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6日星期五

蒋中正文集(35)2013-05-10 03:38:23

補編 俄共在中國三十年來所
使用的各種政治鬥爭
戰術及其運用辯證法的方式之綜合研究
——————————————————————————–
第一章 退卻、防禦及攻擊
第二章 中立主義、統一戰線與孤立戰術
第三章 攻心戰術
第四章 矛盾戰術
第五章 接觸、滲透、組織戰與群眾運動
第六章 貿易戰與基地戰
第七章 偽裝、詐術、奇襲與宣傳戰
第八章 和平談判與停戰協定
第九章 合法地位與議會政治
第十章 聯合政府
第一章 退卻、防禦與攻擊
——————————————————————————–
內容來源:卷九 專著
隸屬章節:專著\蘇俄在中國\補編 俄共在中國三十年來所使用的各種政治鬥爭的戰術,及其運用辯證法的方式之綜合研究
版面原件:第306頁,第307頁,第308頁
〔第306頁〕
本書各編中所敘述的歷史事實,說明了俄共及其傀儡中共與我們的「和平共存」,在實質上就是他侵略我們中國的一種基本策略。戰爭失敗了,他就要求和平 共存。待他實力長成了,他就要破壞和平談判,發動武裝叛亂。而且他正對我們和平談判的時候,也就是他對我們準備武裝叛亂的時候。這就是他「辯證法」所謂 「矛盾的統一」和「對立物的轉變」。所以我們對共作戰,必須觀察並把握他的戰爭思想及其行動規律,纔能判定自己所取的戰略和戰術是否正確。我們與共黨相持 三十年之久,第一個經驗就是依據辯證法來研究其戰爭思想,並把握其行動規律。而且我們認為要拿這一實際經驗所得的各種作戰方式,公之於世,尤其是對於自由 世界反共國家,更有其貢獻。故特在本書各編之後,另成一編,為之補充,以供參考。
每次莫斯科提出「和平共存」的口號,一般人總以為蘇俄是在退卻。但從俄共和中共對華侵略的歷史過程中,我們知道他「和平共存」的要求,有時他用作退卻的掩護,有時他用作防禦的手段,也有時他用作攻擊的方法。
〔第307頁〕
(甲)退卻 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八月,莫斯科共產國際第七次大會決定了「統一戰線」的戰略。共匪即展開其「人民陣線」的活動。(註一)到了二十 五年二月以後,匪軍困處陝北,無法生存,乃自延安發出「停戰議和」的通電。此後他就要求與國民政府和平商談,至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二月,訂定了四項原 則。這就是他提出「和平共存」的要求,來掩護他的退卻,最顯明的實例。(註二)(乙)防禦 共匪為了防禦而要求與我們中國國民黨及國民政府和平共存與合 作,最早的事例,就是民國十五年(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日廣州定亂之後,鮑羅廷接受本黨「整理黨務辦法」。(註三)中共這時的和平協議,其作用是保持國共 合作,準備在北伐過程中,再對本黨伺機反噬,這就是他運用「和平共存」來作政治上的防禦戰的實例。
到了抗戰時期,中共與國民政府五次和談,他就從防禦轉變為反攻,第一次至第三次和談,還是掩護匪軍的發展,到了第四次及其後的和談,那就是他政治上的攻擊戰了。(註四)
(丙)攻擊 共匪以「和平共存」為攻擊的手段,最顯明的事例,就是抗戰結束之後的和平商談。(註五)這次和談乃是他對國民政府的政治上積極的攻擊戰。
