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事出意外的卢沟桥事变 19.5 日本决定出兵华北
但是在东京,事情却有了急转直下的发展,七月十日午夜,东京参谋本部接到日本驻南京副武官大城户的最新情报,指出蒋介石已经开始调动部队北上,支持宋哲元,这个情报造成日本参谋本部担心驻屯军缺乏主帅控制大局,兵力可能不足,而会吃国民政府援军的大亏;而在此时关东军与朝鲜军更是不断发出“请战”的电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甚至派遣少壮派军官返回东京,陈述作战要求,并且表示,关东军已经主动开始集结部队待命,准备随时支持华北的驻屯军。
因此日本的参谋本部在面对海外驻军重大的压力,以及对于敌情调军必须有防卫的动作下,作战部长石原莞尔终于被迫同意,在内阁会议中提出华北增兵方案。七月十一日,日本政府先举行五相会议,在陆相杉山元的保证,以及参谋本部的局部防卫前提下,正式决定出兵中国华北,并且下令日本进入动员,以支持日本在中国华北进行有限的军事行动,日内阁接着在下午三时,行礼如仪的通过“华北增兵方案”。
日本的内阁会议结束之后,紧接着在十一日下午四时,参谋本部与陆军省长官正式晋见日皇,请旨出兵华北。日皇裕仁在得到陆相杉山元的“保证”,假如中日爆发全面战争,日本最多只要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解决中国任何的反抗。同时参谋总长闲院宫亲王戴仁也保证,苏联绝对不会利用中日冲突的机会与袭击日本。这样裕仁就正式批准日本对华北进兵的圣旨,中日之间的历史决战,就这样无法回头而要开始了。
在日皇批准对华北增兵命令的新闻发布之后,原本饱受经济低迷与政治混乱打击的举国上下,全都进入疯狂亢奋的状态,他们认为日本再现帝国神威的时刻,终于来到了,日本全国都出现热烈募款支持军费的活动,各个征兵站都是大排长龙,各种劳军团体与军眷后援会纷纷组织起来。日本人民普遍的认为,只要日军出击,中国必定屈膝,接下来将是日本可以任意宰割中国所有市场与资源的黄金时代了!
日本参谋本部接到御旨批准出兵的同日,立刻向关东军与朝鲜军下达临参命五七号、五八号,调动日本关东军的第一旅团,第十旅团,朝鲜军第二十师团,以及相关的战车、炮兵与飞行团,立刻多头齐发,进军中国华北,接受日本“支那驻屯军”的指挥,准备参与教训中国的作战。日本参谋本部同时对驻屯军新任司令官香月清司,颁布了日军在华北作战计划,“以打击中国第二十九军为目的,战事局限于平津地区”、“军事行动开始之时,速以武力膺惩中国第二十九军,第一期应先将北平郊外之敌扫荡至永定河以西”。而朝鲜军司令官小矶国昭大将,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以及其属下的少壮派军官,更是直接与主动地对香月发出讯息,要求他能够把握机会,不负众望地给华军致命的一击,以实现华北分离的计划。他们保证会在战场与军部,全力支持驻屯军的任何强硬行动。因此香月在热烈地请战情绪影响之下,又刚走马上任,自然无法让大家失望,因此他立刻决定,要给华军强烈的教训,以加速推动“华北自治”。
第十九章、事出意外的卢沟桥事变 19.6 宋哲元处置失当
而宋哲元在七月十一日才迟迟地回到任所,根本不理会蒋介石多封指示机宜的电报,更没有将司令部移防的准备(更为离奇的是,宋哲元根本不向南京报告所有情况,也不请示任何的机宜,完全独断专行,害得南京国民政府,无法掌握最新状况,所有消息要靠军统局电台的报告)。宋哲元当天立刻就直接前往天津的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部,与香月直接接触。
香月在日本的援军尚未抵达之前,先与宋哲元进行缓兵之计的交涉,提出严厉的七条件,内容是要宋将任何“反日”的党政军力量,全部撤出河北,宋哲元竟然一口答应香月所有的要求。宋哲元认为只要二十九军让步,日本也就会伸手不打笑脸人,而得以“大事化小”。因此宋哲元在七月十五日,公开发表声明,表示卢沟桥问题只是小事一件,目前已经得到合理解决,并婉谢中国境内各方的支持二十九军备战的捐款。
宋哲元的逆来顺受,却引动日军更大的野心,香月清司在十七日派参谋通知宋哲元,要宋哲元一定要在十九日之前,以正式的文字协议,完全接受日本的要求。十八日,宋哲元参加前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的丧礼,与香月见面,正式向日军道歉,并且下令张自忠与日本代表签订接受日方要求的协定。七月十九日夜晚,中、日终于双方达成撤军协议,约定双方军队将于七月二十二日,各自撤离军事冲突的交战前线,以缓和华北冲突的局面,二十九军并正式道歉。因此在七月十九日,宋哲元为此再一次发表声明,认为整个事件已经得到合情合理的解决,希望大家不要听信谣言,中日双方应该互信互谅、和平相处。
