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8日星期四

蒋中正文集(15)2013-03-29 03:23:41

第二節 今後努力之方向及建國工作之重點
——————————————————————————–
內容來源:卷四 專著
隸屬章節:專著\中國之命運\第五章 平等互惠新約的內容與今後建國工作之重心
版面原件:第78頁,第79頁,第80頁,第81頁,第82頁,第83頁,第84頁,第85頁,第86頁,第87頁,第88頁,第89頁,第90頁,第91頁,第92頁,第93頁,第94頁,第95頁,第96頁,第97頁,第98頁,第99頁,第100頁
〔第78頁〕
國民如不能竭盡其對國家的任務,則國家無由建立,民族無法生存,而對於世界問題,更無從過問,這是無可置疑的事實。中國國家今後責任的重大,既如前節所述,國民對於國家與世界的任務,自亦日加繁重,當不待言。
「天下無易事,天下無難事。」國民革命初步的成功,是中國全體國民百年來繼續不斷的奮鬥,與五年來堅苦抗戰的收穫。由此可見「天下無易事」。但是最近三十 年間,國民革命卒能將二千年君主政〔第79頁〕體推翻,三百年滿族專制顛覆,乃至於世界上最殘忍最堅強的不平等條約撤廢。由此可知只要是我們國民能群策群 力,信仰救國救民的三民主義,向國民革命的大道邁進,是沒有不成功的。 國父說:「國者人之積,人者心之器,而國事者,一人群心理之現象也。……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倒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則反掌折枝之易, 亦無收效之期也。……夫心也者,萬世之本源也。滿清之顛覆(成功)者,此心成之也。民國之建設(失敗)者,此心敗之也。」而今日不平等條約之撤廢,以及今 後抗戰建國之必勝必成者,亦由於吾人遵奉 國父遺教,繼承遺志,貫徹始終的精神之所致。所以可以說是「天下無難事」。
革命之主義,如日月經天一樣的明白。革命的方略, 國父已經有了精確的遺著。革命的成敗,到今日又已經為事實所證明。國民只須遵循主義,按照方略,順?成功的路線,窮理致知,實踐力行,來應付世界歷史上空 前的變局,而與全體人類分擔世界改造的偉大事業,自必能達到最後的成功。
所謂力行與致知,必須出於至誠,不能有一點偽言妄行的卑劣行動,亦不能存一點取巧投機的徼倖心理。古人說:「誠者成也」,又說:「不誠無物」。何謂 誠?「誠」就是無偽無妄,精益求精的力行。所以不誠則天下無能成之事,至誠則天下無不成之事。我常說:誠是從什麼地方發生出來的呢?簡單說:「能公必能 誠」。我們國民革命的宗旨,就是打破個人利己主義,而要救最痛苦的人民,最危急的國家,就是以利他為目的。所以我們今日要完成主義,要盡人類一份的責任, 求得人生最完滿的境界,我們的所作所為,皆要本乎至誠。如此我們所貢獻的勞力,所貢獻的智慧,乃能創造,能進取,能建設〔第80頁〕,而真正能有益於國家 民族,亦真正能盡人生的意義。所以我們大家應該把「天下為公」的三民主義和民生哲學,來確定我們的思想,認清革命的方向。就我們的本性,來發揮我們的良知 良能,決心力行,一往直前,充其行之極致,就是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亦是甘之如飴,無所畏懼。古人所謂「以殺身以求仁,無求生以害仁」,這是我們力行的本 義。這樣力行,就是革命。亦惟有其真正革命的行為,方能表現力行的意義。這就是我們革命者為實行三民主義救國救世的唯一精神。總之,「誠」是行的原動力, 有了誠,就只知有公,不知有私。有了誠,就只是一心不亂的去行仁,不知有什麼艱難和危險,很平易的做去,做到成功為止。 國父「知難行易」的學說,在革命運動上的意義,亦就是在此。
我在前面說過:現在國民革命的初步成功,即是建國工作的真正開始。換句話說:國民革命的現階段,是由民族主義的完成,到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的貫徹。須知革命 的破壞工作,不可以倖致,必須有百折不回的信心。自強不息的至誠,始可以達到最後的成功。而革命的建設工作,只要我們全體國民有不矜不伐的篤行,實事求是 的實踐,未有不可以如期完成的。 國父有言:「莫難於破壞,莫易於建設。」辛亥以後,建設的工作所以失敗,是由於國民忽視建設,並認為建設無須乎用革命的手段來進行。我們今日切不可再蹈這 個覆轍,我們必須使破壞與建設相需並進。我們對於建設,必須以革命與抗戰同樣的精神,同樣的手段來進行。
國父分革命建國的程序,為三個時期——軍政時期,訓政時期與憲政時期,——而貫通於三個時期的基本工作,在於教育、軍事與經濟。這三個工作在本質上是合一 而不可分的。可以說,三者並舉則國〔第81頁〕家富強,三者偏廢,則民族衰敗。不但是現代各國建國的基本原理如此。就是依照我們中國歷代的建國史實來說, 亦無不如此。我們現在要建設三民主義的國家,以求生存於世界,並要進而盡我們對於世界的責任,故必須先求教育、軍事與經濟的合一,方得完成國家整個的建 設。若論教育,我們必須本於中國六藝教育的精義,以自衛的實力與求生的本能,訓練國民,使每一個國民,都能致力於生產,獻身於國防,手腦並用,智德雙行, 一改過去萎靡文弱虛偽浮誇的弊病。至論經濟,我們必須本於中國獲得的獨立自由,使國民經濟平均發展,以為國計民生的基礎,而糾正過去破碎偏枯而有害於國防 與民生的錯誤。對於軍事,就是我們國防與文化必期於合一,而國防與民生,亦必凝為一體。能夠這樣,中國纔能夠成為堅強的民族國防組織,以自存於世界,並盡 其保障世界和平共求人類解放的責任。
建國的基本工作,在於教育、軍事、與經濟的合一,而求基本工作的完成,又必須就心理建設、倫理建設、社會建設、政治建設、與經濟建設五個要目,製定周詳的 方案,而使之實踐力行。在資本主義國家裏面,政治受經濟的影響,甚至為經濟所支配。我們要改造百年來次殖民地破碎偏枯的經濟,而為獨立自由的經濟,且期於 適合國防之所需,則必以政治的力量轉移經濟發展的趨勢。我們要政治建設健全而有效,則必須社會建設,能為政治設施作切實的基礎。至於社會建設的成功,又必 須改變國民過去消極和被動的心理,與提高國民對國家和民族的道德。故心理建設與倫理建設,實為各項建設的起點。五項建設有效,方能使教育、軍事與經濟合一 的建國工作成功。