我們要判斷蘇俄及其國際共黨的行動規律,首先必須把握他對於防禦與攻擊,以及退卻與前進,是依據辯證法的矛盾律和質變律來運用的。誰都知道,軍隊的退卻是 為了反攻,防禦是為了攻擊。但是共黨的戰法不止於此。他的退卻不僅是為了反攻,他的防禦不僅是為了攻擊,並且他的退卻和防禦,同時使用,而發揮其積極的作 用,就是分散敵人的力量而集中自己的力量,鬆懈敵人的鬥志而加強自己的鬥〔第308頁〕志。尤其是他退卻或採取防禦的態勢之時,乃積極施展其政治心理滲透 戰術,從敵人的內部瓦解其反共壁壘,並分化其反共盟友,而後施行其最後的一擊。我們把握他這一特點,纔能看出為什麼蘇俄和國際共黨,無論在其退卻、防禦或 攻擊之時,都可運用「和平共存」的口號了。
(註一)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七節,第九五二至九五三頁。
(註二)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六節,第九五一頁,第十一節,第九六二至九六五頁。
(註三)本書第一編第二章第十三節,第九三○至九三三頁。
(註四)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十一節,第九六二至九六五頁;第十六節,第九七二至九七四頁;第二三節,第九八五至九八六頁;第二十八節,第九九二至九九四頁。第三十一節,第九九八至九九九頁;第三十二節,第九九九頁。
(註五)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六節,第一○一○至一○一二頁;第十四節,第一○二五至一○二六頁;第十八節,第
一○三二至一○三六頁;第二十一節,第一○三九至一○四○頁。
第二章 中立主義、統一戰線與孤立戰術
——————————————————————————–
內容來源:卷九 專著
隸屬章節:專著\蘇俄在中國\補編 俄共在中國三十年來所使     用的各種政治鬥爭的戰術,及其運用辯證法的方式之     綜合研究
版面原件:第308頁,第309頁,第310頁,第311頁,第312頁,第313頁,第314頁,第315頁,第316頁
〔第308頁〕
我們再進一步分析俄共與中共「和平共存」的鬥爭方式,就要對他的中立主義、統一戰線與孤立戰術加以檢討。
第一節 中立主義
中立戰術乃是國際共產黨「和平共存」的主要戰術。「和平共存」不過是一個口號與一種姿態,而〔第309頁〕其中立戰術纔是他具體的鬥爭方式。今分兩項,說明如下:
一、先說明共黨怎樣施展其中立主義的鬥爭方式。共黨對於中立者的要求,最初甚為平常。第一、他不要求中立者來幫助他,只希望中立者不去幫助他的敵人;第 二、他不要求中立者附和他,只希望中立者反對他的敵人;第三、他只要求中立者不幫助雙方,只希望其反對雙方,就是要中立者對雙方一齊批評,一齊斥責。如此 第一步先使其中立化,再進一步就使其批評政府、反對政府,而在無形之中,使他離棄政府,自陷於孤立。一到匪勢猖獗,政局動搖的時候,這些中立者乃自然而 然,不得不向共匪附和靠攏了。這樣豈不是完全達到他中立戰術的目的?其實例如下:
(子)民國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九月以後,所謂「抗日救國同盟」的各種活動,就是中共對國民政府施展其中立戰術。(註一)
(丑)抗戰的末期及戰後,所謂民主同盟的各種活動,也是他的中立戰術。而其在民國三十五年,對美國調處國共問題的外交鬥爭,亦不外乎這一中立戰術之運用而已。(註二)
二、再說明共黨怎樣助長其中立主義的實施。共黨為要克服敵人的意志,改變敵人的陣容,首先就要混淆你的耳目,變亂你的印象,使國家社會中,是非混淆,利害 不辨,務使一般民眾,驚惶恐怖,無所適從。而最後只有懾服他的淫威,接受他的意志。這種方式,可以助長中立戰術與和平商談,使其發揮最大的效用。其實例如 下:
(子)抗戰勝利之後,國際共黨的宣傳攻勢,使一般人誤認蘇俄侵華第五縱隊的變亂為中國的「〔第310頁〕內戰」,同時誤認我政府維持政治社會秩序的戡亂軍事為「製造內戰」。(註三)