宋哲元回任之后,一再示弱的表现,的确令国民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吃一惊。蒋介石特别感到不安,因为所有宋哲元的行动与交涉,一直没有片纸只字的回报南京;对于蒋介石之指示:“对于日本的要求,不可以轻易的让步,同时应将司令部迁移到保定,集结军队以备不测,”也根本不加理会。因为蒋介石已认为,在日本压力之下,任何表现善意的让步,任何没有实力备战为后盾的交涉,都会让日本觉得可以得寸进尺,终于会诱使日军采取武力行动。
无奈宋哲元担心蒋介石会以抗日为名,将中央的力量,重新回到冀、察发展,因此宁愿向日本低头,以求自己能够继续成为南京与东京之间的缓冲。而宋似乎不了解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是崇拜强者、轻视弱者,因此宋哲元一再忍让与低头的表现,正好给香月一个错误的印象,认为抗日英雄宋哲元,不过尔尔,因此香月已经决定,要在援军赶到之后,在河北给二十九军一个狠狠的教训,以报日军曾在喜峰口受挫之仇。
这时候,事情的发展逐渐接近失控的状态,宋哲元这一系列的表现,不但让全国人民感到失望与困惑,就连蒋介石也感到事态不妙。全国人心开始浮动不安,日军的行动更为大胆,因此蒋介石在庐山连日与政府军政首长以及社会的名流会商之后,于七月十七日,正式发表庐山谈话,宣布中央政府坚定的立场。
在庐山谈话里,蒋介石代表了所有的中国人,发表了决心迎战的心声:
“卢沟桥事件发展的结果,不仅是中国存亡的问题,而将是世界人类祸福之所系,此事件能否结束,就是最后关头的境界。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
蒋介石在谈话中清楚地指出,假如日军强行占领卢沟桥,必然会进一步进逼北平,而假如北平不保,日本接着当然会进犯南京,因此若是卢沟桥事变不得到妥善解决,那么中国将会面临最后关头的选择。但在和平尚未绝望前的一秒钟,中国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中日双方能够以外交方式解决卢沟桥事变。蒋介石进而提出中央政府对于卢沟桥事变解决的最低四点原则:一、不能侵犯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二、冀察政务委员会不能有任何不法的改变。三、政府任命的官员不得撤换。四、二十九军的防区不得变更。蒋介石指出,这是一个弱国最低条件的外交立场,希望日本能够设身处地的考虑,不要逼迫两国关系达到最后关头,不要造成中日两国的世代仇恨,应该能够适可而止。
蒋介石一方面代表中央政府发表了捍卫国家领土与主权的立场声明,并且清楚指出,假如日本真的还要进一步的侵略中国,那么这就是迫使中国面临全面抗日的最后关头了。蒋介石仍然进一步的电告宋哲元,在进行谈判时,千万不要轻易地相信日本的援兵之计,同时蒋介石已经在南京开始与日本使馆进行直接的外交接触,但是日本使馆却明白表示,卢沟桥事变是地方事务,将由华北驻屯军与宋哲元进行直接的谈判,日本政府只是藉着外交管道,警告南京国民政府,不要煽动仇日的“爱国活动”。
不过在北平的宋哲元,对于蒋介石维护主权的庐山谈话,根本充耳不闻,还是完全的接受日本无理的要求,宋哲元还以为卢沟桥问题就此告一段落,因此他一方面下令二十九军依照协议撤军,并且拆除在北平备战的防御工事,此时宗哲元才将七月十一日的中日旧协议(不是最新十九日的城下之盟协议),电告南京,并且要求中央停止派孙连仲等部队北上,同时不接受中央提供的备战军火。
蒋介石在七月二十日赶回南京,接到宋哲元过时的报告,为了避免在大敌当前,出现中央与华北当局的不和,只有勉强同意宋的协议报告,但是希望宋哲元能在协议上,为中国争取到更多的人事自主权。蒋介石一方面星夜派遣与宋哲元熟识的戈定远、熊斌北上,亲自向宋解释中央抗日的决心与立场,希望他能够加以配合。
就在宋哲元完全向日本压力屈服的第二天,日本在丰台的皇军,不但不按照协议撤军,反而对宛平的中国守军,发动军事突击,以密集的重炮,猛轰卢沟桥与长辛店的中国守军阵地,华军团长吉星文受伤。同时日本的内阁受到宋哲元示弱的鼓励,以及认为这是南京与华北之间的立场对立,因此计划从日本国内出兵,增派三个师团部队,直接增援华北,以对宋哲元的部队,进行猛烈的打击,并且乘机完成华北自治的计划。
虽然来自南京与东京的消息,都对宋哲元的做法,产生了极大的否定讯息,但是宗哲元仍然坚持自己对日本让步的做法。七月二十二日,宋哲元下令第二十九军各部,仍然要依照协议撤军,但是日军却根本毫无移防的迹象,反而是大军源源不绝的从关外以及朝鲜等地,进入平津地区。局势已经非常的明显,日军在平津一带开始形成合围的优势兵力。对香月而言,这是一个全面重击二十九军,彻底解决华北自治问题的最佳时机,但是宋哲元却拒绝面对事实与危机,仍然相信日本人会遵守协议,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
第十九章、事出意外的卢沟桥事变 19.7 日军决定攻占平津
