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8日星期五

非类-弋夫(九)






 二十一



音乐教室在塔楼上,刚师范毕业的傅老师正教大家唱“青年圆舞曲”,她年轻、开朗,明眸皓齿,嘴角上一颗大黑痣。她一边弹钢琴一边示唱,明快、动听。反复几遍后同学们大体会唱了,她这才注意到么哥斜靠在椅子上玩天牛﹙Cerambycidae﹚,不听讲。那只天牛正爬在么哥的脸上,他觉得痒痒的怪好玩。傅老师暗暗查阅排位表,查出名字后突然道︰“李元愚,站起来,唱一遍“青年圆舞曲”。”么哥连忙将天牛抓下来揣在兜里,从椅子上爬起来跟她的钢琴节奏自如地唱出“蓝色的天空像大海一样,广阔的田野上尘土飞扬…青春的花朵在心中开放…”么哥嘹亮的童声、圆润的音色缓解了傅老师心中的怒火。她情不自禁地弹下去,么哥依轻快的旋律跟到尾。她觉得一个天才就在她面前,站起来道:“唱得好,唱得漂亮,不过,你很不象话,下课到我办公室来。”

  么哥站在傅老师办公桌前,傅老师道:“李元愚,你太不成话,竟敢躺在椅子上玩虫虫,对我连最起码的尊重都莫得,你配当学生吗?你很有天份,但是又啷个哟,不晓得约束自己,是成不到材的!”么哥自觉内愧,对傅老师讲了声“对不起。”傅老师气渐渐消了,转头道:“我收你进学生合唱团,一、三、五下午第二节课后上音乐教室来练唱,我会对吴老师说的。”么哥由衷地感谢,点点头。

  傅老师是独生女,早年丧母,父亲是西医,在蓉城的一间医院当主任,她自幼热爱音乐,在她的内心世界里音乐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她纯真、率性,生活上还像个孩子。在大学里,她潜心研究音乐理论,涉猎甚广,音乐修养极深,每到谈起音乐,听她款款道来,音乐史、流派、作品…如数家珍。她凭直觉判定么哥是个音乐可塑极高的孩子,立刻去找吴老师细说她对李元愚的看法。原来她俩是好朋友,出双入对,傅老师分配到十七中是吴老师去师范学院接进校的,吴老师对傅老师爱护备至,像亲姐姐一样。

  第二天班会上,吴老师开心地宣布么哥入选十七中合唱团,这个坏学生也会有长处,再说,能有自己班上的学生加入合唱团吴老师脸上也有光彩。自打读书开始,么哥就不曾受过表扬,哪位老师不对他摇头撒手?还会看重他?当众人的面受夸奖那种舒心的难为情他还是头一遭领略,从此他变得安份了,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到时候便去合唱团,用心练唱《半个月亮爬上来》、《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待巴城中学生汇演。

  傅老师主持唱片欣赏会,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贝多芬的名言:“音乐能使人类爆发出精神的火花。”讲台上摆贝多芬的雕像。她站在台前神采奕奕地对全体合唱团员讲道:“音乐是人类感知、思考和表达的一种方式,她伴随人类文明的全过程,为人类文明发展推波助澜。一七七零年贝多芬来到人世间,身处法国大革命火热的年代,这个维也纳的音乐巨人用《英雄》、《命运》、《田园》、《合唱》等交响乐章和几十首奏鸣曲、协奏曲将古典音乐推向最高峰。以他对自我、对自然、对社会的感触、理解和期望,谱写出十八世纪末叶那个惊心动魄、灿烂辉煌的时代。贝多芬的弦律是人类良知的倾诉,像日月星辰那样永恒。伟大的列宁在十月革命最艰苦的岁月里也不忘抽空听一听《热情奏鸣曲》,现在我们就先欣赏《热情奏鸣曲》。”她简单介绍一下甚么叫奏鸣曲后便摇动手摇留声机开始放送。钢琴声回响在音乐教室里深深地抓住这群少年的心,他们屏息静听,音乐将他们带到另一个世界里去了。么哥暗忖:“啊,音乐可以是这个样子!”

  一曲放完,傅老师道:“同学们,一百六十年前法国人民高唱《马赛曲》推翻封建帝制,捍卫共和国,捍卫自由、平等、博爱。”说她唱了几句,“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我们…”她接道:“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高唱《国际歌》推翻沙皇,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红色政权。《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中国人民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的确,音乐能使人类爆发出精神的火花。”思想前进的傅老师情绪激昂,将音乐的政治功能讲得深入浅出。