以上所說建國的原則與程序,我在「三民主義之體系及其實行程序」小冊裏面,已有詳細說明。我〔第82頁〕在這裏,更就此五項建設,指出其重點,確定其方 向。成年國民,應各就其職業與職位,把握此中一個重點,以推進其業務。青年國民,應當各就其學業與志趣,選擇此中一個方向,以發展其能力。每一國民都能如 此,國家的建設方能夠成功,國家的命脈乃有所寄託。
(一)心理建設方面
不平等條約對於我國民心理的影響,為喪失自信,為依賴盲從,為懼外媚外,為虛偽自欺,為中國固有文化系統的破碎。現在不平等條約已經撤廢了,國民應撫心自 問:我們心理上種種弱點,是不是已糾正了!國民如果不能糾正這種種弱點,不能養成獨立自主的思想,重新來做獨立自由的國民,則思想上仍不免為人奴役,政治 上仍不免為人藩屬,為人殖民地。故今後國民的心理建設,應以獨立自主的思想運動為基礎。而其最重要的條目,則為發揚民族固有的精神,講求科學真實的智識。 以言民族固有的精神,則中國智仁勇之三達德,及其所以行此達德之「誠」字,實為我民族德性的結晶。而 國父的思想更遠承百代悠久的源流,會通世界進步的學說,以為中國建國最高原理。其中尤以 國父所著的心理建設——「孫文學說」,對症下藥,這是心理建設最寶貴的指針,故獨立自主的思想運動必以此為準則。以言科學的知識,則不獨採取西洋的科學方 法原理,亦將一掃百年來倚賴盲從的積習,以恢復民族固有的創造力。綜括的說,要我們的國民積極創造,自主自動,務化冷酷的態度為熱烈進取的情緒,更化消極 萎靡的精神為積極果敢的行動,養成整齊嚴肅踐履篤實的風氣,方能鞏固革命建國的心理。〔第83頁〕心理建設的最大的責任,尤在於我全國中小學校的教師,因 為中小學教師乃是少年學生的德行知識和體格的保傅,其影響於青年和未來的國民,比大學教授更深更大。少年學生性情未定,知識尚淺,恰如一張白紙,近朱則 赤,近墨則黑,染蒼則蒼,染黃則黃。少年時代陷溺於頹廢或狂激的一途,則青年時代便不易受國家思想民族道德的陶鑄。青年時代不能自愛自強,則壯年中年時代 又如何能擔當國家建設復興的重任?所以國家的治亂,民族的存亡,繫於此多數教養中小學生的吃苦耐勞的「無名英雄」之手;必須此少年學生的保傅,自覺其掌握 國家命脈的責任,在次一代國民裏面,播下國家生存民族獨立堅忍不拔的種子,使國家民族一二十年之後,有接續不斷為國應用的器材。政治社會各方面,更須深切 認識此中小學教育使命的重大,特別加以尊重與愛護,予以鼓勵與獎勵,使中小學教育能與大學教育在經費與人材上平衡發展。中小學教育能夠益臻於健全,則心理 建設,自可以成功。抗戰犧牲所獲得的獨立自由,始有其堅實的基礎,而革命建國的理想,乃不致落於空談。今日有志於教育的青年,不僅不得輕視中小學教師之職 業,而應認此為報效國家第一等大事,與復興民族最基本的急務。故青年能以擔任中小學教師,特別是教育基層的小學教師為志節,埋頭苦幹,敬業育才,勿沽譽釣 名,勿好高騖遠,是為今日建國工作無上之至寶,如此國民的心理建設乃可以有成。
(二)倫理建設方面
「國民精神總動員綱領」規定的項目,為建國的信仰和精神的改造,尤注重於救國的道德。此〔第84頁〕後倫理建設的工作,即應以培養救國的道德為基礎。救國 的道德,不必外求。五千年來我中國國民所以能夠保持民族的生命,維護國家的生存,並能夠屢從危亡喪亂之中,拯救民族國家,致之於復興的境域,就是我們國民 所蘊積而益厚的,所鍛鍊而益精的救國道德的功能。故培養國民救國道德,即恢復我國固有的倫理而使之擴充光大。而其最重要的條目,則發揚我國民重禮尚義,明 廉知恥的德性。這種德性,即四維八德之所由表現。而四維八德又以「忠孝」為根本。為國家盡全忠,為民族盡大孝,公而忘私,國而忘家,實為我們中國教忠教孝 的極則。須知個人惟在國家民族之中,始可以生存發展。故國家民族的生命,為個人生命所寄託。而國家政府的命令,應引為個人自主自動的意志。國家民族的要 求,且應成為個人自主自動的要求。逃法玩法固為國法所不容,避重就輕,亦當為國民所不取。每一個盡忠盡孝的國民,必敢任他人所不敢任的任務,受他人所不能 受的痛苦,而後國家民族的命脈,始可維繫於不墜,而國家民族的前途,始可以充實而有光輝。尤以我全國的青年,戰時必立於前線,開發必趨於邊疆,為社會服務 則必深入農村,為國家工作則必?重基層,一掃現在平時優遊於都市,戰時速避於後方之惡習,纔可以做一個對國家盡忠,對民族盡孝的國民。青年今後立志的方 向,本節裏面,各有說明。我在這裏要特別指出一個目標,作為青年愛國的典型。古人說:「戰陣無勇,非孝也」。今日戰爭中最奮勇最重要者,莫過於空軍之飛行 員。青年人人應立志為軍人,為飛行員。乃可轉移我國三百年來國民怯懦萎靡的風氣,以恢復我五千年來民族固有的偉大精神,而〔第85頁〕建設現代國家至上民 族至上之新倫理的基礎,則獨立自由國民之人格乃能樹立,而中華民國方得永久生存於世界,使不再為異族所奴役與滅亡。
(三)社會建設方面
新生活運動是社會建設的基本運動,其目的在求中國國民之「現代化」。國民惟有現代化,纔配做獨立自由的國民。國民能做獨立自由的國民,國家纔能成為獨立自 由的國家。民族精神的煥發,國民道德的修養,必見之於國民日常生活,始不落空談。而地方自法的推行,國民經濟的建設,亦必以國民日常生活為依據。所以新生 活運動可以說是五項建設的總運動,應為今後社會建設的基礎。而其最重要的條目,則為地方自治的訓練,與公共之「樂」與「育」的設施。以言地方自治,要知道 中國古來建設國家的程序,由身而家而族,則繫之於血統;由族而保甲而鄉社,則合之以互助。由鄉社以至於縣與省,以構成我們中國國家大一統的組織。故國家建 設的基層,實在於鄉社。因之,我們中國國體雖久為君主,而民本民治的精神,實貫注於民間。可惜三百年來鄉社的成規,竟廢弛於滿清一代。清末以降,一般學術 思想,馳心外求,早忘卻鄉社是建國的根本。現在我們要?手於社會建設,仍必實行地方自治。鄉鎮的建設,又為地方自治的中心工作。鄉鎮建設著有成效,則地方 自治乃可健全。而地方自治之健全,即為民權與民生主義實現的基礎。以言民眾的「樂」與「育」的設施,仍必為鄉社的事業。娛「樂」與養「育」的兩項,與食衣 住行四者同為根本的民生問題;樂與育更超越於物質生活,而為精〔第86頁〕神生活的基礎。求樂與育設施普及而深入於民間,惟有鄉社自主自動以從事於實施, 始可以期成。如鄉社的託兒所、保育院、俱樂部、公醫院各種公共福利事業,必須合鄉社的群策群力,以求充實。必以此為基點,始可以造成「老有所終,少有所 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新社會。
