耳目,又使用了”金蝉脱壳”之计,指定造反派出身的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王洪文代表他在锦江饭店请许世友吃饭,王洪文又 把林立果党羽、第四军政委王维国拉上作陪,而毛本人却不辞而别,悄悄离开上海,命令沿途铁路全线绿灯,昼夜兼程北上,于十二日午后返回北京。
当时,警觉性极高的毛泽东并没有马上进城,而是先在丰台车站召见了北京市党政军负责人,察探动向,又对他大谈了一通庐山会议上的斗争,点 出:”黑手不止陈伯达一个,还有黑手。在确定京城以外确实没有异动后,毛吩咐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调集工兵进驻南口,以防不测,然后才返回中南海寓所。
等到九月十一日上午,林立果接到叶群”抽鞭子”的电话后,重新展开部署时,已经失去先机。更令事情无可挽回的是,王维国虽然在中午陪王洪文 请许世友吃饭时,就已经得知毛泽东已离沪北上的消息,但害怕林立果让他出面动手谋害毛,所以直到晚上毛的专列即将驶出江苏的地界后了通风报信。这样,当林 立果接获毛北上的消息时,已经是九月十一日夜里了。这时,毛的专列已安然通过苏州至无锡之间的硕放铁路桥一-这里曾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动手地点,即将进入 山东境内了。至此,谋杀毛的计划整个落空。
问题还不止于此。更令叶群、林彪胆战心惊的是,毛泽东突然中断在外地的巡视,赶回北京,在他们看来一定是内部出了叛徒,走漏了消息。一旦追 查起来,肯定纸里包不住火,非但他们罪责难逃,而且还势必会把林彪牵扯出来,全家都会被送上断头台,落得比刘少奇一家人还惨的下场。自知闯下大祸的叶群、 林立果母子二人此时已经乱了方寸,张皇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在这生死关头,叶群、林立果当然不敢擅作主张,只好据实禀告林彪,一切由他最后拿主意。
林彪虽然身经百战,但这一次还没有和毛泽东正式交手就败下阵来,还是不免心慌意乱,他很清楚自己已是山穷水尽,没有什么退路了,毛绝对不会 轻饶自己,最后大不了是一死。据林彪身边的人回忆说,林彪在得知毛突然赶回北京的消息后,曾对叶群表示:”反正活不多久了。死也死在这里。一是坐牢,二是 从容就义。”
很显然,如果说林彪在此之前还可以以静制动的话,让毛泽东去伤脑筋向党内外解释废黜他本人亲自选定的接班人,而如今事情已经败露,毛只要公布林彪企图谋害他的事实,就很容易请君入瓮,挑起众怒,让”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
在这种情况下,个性极强,从不服软的林彪索性一不做二下休,破釜沉舟,作困兽之斗。他决定立则转移到广州去,同时设法惜上手下的几员大将。 这是林彪在毛泽东南巡讲话后,和叶群、林立果商量出来的一条退路,并为此做了各种准备。林彪之所以选择南飞广州,是因为广州军区是当年四野的老班底,黄永 胜又经营多年,而且地理位置机动,远离北京,背靠香港,在政治上可进可退。
林彪的打算是坐镇广州,先静观毛泽东下一步的动向,如果毛逼人太甚,执意要往死里整人,就和他彻底摊牌,先谈判,后动武,迫使毛停止找碴整 军队的批陈整风运动。如果谈不成,就在广州立即召开军队师以上干部会议,揭露多年来毛祸国殃民的罪行,号召军队站在人民一边,举事讨伐毛的暴政,并且联合 苏联,实行南北夹击。
然而,这一反叛计划还没有付诸实施,就胎死腹中。原因是内部出了”叛徒”。泄露了事机的不是别人,而是林彪的爱女林立衡。在林家中,林立衡 素来受到林彪的钟爱,却与她的母亲叶群的关系很紧张,一直在精神上受到叶群的虐待。为此,她曾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叶群所生,甚至以死来抗争叶群对它恋爱婚 姻的干涉。在林立衡看来,林彪和毛泽东两人之间本来只是有些”误会”,事情闹到这一步,在很大程度上是叶群从中坏的事。
