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4日星期三

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郑浪平(十一)

第八章、无中生有的满洲国 8.3 日本悍然拒绝李顿报告
号称维护国际社会和平的国联,在九一八事变后一连三次决议要求日本撤兵无效之后,只有玩弄缓兵之计,自找个下台阶。国联在十二月十日与日本政府达成协议,决定派遣调查团到中国东北,实际了解事件真相。而当国联的调查团,由英国的李顿(LordLytton)率领,到达中国东北时,满洲国已经由日本炮制下登场,日本政府竟然设法塑造自己“大仁大义”的国际形象,说日本完全是为了支持中国东北人民要求独立自治的意愿,而出兵“义助”溥仪成立满洲国。
  但是就在李顿调查团在东北进行活动之时,东北的抗日义勇军,仍然在东北的各地,风起云涌般的与日本进行浴血作战;而东北人民也设法告知调查团,九一八事变的真相以及人民真正的意愿,因此李顿调查团当然了解日本军阀的野心与血腥的手腕,但是这个调查团也不敢开罪日本(当时日本已经扬言要退出国联),又同时想为西方国家争取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因此在一九三二年的十月,公布了一个自相矛盾、参杂了一部分真相与更多曲解事 实的报告。这个报告成为人类历史上,又一个国际组织(不论其来头有多响亮)无法主持正义的历史文献。
  李顿调查团的报告结论是,承认中国对于东北拥有主权,也发现九一八事变是个预谋的军事行动,并且指出整个行动早已超出护路保侨的自卫范围,甚至表示满洲国根本得不到东北人民的支持,全靠日本军队的护持。但是这份报告竟然也包括赞赏日本在东北所作的各种“建设与贡献”(其实是侵占、掠夺中国的资源与领土),以及同意日本在南满所拥有的各种特权,认为中国抵制日本产品,准备收回日本的特权,都是造成日本发动军事行动的起因。
  这个报告所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可以说是荒唐之极,它表示承认中国拥有东北的空头主权,但是要求把中国东北的行政权,交给国际强权共管让国际强权来共同开发与分享中国东北的所有资源(当然日本拥有较高的比率),真是不知道这种建议是根据何种道理或国际法?国联竟然这样对待中国这个拥有主权的会员国,国联还能成为国际正义与和平的维护者吗?难怪二次世界大战是无法避免了。
  里顿的报告,其实根本是反映西方国家对瓜分中国东北利益的兴趣而已。国民政府当然表示不能接受,日本军部更是不可能吐出这个自己独占的禁脔,而此时的日本政府,已经是日本军部的傀儡了。因此在一九三三年,国联的十九国委员会通过李顿报告书、拒绝承认满洲国之后,日本干脆进一步的宣布退出国联,自己张罗未来继续侵略中国的行动。



第八章、无中生有的满洲国 8.4 满洲国对中、日历史决战之影响
满洲国的拼凑建立,是造成中日两国日后关系的发展,除了走向最后决战之外,无法达成任何外交妥协的基本原因。因为东北是中国的领土,任何 一个中国政府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承认满洲国的;同时日本自有历史以来,也从来没有得到如此一块资源丰富的江山,所以日本政府是绝对不可能“舍得”放弃满洲国,九一八事变演变到满洲国的出现,就已经注定中日之间最后的全面战争是无法避免的了。
  由于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而且制造了一个满洲国,破坏了国际强权在中国的“利益均衡”原则,因此结下了日本在国际社会孤立的危机。当时日本政府与军部最为担心的,就是苏联政府的态度,因为自从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政府很清楚地知道,日、俄迟早会在爆发一场决战。事实上,石原等人决定夺取中国东北,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未来日俄决战的布局先取得优势;而日本参谋本部当时多次动用临参命控制关东军在北满的行动,主要原因也是担心苏联的军事干预。
  不料,斯大林的布局更是高人一等,竟然一方面默许日本关东军的占领整个中国东北,一方面又支持东北义勇军的抗日行动,虽然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会给苏联在远东地区造成战略上的极大压力,但是斯大林宁可牺牲这个局的战略利益,以换取中国与日本为此结下决战的历史情结,当然他也同时设法将美国推向与日本发生冲突的方向。在一九三五年,苏联干脆把中东铁路的利益卖给日本、完全放弃在北满的利益与驻军,让日本能够完完全全控制满洲国,并可以放心南下侵略中国的中原,来换取日后日本与中国、美国之间的冲突。斯大林长期战略布局的狠毒,在当时的世界真是无人能及。
  而美国一向主张列强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对于日本占领中国的东北,破坏各国在中国的利益均衡,自然感到不满。美国起先寄望日本政府能够压制军部与关东军的军事行动,但是在日本制造满洲国之后,美国总统胡佛(HerbertHoover)的国务卿史丁生(HenryL.Stimson)在一九三二年一月七日,正式发表外交文件,指责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并且确立“不承认主义”(nonrecognitiondoctrine),美国政府拒绝承认任何东北主权的改变。但是其它的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国),在绥靖主义迷漫的状况下,虽然不愿承认日本所控制的满洲国,但是也不敢得罪日本,都不愿公开支持美国的这项立场。这样缺乏国际正义的政治现实,不但造成中国只有单独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进行孤军奋战,最终也给国际社会带来无法避免的世界大战之危机第九章、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检讨九一八事变的内涵与影响,真可以说是人类近代历史上,最大战争悲剧的起源,它是引导全球走向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划时代事件。因为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东亚强权的日本,从此逐步地沦为由军人来控制大政方针的国家,日皇与日本政府都逐步成为这些军阀的帮凶与傀儡。同时中国民族主义的力量则开始复苏,逐渐地产生了巨大无比的能量,支撑中国完成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近代中国复兴与国家认同发展之基础。西方国家因为没有在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做出阻止日本的侵略行动,而失去了防止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先机,最后让全球人类付出无法弥补的历史代价。