由此可知社會建設的責任,首在於鄉社自治員。惟有鄉社自治員,始能深入於農村,負起指導鄉社自治的責任,更於自治之外,倡導娛「樂」與養「育」的設施。所 望我全國有志建國的人士,認識一切報國事業,皆應經歷此自治員之一階段,實習地方自治工作,認清鄉社自治員和保甲長,為社會建設基層的職位;勿流連於都 市,勿眩惑於虛榮;以簡單樸素的生活,任建國的基層工作;則在個人為建立平生一切事業的基礎,而在國家則軍事、教育、經濟各項的建設,乃有確實的保障。
(四)政治建設方面
「抗戰建國綱領」對於政治建設有具體的規定,五年以來,已??見於實施。然而國民對於政治制度與法令規章,必須奮發自主自動的精神,而把握其重心之所在, 始可以措政制與法規於健全有效之域。現在不平等條約已經撤廢,則自主自動的精神,尤為獨立自由的國民所必具。我常說:「自強始可以自由,自立始可以獨 立」。國民如不能自強自立,則獨立自由的地位,必有得而復失之一日。故國民實為政治建設的原動力,而自主自動的精神,即所以充實政治建〔第87頁〕設的基 礎,然後中國的國家組織始可以健全,而國家行政,始可以提高其效率。所以今後的政治建設應以國民奮發自主自動的精神為基礎,而其最基本的項目為培植民主制 度與健全國防體制。要知道我們中國的民主制度,決不以歐美十九世紀個人主義與階級觀念的民主制度為模型。我國政治的建設必須樹立五權憲法與全民政治的基 礎,不受空洞的口號所愚,不被虛偽的形式所惑,循序漸進,篤實踐履,始可以使中國臻為現代的民主國家,而躋於國際社會之林。在這一方面,我希望全國有志於 政治工作的青年,本於國家的需要與時代的潮流,確定其遠大的目標,樹立其崇高的志向。我們中國在不平等條約束縛之下,都市有畸形的發展而為人口所集中,政 治建設亦相率而趨於少數之都市。因之國土荒廢,邊疆空虛,以致國不成國,侵陵頻至。現在不平等條約既已撤廢,則今後的政治設施,必一掃過去偏枯的積弊,而 期於全國全區域皆有平均的發展。故邊疆的開發,應為全國就學青年立志的目標。所望我有為有守的青年,要恢復馬伏波(援)班定遠(超)的精神,立志在邊疆, 致力於政治建設,埋頭苦幹,做一個手腦並用的屯墾員。 國父教訓我們「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須知邊疆屯墾乃為今後建國第一等大事,而邊疆屯墾員之貢獻於國家的政治建設,論功效與品格,超越於大都市裏面 工作人員聲價之上,何啻十倍?青年如要為國家做大事,為民族造大福,必須不求近效,不急近功,先要立定這個目標以為報國救民終身的抱負。
(五)經濟建設方面
〔第88頁〕
「國民經濟建設運動方案」早已指出我們中國經濟建設的要目。這個方案,是本於 國父實業計劃的精義,規定具體工作,以期中國的國民經濟能適應於國防的要求。抗戰五年半以來,中國的國民經濟已趨向於國防與民生的合一。不平等條約的撤 廢,更能使中國以獨立自由的地位,邁進於經濟獨立「自力更生」的大道。而中國之「自力更生」,尤以「工業化」為當務之急。故今後國民的經濟建設,應以發達 工業經濟為基礎。其最重要的條目,為準備實業計劃的實施,由此以完成我們平均地權與節制資本的基本政策。至於 國父的實業計劃,其規模遠邁漢唐,其精神更有以會通現代世界經濟的變局,實為我們中國經濟建設惟一的寶典。而其準備工作,自甚艱鉅。故全國國民必須自今日 起,立定決心,積極進行。
於此有應為我全國有志於經濟事業的青年指出一點。不平等條約的撤廢,已為我們中國的工業解除其重重的束縛。然而中國今後的工業,仍須以最速的進步,與最大 的努力,始可與先進諸國高度的技術與集中的經營,並駕齊驅。所以我全國的青年,必須立志為工程師,提高其技術的知識,致身於工業的發展。更要從實際的工作 裏面,求創造求發明,然後我們中國的經濟建設方有完成的把握。
總之,建國規模、計劃,及其樹立規模、執行計劃的志節與本能,當從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教訓,與一千幾百萬方公里的地理環境,參之以世界形勢的進化,而體會研 求。至於實行,更須由小而大,由近及遠。而實行之程序,又必須有重心,有基點。要知道:沒有遠大的志節,偉大的本能,則必至於忘本〔第89頁〕逐末;不求 切近的實踐力行,則必至於好高騖遠。所以我在本節裏面,就建國的計劃與實行,擇其重心與基點提示於我全國國民之前,並指定明白的方向,作為我們全國青年立 志的指針。
在今日以前,我們中國的各項建設,都不能夠順利進行,我們可以求其原因於不平等條約的束縛。然而從今以後,不平等條約束縛既已解除,則各項建設如再不能突 飛猛進,其責任當在於我們為國家主人翁的國民全體。我們全國的國民要負起各項建設的責任,必須先問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更須先問自己,有沒有這個信心? 試看那一種建設,不需要有能力和有信心的人才?試問我們中國現在所有的人才是不是足夠擔當各項建設的責任?建設的計劃與實施,須有重心有基點。我們所說五 項建設,自當同時並進,不可缺一,而其重點則不能不置於經濟。 國父曾指示吾人「建設之首要在民生」,而民生之基礎為經濟。經濟不僅為各項建設之重點,而且為一切建設之先務。民生主義的經濟建設,是本於「民享」的原 理。我們要以計劃經濟和社會立法,使每個國民的生活與生存,都有保障,務必做到「資本國家化,享受大眾化」之目的,尤須以計劃經濟和社會立法,實現民生主 義之和平的普遍的革命。
至於經濟建設必須以實業計劃為準則。我們要完成實業計劃所定的業務,首先要有實行實業計劃的人才和完成實業計劃的物資。今舉實行實業計劃最初十年內所需用的人才與物資,分別列表如下:
一、實行實業計劃最初十年內所須完成之各項工作表(本表僅就土木、機械、電機、空運、水利、建築、衣服、衛生、礦冶等九項計其數量,其他從略)
項目 全部工作量 最初十年內工作量
〔第90頁〕
(甲)土木
鐵路 一四○、○○○公里 二○、○○○公里
(實業計畫原列十萬英里,折合十六萬公里,現已有二萬公里)
公路 一、五○○、○○○公里 二二五、五七○公里
(實業計畫原列百萬英里,折合百六十萬公里,現已有十萬公里)
築港 一八六、○○○、○○○噸 一○○、○○○、○○○噸
(吞吐量) (吞吐量)
(乙)機械
機車 二四、○○○輛 三、○○○輛
客貨車 三五二、○○○輛 四四、○○○輛
自動車 七、六七七、二一○輛 四五一、五七○輛
(自動車數量包含各年折舊補充量,以維持三百萬輛之數)
商船 一四、四一七、四○○噸 三、○四三、三○○噸
動力機 四○、○○○、○○○馬力 一○、七○○、○○○馬力
工具機 四、五○○、○○○部 一五○、○○○部
各類機械 七、○○○、○○○部 一、五○○、○○○部
〔第91頁〕
(丙)電機
電力(火電水電)二○、○○○、○○○千瓦 六、二○○、○○○千瓦
電信
電信線路 三六、○○○、○○○公里 三六、○○○、○○○公里
無線電臺 三、○○○所 三、○○○所
收音機 一八、○○○、○○○具 一八、○○○、○○○具
(丁)空運
民用航空機 一二○、○○○架 一二、○○○架
(折舊補充在內)
(戊)水利(水力發電工作量與火電工作量合併計算於電力項內)
水運
通行輪船者 三○、○○○公里 一八、○○○公里
通行帆船者 五○○、○○○公里 二○○、○○○公里
新闢運河通輪船者 五、○○○公里 一、○○○公里
設商埠 一、二○○處 七○○處
防洪堤防 一八、六六○公里 一八、六六○公里
〔第92頁〕
灌溉 二五○、○○○、○○○市畝 一○○、○○○、○○○市畝
水力 一○、○○○、○○○千瓦  二、○○○、○○○千瓦
(己)建築
居室 五○、○○○、○○○間 一○、○○○、○○○間
(庚)衣服
棉紡錠 一○、○○○、○○○枚 三、○○○、○○○枚
棉織機 三二○、○○○臺 九六、○○○臺
麻紡錠 三七七、○○○枚 八三、一○○枚
麻織機 一五、七○○臺 四、七一○臺
毛紡錠 五八○、○○○枚 一七四、○○○枚
毛織機 一六、五○○臺 四、九五○臺
繅絲機 二三六、七○○臺 七一、○○○臺
織綢機 九四、○○○臺 二八、二○○臺
漂染印整機甲種 一一四單位 三四單位
乙種 二八○單位 八四單位
針織機 一六、五六○臺 四、九七○臺
〔第93頁〕
縫紉機 三○○、○○○臺 九○、○○○臺
(辛)衛生
大衛生院 二○○所 一○○所
縣衛生院 二、○○○所 二、○○○所
鄉鎮衛生院 一六○、○○○所 八○、○○○所
(壬)礦冶(十年後達到之年產量)
煤 一五○、○○○、○○○噸
石油 一、七七四、○○○噸
鋼鐵 五、五六○、○○○噸
銅 二五、○○○噸
鉛 一三、○○○噸
鋅 二、○○○噸
鋁 一一、五○○噸
鎢砂 二五、○○○噸
純銻 二○、○○○噸
精錫 三○、○○○噸
〔第94頁〕
精汞 五○○噸
二、實行實業計畫最初十年內所需各級幹部人才數目(本表係就鐵路、公路、空運、水利、機車、自動車、電力、礦冶、港埠、電信商船、食品工業、衣服工業、居室、衛生、機械、印刷等十七部門所需人才計算)
(甲)大學或專科學校各科畢業生之人數
一、土木科畢業 一一○、○○○
二、機械科畢業 四一、九○○
三、礦冶科畢業 八、六○○
四、電機科畢業 一二、四○○
五、水利科畢業 一二、○○○
六、建築科畢業 二五、○○○
七、化工科畢業 七、二○○
八、紡織或染化科畢業 三、六○○
九、輪機或駕駛科畢業 七、○○○
一○、航空機械科畢業 七、二○○
一一、地質或地理科畢業 二、四○○
〔第95頁〕
一二、醫科畢業 二三二、五○○
一三、文法商經濟等一般學科畢業 三一、○○○
(乙)高初級職業學校各科畢業學生之人數
一、土木科畢業 七七、五○○
二、機械科畢業 九四、五○○
三、礦冶科畢業 二三、三○○
四、電機科畢業 二○、四○○
五、電信科畢業 四一、二○○
六、航空機械科畢業 一二、○○○
七、水利科畢業 二五、○○○
八、建築科畢業 二五、○○○
九、化工科畢業 八、一○○
一○、紡織或染化科畢業 八、二○○
一一、印刷科畢業 一七、○○○
(丙)航空駕駛學校畢業 四三、二○○
(丁)高中或高級職業學校一般學科畢業學生之人數 一○三、四○○
〔第96頁〕
(戊)初中或初級職業學校一般學科畢業學生之人數 一八六、六○○
(己)高初級醫藥或護士學校畢業 一、○七○、○○○
(庚)助產學校畢業 二二五、○○○
共 計 二、四六四、二○○
三、實行實業計畫最初十年內所需各項主要物資之數目(本表係就鐵路、機車、公路、自動車、空運、水利、商船、電力、電信、居室、日用器皿、機械等部門所需各項主要材料計算)
鐵 七、九九二、○○○噸
鋼 二五、八八三、○○○噸
銅 一、○八○、○○○噸
鉛 一、一一九、五○○噸
鋁 五四一、四○○噸
煤 五○五、五○五、○○○噸
汽油 一三、一三四、二○○噸
柴油 二四、八二四、四○○噸
機油 一、○七三、○○○噸
瀝青 二八八、○○○噸
〔第97頁〕
油漆 二八三、四○○噸
水泥 五六、五四六、三八○噸
一、九七七、五○○噸
玻璃 一四六、九○○、六○○平方公尺
三、三九○立方公尺
五三、七○○噸
橡膠 二、七○九、四二○只(輪胎)
三九、二○○、○○○根
木材 二四五、○○○噸
四九四、二八○、○○○立方公尺