七月二十五日,日本朝鲜军增援的先遣部队,已经到达北平南郊的廊房,这是平津之间的交通要地,日军不顾一切的进犯廊坊车站,引起守军的反击,双方的部队再次爆发新的战斗,中国守军不敌,因此被迫撤退。宋哲元这才发现大事不好,紧急下令二十九军备战(又是仓皇应战,事前根本没有完整与全套的作战参谋作业)。而当天夜间,日军准备派遣部队混入北平城内,做为接战时的内应,但是被守军发现,于是设下圈套,先让日军进城,然后在半途加以围歼,这就是令日军颜面无光的“广安门事件”。
香月闻讯之后大怒,此时东京军部电报指示,日本援军已到,驻屯军可以掌握战机动用武力。香月于是在七月二十六日,对宋哲元发出限两天内自动撤离北平驻军的“最后通牒”,宋哲元接到日军最后通牒之后,这时才如梦初醒的发现,华军已经陷入战争的危机当中。于是宋一方面严拒日本的要求,发出自卫抗日的通电,一方面加速调兵布防,并且要求中央紧急军事援助。七月二十七日,日本参谋本部下达临参命第六十五号,正式调动日本第五、六、十等三个师团,直接由日本本土增援华北。于是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既然已经重兵在握,当然把握机会,下令日军开始对北平与天津,发动正式攻击。
这时候宋哲元的兵马调动,可以说是已经太迟了。七月二十八日,准备驰援防卫北平的二十九军部队,于行军途中,在北平近郊的南苑,突然遭到日军陆空夹击,二十九军在来不及散开布防之下,死伤惨重,副军长佟麟阁,以及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同日阵亡。宋哲元这才发现,二十九军这些年来,没有积极的提升总体的战力,只坐享割据一方的利益,而日军战力已经更有进步,因此二十九军在与日军正面作战之时,已经无复当年之勇,因此军心大乱。
虽然南京电令宋哲元应在平津重镇,力战却敌,但是宋哲元发现,自己的部队已经遭到日军多面包围,战力不足,在接到香月敦劝宋退出北平,以免古都遭到兵灾的电报之后,宋哲元只有匆促地进行安排,由张自忠代理其冀察政务委员会职责,于七月二十九日夜晚,率军连夜奔逃。但撤离北平如此重大的决定,宋哲元事前事后,连一封电报都没有报告南京。日军当晚进入北平,蒋介石是收听日本广播,才知道北平沦陷,宋哲元已经不战、不告而走了。
二十九日的当天,驻天津的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联合天津的警卫部队,对天津的日本租界与机场车站,发动攻击,进展相当顺利,攻克多处阵地,直逼日本在天津租界中心的海光寺,而此时部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的伪军,也枪杀日本的警卫队,以及俘虏伪政府汉奸主席殷汝耕,向二十九军起义投诚。不料宋哲元已经仓皇逃走,起义的部队找不到接应的华军,结果被日军追击而溃散,殷汝耕才得以脱逃。
而在天津战场,华军居于优势,因此遭到日军空军猛烈的轰炸,南开大学等地因此被毁,而此时日本从本土调动的增援部队,刚好开始到达天津的外港大沽,因此立刻向天津华军发动攻势。由于天津守军听说宋哲元已经逃跑,北平也同时沦陷,当然也就从天津撤退,因此在七月三十日,日军就占领了天津,自此平、津就完全陷入日军的手中了。
宋哲元(昔日的“抗日英雄”)及所率之二十九军,与经营多年的冀察政务委员会,也就从此正式的走入历史。日军新集结之重兵,对宛平与卢沟桥发动全面攻击,才也在同一天攻下了这个造成中日双方大战的历史地点。至此日军已经基本完成全面控制永定河以西的作战目标,并且攻占了中国最为重要的北平、天津两大城市,日本当然是举国同欢。日军根本在没用多少力气的状况下,就有此战果,也发觉二十九军的战力不过如此而已,“三月亡华”的说法恐怕还是太高估华军的实力了。因此不扩大派的论点,立刻被压制,日本认为在华北的军事胜利既是唾手而得,何不乘胜追击,多强迫中国让步,反正华军是不堪一击,日本仍然会有足够的能力来对付苏联可能的威胁。
第十九章、事出意外的卢沟桥事变 19.8 卢沟桥事变引爆中日全面战争
就历史事件的顺序性而言,卢沟桥事变的确是中日之间全面大战的开始时刻,但是检讨卢沟桥事变,却发现这不是日军计划中的一个战略攻击行动,而是一个军事意外,由于中日双方已经在历史决战关头徘徊多时,最终因为前方军事负责人,没有完全掌握状况(一人重病,一人休假),而使得卢沟桥事变由小变大,最终失去控制。
而形成这场历史大决战的起因,当然是日军在华北的野心与企图,已经形成一个随时可以引爆的火药库。但是假如当时宋哲元不是抗拒南京蒋介石的指示,一味地对日低头示弱,让日本低估中国的抵抗决心,以及认为中央与华北之间有了可以利用的裂痕,造成日本扩大派的主张占到上风,那么卢沟桥事变是否会演变成为中日全面大战的起点,还是一个可能的疑问。
假如日本驻屯军司令官不是正在权力交接的空档,而让部属旅团长河边正三少将,多次的企图攻下卢沟桥,好展现自己统帅日军的武力与军威,但是却一再的受挫,因此迫使驻屯军与关东军的求战声浪升高,那么整个的大局,也许可以不至于因为卢沟桥事变的“小小冲突”,而立刻的急转直下成为华北全面战争。事实上,过去中日双方在平津一带,已经发生过几次比卢沟桥事变还要严重的冲突(两次丰台事件、大沽事件),但是都没有引爆中日双方的决战,但是这次的“微小事件”却造成中日的历史决战,这也许就是历史所安排的命运?