第九章、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9.1 关东军造成日本的亡国之祸
虽然单就九一八事变的事实本身而言,并不是出于日本政府与军部的直接计划与指挥,但是由于日本政府,早就制定了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以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来看,关东军只不过是以自己“熟悉”的方式,提前掌握最佳的时机,来执行日本的大陆政策而已。
  进一步的追溯九一八事变的史实,更可以清楚地得到结论,这是一个完全由关东军自导自演的侵略行为,中国方面既没有破坏铁路、没有攻击日军、更没有伤害日侨,因此在整个事件之中,中国是完全的被侵略者。而苏联的袖手旁观,也是让九一八事变,发展成为历史划时代悲剧的主因之一(假如苏联为了保护它在东北亚的利益,而动以军事威慑的手段,那么关东军恐怕就会遭到日本军部的制裁了)。
  对于中国来说,九一八事变是关东军侵略了她的东北,而日本国而言,则是关东军控制了日本的政局。当时的中国政府与日本政府,都对关东军的“侵略”,采取“不抵抗主义”,任其胡作非为,最后的结果是,日本政府与军部无法控制关东军的行动(甚至连至高无上的临参命都形同废纸),而由其少壮派军官实际接管军部、控制大政。这个由野心军人支配的政府,最后必然会使整个国家走上覆亡的道路。
  当然在九一八事变中,关东军的情报分析的精确周密,以及行动计划的大胆果决,可以说是一个军事行动上的“杰作”,关东军掌握了东北国防近乎真空、指挥系统陷入瘫痪、作战准备与作战意志都缺乏的情报,而对中国东北进行果断的攻击;同使关东军能够利用贪生怕死,爱慕权利富贵之辈的人性弱点,引诱出一大群汉奸,附和一个满洲国傀儡政权,使得关东军在大部分的状况下,能够不战而胜而占领中国东北各地。关东军的快速与细密的军事行动,显示日军的训练良好、士气极佳,是一支现代化、强打击力的部队。
  但是这也暴露出关东军的局限性,只知战术的运用,而妨碍了政略的布局,因为占领中国东北这个观乎中日两国关系的历史性大事,竟然在没有政府全盘主导、规划下,就贸然的自行发动作战,假如关东军遭到苏联进行军第事干预,或是受到中国军队倾全力的浴血抵抗,那么满洲事变的军事行动,由于兵力的严重不足,又没有得到本土军力的支持,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历史上重大军事冒进的失利。更为重要的是,关东军不了解对中国发动无理的侵略(尤其在中华民族濒临危亡的时刻),会刺激中国长远历史所孕育的民族生命力,因而爆发出团结抵抗的力量,虽然这个强韧的力量需要时间的发展与成长,但是这个中国的血肉长城最终拖垮了日本。