實業計畫全部的完成,要積三十年至五十年之久。上表所列的工作、人才和物資,祇是最初十年之內所要作要用的數量。國民初見這些數字,或不免認為太大,而以 為不易成功。殊不知這些數字,比之於中國四萬萬五千萬人口與一千幾百萬方公里面積,實在太少,決不為多。即就棉織機的數字來說,棉織機全部完成之後每人每 年平均可得棉布亦不過十八公尺,而最初十年之內完成者,只有十分之一,則每人每年平均不過得到棉布一、六公尺。又以自動車而論,全部完成之後,平均每一百 五十人纔有一輛,而最初十年之內完成者不過十分之一,則平均每一千五百人纔有一輛。更以人才而論,四萬萬五千萬 〔第98頁〕人在十年之內,供給各級專門學校畢業生二百四十六萬人,決不可以說是太多。只舉現在所有軍隊的官長之數來說,已受過普通與高等教育而有充分管 理技能的,就有五十萬以上人數。這些官長將來復員時,若再授以專業的短期訓練,就可成為經濟建設現成的幹部人才。大家只看這一點,就可知道我們國家的人 才,是如何的眾多,只要我們大家有信心,能努力的去做,各項建設,沒有不成功的道理。否則我們國民錮於舊習,如仍有「不易成功」的感想,這就是由於大家不 能深切領會 國父「行易」的學說,不能徹底體認「力行」的道理。三千年的君主政體,三百年的滿族專制,甚於一百年的不平等條約,我們的國民有了一致的信心,共同的努 力,就可以在短期間之內,或推翻,或廢除。若以同樣的信心,實行實業計畫,決沒有不成功的理由。更以中國與日本來比較,我將 國父於民國七年在三河壩陣地上曾對我說的一段話,來證明這個計畫必能成功的道理。 國父說:「日本的人口與土地,皆少於中國八倍至十倍,所以日本八年或十年可以完成的工作,將來我們中國只要一年或二年就可以完成。」我們如果是 國父的信徒,相信他的至理明言,那為什麼還要存這些畏難懷疑的心理?中國過去建國工作的失敗,乃由於不平等條約的束縛和壓迫。現在不平等條約已經撤廢了, 只要我們全體國民能夠力行,則上表所列十年計劃成功的程度,我們相信只有超過這裏預定的最低的數量,而決不患其太多,更決無不成之理。如照各國已往建設的 經驗,再徵之我國民政府成立以後十年間在內憂外患中修築鐵路公路的事實,則依我的估計,其中有幾個部門,如鐵路、公路、航空、築港、堤防、灌溉、電力等 項,將來實際的成績,或可超過預定之數一倍以上,實至為平常之事。
〔第99頁〕
但是就人才來說,實業計劃的實行,要有大中各級學校教養的人才,有如上表所列的數字。我們現在的學校是不是能夠訓練這些人才,來供經濟建設之用?就 我們現有的大學專科高初中等各校來說,從民國二十五年到三十年,五年之中,各級畢業學生只有四七一、七三九人,而實業計劃實行的最初十年就需二百四十六萬 畢業生,實業計劃以外各方面的需要,自不在內。所以我們在抗戰期間,這幾年之內,務必趕快加強教育,擴充學校,來準備充分的人才。就此乃可知道,抗戰以 後,我們同胞只要他有一技之長,就不患沒有貢獻其能力於建國工作的機會。尤可知道各方面服務於建國工作的人員,必須能以一人來做二人的工作,一天要做二天 的業務,纔可以供應國家社會的需要。那裏還可以苟且因循下去?那裏還有徘徊猶豫的時間?先哲說:「見賢思齊焉。」諺云:「臨淵羨魚,不如歸而結網。」我們 看見了世界上各國的富強,更必須發奮為雄,來求我們中華民國同他們一樣富強,而且我們的民生更要比他們康樂。我們中國經濟建設的計劃,對於民生的福利,必 須達到我們 國父手訂的國民政府建國大綱第二條規定的標準。就是「建設之首要在民生。對於全國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當與人民協力共謀農業之發展,以足民食,共 謀織造之發展,以裕民衣;建築大計畫之各式房舍,以樂民居;修治道路運河,以利民行。」這是我們建設的惟一目標,亦是實現民生主義的第一步工作。我們中華 民國既要建設這樣一個富強與康樂的國家,就要我們每一個國民真有「惟日不足」之感。人不自棄,必不見棄於國家;人能自勉,始可以策同胞,共同奮勉。所以我 懇切的期望全國國民自立自強,互相策勵。尤希望全國的青年能立定志氣,抱定決心,認定目標,朝?建設的方向急起直追,來完成這千載難得的建國使命〔第 100頁〕。
第六章 革命建國的根本問題
——————————————————————————–
第一節 建設與革命哲學之建立問題
第二節 社會與學術風氣之改造問題
第三節 自由與法治觀念之養成問題
第一節 建設與革命哲學之建立問題
——————————————————————————–
內容來源:卷四 專著
隸屬章節:專著\中國之命運\第六章 革命建國的根本問題
版面原件:第100頁,第101頁,第102頁,第103頁,第104頁
〔第100頁〕
在國民革命初步成功,建國工作真正開始的今日,國民一方面對於國家獨立自由地位的獲得,或不免有「驕矜自慢」和「一得自足」的錯覺;而他方面對於今 後應做的工作,亦不免有「畏難卻顧」和「避重就輕」的心理。我對於這兩方面,在前章已經有詳明的解釋。現在再在本章裏面指出幾個建國的基本問題,亦就是建 國成敗的關鍵所在。希望我全體國民有所警惕,而首先要指出的就是辛亥革命成功和失敗的教訓。我國民如果能領受這個深切的教訓,今後建國的工作,一定可以成 功。
大家知道:辛亥革命把中國三千餘年的君主政體,滿清二百六十年的專制政治,在極短的時間以內,澈底推翻。自此以後,袁世凱的帝制,張勳的復辟,莫不失敗。 所以我們不能說革命沒有絕大的成功。然而辛亥革命以後,十幾年間,又遭逢了世界第一次大戰的時機,我們不但不能得到自立自強,而外患反而更深,內憂反而更 兇,我們怎麼不承認革命是失敗呢?就說當時辛亥革命的成功,要知道這只是革命破壞方面的成功,而革命的失敗,亦就是建設方面的失敗。破壞的革命所以能夠成 功,是由於滿清末葉,國民的心志,集中於反對喪權辱國的專制政府。建設的革命所以失敗,是由於國民對於革命必須 〔第101頁〕建設與破壞二者並行的道理,沒有真切的認識,即有認識,也不能夠趨於一致。所以辛亥革命一旦成功,國民就惑於「革命軍起,革命黨消」之說, 以為無須再用革命手段,從事建設了。不獨國民如此,革命黨中的同志也是如此。所以軍閥政客得以為所欲為。初則假借約法,繼而破壞約法;初則樹立政黨,繼而 割據自雄。在國家民族大有可為的時期,反而過醉生夢死,自殺自伐的生活。他們誤國的過失,賣國的罪惡,固然不可勝誅,而一般國民,尤其是智織階級文人學 士,一面受軍閥的壓迫,一面受帝國主義工具反革命派的宣傳,混淆是非,顛倒黑白,因之多不能瞭解 國父的主張,更不信奉三民主義。尤其是他們對中國國民黨的態度,不是旁觀冷漠,即為反對敵視,更不能夠認識中國國民黨與整個國家,全體國民的生命,有不可 分離的關係,這也要負絕大的責任。所以 國父在此時期,看出國民的心理建設,是革命成功的根本。心理建設的要義,就是要黨中同志和一般國民明白「知難行易」的道理。