因此,林立衡认为确实应该好好整一下叶群,同时希望其父林彪能够同毛泽东好好谈一谈,解开彼此之间的心结。以后林彪可以退出政坛,像朱德一 样在家赋闲养老,保住政治上的善终。基于这种想法,林立衡曾激烈地反对林立果打算谋杀毛的计划,认为这样做只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给林彪乃至全家惹上杀 身之祸;至于割据南方或流亡海外更是异想天开,自毁名节,决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但是,林立果一意孤行,根本听下进任何劝告,在这种情况下,林立衡只好在暗中展开了保护其父林彪的行动。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林立衡当时和 事后都一直认为整个事情虽然打着林彪旗号,主谋却是叶群和林立果二人。早已病病怏怏、疏于政事的林彪并不完全知情,在很大程度上被母弟二人所摆布。至于她 本人当时之所以没有敢告诉林彪,是因为这件事非同小可,担心林彪的身体经不起这样的刺激,再说也没有掌握真凭实据,所以才一直犹豫不决。不过,林立衡相信 只要能设法把林彪留在北戴河,哪也不去,就能挫败叶群和林立果二人的图谋,最终保全父亲的名节。为此,她在私下里遂向林办的工作人员打招呼,把他们动员起 来监视叶群的行动,准备万不得已时出面敦促中央保护林彪的安全。
九月十二日,也就是毛泽东突然北上,赶回北京之际,林立衡发现叶群情绪反常,整日坐立不安,不断到林彪别陛进进出出,关起门来密谈。更令她 疑窦丛生的是,叶群一面四处放风说准备到大连去,另一面却又匆匆忙忙地强行为她举行订婚仪式,在这背后显然大有文章,等到林立果当晚从北京匆匆赶回北戴河 后,林立衡随即又通过林彪身边的勤务员窃听到叶群、林立兴试图劝说林彪出走的只言片语,并且了解到林立果已从北京带间一架三叉戟专机。她认为情况紧急,叶 群、林立果准备”劫持”林彪出走,于是通过中央警卫团向中央作了汇报。
林立衡的这一举动,完全打乱了由林彪下决心、林立果贝体策划的南下广川的反叛计划,从而避免了整个国家卷进一场大的战祸之中,老百姓免遭刀 兵血光,生灵涂炭的惨剧,对此,林立衡在历史上的功不可没。不过,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此举非但未能保住林彪的名节,反而在政治上帮了毛泽东的大忙,从背 后捅了自己的父亲一刀,迫使林彪在仓皇之中乘机出逃,落得个机毁人亡,身败名裂的下场。
当然,仅仅是林立衡的举报还下足以导致林彪这样的结局。在随后的事态发展中,已经在政治上转向的周恩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坐镇北京指 挥,助毛泽东一臂之力,临机处置蝉变,贯彻执行毛的意图,在有意无意之间打草惊蛇,导致整个事态急转直下,给了林彪致命的一击,把他逼上绝路,酿成震惊中 外的九一三事件。
“板荡识诚臣”
在毛、林之间展开的恶斗中,从来不站在失败者一边的周恩来不再首鼠两端,决心助毛泽东一臂之力。这既和他一贯的为人有关,同时也定他内心深处为臣侍君之道的心态作祟,想为毛分忧,在政治上经受这一考验,保住自己的晚节。
自中央批陈整风汇报会结束后,周恩来的政治态度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如果说在此之前,他还试图扮演和事佬的角色,极力弥合毛、林之间的裂痕 的话:那么在此之后,则放弃了这种努力,不再企图左右逢源,而是明显倒向毛泽东一边了。这一方面是由于不满林彪不听劝说,执意硬顶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看 出了毛翦除林彪的决心已定,这件事绝不会轻易了结。毛、林之间势必有一场恶斗。
周恩来在审时度势后,非常清楚双方的实力悬殊,林彪显然不是对手。在这种情况下,从来不站在失败者一边的周氏自然站到了毛泽东一边。周选择 跟毛走,而不帮助在治国方针、仆口他政见相同的林彪,当然是和他一贯”西瓜傍大边”的为人有关,同时也是他内心深处为臣侍君之道的心态作祟,想为主(毛) 分忧,在政治上经受这一考验,保住自己的晚节。为此,已经预感到山雨欲来的周恩来在这期间曾对日本的访客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疾风知劲草。”其实,作 为一句完整的成语,后面还有下半句话,那就是”板荡识诚臣”,可以说,正是他这种心态的流露。