  “我们的祖先以宫、商、角、征、羽为五声,”傅老师款款道来,“音乐享有崇高的地位,许多思想家都将礼、乐、刑、政视为一体,甚至以音乐观兴衰。古老的《乐书》上这样说︰“凡音由于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这就是说音乐是人与天沟通的桥梁。“天”在我国古代是自然神,是冥冥中的主宰,也可理解为存在和规律。我是唯物主义者,倾向后一种解释,那就是有甚么样的生活便有甚么样的音乐,所以,生活才是艺术不竭的源泉,哪怕音乐这种相对抽象的艺术形式也不例外。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采风的传统,《诗经》便是最好的例子,许多诗歌就来自民歌,用来唱的。噢,在中国,诗词歌赋所谓韵文全是拿来唱的,正是音乐来自生活,正是音乐和文学和文明长在一路。喂,同学们,哪个晓得以前的散文是啷个读的?”么哥举手,站起来道,“唱读,吟诵。”“对。莫说散文没得韵,每个字都讲四声,都讲韵,不过古老的唱读就快要失传了,好,以后再摆这件事,现在回到音乐上来。大家想一想,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有多少用民歌改编的革命歌曲呀,多得数不完!那么外国音乐是不是同样来自生活呢?现在我们来听听俄国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的一首著名的弦乐四重奏,它来自俄国民间的一首叫“夜歌”的小曲,看看人家是怎样采风的。”

  琴声响起,仿佛是夜幕低垂,星光幽暗,少男少女在喁喁倾吐…仿佛是灯火如豆,夜蛾起舞,疲倦的母亲哄爱儿入梦乡…呵,这美妙的旋律、迷人的和声,重迭、变幻,引人暇想,却浸透了俄罗斯的乡土气息。

  最后,傅老师取出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章的《欢乐颂》,她说:“让我们来欣赏贝多芬第九的合唱部分,看看这位大师会给你们带来啥子感受。”

  急劲的管弦乐配鼓点如雷滚动,一个雄浑、高吭的戏剧式男高音导引出合唱,这歌声像来自苍穹,么哥感到一股震慑灵魂的力量,虽然听不懂德文唱词,却明白那是爱、是赞美、是和平。傅老师要把孩子们带进音乐的圣殿里去。

  这以后,傅老师便经常带么哥和几个她喜爱的孩子去听音乐会、去“中苏友好协会”欣赏唱片,指点么哥,借些音乐入门的书给他看,将她对音乐的见解、甘苦告诉么哥。这个躁动不安的少年从年轻的傅老师身上感到了一种不曾体味过的温暖和力量。巴哈、莫扎特、贝多芬那些不朽的篇章唤醒了他沉睡的知觉,唤起了他的雄心和梦想… 






二十二



  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得的土地经过互助组,到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的初级合作社,再到土地、生产数据集体化的高级合作社,终于被共产党一步一步收了回去,同时对粮食、棉花、食油实行统购统销,国家专卖。一九五六年合作化运动进入高潮,全国农村普遍成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中国农村进入了社会主义。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发布了,以“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归类,纲目分明,计划周详。雄心勃勃的共产党人要用自奋的智慧和打垮蒋介石的成功经验彻底改变落后的中国农村面貌,使中国人丰衣足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一九五七年初春,根据“纲要”,巴城开展支持农村运动,中学停课。么哥班上分配到半山乡石溪寨。这班同学情绪高昂,像旅游一样开心,背行李步行几十里路,直到天黑才走到。石溪寨已经成立高级社,生产队长在石溪前寨腾出几间屋安顿一班人。学生的任务是运肥料、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

  同学们每天捡马屎、拾牛粪、挑粪水往地里送,争先恐后,弄污了衣衫,压肿了双肩。在粪坑旁、在沟渠边,孩子们用棍儿挑出苍蝇的蛹,点好数目交给班长,比比谁捉得最多。 晚上,班主任、团支部书记、班长开会决定谁该得表扬,谁该受批评。

  一天下午,往地里送?肥,大伙围在猪圈边将猪屎沤出来的肥料铲进箩筐里让农民用高挑挑上坡。么哥心想在家里百把多斤重的东西都能挑却没试过高挑这玩意儿,便拉生产队小队长周老八说,“周队长,我试下。”周老八看他一眼道:“不得行,你上不到肩,稳不起…”么哥不依,周老八惟有举起高挑往么哥肩头上放,说时迟那时快,高挑往里一歪,箩筐便翻了个底朝天,一挑粪全倒在地上,扁担重重地磕到么哥的右边腮帮子上,打得么哥两眼冒金星,鲜血顺嘴角往下淌,引得大伙一阵哄笑。原来这高挑多用在山地上,为的是避免荆棘、灌木牵挂,用一种两头尖翘的扁担撗插进箩筐里高高地担在肩头上,要讲点平衡技术的。么哥非常难堪,又死撑面子,捂嘴结结巴巴道︰“我右肩不行,左肩行些…再试下。”松松、大头指么哥骂道︰“你充啥子狠?冲得很!”“搧落几瓣牙齿你就安逸啰。”这时同学们已将厩肥装好,么哥又央周老八替他上肩…周队长扶么哥走,嘴里喊道﹐“稳起,稳起…”么哥踉踉跄跄走了十几步便连人带粪一跟头栽倒在路边上,左边腮帮子又挨了一耳巴。这愣小子翻骨碌爬起来吼道,“再来!”像跟高挑有仇似的,也许这两耳巴把他掮横了?同学们拦也拦不住,周老八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又举了高挑…三天以后,么哥担起高挑爬坡上坎还悠悠地左肩换右肩,右肩换左肩。