破壞的革命所以成功,建設的革命所以失敗的緣故。 國父曾明確指示,這完全是由於國民的「知」與「不知」的關係。 國父說道:「夫破壞之革命成功,建設之 革命失敗,其故何也?是『知』與『不知』之故也。予之於破壞革命也,曾十起而十敗者,以當時大多數之中國人,猶不知彼為滿洲之所征服,故醉生夢死,而視革 命為大逆不道。其後革命風潮漸盛,人多覺悟,知滿清之當革,漢族之當復,遂能一舉而覆滿清,易於反掌。惟對於建設之革命,一般人民固未知之,而革命黨亦莫 名其妙也。夫革命事業,莫難於破壞,而莫易於建設。今難者既成功,而易者反失敗,其故何也?惟其容易也,故人多不知其必要而忽略之,此其所以敗也。何以謂 之容易?因破壞已成,而阻力既滅;阻力一滅,則吾人無 〔第102頁〕所不可,來往自由,較之謀破壞時,稍一不慎,則不測隨之之際,何啻天淵?然吾人知革命排滿為救國之必要,則犯難冒險而為之。及夫破壞既成, 則以容易安全之建設,可以多途出之,而不必由革命之手續矣。此建設之事業所以失敗也。」這一段話,把辛亥革命成功與失敗的本源,指示得何等的透徹,何等的 真切!可惜當時黨中同志與一般國民仍然不能夠完全領悟!他們為什麼不能夠完全領悟呢?這是由於我們國人深中了「知之匪艱,行之惟艱」古說之害,而不知哲學 的真理是「行之匪艱,知之惟艱」。國父說道:「此說深中於學者之心理,由學者而傳之於群眾,則以難為易,以易為難,遂使暮氣畏難之中國,畏其所不當畏,而 不畏其所當畏。由是易者則遠而避之,而難者又趨而近之。始則欲求知而後行,及其知之不可也,則惟有望洋興嘆,而放去一切而已。間有不屈不撓之士,費盡生平 之力以求得一知者,而又以行之為尤難,則雖知之而仍不敢行之。如是不知固不欲行,而知之又不敢行,則天下事無可為者矣。此中國積弱衰敗之原因也。」辛亥革 命以後,一般國民與黨中同志,不知建設的必要,更不知中國的建設必須以革命的手段實行。雖有 國父真知,作我們的指導,一般同志和國民仍然以知為易,以行 為難,忽視建設,尤不能瞭解民生主義,而只以具備民族民權主義的形式為滿足,所以建設的革命就失敗了。
「知之匪艱,行之惟艱」的古說,並不是中國傳統的心理。在社會上,人人都依照自然的法則而行,然而知道自然法則的人很少。所以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 使知之。」知者固然依自然法則而行,不知者仍然依自然法則而行。所以孟子說:「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道者眾 〔第103頁〕矣!」中庸說:「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 所不能焉。」足見得天 地萬物,遵循的法則,是易行而難知的。
古人的知,是從累代的經驗與畢生的力行得來的。所以我常說:「不行不能知。」惟有從力行得來的知,纔是真知,惟有真知,方纔易行。孔子以六藝教人,就是要 學者從六藝的實行得到真知。灑掃應對,射御書數,都可以使學者得到下學而上達的真知。後世的學者,把古人累世的經驗與畢生的力行得來的真知,看容易了。所 以他們以知為易,以行為難。「知之匪艱,行之惟艱」的古說,因而深入於人心,發生知行分離,與以易為難,以難為易的流弊。陽明「知行合一」之說,意在糾正 知行分離的流弊。然在科學時代,「即知即行」的道理,仍不足為人生指導的原理。依照科學的方法,每一個人的工作,必遵循分工專職的原理,知者與行者雖有合 作的必要,然仍須分工。故惟有 國父知難行易之說,纔是指導人生的真理。
知的本源在於人類的本性,不必外求。就表面上說:我們求知,要接受民族的經驗和教訓,要學習外國的科學和技術。然而就實質上說:知識如果「無得於己」,便 不能算是真知。惟有「有得於己」的知,纔是真知,不但真知,亦且易行。為什麼清末民初革命的先烈,能夠赴湯蹈火,視死如歸呢?他們篤信祇有革命纔可以救國 救民,他們就力行革命的工作,死生榮辱,置於度外。他們的「知」本於天性,他們的「行」發於真知,纔造成了推翻三千多年君主政體,與二百多年滿清專制的偉 大之業。為什麼 〔第104頁〕辛亥革命以後,黨中同志與一般國民不能夠繼續先烈的遺績,接受 國父的指導呢?他們的理論與主張,都不過東抄西抹,人云亦云,反求諸心,無 得於己。他們的「知」,不由於至誠,他們的「行」,不出於大勇。所以民元以後,社會政治,就在擾攘喧嘩之中,過了十幾年。而誤國殃民的軍閥,反革命派之所 為,亦就橫行無忌了。
何以事實的經過已確切證明了正確的路線,而國民仍不能夠有一致的認識?揆其原因,正由於在理論方面,他們自己既不能「實事求是」以探討真切的學問,又不能 虛心接受事實已有證明的真理。在行動方面,他們既不能夠自拔於似是而非、不痛不癢的風氣,更不能追隨先知先覺的指導,毅然決然的力行。總之,理論上的不正 確,是由於不能真知,行為上的不振作,是由於不能力行。惟有至誠,始可以無要而達於真知;惟有至誠,始可以不息而見諸力行。惟有真知力行,始可以不瞻顧, 不遲疑,勇往直前,篤實踐履。中庸說:「不誠無物。」國民的心理,社會的風氣,不返於樸實誠篤,建國復興事業,斷沒有成功的可能。所以 國父自辛亥革命以 後,在最艱難困窮的時期,以「行易知難」的學說,指導同志,曉喻國民,永為我國民革命建國復興的基本哲學。即今日以後,建國工作的成敗,亦必以我全國國民 能不能領悟這個哲學為權衡。只要我們全國國民接受辛亥革命的教訓,領悟 國父「行易」的哲學,一致起而力行,則我們完成五項建設,以造成文化國防與經濟合一的國家大業,是一定能如期成功的。
第二節 社會與學術風氣之改造問題
——————————————————————————–
內容來源:卷四 專著
隸屬章節:專著\中國之命運\ 第六章 革命建國的根本問題
版面原件:第105頁,第106頁,第107頁,第108頁,第109頁,第110頁,第111頁,第112頁,第113頁
〔第105頁〕
過去在不平等條約束縛之下,我們的建國工作,不能夠自由發展。這些失敗,還可以歸其責任於不平等條約。現在,不平等條約已經撤廢,我們今後的建國工作,得到了獨立自由,如果再有失敗,那我全國國民就應自負其責任了。
國家的治亂,民族的興亡,常以社會風氣為轉移。我們中國的社會風氣受不平等條約的影響,以租界為根源,表現為各種的頹風惡習。現在,不平等條約已經撤廢,租界不復存在,則社會風氣轉移的責任,又將在誰的手裏?