事实上,蒋介石对于卢沟桥事变之后,下令立刻驰援与备战,原是为了展现华军的实力与决心,而能让日本有所自我约束的警觉,了解中国不可能再退让,并非决定就为此事变派兵,而与日本进行决战。因为当时国共合作的谈判,还没有达成结论,整编六十师部队计划,才完成二十师而已,空军也没有达成作战的编组,西南战略基地的整理与建设才刚刚开始进行规划。
因此按照蒋介石的战略设计是,中日之间尽量维持不正面决裂,而让日苏之间的矛盾先行破裂,假如中日之间的决战真的无可避免,最少也要拖到一九三八年底,最好是到一九四年之后再展开。但是蒋介石派军北上的动作,却让宋哲元大大的误会了,(这当然是张学良事件的后遗症之一,蒋介石担心宋哲元误会中央乘机派兵收权,还特别派同是西北军的孙连仲、庞炳勋部队进入河北),造成日本判断,冀察政务委员与南京政策不合,因此大胆的对平津动手。
蒋介石在七月十日,特别要求英国大使许阁森与伦敦联络,希望英国能够调停中日之间的冲突,同时电令正在英访问的特使孔祥熙,进行外交试探,但是英国却在绥靖主义的影响下,有心无力。接着蒋介石又分别向美国、德国、法国大使表白中国希望和平的立场,但是这些国家也都没有充分意识到危机的紧迫性,甚至有些西方国家还希望中日之间爆发战争,可以减缓他们在东南亚与太平洋所受到的日军压力。因此,国际社会对于中日之间的战争发展,完全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看看中国究竟能够抵抗日本多久。日本当然是有机会充分了解国民政府之“求和不避战”的立场,但是日本还是觉得,这是一个动手解决华北的时机。
平津既然沦陷,举国震动,蒋介石在七月三十一日,发表全军将士的抗战声明,并且在内部高层会议之中,蒋介石极力为宋哲元违背中央指示,擅自撤离北平的做法辩护,认为目前是团结抗日的时刻,只要宋哲元继续拥护中央抗日,没有必要再追究责任,当天蒋介石下令财政部立刻拨款给二十九军的后勤所需(当时地方军的财务是独立的,宋哲元不战而丢掉平津,财源尽失,军队衣食立刻发生问题),并且在随后发表的华北战斗序列之中,任命宋哲元为第二集团军司令,负责津浦线的防务,并将二十九军扩充为三个军的编制。
事实上,日本方面的不扩大派,在卢沟桥事变之后,也曾试图以和平方式来解决中日之间的冲突。在卢沟桥事变的消息刚开始传回国内之时,首相近卫文末、海相米内光政大将,外相广田都认为,这可能是陆军所蓄意制造的事端(这次到是冤枉了日本陆军),但是日本政府在发现宋哲元一味退让,以及日本海外驻军一再地请战之后,才认为不妨利用这个机会,从中国身上多捞一些利益,以转移国内的经济与政治的压力。
但是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石原莞尔少将,却清楚地看出,中国很可能已经退无可退了,日本若要再进逼一步,中国必然会决死抵抗,而把日本陷入战争泥沼之中,苏联将会渔翁得利,更容易击败日本。因此石原曾经要求广田外相,甚至是近卫首相,亲自前往中国,进行和平访问,此举曾经得到政坛元老西园寺公望的同意,但是遭到军部强烈的反对。石原甚至直接用无线电与驻屯军的联队长牟田口大佐通话,要求驻屯军撤离丰台,避免与华军在卢沟桥继续产生冲突,当然石原的这个要求,引起驻屯军少壮派军官强烈的抗议。石原把动员国内部队前往华北的命令也搁置了将近十天,但是最后日本受到宋哲元一再退让的刺激,于是举国狂热,民气沸腾,认为中国既然示弱,实在是大好时机(哪有现成的便宜都不捡的道理?),因而终于进行攻占平、津的军事行动,石原接着就被调职了。
其实日军攻占平、津后,日本内阁曾经要想就此逼中国签下城下之盟,将永定河与海河与长城之间的地区,化为中立地区(按照日本的解释,中立者,就是中国不得干预,日本可以操纵)、要求中国正式承认满洲国、国民政府撤出在冀察的所有机关、禁止全中国所有反日的活动、中日签订防共协定、对日本开放中国市场。这些条件,在八月十日由日本驻华大使川越茂,向中国外交部亚洲司长的高宗武提出,但是这种丧权辱国的条件,当然是不可能被国民政府所接受的。
蒋介石终于决定,这是国民政府决心抗日的最后关头,因此下令华军,积极准备在华北与日军决战。但是在上海爆发中日虹桥机场的军事冲突之后,日本海军开始大量在上海集结,因此蒋介石决定将全面抗日战争的主力战,移转到上海。八月十三日,日军在上海发动攻势,十四日蒋介石发表抗战自卫声明,十五日,日本宣布全国动员,成立作战最高司令部大本营,并且下令成立华北方面军与上海派遣军的战斗序列,中日的历史决战,就此全面地展开。
第十九章、事出意外的卢沟桥事变 19.9 七七事变的检讨