  逢墟的日子,农民不出工,都忙赶场,做买卖,通有无。这天,班上决定松松、棒子、大头、么哥,还有团支部生活委员龙俞升组成一支捉田鼠战斗队去捉田鼠。

  他们走到柳叶河边,回头一望,原来这石溪寨依山傍水,林木蓊郁,半山由河边拔地而起,真如刀劈斧锯似的给削去了半边,相传是神女砍走了一半化作了巫山,这半山也将石溪寨断成了前后两截。阳光和煦,乍暖还寒,柳丝儿吐出了新芽,白鹭静静地滑翔,河水清澈见底,水车儿咿呀作响,渔夫站在狭长的小划子上舞动竹竽驱赶水鸦儿捉鱼。歇冬的稻田立立整整,只留下一行行的稻茬子,一堆堆干草垛等待来年。陡坡上,油菜开花了,新翻的坡地一绺绺土红,红得那样深润,上面一层嫩绿一片嫩黄,一层翠绿一片橘黄,娇艳、奔放,像一幅幅织锦挂在天上斗琳琅…溪山回转处,雾霭缭绕,松柏参天,掩隐十几户农家,一色的石板屋,炊烟袅袅,鸡啼狗吠,清平世界,好一个桃花源!

  这一群小子像叽喳的小鸟、像脱缰的野马,由松松带领在田地里奔跑、嘻戏。他们手持短棍,围一个稻草垛子慢慢将一扎扎稻草搬开,五双眼睛睁得贼亮,一见田鼠窜出来就齐声喊打,乱掍猛搥,跑脱了便在稻田里狂追。回过头来再慢慢掏田鼠的窝,有时一掏便逮四五只。理齐稻草垛子再去掏下一个,一会便消灭了二十几只田鼠,用绳拴成一大串,看来应该当上除四害英雄了。大头世祯骄傲地拎打头里走。

  来到河边,望清澈、诱人的河水,棒子兴邦挑衅地问道︰“敢不下去?”初春天气依然寒冷,大家都穿棉衣。大头逞强道:“你敢我就敢,呃?”“我下了你不下咋个说?”棒子逼进道。“是龟儿子。”大头随口便答,身子却往后退。你一句我一句,俞升转过头看松松询问地说:“要下大家下,啊?”松松胆子壮了,“走,大家下。”么哥不答腔,他怕冷,怏怏地跟大家一道脱去衣服。五个浑小子光屁股,噗咚、噗咚跳进冰冷的水里,叽哩哇啦乱叫,游了一会便爬上岸来,只有棒子游到了对岸。一个个脸色发青、嘴唇发紫,浑身鸡皮疙瘩,牙齿磕得嗒嗒响,哆哆嗦嗦穿回衣服,嘴里哼哼唧唧:“好、好、好冷啊。”

  黄昏了,往回赶,他们又说又笑,放声歌唱:“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动我们…”“祖国啊,我们远航归来了。祖国,我们的亲娘…”“缅桂花开十里香…”“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这铃儿般的童声响彻了山谷,回荡在春日清冷的天空中。

  山路一转,蓦地见到一间茅屋孤伶伶地立在石崖上,远离村寨,竹树环合、藤牵蔓引。松松惊讶地叫起来:“喔哟!半山半水半户人家,太好喽。”信步拾级而上,大伙也跟他。推开柴门,只是一间茅草平房,收拾得整整齐齐,屋门紧锁,主人不在家。一副陈旧的对联贴在门框上,《好男儿开拓殖民地,大丈夫独霸美人权》,松松边读边笑道:“看来主人家是从前读过新学的。如果我将来有这样一间茅草房,一边放牛,一边写诗,过起半人半仙的日子几多好。”松松小小年纪已经在少年报上发表了两首诗了,还找了几位爱好文学的朋友在学校里搞了个墙报刊物《苦荞粑》,自己任主编,两星期出一版,贴在走廊上。那些诗歌、童谣、散文、寓言、小说、绘画吸引了不少同学,好评如潮。