今日的社會風氣如不改造,沒有篤實踐履的精神,則建國工作,仍難期其完成。而社會風氣的轉移,常繫於少數政治家與學者的倡導和努力。歷史上的先例如此。然 而此所謂少數人的產生,決不是由於「神蹟」,亦不是由於「氣數」。在國家治亂之會,民族興亡之際,只要這少數人士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信心,「先天 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和「天下為公」的抱負,以救國家救人民自任,即可以為轉移社會風氣的樞紐。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又說:「待 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若夫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這些話都是指示我們:只要看見了救國家救人民的本分,就應當引為自己的責任;隨自己聰明才力的大小, 力行實踐,即可以轉移風氣。 國父說:「聰明才力愈大者,當盡其能力以服千萬人之務;聰明才力略小者,當盡其能力以服十百人之務;至於無聰明才力者,亦當 盡 〔第106頁〕一己之力以服一人之務。」我們可以說:無論聰明才力大小,只要立志救同胞,決心救國家,力行實踐,則行之於一鄉,即可以轉移一鄉的習氣,行 之於一縣,即可以轉移一縣的風尚;推之於一國,莫不皆然。只要此少數人士,能夠力行於前,則一鄉一鎮以至一國的民眾,習焉不察,行焉不著,自然收風動草偃 之效,而社會風氣就能改造成功。
在我們中國,當民族盛衰絕續之交,必有少數的政治家和學者興起,來擔當這旋乾轉坤,改造風氣的責任。東漢之末,豪家大族兼併土地,貧戶細民流離失 所,思想則趨於老佛,文學則崇尚浮華。黃巾之亂既起,中原殘破,群雄分立,蜀地獨得偏安,其風俗的奢侈,勢豪的跋扈,更甚於東漢時期。諸葛武侯輔佐兩朝, 十二年間,在軍事上以攻為守,在政治上以猛濟寬,以討賊雪恥,激勵國民的志氣,以循名責實,糾正浮華浪漫的風俗,故能以巴蜀一隅,抗曹魏中原全盛之局。後 世的俗儒,以武侯採行法治而加以譏評。殊不知武侯為人,淡泊寧靜,大公至誠,品格之高遠,決不是俗儒所能企及。唐末五代,割據紛爭達二百餘年。趙宋雖收藩 鎮的兵權,開統一的局面,然而思想則流於佛道,文學則限於排偶,科舉則局於註疏,政事則操於胥吏,經濟則土地兼併,軍事則內重外輕,以至於外患侵陵,內亂 頻發范忡淹首著四論以糾正頹廢的思想,繼上十事之奏,興學校以養經濟之才,改科舉以取經濟之。當時文學則歐陽修蘇軾之流,經學則胡瑗孫復之輩,人才輩出, 蔚成風氣。張(載)程(顥、頤)的理學,王荊公的新法,亦踵起而代興。在明朝末葉,朝廷受制於宦官,社會相習於浮華。朱(熹)學既不勝其煩瑣,王(守仁) 學亦漸趨於玄虛。張居正秉政十四年,以「實學實用」指導思想,既以「循名責實 〔第107頁〕」整飭吏治,以「返本復始」挽救民風;其信心之強,志趣之篤,力行之勇,不計個人的成敗,不顧一時的毀譽,比之於諸葛武侯與范忡淹實有過之 而無不及。滿清道鹹年間,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之流,亦以轉移風氣為己任。曾文正行法主剛,而用人則重血性,尚器識。其於學術思想, 則兼取宋學與漢學而歸本於至誠;其立身行事,則本於「慎獨、主敬、求仁、習勞」的精神;故湘軍淮勇的成功,當然不是偶然的。
中國歷史上思想家學者轉移風氣的功效,其有關於我固有文化之興廢與民族精神之盛衰者更大。當戰國初期,其個人主義與功利主義,流行於一時,「楊朱墨翟之言 滿天下」,「天下不歸於墨則歸於楊」。孟子起而以孔子之道定義利王霸之分,明「知言」「養氣」之學,闡發惻、羞惡、辭讓、是非之心,為仁義禮智之端,以嚴 人獸之別,闢楊墨,正人心,由此遂奠定中國三千來一脈相傳的正統思想之基礎。自東漢末年以降,佛老學說盛行,儒家學說闇然不彰;王通講學於河汾之間,斥佛 老之學,嚴夷夏之辨,初唐政制之宏偉及其學術之昌盛,亦皆受其影響。中唐時代,韓退之(愈)改文體,闢佛老,斥割據,倡集權,遂遠開北宋道學的先河。比及 道學既盛,學者習於空虛的性理,錮於煩瑣的名詞,於是王陽明(守仁)倡知行合一之論,「窮理致知」之說,一時翕然成風。到了明末清初,則顧亭林(炎武)黃 梨洲(宗羲)王船山(夫之)李二曲(中孚)顏習齋(元)傅青主(山)等大儒輩出,皆斥玄虛,重實用,以經世之學救民族,以性命之學導人心。中國的民族主義 與民權思想,從此蘊積於民間,歷二百餘年,竟有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專制,建立共和民國。
〔第108頁〕
這些政治家思想家,對於我們中國民族精神的存養,和固有德性的鍛鍊,都有其千秋不朽之功業。國父所說:「以吾人數十年必死的生命,立國家億萬年不死 的根基」,他們便是我們建國救世的模範。我們中國才智之士,要傚法這些政治家思想家,首先就要從「窮理」和「知言」入手。我們革命最應該留心注意的,就是 對於所處理的大小事物,都要「窮理」研討。我們對於當前所見聞的學說主張,更要「知言」明察。所謂「窮理」,要看清楚現實,要認織環境,要剖析事物的內 容,要把握問題的焦點,不含糊,不虛偽。所謂「知言」,要把各種學說主張,察其動機,明其意義,考其所用的方法,求其證據於事實,不模稜兩可,不附和盲 從。這樣的做去,無論眾說的理論怎樣紛紜,辭句怎樣巧妙,一到了我們的面前,就可以很明瞭的判斷他的是非得失,乃至福禍成敗。尤其要知道,有害於國家民族 的學說和主張,其為害愈大,其持論愈巧。孔子為魯司寇,七日而誅少正卯,他說道:「天下有大惡者五,而竊盜不與焉。一曰心逆而險,二曰行僻而堅,三曰言偽 而辯,四曰記醜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於人,則不免君子之誅,而少正卯皆兼有之,其居處足以撮徒成黨,其言說足以飾褒榮眾,其強禦足以反是獨立, 此乃人之姦雄者也,不可以不除。」由此可見不正確不澈底的妄行邪說,必以巧妙的理論和動聽的詞句為掩飾。但是,他們的誤謬和弊害,決不是巧妙的理論或動聽 的詞句所能掩飾的。即令他們力圖掩飾,我們也可以就他們所掩飾的論點,看出他們的毛病和錯誤來。所以孟子說:「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 離,遁辭知其所窮。生於其心,害於其政,發於其政,害於其事。」即如法西斯納粹主義者和世界主義者的理論,都是振振有詞,頭頭是道的。他們的辭句是非常動 聽的。但 〔第109頁〕是我們要溯求他們這些主義發生的動機,更來考察民族思想消滅的實例,就可以知道在中國提倡這些主義是「生於其心,害於其政,發於其政,害於 其事」的。就納粹法西斯和世界主義發生的動機而言。