周恩来的这种态度,使政治上的天平更向毛泽东一边倾斜,使林彪陷入更加不利的处境。对周这种随风倒的作法,林彪很不满意,曾对他手下的几员 大将传话,指周历来如此,为人圆滑,没有原则,在政治上摇摆不定,靠不住,要他们提防。林彪还在家中对中美和解一事借题发挥,表达对周的下满,讥讽他借此 大山风头,说”周恩来跟美国人打交道,是要吃亏,栽跟头的。”并翻出一些老账来,诸如指周在办民航的指导方针上,只抓业务,不突出政治等等。
然而,对毛泽东来说,周恩来在政治上倒向自己一边,却是事先料定的结果;毛虽说对周在党内斗争中总是和稀泥,左右逢源这一点很不以为然,但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够牢牢掌握大局,在同林彪的摊牌中占据上风,在政治上摇摆不走的周就会自然倒向他这一边。
为此,毛泽东在南巡前,就已经预先做了争取周恩来的工作,向他交了底,两人在政治上形成了某种默契。像前述毛在基辛格秘密访华时,当着周的 面所讲的那一番”题外话”就是含有向他打招呼之意。南巡途中,毛更是不断派专人将自己同沿途各地党、政、军负责人的谈话记录送给周,让他了解最新的动向。
对毛泽东的这种关照,周恩来自然心领神会,预先知道了毛在政治上的底牌,将会有大的动作来解决林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周决意默契配合,鼎 力相助。八月上旬,他因陪同缅甸政府总理奈温前往广州参观访问而需离开数日,临行前,特意写信给毛,表示:”主席如有急事,可经吴旭君同志以保密电话告诉 我,或告海容转告。”
十二日返京后,周恩来又立即赶到毛泽东的住处面茧机宜。后来的事实证明,毛正是在与周这次密谈后,才最终定下南巡大计,在党内军中制造倒林 舆论。两天后,毛泽东动身前往外地巡视,而周恩来则坐镇京畿,帮助毛掌握局面。他所主持的四届人大各项筹备工作,已将林彪手下的四大金刚排除在外。
更能表明周恩来此时政治态度的,是他一改在中共九大时当众赞扬林彪是井冈山会师的”光荣代表”的说法,而对一幅准备对外公开发表的题为《遵义会议》的油画作了批示,指出该画把毛泽东、林彪放在一起的作法,”是违反历史事实,应予否定”。
毛泽东离京南巡后,周恩来按照预先的确定留守京城,着手展开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同时沉机观变,密切注视着毛、林双方的动向。像前述叶群 以”检查乳腺癌”的名义从北戴河回京后,周特意打电话到毛家湾”问候”。当听被叶群正在接待客人,周马上追问是哪些客人?前让秘书转告他的问候,说:她是 病人嘛,你们要照顾她少会客,好好休息。
这期间,周恩来曾再次前往北戴河向林彪”汇报工作”。不过,与四月间的那次北戴河之行相比,这次更多的已是虚应故事,并暗中查探林彪的动向了。与此同时,周则通过各种渠道继续同毛泽东保持联系,互通信息,从汪东兴、华国锋等人那里了解毛的最新意图。
九月十二日晚十时许,周恩来接获了林立衡关于叶群、林立果准备”劫持”林彪出走的报告。当时他正在人大会堂主持讨论四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 告》草稿。对此,周最初是有点半信半疑。他原先就被告知林彪这两天有动身去大连的打算,是计划内的安排,为此他还特意传话,让林彪好好休息,在国庆节前返 回北京。此外,他对叶群和林立衡母女之问的紧张关系早就有所耳闻。在这种情况下,林立衡的报告未免让人觉得有些危言耸听,一个堂堂的副统帅怎么可能被自己 的老婆和儿子所”劫持”呢?万一弄错了,就不好收场了。不过由于事关重大,周不敢马虎,随即放下手头的所有工作,紧急处理这什事情。
周恩来首先做的是想弄清情况,特别是林彪本人的态度。他知道毛泽东南巡讲话的内容,林彪大概已经听到风声。对毛分量很重的批评,林彪在精神 上有压力,个人闹情绪在所难免。不过,林彪家里竟然闹出乱子,出现这等咄咄怪事,还是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为此,他一面命令警卫林彪住地的中央警卫团(即八 三四一部队)密切注视,有情况随时报告,一面亲自打电话给林立衡,盘问她这样报告有什么依据?