  回到山路上,大家饶有兴味地谈论这对联,松松朗声背诵出来,老到地评论:“有气势,还算工整,味道也足。”只有俞升一言不发,低头想心思。这时,团支部书记张兴华从后面赶上来,笑容可掬地道:“辛苦了,同学们,捉了多少耗子?刚才你们笑啥子?”大家只顾笑,并不答理。他只有找俞升问,俞升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兴华脸色一沉道:“嗯,这副对联有问题,思想反动,意识下流。”空气突然凝固了,五个懵仔失去了笑容。么哥道:“又不是我们写的,你去问那个农民。”大腊生强硬道:“不管是谁写的,你们作为新中国的少年,都要有觉悟,不能替反动分子宣传。我们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不会侵略别国,更不会强奸妇女。”么哥道:“喂,大腊生,人家是这个意思啊?哪个宣传来?你这个管街太岁,管浪宽,累不累啊?不管啷个说,他总有男人的雄心。”“哼,还敢顶嘴!”兴华发怒了。么哥的心火也上来了,道:“喔哟,你海啰。”兴华书记大怒,“你骂老子是袍哥大爷?老子正告你,我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支部书记,你们等倒起!”么哥嘻笑道:“要—得。”兴华大步向前走去,回头指住俞升道:“你身为青年团员,这样没有觉悟,你考虑吧。”再恶狠狠地望了松松一眼,走了。待到大腊生走远了,么哥扯起川戏高腔,一声怪叫:“独霸美人权啰喔!”大伙儿一阵哄笑。

  回到寨子,只见院子里站好多农民,男男女女的,原来是生产队决定请同学们吃饭,每户农家自愿带几个孩子回去吃,正在那里拉拉扯扯。周老八叫定龙俞升,便一把拽过么哥,一手搂棒子、大头往家去。

  那是一座石板屋,屋面和墙壁都是青石板铺就,这里出石板,就地取材,价廉实用,两层楼,三开六间房。楼下正中是堂屋,两侧用来养猪、喂牛,楼上住人。石块垒的矮墙上爬满了长春藤,屋后一棵巨大的皂角树,刺丫叉上挂千百个皂角,紫黑紫黑的。

  堂屋正中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楼板上吊起一串串玉米棒子、一扎扎干辣椒。龙俞升大些,一进门便去厨房帮手张罗,三个小的刚坐下,周老八妻子忙不迭地端出一碟碟油煎的粑粑果子、一碗碗腊肉、蔬菜来。这妇人好像刚哭过,两眼红红的。周老八点起三枝香,嘴裹念念有词,虔诚地插在牌位前才就座。么哥吃惊地望周老八的举动,心想,他才二十几岁嘛,言谈举止又看不出半点儒雅来,于是深信他祖上至少是崇尚耕读的人家了。

  周老八给每人倒上一碗新酿的米酒,他妻子盛上一碗碗喷香的新米饭,俞升好像不舒服,咽不下去。三个小的狼吞虎咽,别提有多滋味了。大头连吃七八碗饭,鼓腮帮子道︰“周队长,这回好啰,你们成立了半山乡高级社,过社会主义生活勒。”周老八呷金堂叶子烟,酒酣面热地道︰“晓球好不好,分给人家的东西又拿转去,搞啥子球…”大头接问︰“队长,你们这里以前的地主凶不凶?”周老八沉吟道︰“唉,造孽!天有眼,哪个时候没得王法,哪个时候没得礼教?咋个凶法?轮到他们背时倒坎乜,栽啰。”么哥又想起他父亲的话,想起四姨太、齐老师…

  晚饭后,俞升多留一会帮收拾,么哥、棒子、大头便逛到乡场上去,买了两包瓜子一边嗑一边聊。棒子道:“大腊生恐怕想整俞升和松松。”大头道:“整俞升?不会啊,人家是孤儿,吴老师和同学都喜欢他,再说,他们两个是好朋友,进进出出都在一道。”“是啊,”棒子接说,“所以大腊生最怕俞升超过他。”么哥道:“为啥子要整松松呢?”棒子笑笑道:“你晓不晓得松松和向秋萍好?大腊生先追向秋萍追不到,你想他咋个不寒心?”么哥笑笑:“就是那个巴拉眼,闷声不出气的女生?”“你懂个锤子,人家是古老美人,斜眼削肩,淑女当然是温文尔雅的…你就晓得耍,踼球、捉田鸡、掏黄鳝、打雀雀…向秋萍还去过松松家,你肯定不知道。”棒子继续道。“松松又漂亮又会写诗,班上好多女生都喜欢他,大男生们哪个不妒嫉他?”“哦,难怪眨个眼松松就没得影子啰。”么哥恍然大悟道。回到宿舍,都觉得累了,犯酒困,打水洗脚,一早就摊开地铺睡去。