我们了解卢沟桥事变所引爆的中日历史决战,与当夜第一枪的历史真相,以及志村菊次郎的失踪复返,并无真正或必然的关联。整个卢沟桥事件的真相是,事前既非日军故意设计,而在事后也没有立刻引爆全面的冲突。中日双方最高阶层对于这个事件一开始的反应,其实是比较倾向“不扩大”的立场。这个小小的事变之所以会扩大,主要原因是日军的旅团长河边正三少将,与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硬要藉这个题目,扩大事变以拉高自己的威望,而当时驻屯军的代理长官参谋长桥本群又压不住现场状况,造成中、日虽然达成解决的协议,很快的又被推翻,冲突越来越多,事情越闹越大,日本的舆情更是出现狂热的求战情绪。
这时候,不但是关东军与朝鲜军的将校们,全部主张强硬对付中国,连日本的舆情,也是高喊日本必须拿出行动,惩罚中国的“无礼”,驻屯军的部属更是已经杀机已露,难以约束,人人都想利用这个机会立功,所以新任的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在强烈的行动企盼压力下,几乎是别无选择的要籍机立威。而唯恐天下不乱的日本海外驻军将校们,更是拉帮结派的对东京进行请战的压力,日本的舆论同样的推波助澜求战,整个问题才急转直下的扩大成为无法控制的战争。
虽然在事件刚刚开始之时,日本的不扩大派还是占到上风,但是在派遣驻屯军司令官新任人选时,竟然让在“二二六事变”中,扮演要角的香月清司出任。香月本人原是倾向不扩大派的正统日军将领,但是他又想利用这个复出的机会,大干一场,才能更有前途,这和关东军与朝鲜军将校想要惹事生非才能建立功业的立场是一致的。香月清司在眼看宋哲元一再地示弱求和,中央军的支持无法投入河北,于是决定动手。而宋哲元的犹疑态度与示弱的表现,加上与南京不同步的立场,都使得日军认为,这是打击中国华北的良机。
总之,七七事变之所以最后发展成为中日历史大决战的第一枪,真正的关键时刻,不是七月七日当天晚上的事故,而是在七月十一日所发生的一连串变化。因为在十一日的当天,日皇正式下令派遣大批日军进入河北增援,香月清司也在同日接任驻屯军司令官。也在这一天,中方的宋哲元,抱着一种不完全信任南京,亦不打算与蒋介石指示合作的态度,消假上班,宋并且擅作决定,以逆来顺受的态度向日本压力低头。这三个同在七月十一日所发生的事件,决定了卢沟桥事变最终发展成为华北事变,然后进一步发展成为中日之间的历史大决战。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就不可能悬崖勒马、就地化解中日之间的冲突了。
从卢沟桥事变的小意外事件,而逐步扩大成为平津陷落的华北事变,这些年来,身为华北军政最高领袖的宋哲元要付相当的责任。因为他没有进行全面与周详的作战准备,在日军的攻击下,就让平津重镇轻易的沦陷。有了九一八事变与热河、内蒙沦陷的教训,以及长达三年的准备时间,宋哲元居然没有一套完整的建军备战之抗日方略,也没有周延的防卫平津之参谋作业,以及全面抗日的作战计划,真是令人感到不解。
而在卢沟桥事变之后,宋哲元擅自违背南京之“要抵抗”命令,以及阻挡支持的军力,最后更是擅自决定不战不告而退,其实在历史的意义上,他才是真正的奉命抵抗,却自行退却的“不抵抗”将军。不过这时中国需要抗日英雄的形象,因此也就没有人追究宋哲元不抵抗的责任了。比起张学良因奉命不抵抗,而让他为之遗憾终生,宋哲元实在是幸运太多了。不过从此宋哲元也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可观的重大战功,两年后就因病去世。幸而其它的二十九军将领,很快就恢复战力,象张自忠的以身殉国,刘汝明的奋战不懈,还有冯治安也是一位很出力作战的将领。
七七事变既演变为华北事变,蒋介石已是退无可退,只有率领中国走上抗战之路。这时的局势是,国际社会袖手旁观,日军侵略凶性大发,中国各路诸侯积极请战,沸腾的民意更是要求抗日,蒋介石于是断然决定,中国已经无法再对日本退让,假如日军一定要继续的侵略中国,她就只有提前与日本决战。但当时的中国,实在是真的没有准备好而能与日本决战,但是历史的命运已经逼得她没有其它的选择。卢沟桥不确定的枪声,以及误以为失踪的日本士兵,就成为引导中、日两国进入了历史大决战的借口。