第九章、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9.2 可以不宣战,但是不能不抵抗
检讨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我们要问的是,难道这个悲剧不能避免或是改变吗?以日本方面而言,在事变前夕,当时无论是日皇、政府或是军部,都已警觉到关东军的计划与野心,也曾经企图采取抑制的措施,但是由于决心的不够强烈,以及行动的不够果决而告失败。
  因为假如当时的日本政府与军部,真的决心要想阻止关东军私下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并且要维持日本是个体制正常的国家,那么就不应该仅是派遣作战部长建川美次到关东军进行疏导与压制,而是应由政府与军部上奏日皇,直接下达军令,将关东军少壮派的主事军官撤职或是调职回国,或是直接下令给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命令他必须负起一切控制关东军行动的责任(没有奉到赦令前绝对不能发动军事攻击,这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军事基本体制)。那么单就九一八事变的事件本身而言,应是可以避免爆发的,但是日本政府虽然知道野心的军人,已经布下危机四伏的局势,却仍然以低调处理,以至酿成历史大祸。
  就中国方面而言,当时的国民政府与东北军,假如对于日本的野心以及结构的运作,有着历史的洞见,以及能够采取面对历史危机的勇气与决心,中国仍然可能在九一八事变中,设法维护领土与主权的完整,甚至可以避免中日两国最终走上全面战争的危机之中。
  虽然当时中国的确是一个弱国,在单纯的军力上,更不可能是日本强权的对手,但是由于九一八事变只是关东军单独的军事行动,因此当时的国民政府与东北军领导人物,假如能够摒弃消极的心态,充分的掌握与运用积极抵抗的战略,仍然是有机会可以改变九一八事变的历史结果。由于蒋介石与张学良,在当时并无法充分了解到事变的关键所在,是日本内部结构所面临的历史性危机,日本上下都陷入歧路彷徨的失控局面边缘,最后竟然因为九一八事变,而走上任由少壮派军官决定日本命运的危机深渊(当时连日本政府与军部,甚至日皇在内,也都没有料到这点)。蒋介石与张学良都认为,当时的日本政府还不至于完全的被关东军“绑架”。关东军虽然是有意在东北制造事端,但是若是没有奉到日本政府的命令,应该不至于公然的侵略中国东北,所以严令东北军采取不抵抗政策,以避免给日军得到扩大冲突的借口。



第九章、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9.3 不抵抗主义扩大了历史悲剧
但是事实的发展是,日本政府与军部竟根本约束不了关东军的行为,中国所采取的不抵抗主义,不但无法避免战祸,反而引爆了日本军国主义更为强烈的侵略凶性[1],同时中国“和平”的表现,也没有办法争取到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历史是一向如此的无情,国际社会虽然会“同情”弱国,但是不愿“支持”无抵抗能力的弱国。
  其实,蒋介石要求张学良所采取的“不抵抗主义”,其原先真正的用意,应该只是约束东北军,在面对关东军的挑衅时,是尽量的采取回避的态度,以避免给关东军找到扩大事端的借口。但是国民政府没有想到的是,由于这个名词不当的演绎与影响,而造成国民政府与东北军,完全没有进行守土有责的军事准备。而关东军在九一八事变的行动,根本不是军事挑衅,而是军事侵略与占领,在这种情形下,若还是继续的采取不抵抗主义,当然就会为中国带来了日本后续的侵略灾难,真是一念运作之差,造成无穷的后患。
  因此假如在当时,蒋介石与张学良得知东北危机酝酿与蔓延之前,就主动积极的采取各种预防措施,而不是一味地重申不抵抗,那么九一八事变的结果,应该会有很不一样的发展。当时蒋介石与张学良应该向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守土有责的东北军,清楚地解释不抵抗主义的用意以及适用的范围,只是约束东北军,不要轻易地与关东军挑衅而爆发军事冲突,但是国民政府与东北军,仍然必须要应该有万一面临侵略时,各种军事、政治与外交的应变准备。
  张学良至少在六月左右,就已经得到事变迫在眼前的情报,因此张学良可以抢先将东北政府重要的财政储备与军事物资,全都调离关东军的南满铁路势力范围附近,运往黑龙江、辽西甚至是关内(在九一八事变中,东北所有的财政储备与军事建设物资,几乎完全被日本人接收),同时做好必要时的军事反击与游击的作战准备(包括详细参谋作业的各种应战计划,以及游击作战基地的纵深布署),并且动员与组织民众,准备反制日本对于东北可能的侵略占领行动。
  而在九月,张学良更可考虑抽调部分的东北军精锐,回防东北,这样就不至于在关东军发动攻击之时,轻易地让敌人大获全胜。国民政府也可以事先与各国磋商,日本对中国东北可能的侵略问题,会严重地妨碍到各国在中国的利益,这样各国政府会对日本施加压力。国民政府也必须主动先与日本 政府进行直接的联系与交涉,这样可以增加日本政府与军部对于关东军行动的约束能力。而在整编晋军与西北军的策略上,更可以以抗日为由,调度一部分素质较优,民族主义较强的部队出关支持东北军对抗关东军。这样公开处理与应变,将会让关东军的阴谋行动完全曝光,也就会受到更多的压力与牵制。