  “起来,起来,开会,开会。”班干部摇醒睡梦中的同学,开紧急会议。么哥、棒子、大头惟有从棉被里爬出来,睡眼惺松周身发冷。走进楼下堂屋,只见全班同学已经围坐了一圈,正北坐吴老师、张兴华、秦昭基班长和一众班团干部,个个表情严肃,气氛紧张。三个孩子见松松,俞升旁边有空位便径自挨过去坐,却不知是专门留给他们的。吴老师见人齐了,便开口道:“现在我们开一个会。今天我们班上有同学犯错误,现在请张兴华同学说一下当时的情况。”兴华书记清清嗓子,大声道:“今天我们班上出了重大事件,穆松松、龙俞升、李元愚、朱兴邦、赵世祯,五位同学公然宣传反动对联,对联这样说:“好男儿开拓殖民地,大丈夫独霸美人权。”如此反动,如此下流的对联,以穆松松、龙俞升为首的五位同学居然到处宣扬。请大家评,他们这是甚么行为。”大腊生一通讲话,场内安静得可怕。吴老师的脸上也不自在地抽搐起来,她说:“还是让穆松松他们谈一谈当时的情况,穆松松你先讲。”松松道:“根本不存在宣传,我们除了见到张兴华外,没有见到任何人,当时是…”松松将过程叙述了一遍,最后说:“我们几个人都觉得这对联与革命思想不合,正在笑这个农民思想落伍,张兴华就来了,弄出了这场误会。”“甚么误会?你们在那里小声讲大声笑,不知多欣赏,李元愚还用川戏唱这对联,骂我是管街太岁、骂我海啰,我是袍哥大爷吗?”么哥道:“是你态度不好,你说这对联主张侵略、主张强奸妇女,”有人捂住嘴笑。“你连文人的夸张笔法都不懂。你竟然说:“你还敢顶嘴,”不知是甚么作风。”班团干们发言,都说他们觉悟低,不过并不是个个都认为他们在宣传反动思想。俞升举手发言,他说:“从一开始,穆松松就指出这是从前读新学的人写的。”大腊生立刻打断他,道:“你和他们同流合污,一鼻孔出气,你的问题还要留到团组织生活会上讨论。”俞升惟有停下来。班长秦昭基发言,他小小年纪就参加志愿军上朝鲜打仗,做通讯兵,转业后立即投考中学,他为人正派,说话公允,在班上威信最高,他说:“我看不是宣传,因为他们没有对别人说,更没有说这对联好,只是觉悟不高罢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许多文人救国心切,想走欧美列强的殖民主义道路,都是这种腔调,也不奇怪。五位同学就认识不清上写个检讨算了。扣大帽子对他们也不公平,对我们班的名誉也不好。”“喔,对啰。”许多同学赞成道。吴老师如获救星一般,松了口气,脸上有了笑容。她说:“五位同学也是除四害英雄嘛,就在觉悟低这一点上作个检讨罢。”棒子站起来道:“我们有哪样罪,凭啥子检讨!”大头连忙拉他坐下。散会了,大腊生悻悻然走出去,回头道:“下次再犯,怕不得浪松活!”吴老师过来哄写检讨,她也为难。

  五个孩子窝一肚子气回去睡觉,么哥缩在被子裹睡不,喉咙火烧火燎地疼,全身酸软,是扁桃腺发炎,他心想就只在冷水裹涮了涮就搞成这样子,身体也太差火了,真窝囊,得加紧锻炼身体才行。今天真倒霉,活天冤枉的事也摊上了…疼痛和怨恨折腾他。

  夜深人静,远处依稀传来了山歌,由远而近,是赶夜路的马帮经过,马夫们坐在马驮子上唱为自己解闷、壮胆子的。么哥迷迷糊糊地听这支古老的歌谣,这调子也许流传了数千年却永远新鲜,其间有《关雎》的元神,有群婚时代的遗风。山里人都会唱几句的,只要顺口,挂上点韵便能转转无穷,朴实、自由。人们用来抒情、相亲、叙事、调侃,甚至几个村的男女聚在坡上斗唱,一唱好几天,许多婚姻、私情便由此开始。要是平时,么哥也能提起嗓门来几句的,因为他老去郊外,见过不少斗唱场面,听得多了,现在痛得钻心哪有心思。那歌词道︰

  将军坟上满天星,

  想起我的小妖精。

  斑鸠投林咕咕咕哟,

  唱首山歌给妹听。

  将军坟上生冬青,

  我和么妹亲又亲。

  麻雀成群窝啰水哟,

  哥哥赶马不放心。

  这时,屋后有一阵女人的窃窃私语,咕咕哝哝听不清…突然歌声响起,不徐不疾,宛转、悠长︰

  春风吹到软脚坡,

  一个枕头两个窝(凹)。

  燕子回巢绕梁转哟,

  只见枕头不见哥。

  月亮爬上软脚坡,

  一个灶眼一口锅。

  猫儿夜夜叫不停哟,

  么妹死心等哥哥。

  跟,这群女人发出一串银铃般的笑声,么哥听,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这梦一样的歌声,伴叮当、叮当的铜铃声,笃、笃的马蹄声,呔叱、呔叱的么喝声与这山乡浑然一体,朴拙的魅力轻轻抚慰么哥受伤的身心,他听听渐渐睡去了。