虽然中日战争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的卢沟桥事变,全面地展开,但是中国对日本,一直到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九日,才正式宣战。整个中日战争的政治决定流程如下:国民政府是到了一九三七年八月七日的最高国防会议上,才决定全面对日作战,蒋介石于八月十四日宣布中国自卫抗战声明。日本政府是到了八月十五日,决定设立大本营、进行全国动员、正式组织进攻中国华北与华东的战斗序列,这样中日两国才算是全面的开打。
当时,中日双方都没有正式进行法定的宣战程序,这时双方均认为,若是中日正式宣战,会影响到国际社会出售作战物资的法律运作的问题,同时一旦停战,还要签订正式的合约。中国没有打胜的把握,不能签下任何割地赔款的合约,日本也不敢公然的独占中国利益,而引起国际的反弹,所以中日的正式法定交战状态,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四年又五个月,经历过了几千场的战斗之后,才于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九日,由中国政府以法定的程序,正式向日本宣战。
但是历史没有忘记,中日全面战争正式的引爆点是卢沟桥。虽然在七月七日的当天,中日双方既无正式的交火,也没有人员的死伤,但是整个中日战争,仍然是从七七延伸而来,中国人世世代代都应记得为什么这是中国全面抗日开始的纪念日!
第二十章、中日全面战争的战力解析
中日战争可以说是是一场典型“跨越时代”的遭遇战,其主要的关键,不仅在于双方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异,更在于总体国力,举凡经济、社会与文化结构上的差别。当时的日本,已是一个工业化的军事强国,无论是社会组织与国民观念,都已能适应现代化的总体作战。但是当时的中国,却仍在落后与农业化生产的社会结构之下,因此难以发挥总体作战的能力。同时日本对外的作战力量是团结一致的,中国则有着国、共对立以及各地山头的分裂问题。
所以,在讨论中日双方的有形战力对比,虽然可以作出数量化的分析,但是由于其中结构的不同,很难单凭数量化的对比,而得知其中真正的差异。这就是为什么全球各国的军事专家,对于中国抗日战争能力的评估,与事实的表现,会有非常重大落差的原因所在。只有透过中国军民所付出的血、泪、牺牲,才能发现真正事实的层面。
第二十章、中日全面战争的战力解析 20.1 中日双方总体国力的比较
当时,日本已是二十世纪的军事强国,有着健全的工业化生产基础,陆海空军队所使用的先进武器,全部是由自己设计与生产的,日军又有先进以及完整的军事组织体系与半世纪以上的征兵制度,因之日本的军力,无论是装备还是人员,都是现代化的作战结构。而中国还是处在十九世纪的落后国家,主要的军事观念还是来自一批前清遗老的领导人物,仍然以复杂的个人关系作为运作的基础,率领一支近乎文盲的军队,刚刚开始知道运用买来的一些二手军火,国家既没有工业化的经济结构来支持战争的后勤需要,就连征兵制度以及全民动员的总体战,还是完全在摸索的阶段。
从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入侵中国东北的领土起,中日双方就处在不断地对立与危机之中,其中也经过几次局部与激烈的战火冲突,但是中日双方一直没有正式的宣战,中国在近五年又十个月的折冲与忍让下,被日本占领了整个东北,一半的内蒙古,三分之一的河北省,五千多万的中国人成为亡国奴。日本在中国的境内,事实上取得全部帝国主义宗主国为所欲为的特权,但是日本对于自己能否取得对抗苏联及与美国决战的战略优势,仍然充满着不确定,因此对华的侵略也就逐步地越陷越深,终于在卢沟桥事变的冲突中失控,迫使中国选择了最后关头的全面抗日作战。
中日双方这场全面与持续的历史大决战,总共进行了八年一个月又三天,两军双方总共进行过二十二次的会战(双方动员兵力在十万人以上),一千一百十七次以上的战斗(双方兵力在一万人以上),以及三万八千九百三十一次的小型接战,中国军方伤亡了三百六十万人,日军伤亡了一百一十万,中国平民死亡了三千五百万人,接近六千亿美元的财产以及无数的文物遭到日军的摧毁与劫掠。
以战争规模而言,这场决战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与最为惨烈的战争,虽然最后中国终于与盟国一起战胜了日本,可是结局却是最为奇怪的悲剧:日本这个侵略者、战败国不但能够全身而退,不负责一文钱的赔偿责任,甚至能够保有它所侵略的琉球群岛[1]。为全世界的正义、和平牺牲最大的中国,除了得到了一个战胜国的头衔外,只有无数军民的死伤,及社会与家族累积数世纪的基础完全被侵略者的战火消耗殆尽;虽在名义上成为创立联合国的四强,但是却丢掉了外蒙古二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加上将东北的交通动脉、港口无偿给苏联使用[2]。