第九章、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9.4 历史的后见之明
假如当时的东北军有了积极的预防措施与应变计划,同时军政主管不抱消极的失败主义心理,而都能设法的恪尽职守,一旦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时,东北军民,无论上下,早已有了应变与应战的准备,一方面能够集中其一部的主力死守沈阳,进行军民一体合作的肉搏巷战(有如一二八事变的上海作战),同时动员整个东北的军队与民众,依照事先的计划,沿南满铁路进行全线的攻击与破坏,造成兵力单薄的关东军首尾无法兼顾,到处遇到有计划的激烈反抗与破坏,根本无法一击得手。在这种情形下,关东军不但无法获得意想不到的重大战果,反而到处受到围攻而连连告急,由于日本政府与军部根本没有对中国作战的计划与准备,那么九一八事变就有可能成为关东军失败的“蠢动”,而会遭到东京军部以及政府的严厉制裁。
  退一步而言,就算关东军遭到强烈的抵抗,无法一击成功的占领东北,但是日本政府仍然决定增兵支持关东军,但由于东北的军方与民众,已有长期游击战的准备,所以日本军队,还是要面对有组织与计划的全民作战反制,这个代价之大,会使日本政府不得不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寻求外交解决。而最糟的状况是最后一切的作战都失败了,但是有计划与有准备的反抗,会给日本带来相当严重的元气消耗,也给中国带来更多的民族主义精神振奋,以及更多的团结与抵抗时间的准备。
  虽然,以中国当时的国力与局势而言,中国当然不能在九一八事变时,因为维护东北的领土与主权,就与日本进行全面的战争,但有规划的局部抵抗,则是必须与应有的做为,由于蒋介石与张学良,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危机的整体性,因此采取了过度“不抵抗主义”的不当对策,而让日本关东军以最低的代价攻占中国东北,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凶焰,最后造成中日两国以及后来全球的军事危机,实在是非常令人感到遗憾的。
  当然这种历史的后见之明,对于当时的蒋介石与张学良(包括当时的党国元老以及各个派系与地方领袖在内)而言,或许都是有些强人所难了。因为当时领导国民政府的蒋介石,事实上只是一个中国东南地区的领袖而已,国民政府又经常处在战乱不息与自顾不暇的困境之中,他很难能够深入思考东北的战略布局。而张学良则只是军阀子弟出身,年纪又轻,当时他能够为了国家统一以及政府改革的缘故,带兵进入华北,就已经是非常可佩服的了,要想让张学良负起对抗世界一级强权军力的责任,几乎是太重的责任。当然假如张学良没有率兵入关,协助国民政府完成统一中国,也许他就不得不直接面对东北局势,而有较佳的反制布局了。



第九章、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9.5 外交交涉需要有抵抗实力为后盾
另外一个历史的疑问是,假如当时的国民政府,不顾民意的反日情绪压力,坚持直接与日本政府交涉,是否也能挽回东北的沦陷?当事变爆发之时的日本政府,的确是“不同意”关东军无理的占领中国东北,日本的军部也想约束关东军犯上的军事行动,也许国民政府直接与日本政府交涉,在东北的一些利益上,对日本让步,似乎是可以增加日本政府牵制关东军行动的筹码,使得中国东北不至于沦陷。
  这在蒋介石后来的重要文献《敌乎?友乎?》当中,于某种程度上承认了过失,认为当时的国民政府,应该抗拒民气反弹的压力,勇于承担决策责任,而与日本政府进行直接交涉,让日本政府的温和派有力量压抑关东军,或许能够挽回东北之失地。由于当时国民政府的外交行动完全是诉之国联,使得当时的日本外相币原与后来的首相犬养毅,无法以外交来解决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危机。
  但是就事实的发展而言,恐怕中日双方直接的交涉策略,其成功的机率仍然等于零,一方面是南京的国民政府根本无法抵挡国内激动民意的压力,以及各种不同政治与军事集团的挑战,这些政治压力的主张是,日本不撤军,国民政府就不能与日本进行交涉(事实上后来的粤派国民政府,是企图与日本政府进行直接交涉,但是还是失败)。
  同时,日本政府也无法与国民政府达成任何协议,而压迫关东军退出所占领的土地,根本的原因是,关东军在获得大胜之后,日皇、军部与民意,都已经转向支持获得大胜的关东军,造成日本政府的运作危机。老实说,当时日本政府比南京国民政府还要岌岌可危。除非是关东军在东北遭到军事占领的严重困难(有如一二八事变的日军久战无功),或是关东军遭到重大的伤亡损失,造成日本民意的逆转,日本政府还可能有机会出面与国民政府达成协议,而这个可能性的前题是,国民政府与东北军,都有抵抗的准备与反击,以及苏联摆出强硬的军事姿态,才能奏效。而只是单纯的外交直接交涉,是不可能改变关东军侵略中国东北的事实。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以及后续的处理方式,都超过当时日本与中国政府的预估与控制,日本政府无法控制军部,军部无法控制关东军,关东军无法控制少壮派军官。中国政府与东北军,则是混淆了不抵抗政策的范围,在不抵抗、就地抵抗与全面战争之间,无法妥当的拿捏,因此当关东军发起军事行动时,没有完整的军事反击与外交准备。这对于当时处在疲于奔命的蒋介石,以及年少得志、却重则难当的张学良而言,也许都超过他们当时的能力所及(我们可以充分了解这一点)。但是假如历史是一面镜子的话,我们是在此强调,其实当弱国面对强权侵略的时候,并非完全不能采取有利于国家的积极对策。