  突然一阵轰鸣,一道白光照得屋子通明,么哥惊醒了,“这半夜三更还有飞机?”么哥困得不行又睡了。第二天清早班长秦昭基、团支书记张兴华叫醒全体同学在院子里集合,秦班长道︰“昨天夜裹国民党的飞机撒下很多反动传单,必须尽快捡回来交给乡政府。”张书记道︰“同学们,党和人民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对党忠不忠诚就看你们的实际行动!”秦班长到底是受过军事训练来的,他干净利索地分组、划地区搜索,立即行动。么哥心想,原来昨夜那道白光便是飞机上射下来的,大概是报上说的P2V间谍飞机,或者是二战时的空中堡垒改装的间谍飞机吧,最近经常窜扰大陆,可能是想将传单撒到巴城去的却撒到这山旮旯里来,他淡淡地笑了笑。

  么哥、棒子、大头一组去西边后山搜寻,么哥淌虚汗、喉咙刺痛跟了去。山坳里怪石嶙峋,其间长满了野百合花,花茎上挂巨大的骨朵儿,鼓得紫紫的将要开放,这块地方暖和一点罢。国民党的传单撒得到处都是,三个孩子拾起来往书包裹塞。么哥展开一张,上面写个大大的共字,再倒过来变成个并字,连在一起便是“并共”,意思是消灭共产党,么哥觉得好笑,这也太那个了,对于上升时期的共产党统治只有一点心理影响,并无大用。再就是关于马列主义思想洗脑、关于共产集团内部权力斗争的漫画…棒子拿一张洋版纸印的传单急步走来道︰“么哥快看,蒋介石的照片。”只见蒋介石穿长衫坐在花园裹的藤圈椅上,旁边有于佑任提词“总统万岁”。蒋介石已经不是从前那副面无四两肉的样子了,他发福了,挺潇洒。么哥想起了远在台湾的大姐,最近在报上见到她搞了个甚么提案,才知道她在那里做立法委员。她是嫡传的长女,年轻的时光都泡在大学里,只在美国就读了两间大学,她很有才华,写过不少书。么哥跟她只见过一面,那还是一九四九年初路经桂林时见到的,只觉得她很漂亮…唉,大姐,你可好?…么哥支持不住,往一块岩石上挨去,棒子见状道︰“你先躺起,我们去捡,一会我扯棵泡参﹙Radix Adenophorae﹚给你嚼,只有好处没得坏处,反正闹不死你也医不好你。”么哥躺岩石上嚼泡参昏昏沉沉地睡了。迷朦中,他见到这山坳裹百合花怒放,雪白晶莹,西下的阳光罩大地,蓝蓝紫紫的,一片响亮的灰调子,美丽极了…待到醒来,只见大头正在刨一棵最大的野百合,他想挖回去栽在后花园裹。么哥道︰“不要搞,太大了,要死的。”大头道︰“嘿,刨个坑,洒点炉灰,痾泡尿,包活,开起花来好看得不住!”么哥没好气,“它为你开的,为你活的?”大头上火了,“你毛病!”

  三个孩子背满书包传单,大头还捧那棵百合花回到寨子,山上的荆棘划得他们身上一道道伤痕。兴华书记看到这么多反动传单忙不迭地又拍肩头又表扬,“辛苦了,辛苦了,好、好、好,新中国的好少年。”一会他要去乡政府请功了。

  晚上,么哥烧得厉害,嘴皮裂了张都难张开。棒子赶紧去找班长,秦昭基见状二话没说背起就走。石溪寨没有卫生所,只一间唤名《半仙医馆》的草药铺,一位四十岁上下的斯文汉子连号脉带抓药,大概是那种拒绝社会主义改造的死硬分子吧,依然搞单干。昭基满头大汗放下么哥,破笼倒壁的医馆门口一只猫头鹰站在铁架子上两眼放光奇怪地望他们,掀开布帘猛抬头,一具白生生的骷髅骨吊在当眼处,三个小子吓得直飙冷汗,硬头皮往里钻,昏暗中,只见墙上挂了一幅发黄的针灸穴位图,贴了张E字视力表,更有一幅元素周期表,还有寄生虫繁殖图甚么的,壁架上摆满了瓶瓶罐罐,由地下到梁上堆的全是药草。梓木条桌上除纸笔端砚外,便是银针、火罐之类,靠墙竟架了一列针筒,七长八短的…医师眉清目秀脸色苍白端坐桌前,昭基扶么哥一旁坐下,心神未定道,“医生,我的同学发烧、喉咙痛…”“哦,张开嘴,呃,张大点,张大点,哦,是喉蛾,都快化浓了,西医叫扁桃腺发炎…莫来头,一副药,包好。”医生瞧罢起身抓药拿家什连脉也不用号。昭基暗忖,“这先生许是有些来头的,得行啊,中医、西医、草医都懂…”抬头看,只见椅子后墙上一副红纸写的对联“丸散膏丹遵古炮制,草木参茸地道药材”横批,“手到病除”,再往上瞧,一根木条钉在墙上,上头八个大字《专门兽医,附设人医》不知这医生是看到当地农民穷,无钱看病,可牲口病了便非医不可的,还是白眼看人间,存心弄人,不由得掩嘴窃笑,昭基到底大几岁,有些阅历,拐了拐身后的棒子朝上看,棒子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喔哟,要得啊,猪狗牛马,男女老少都合,么哥不是一天到晚蛇虫鼠蚁猫猫狗狗的?正合啰,正合啰。”么哥已烧得头昏眼花,动弹不得,哪知道他们说啥子。医师用马粪纸包了一包草药交给昭基嘱咐文火煎服,又拿了个竹筒子过来,撒了些药粉子进去叫么哥张大嘴,说往里一塞猛吹一口,么哥喉咙里一阵清凉,一阵恶心…到底也松活多了。