在中日两国正式全面开战时,日本全面现代化已经有半世纪以上的基础,日本帝国在当时是全球最强的陆军与海军国之一,它又拥有堪称世界一流水准的工业基础,能够大量生产及自己研发最为先进的陆海空军武器。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日本近乎全民皆兵的总体战争体制,日本全国最为优秀的年轻人,都以参军为荣,军队体制完整,军官与士兵的训练与素质都有很高的水准,因此日军的战斗力,单以陆军野战师的有形兵力、火力相比,中国陆军(当然是与整编后的中央军)与日军需要三比一才能平衡。
但是事实上,就连中央军完成整编的二十个师的陆军部队中,大部分的德式装备也没有运到,若是以中国地方诸侯军队的兵力与火力作为比较,华军对日军需要五比一,甚至是八比一,才能达到战力平衡。如果加上日海、空军、战车与毒气的联合作战,日军更是占到绝对的优势[3]。
而反观中国,就算在开战之时,全国还不能算是达到真正的统一,将近一半地区,还是维持半独立的状态,现代化的工业只在沿海商港零星的出现,国内连主要地区的道路交通,都没有完成,除了陆军使用的轻兵器与弹药可以自行生产(其实数量不足,质量也很差),陆军重武器与海、空军的主要作战装备,还是全靠进口,不但经常是有钱买不到货,而且最多也只能买到别国淘汰的二手货而已。
军队战力低落的最为主要问题,还不在火力装备的不足。当时的中国饱经军阀割据的战乱,中国人民普遍看轻军人地位,当兵是走投无路的暂时选择,一有另外的机会,还是离开部队,军官的素质也是一样的低落,根本没有现代化科技的常识,不会运用现代化的作战方式(当然有少数的例外,中央军校即是一例,后来的知识青年从军又是一例),而中国部队之间的所有无线电通讯,从战争开始到结束,日军都能监听与解破,更是造成中日战争中,华军在战场上失利的重大原因。
但是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于政府不能立刻抗日,一向是“动口又动手”的,不过自己却少有参军的,造成爱国青年与文人,打中国政府内行,打日本兵罕见的局面。直到知识青年从军的运动兴起之后,中国的抗日精神,才真正突破了这个扭曲的结构。在军事专家的眼中,中国的部队有如拿着破旧武器的“苦力”,是自卫队与民团的形态,根本还不懂得现代化正规作战的战术。中国军队最大的问题是,将、校缺乏战略与战术的兵学修养,军队缺乏强大攻坚的火力,更没有高效率的后勤系统支持。当然中国也没有工业化的经济基础,与现代化的社会动员结构,可以支持全面的战争。这些就是国际战略专家,根本不看好中国作战的原因了。
第二十章、中日全面战争的战力解析 20.2 双方军力的对比
就双方军力的比较而言,日本的陆军常备兵力为十七个师团,三个航空司令部,以及炮兵、骑兵、战车、化学兵等特种部队,总兵力三十八万,但是拥有四百万服过兵役,可以直接动员参战的后备部队。当时日军的师团,兵力编组上,相当于我国的军,最高指挥官是中将;日本的旅团,相当我国的师,最高指挥官是少将编阶;日本的联队,相当我国的旅,最高指挥官是上校编阶。日本“军”的编组,弹性极大,兵力比中国的集团军还要大。
当时中国的陆军部队共有一百八十三个师,以及炮兵、骑兵等特种部队,总兵力为一百八十万人,但是这些部队的编组、装备、训练,可以说是“八国联军”还要复杂与混乱。真正经过整编的部队,只有二十个师(同时多数的进口武器还没有到手),同时华军根本没有受过军训的后备部队,征兵制度也才刚刚开始在部分地区试办,因此当时中国的人口虽多,但是能够征用的兵员却相当的缺乏,素质更低(单是体检就有一半以上不及格),因此部队的实际人数,比编制上的规定要少许多,当时叫做“空名”。
在陆军战力中,日军拥有训练严格有素的军士官兵,以及重炮火力、加上战车、灵活的通讯设备以及大杀伤力的化学武器,并有良好的海空火力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日军对于中国的情报搜集,可以说是非常的深入与完整,后勤与兵力补充非常的具有效率(日军甚至拥有中国内地详细与精确的地图,但是华军却有时连粗略的地图都没有)。反观中国陆军部队在战场作战时,最为缺乏的是攻坚的重炮、反战车(坦克)武器及步兵用的轻重支持火力,此外中国军队的通讯与保密均差,后勤、医疗(几乎完全没有医疗可言)与兵力补充系统,可以说是乱无章法。