但是,林立衡有难言之隐,不便把她所知道的情况和盘托出,只是一个劲地强调林彪的安全”有问题”,要求中央采取措施,确实保证他的父亲不出 问题。周恩来这时显然更关心的不是林彪的安全问题,而是他本人是否准备㈩止,于是吩咐林立衡:”发动所有的人,想一切办法摸清首长(指林彪–作者注)态 度,立即报我。”
随后,周恩来根据林立衡提供的线索,着手追查林彪座机的下落,很快便发现在北戴河的山海关机场果然停候着一架三叉戟专机,而作为空军司令员 的吴法宪竟然也不知情,这令周开始感到其中确有问题。联系到林彪在党内生活中一挨批就消极的为人,这次在毛泽东的紧逼下很可能出事。为防不测,他随即以” 安全”为由,下令这架据称是夜航试飞的专机马上返回北京,不准带任何人回来,但是,北戴河方面稍后却又报称:飞机发动机的油泵出了故障,无法立即返航。
这种企图瞒天过海的谎报,自然蒙骗不过经验老到的周恩来。由此认定其中有鬼,证实了林立衡的报告。不过,由于林彪是载入党章的副统帅和接班 人,一贯在政治上谨守职廾的周自然下会擅自采取任何重大行动。据知情人透露,周在按到林立衡的报告后,除了在他本人的职权范围内采取了上述防范措施外,周 随即报告了毛泽东,提出自己去一趟北戴河,找林彪当面谈谈,摸清他的真实思想,最后争取他一下。但毛没有批准。
这种说法,在汪东兴听写的《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书中也得到了印证。据汪说,周恩来事后曾告诉他,当时确实曾打算去北戴河,已 经让杨德小准备飞机了。当然,在这样敏感的问题上,行事谨慎的周是不会擅作主张的,事先一定要征得毛泽东的同意。当时,他虽然还没有机会和刚从外地返京的 毛见面,但在紧急情况下,通过电话请示还是可能的。
而毛泽东不同意周恩来的请求也是可以想见的。实际上,林彪家中闹出乱子,正是毛所求之不得的,正好达到了他南巡讲话敲山震虎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又怎么会同意让周恩来前往北戴河充当说客,给林彪任何转圆的机会呢?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在谈论林彪事件时,往往只注意到周恩来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而忽略了毛泽东在幕后所扮演的角色。实际上,周只是在前台 的执行者,作了一些临时处置,而毛本人才是幕后掌握整个事态发展的主角。九月十二日下午,毛从外地返京后,一路风尘,旅途劳顿,本应好好休息一下,但是林 彪的动向却让他不敢掉以轻心,无法安然入睡。毛本来就是一个疑心极重的人,同时又深知林彪的为人,现在林彪的问题刚刚揭开盖子,又有狗急跳墙的迹象,在这 种情况下,毛即便能睡一会儿,也会睁着一双眼睛,保持极高的警觉。
当林立衡通过中央警卫团报告林彪的动向后,本来就直接听命于毛泽东,而且又急于洗刷自己与林彪关系的汪东兴自然不敢耽搁,会马上报告毛。因 此毛在第一时间便知道了林彪后院起了火。这对一直苦于抓不住林彪多少把柄的毛泽东来说正中下怀,采取了幸灾乐祸的态度,有意让林彪充分暴露,并且通过汪东 兴来直接指挥北戴河警卫军队的行动,遥控事态的发展。