  两天后支农活动结束。么哥骨瘦形销,游魂一样捱回周家祠堂。第二天在后花园里他见到那棵百合花蔫巴皮皱地支在那里,骨朵儿耷头再没有绽开…  





二十三



  下乡回来没几天便开学,该是读初二下了。一个星期天下午么哥去学校找傅老师准备跟她一起去听唱片,去得早了一点,别的孩子还没到,傅老师叫么哥先上她的宿舍坐一会。这房间虽小却布置得朴素、整洁,一张木板单人床,被子床单都用的腊染土布,一张三抽桌、一把椅子,还有几个实心凳子也铺的土布。么哥心想,哦,傅老师的香闺…还有点不好意思呢,局促地坐到凳子上。一会,傅老师道:“闲起没得事,找本书看下。”说就掀起一个凳子上的土布,打开盖板,原来这些凳子都是板条箱改的,里面全是书。傅老师抽出了一本,“我才买的书,是法国人罗曼.罗兰写的,好得很,不晓得你看不看得懂。”么哥一看是《约翰.克利斯朵夫》,心想,正是姐姐元慧天天嚷要找的书。至于看不看得懂嘛,哼,小看我,章回小说都读过好几套了,外国小说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母亲》、《青年近卫军》早都读过,便大胆子说,“我试试看…”那天黄昏听完音乐会回到家里,刚进门元慧一把就把书抢走了,“我先看,你能看懂吗?我看完还可以解释给你听…”么哥摇摇头笑笑,“等不到稀饭结皮是啊?人家专门为你借来的,都不谢一声…”傅老师的宝藏开了个缺口便再也止不住了,一本书刚传观完,以元慧为首的几个大的就撺掇么哥去借,今天“契诃夫”注的,过了十天半月便是“莫泊桑”注的,搞个不亦乐乎。许多外国名著平时在学校图书馆是很难借到的,高中部的同学总是边还边借让书留在熟人的圈子里,哪轮得到初中生。

  这个雨水充足的春天,到了暮春时节雨就更频繁了。

  注:契诃夫,俄国文学家。莫泊桑,法国文学家。

  又是合唱团的练习日,傅老师指挥排练朝鲜歌曲《哩、哩、哩》正唱,“春天来了哩哩哩,多么美丽哩哩哩,祖国的天空飞小鸟,唱吧唱吧,飞吧飞吧…”突然乌云四合,一场骤雨瓢泼一般浇下来,窗外成了白蒙蒙的世界,待到排练完,一下子又云破天开阳光灿烂。等到同学们离去后傅老师站在窗前问起么哥,“那样大部头的书啃得动不﹖”她指的是《约翰.克利斯朵夫》。“看得好辛苦,只是可以看得完吧。”么哥笑了笑老老实实地答道,当然不会告诉她周家祠堂有一伙书迷,也不会告诉她自己读过多少剑仙侠客小说,部头比这大得多呢。“是的,长大点,历练些了看法又会不同,我以后还不晓得要读多少遍呢。”她赞同道,““罗曼.罗兰”写过好多书,好多名人传记,其中就有《贝多芬传》,他有极深的音乐修养、美术修养…”她推开窗户,塔楼上和风阵阵,沁人心脾,无意中她被外面的景色吸引住了,突然指附近的民居问么哥,“元愚,你过来,下面那片屋顶好不好看?”么哥探头望下去,是附近的几条穷街陋巷,乌漆漆一大片破屋顶,平时只觉得七高八低犬牙交错毫不起眼,甚至丑陋,全不是那种让人惊叹,让人目眩神迷的景致,可现在不同了,平淡中却错落有致,檐口滴水晶莹透亮,一绺绺小青瓦在夕阳的光影下斑斑起舞充满了动感。么哥心里一震,“傅老师分明是研究过绘画的,研究过色彩学的…”于是便试说,“好看,小青瓦像是给出了节奏…”傅老师笑了,“要得,你这个小家伙。打个比譬,如果我是这片老木笃笃的破屋顶,看到外头的景色会咋个?你看那团紫色是山茶,那几点鲜红是杜鹃,远处那片白得发蓝的是玉兰,香樟树绿得好深沉,泡桐树绿得好娇嫩,啧、啧,恨不得上去咬它一口才舒服…唉,莺啼燕语,满眼春色,啷个忍得住嘛,所以这破屋顶也按捺不住要跟春天唱和,人与自然多么和谐…如画、如诗,但是音乐家就能够听得见她们的呼唤、倾诉,宛如八音和鸣…是天籁。人们总是以极自我的方式感受世间万物的,就看你是甚么样的人了…呃,元愚,你的音色很美,将来或许能做个出色的男中音,你的直觉特别敏锐,无疑可以从事音乐创作的…”她依旧注视窗外,回过头来无限感慨地往下讲,大概是人们说的情绪上来了吧,“…音乐理论极重要,是入门的钥匙和工具,一定要学得扎实,当然,和声、对位不能代替天赋,更要紧的是内心美,才会有灵性。情感教育是没有边际的,不只是音乐欣赏、揣摩、潜移默化,也不只琴、棋、书、画之类陶冶心性,你所学的自然学科、社会学科才是基础。事实上,那些逻辑推理,那些数据分析、统计,那些算术表达式才真正决定人们的思维层次和广度,让人们对生活,对世界的感受理解,更细致、更深刻,千万不要以为音乐是一种绝对独立的思维形态,现在是二十世纪了,没有这个基础就很难从你身处的世界里摄取养分,感受形形色色的美,让那些原始的冲动、下意识的共鸣、沸腾的热情和冷冰的思考在你心中升华…如果做不到,就只能是些小品,再么便是些似曾相识的演绎、或者杂烩,音乐也不会有长足进步的。”么哥惊讶地听傅老师的话,到他真明白,那是几年以后的事了,到那时才想起,难怪傅老师要读那么多书,在她的破书箱里竟有不少数学、物理、绘画、金石和看来与音乐毫不相干的书刊。是啊,情感教育是没有边际的。