在海军而言,日本拥有完全自行设计与生产的世界一流的海军武力,日本有全球首屈一指的主力舰、航空母舰等完整的舰队,共有二八五艘大型的军舰,海军总吨位为一千四百万吨。而中国只有能够在内河与沿岸活动、小型、陈旧的舰艇五七艘,五万九千吨。因此以海军的战力而言,中国海军与日本海军是连正面交火的能力都不具备,只能进行偷袭、爆破以及施放水雷作战。
就空军而言,日本拥有自己设计与生产的各式空军飞机,其中属于陆军的航空部队有三十个联队,一二八个中队,一四四三架战机。属于海军的飞机共有七三架,部署在航空母舰上。而中国只有购买二手与拼装的各国不同型的飞机三五架,分成三十二个中队,更不要提中国的训练与后勤支持,在系统、经费与训练上的复杂与落后了。
因此根据当时协助国民政府的德国军事顾问估计,假如中日双方一旦进行全面战争,中国的海军在一星期之内就失去战力,中国的空军可以支持一个多月,中国的陆军最多可以维持六个月,而中国的军火后勤生产量,也最多能够支持六个月的战争耗损[4]。最糟的是,中国主要的工业与军火生产中心,只有点的分布,而且大都在日军第一波攻击距离之内。所以西方军事专家的观点看来,日军只要在会战的战场上,歼灭中国几个精锐的集团军,再占领以及摧毁中国的军火工业生产地,中国实在就无法再打下去了。
从当时的国际局势来说,日本与德国、意大利签订了轴心协定,至少在外交上,有欧洲强国的呼应。虽然苏联一直是日本最大的潜在敌人,日、美的关系也存在着矛盾,但是在当时,国际社会是以绥靖主义为外交主流,因此日本可以无视国联的呼吁与九国公约(Nine-PowerTreaty)的要求,任意地侵略中国,而不至于担心自己受到外交与经济的孤立。而在当时,除了苏联要利用国民政府来消耗日本战力,因此决定给与中国一些实质的战争后勤支持之外(还是在国民政府容共之后才开始),德国是考虑到蒋介石剿共的政策,以及防止蒋介石倒向苏联,因此是中国最大武器供应国(但是关键的三十个整编师、全德式武器的交易,并未成功),并且允许德国军事顾问在华帮助蒋介石训练军队,拟定战略,而美国、英国都只愿意和中国进行一些武器的交易,并不愿意直接卷入中日之间的冲突。
除了这些国家不愿与日本爆发战争之外,另外的原因,就是根据国际战略专家的分析,中日之战,日本将居于绝对的优势,中日战争的时间单位将是以月来计算,因此任何对华的实质军事援助,在时间上都来不及发挥功效,而只会平白的得罪日本而已5。当时西方国家的评估是,中日全面战争一旦爆发,最快一个月,最慢六个月,中国就会失去一切的作战能力,而向日本无条件投降。因此“三月亡华”论,并非日本强硬派军方一厢情愿的夸大说法而已,而是有科学分析、实际数据来支持的专家共识。
事实真相:
跟大家说真话!我的案件其实跟那条“狼牙山五壮士”的帖子根本毫无关系! 实际上是某单位挟私报复我。那条帖子发出前大约半个月,我发了几条帖子揭露他们毒打广州市白云区示威民众。然后他们到我家来要求我删帖子,遭到了我的拒 绝。因此他们悍然打击报复,拘留我七天泄愤!此信息出自我所属片区片警!
大批网站都登载了广州越秀区法院的通稿,内容是他们驳回了我(张广红)的诉讼请求。理由之一是越秀区公安局调查后确认我编造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谣 言”,越秀区法院予以采信。但是我上来搜了十分钟就找到了我转发的原帖并截图!为什么我十分钟就查到的事情两单位查了那么多天查不到?你们都是饭桶白痴?
如果说我对帖子比较熟悉所以容易查到的话,那么请问为什么广州越秀区公安分局和越秀区法院从头到尾没有任何一个人问过我:你坚持帖子是纯转发的,那么你从哪里转来的?难道两单位实际上对帖子是否转发根本就没有兴趣查?难道只想找个理由入我于罪???
从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分局到广州市行政复议办公室,再到广州越秀区法院,没有任何一个人问过我一句:你说你的帖子是转的,那么转自何处?所以实际上一 个单位是为了打击报复,另两个单位是为了互相包庇!如果蒙冤的是一个普通民众,他就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现实。可惜拈花时评(张广红)并不是完全没有话语权 的普通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