國父說道:「世界上的國家,拿帝國主義把人征服了,要想保全他的特殊地位,做全世界的主人翁,便是提倡世界主義,要全世界都服從」。就民族主義淪亡的實例 而言, 國父說道:「凡是一種民族征服別種民族,自然不准別種民族有獨立的思想。好比高麗被日本征服了,日本現在就要改變高麗人的思想,所以高麗學校裏的 教科書,凡是關於民族思想的話都要刪去。由此三十年後,高麗的兒童便不知有高麗了,便不知道自己是高麗人了。」所以 國父在民族主義第三講裏面,把那些拋 棄民族思想來談世界主義的人,比之於得了彩票,卻把收藏彩票的槓子拋棄的苦力。足見在我們中國,不講民族主義,而講納粹法西斯主義或世界主義,便有亡國滅 種之憂。由此一例,即可知「窮理」「知言」的重要。可憐這二十年來,我們中國才智之士,為這些巧妙的學說所陷害,以致誤用其才力,枉過其一生的,不知凡 幾。這實在是國家最大的損失,亦就是革命惟一的不幸。往者已矣,惟望今後國民尤其是一般趨向未定的青年,更要特別知道「窮理」和「知言」的重要。這實在是 青年一生事業成敗的關鍵所在,因之對於各種事物與學術的研究必須注重這一點。如此乃能認清方向,確定思想,不致走入歧途,以免後悔無及。
滿清以來,積二百六十年頹風惡習,加以大都市之中,租界領事裁判權之下,累百年驕奢淫佚的生活,麻醉渲染,遂使貧民則鋌而走險,富戶則傾家破產。其影響之 所至,文官愛錢,武官惜死。人民視官場為罪藪,官吏亦自視為傀儡登場,敷衍應酬於案牘與奔競之中。這種風氣,自滿清以來到民國初期 〔第110頁〕,還是有加無減。截至今日,他們的心理,仍舊不肯徹底的覺悟,痛加改革,這實在是我們政治上的奇恥大辱。我們要洗刷這種恥辱,樹立民眾的信 仰,恢復政府的信譽,必須從政的官吏,治軍的將領,反躬自問,自己是不是能夠秉承 國父的遺教,實踐革心的指示,各行其良心之所安?是不是能夠誓不虛浮,崇尚篤實?假如反省而可以自信,正不必計外人的毀譽,顧一時的榮辱,以致重形式,輕 實行,假如反省而不可以自信,則必須痛加悔改,免蹈過去軍閥官僚的失敗。
更要知道;抗戰發動以來,我們的力量雖是愈戰愈強,不平等條約雖是已經取消,然而敵寇還在我們國境之內,還要我們作最後的努力,和最大的犧牲,方能 收回我們的失地,救出我們的同胞,纔能說是民族得到真正的解放,國家爭取真正的獨立,歐洲戰爭與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世界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都在劇烈 變動之中。中國的前途,光明與黑暗,實相因而俱在。時至今日,同盟國的力量已能夠轉守為攻,侵略主義者的敗徵已顯而易見。中國抗戰勝利的光明亦已在望,而 獨立自由的地位之取得,更使中國對世界的責任,相隨而愈重。預計世界戰爭的結束,不能延至二年以後,而今年的一年即為戰局的決定關頭。我們中國的主奴榮 辱,生死存亡,決不像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期,以華府會議為最後的決定。質言之,中國主奴榮辱生死存亡的命運,不決定於戰爭結束時期的國際會議,乃決定於 戰局發展至於最後關頭之今日。而全國上下能否自力更生,尤在於社會風氣與國民生活能否滌舊更新,不愧為現代的國民。更必使抗戰有勝利的把握,建國有成功的 基礎,纔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且以實現我們「存亡繼絕」「濟弱扶傾」的三民主義。如果我們像第一次大戰結束時期,瞻顧倚賴,苟且因循,則已 〔第111頁〕失的權利未必能恢復,已復的權利亦未必能夠享有。總之,中國的命運,決定於中國國民本身是不是能夠自立自強,以達成抗戰建國的使命。要中國 能夠自立自強,必須全國上下,共同一致,痛切覺悟,徹底革新,袪除虛浮,務求篤實,力戒因循,崇尚果敢。思想必切實際,生活必循紀律,任事必負責任,行動 必守秩序,實事求是,精益求精,而後乃能樹立現代國家的基礎,使中國躋於國際社會,共負世界永久和平和人類自由解放的責任。
政治風氣的轉移,於尤賴社會風氣的改造,而教育實為改造社會風氣 的動力。須知學術的講授,與政治的變遷,息息相關。不獨思想的改革,直接影響於社會風氣與政治風氣,即文學的改革亦發生重大的效果。古人說:「文學之變與 政通。」在歷史上不乏其例。漢魏之間,輕篤行,重辭藻,士風從此趨澆薄。唐末宋初,文禮反於質實,則力行實踐的風氣因而復興。明清以八股為思想的桎梏,為 官者不習政事,於是權歸胥吏之手。總之學術的講授為國家命運之所繫,歷史的教訓具在,無可推諉,亦無可置疑。
須知此次世界大戰最後的效果,無疑的歸結於文化。所以此次戰爭,亦可說是文化戰爭。歐美三百五十年民族主義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成敗興亡,皆在此一役。中 國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及其道德精神之興廢,亦以此役為試金石。此戰若不失敗於侵略主義者的魔手,則人類文明即將刮垢磨光,而中國文化亦必發揚光大。務望我學 術界真能瞭解今日實為我中國文化繼往開來存亡絕續的最大關頭。自清末維新,中經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以至於國民革命時期,因講學而改變學風,舉凡自由主 義、國家主義、共 〔第112頁〕產主義、無政府主義,世界各國所有的思潮,都經試驗。若深加考察,雖有不少的進步成分,散在社會,然而真誠篤實的風氣,終竟沒有造成。治學 的人士,不能實事求是,身體力行;或思而不學,閉目空談,自逞胸臆,妄立門戶。或學而不思,東塗西抹,人云亦云,無有定見。崇西化則捨己從人,尚國學則閉 關自大。講學的人士,輕於發言,不負責任,附和流俗,姑息取容。以個人的私慾為前提,而自以為「自由」;以個人的私利為中心,而自以為「民主」。以守法為 恥辱,以抗令為清高。利用青年的弱點而自以為「青年導師」,妄肆淺薄的宣傳而自以為「先進學者」。極其所至,使國家為之紛亂,民族因而衰亡。在這種潮流之 中,求「以天下興亡為己責」的人,真不多得,為學講學的風習既然如此,而欲求社會風氣與政治風氣之改造,豈不是緣木求魚?然則今後學者與大學的師生應如何 以自處,使在此國民革命時代中盡其革命一份之義務,我在前章「心理建設」一節內,已述其概略,總望我國學者,務使學術切於人生的日用,文化歸本於建國的基 業,切實體驗 國父「行易」哲學的真理,與革命「力行」的精義;智育與德育兼施,文事與武備相應;手腦並用,知行合一。如此,則社會與學術的風氣,方能根 本的改造,而過去萎靡虛偽,浮燥夸誕的積弊,亦可以完全掃除,必須這樣,而後我們民族固有的德性與智能,和國家本來的地位,乃可以真正的恢復,而立國的基 礎,乃能臻於鞏固強大。
國父說:「建屋不能猝就,建國亦然,當有極堅毅之精神,而以極忍耐之力量行之。」此極堅毅忍耐的精神與力量,要有實踐力行的學術風氣和質樸敦厚的社會的習 尚,纔可望其發生。官吏是建國的工匠,教師更當為建國充實優良的人才。這兩種人對於學術與社會乃至於政治風氣的改造,比一般國民, 〔第113頁〕負有更密切更重大的責任。從今以後,只要每一個官吏,每一個教師,能激發其義務感,能堅定其責任
心,能夠以改造風氣的志士學者自任,則建國的堅強精神與忍耐力量,就可以發生,建國的大業就可以成功。 國父說:「成功者,非一人一黨之謂,乃中華民國由 阽危而鞏固而發揚光大之謂也。」要使我中華民國渡過阽危,趨於鞏固,則必須全國的教育家以國家觀念為中心,以民族思想為第一。我全國的教師應當首先以此自 勉,方可勉勵一般的國民,相率以轉移政治風氣,來為建國工作,樹立可大可久的初基。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