  傅老师是他的良师、偶像、朋友。

  校庆晚会上,傅老师站在台前一身黑纱晚妆,她先唱《安东尼达浪漫曲》,飘逸宛转充满了忧伤。跟一首《黄河怨》如泣如诉悲愤难平,紧紧扣住了同学们的心,让大家一下子回到日本鬼子蹂躏中国人民的悲惨岁月里去,待到唱完,都只想要为她报仇,竟忘了鼓掌,良久才回过神来。没多久,她突然换了一身红底花布棉袄,扎条独辫子和一位男教师用东北小调表演翻身农民的喜悦。内容是老汉收到了参军的儿子寄回来的立功奖状却没告诉女儿,让她猜。傅老师便饰演这农家闺女,唱得一口东北腔足可以乱真,这女孩子天真活泼,特别是撒娇的模样,活脱脱一个农家么闺女的品性,“老爹爹身哪啊穿哪啊,一身的新棉袄哇呃嗨呃嗨呀…女儿我无能耐呀,猜也是猜不呀,罢了啊罢了啊…”台下掌声雷勋。么哥一阵心血涌上来,他好想变成那个男教师,和她一齐唱…

  不知不觉,傅老师的声音、笑靥、模样、举手投足还有嘴角上那颗大黑痣总是出现在么哥的冥想中挥之不去,春潮汩汩在他胸中荡漾,令他迷、惶惑、羞怯…么哥大了。 







揭露真相,抨击恶警!

    事实真相:
    跟大家说真话!我的案件其实跟那条“狼牙山五壮士”的帖子根本毫无关系! 实际上是某单位挟私报复我。那条帖子发出前大约半个月,我发了几条帖子揭露他们毒打广州市白云区示威民众。然后他们到我家来要求我删帖子,遭到了我的拒 绝。因此他们悍然打击报复,拘留我七天泄愤!此信息出自我所属片区片警!

    大批网站都登载了广州越秀区法院的通稿,内容是他们驳回了我(张广红)的诉讼请求。理由之一是越秀区公安局调查后确认我编造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谣 言”,越秀区法院予以采信。但是我上来搜了十分钟就找到了我转发的原帖并截图!为什么我十分钟就查到的事情两单位查了那么多天查不到?你们都是饭桶白痴?

    如果说我对帖子比较熟悉所以容易查到的话,那么请问为什么广州越秀区公安分局和越秀区法院从头到尾没有任何一个人问过我:你坚持帖子是纯转发的,那么你从哪里转来的?难道两单位实际上对帖子是否转发根本就没有兴趣查?难道只想找个理由入我于罪???

    从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分局到广州市行政复议办公室,再到广州越秀区法院,没有任何一个人问过我一句:你说你的帖子是转的,那么转自何处?所以实际上一 个单位是为了打击报复,另两个单位是为了互相包庇!如果蒙冤的是一个普通民众,他就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现实。可惜拈花时评(张广红)并不是完全没有话语权 的普通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