第九章、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9.6 东北义勇军吹响了民族复兴的号角
马占山率领的东北义勇军,不仅于江桥力挫伪军与关东军的兵锋,其自发性的抗敌英勇行动,更是打响了中国民族主义复兴的发展心声。
  虽然在东北风起云涌的各种抗日作战,最后还是暂时的失败了,但是却已经显示出中华民族的力量,开始复兴,不再像清朝末年那样,东北人民任由俄国与日本军队的铁蹄,在这块白山黑水的富饶大地上予取予求。当然当时的中国,还是无法以国家整体的力量来对抗敌人的侵略,但是人民却开始自动自发的进行浴血抗战,广大的中国人民则是自动地捐输与参军,展现出改变中国历史分裂与衰亡的新动力。这些发展开始影响到中国各个阶层,甚至使得中国内部割据的派系力量,能在六年之后,克服一切的困难,而凝成一致抗日的共识。
  接着在一二八事变上,十九路军的自动抗敌、中央军立刻跟进支持,是可以发现国民政府反应的进步。在上海进行局部的浴血抗敌,是当时能够进行的最佳策略,因为当时中国还没有一致的抗日共识与力量,与日本正式全面作战。若率然与日本宣战,只有亡国一途。但是绝对也不能再采取不抵抗主义,任由日本的毫无道理的侵略中国,这不仅会导致民心士气的土崩瓦解,更得不到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所以在一二八事变中,十九路军的英勇抗日表现,当然永远值得中国人纪念与尊重。但是后来十九路军,却不幸陷入一种“现在就跟日本拼了”的情结之中,而从此长远的影响到中国的政治与民意,许多人不但不了解当时蒋介石回避立刻决战、全力建军备战的努力,反把近乎十恶不赦的“亲日”、“汉奸”等标签贴在蒋的身上。所幸蒋介石仍然能够把持得住中国必须进行全面准备抗战的大政方针,他实在是比同一时期日本的军政领袖,控制不住关东军的冒进(反而被牵着鼻子走),更为高明的多。







揭露真相,抨击恶警!

    事实真相:
    跟大家说真话!我的案件其实跟那条“狼牙山五壮士”的帖子根本毫无关系! 实际上是某单位挟私报复我。那条帖子发出前大约半个月,我发了几条帖子揭露他们毒打广州市白云区示威民众。然后他们到我家来要求我删帖子,遭到了我的拒 绝。因此他们悍然打击报复,拘留我七天泄愤!此信息出自我所属片区片警!

    大批网站都登载了广州越秀区法院的通稿,内容是他们驳回了我(张广红)的诉讼请求。理由之一是越秀区公安局调查后确认我编造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谣 言”,越秀区法院予以采信。但是我上来搜了十分钟就找到了我转发的原帖并截图!为什么我十分钟就查到的事情两单位查了那么多天查不到?你们都是饭桶白痴?

    如果说我对帖子比较熟悉所以容易查到的话,那么请问为什么广州越秀区公安分局和越秀区法院从头到尾没有任何一个人问过我:你坚持帖子是纯转发的,那么你从哪里转来的?难道两单位实际上对帖子是否转发根本就没有兴趣查?难道只想找个理由入我于罪???

    从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分局到广州市行政复议办公室,再到广州越秀区法院,没有任何一个人问过我一句:你说你的帖子是转的,那么转自何处?所以实际上一 个单位是为了打击报复,另两个单位是为了互相包庇!如果蒙冤的是一个普通民众,他就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现实。可惜拈花时评(张广红)并不是完全没有话语权 的普通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