从直接听命于汪东兴的中央警卫团后来并末尽力拦阻林彪出走的事实中,也可以看出毛泽东这一意图的影子。尽管当时林立衡苦苦哀求中央警卫团团 长张耀们无论如何也要设法把林彪留下来,北戴河的警卫部队也为此做了几种应变方案的布置。然而,后来他们却没有像张向林立衡所保证的那样,全力阻止林彪从 北戴河出走。他的一世功名,被人指为”汉奸”、”卖国贼”,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正因为如此,直到九月十二日晚,林彪、叶群和刚从北京赶回来的林立果三人关起门来长时间密谈时,林彪还不想走这条路,不理睬叶群建议到香港去遥控指挥的央求,只是独自落泪。据当时撞见这一场面的林彪身边的公务员说,当时林彪流着泪表示:”我至死是个民族主义者。”
然而,就在叶群和周恩来通话后,变起仓猝。以为毛泽东已经下令前来抓人的叶群惊恐万状,慌作一团,担心再不走就走不了了。于是立刻把当时已经服下安眠药准备睡觉的林彪叫起来,紧急商量对策。
惶急之中,林彪似乎一时也乱了方寸,完全被叶群的惊恐情绪所左右,再加上又得知广州方面已经被毛泽东挖了墙角,军区司令员厂盛等人在政治上 的态度衍变,这样一来打乱了原定南飞广州的计划,于是,林彪在仓皇之下临时变卦,听从了叶群的主意–三十六计走为上,决定放弃南飞广州的计划而改为北投苏 联。
这里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林彪这位曾经指挥过百万大军的统帅在生死关头竟然如此缺乏主见,举棋不定,完全让叶群牵着鼻子走?究竟是什么原因 促使林彪鬼使神差地迈出了出逃这一步,铸成历史大错–是因为他本人在最后关头还是生存的欲望占了上风,惧怕落入毛泽东的手里后会像刘少奇一样悲惨地死去? 还是顾念妻子儿女,不忍开到他们和自己一道受牢狱之苦?还是睡前服用的安眠药发生了作用,影响了理智的判断?抑或是三者兼而有之?目前尚不得而知,也许这 将永远是一个历史之谜了。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对林彪来说,投奔苏联实在是一个痛苦的决定,行前内心很矛盾,在去留之间摇摆不定,甚至在出逃途中还曾一度萌生打退堂鼓 的念头。据知情人透露,九月十二日午夜,林彪在乘车驶往山海关机场的途中,曾经命令随车的警卫秘书李文普中途停车,但被叶群、林立果所拦阻,林立果为此开 枪打伤了企图执行命令的这位警卫秘书。
长期以来,大陆官方对此一直讳莫如深。当事人更是三缄其口。不过,据说李文普最初曾向上面反映了这一情况,但遭到专案组的训斥,随即被单独 关押起来交代问题。迫于政治压力,李后来只好改口,回避了林彪曾下令中途停车这一情况,而把它说成是在听到林彪问”到伊尔库茨克有多远”后,他本人要求停 车,以换取保留他的党籍、军籍和不株连家人的宽大处理。
然而,这位曾跟随林彪多年、后来吃了不少苦头的警卫秘书并不想永远这样沉默下去,湮没历史真相。他在私下里曾对来人表示”现在不到时候,到时候我是要讲话的。”恐怕要到那时,有关林彪出逃的更多真相才会大白于天下。
让我们还是再回到周恩来身上来,看他是如何进行应变处置的。
在与叶群通话后,周恩来断定其中肯定有鬼,立即下令封锁停候在山海关机场的林彪专机。不过,他做得很老到,事先为自己留下了转圈的余地, 以”保护林彪安全”为名行事,还故意拉上林彪手下的几员大将黄永胜、吴法宪和李作鹏联合下达命令。而且周本人没有出面,而是让李作鹏通知山海关机场:林彪 可能夜航,夜航不安全,不要夜航:林彪到机场时,要林彪直接给他去电话。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