(丑)就在這個時期,共黨透過其外衛「民主同盟」,利用「民主」和「自由」的口號,在政府和社會中,或正面提出主張,或側面散佈謠言,使一般中立者是非不明,利害不分,對政府與共匪一齊斥責,一樣反對,而認為中國只有一條出路,就是進行和平商談,組織聯合政府。(註四)
中共這兩次對於中立主義,有兩種不同的用法。我們先對統一戰線和孤立戰術,加以說明,然後再分析這兩種用法不同之所在。
第二節 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是莫斯科及其侵略工具國際共產黨的攻擊戰的主要方式。而在中國,中共曾經多次反覆使用這個戰略,來進攻我們中國國民黨與國民政府。茲舉其最重要的二個事例:
第一次是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八月以後,中共對我們本黨提出統一戰線的要求。十三年我們本黨改組,中共即在「統一戰線」的口號之下,與我們合作,並使 其黨員加入本黨。(註五)第二次是民國二十五年五月以後,中共要求與我們「一致抗日」,並且他接受了國民政府的四項原則,實行參加抗戰。(註六)
共黨的統一戰線,在形式上是聯合盟友,共同對付一個敵人,但在實質上,他是在對敵人作戰的過程中,從盟友的背後,扼殺他這個共同作戰的盟友,達到他自己建 立蘇維埃政權的目的。一九二○年,〔第311頁〕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與社會革命黨談判合作,列寧對他的黨徒說道:「要記住這一個不可靠的友人,也就是一個敵 人。」(註七)一九二四年,季諾維也夫對共產國際第五次大會說:「我們不必對社會民主黨人說明:我們不與其他勞動黨結成統一戰線,是因為他們的領導者是反 革命的話。我們寧可告訴他:我們準備與你們結成統一戰線,只要你們的領導者接受這些基本條件(大家都知道,這些條件是他們所不能接受的)。」中共匪黨,屢 次與我們在統一戰線中的和平合作,也就是這種態度和作風。到了後來,他無法在統一戰線中併吞我們,於是就要與我們決裂而對我們作戰了。這就是他的「統一戰 線」本來的目的。
第三節 孤立戰術與反孤立戰術
要攻擊一個敵人,先要孤立這個敵人。要攻擊一個戰場,先要孤立這個戰場。孤立敵人的方法,是離間他的同盟者,瓦解他的陣營。孤立敵人戰場的方法,是 切斷他的左右翼,破壞他的後方交通線。這是任何一個將領指導作戰時,應有的軍事常識。共黨把這個軍事作戰的方法,應用於政治作戰,而構成他的孤立戰術。
共黨為了鞏固他自己的組織,絕對要封鎖自己的戰場,不許開一道門,甚至留下一點空隙,讓敵人滲透進來。但是共黨為了防制他自己的孤立,並展開他自己的工 作,絕對反對其所謂「關門主義」。列寧在一九○二年說道:「這裏絕對需要的,是首先在自己與別人之間,劃一條界線,只是單獨的、特定〔第312頁〕的、排 他的、把無產階級分別出來。然後我們必須宣佈,我們要求所有的人解放,要向所有的人號召,要向所有的人申訴。」(註八)這就是共黨的反孤立戰術,而其所謂 「既鬥爭,又聯合」的統一戰線,也不過是他反孤立戰術的最高方式而已。
中共的反孤立戰術及其孤立戰術,是他經常使用的政治鬥爭方式。今舉其最顯著的實例於下:
一、民國二十三年十月,贛南的匪軍,化整為零,逃出我國軍的封鎖線。此後透過其中共的外衛「抗日救國會」,組織「人民陣線」,打破其政治的孤立狀態。直至 二十五年五月以後,陝北共軍向我政府投誠,中共與其他政黨,以同等地位,參加對日抗戰,他的反孤立戰術纔得到新的發展。(註九)
二、三十五年一月至五月,史達林對我政府,施用其中立戰術,同時亦就是孤立戰術。他企圖離間中美的合作,使我們中國陷於孤立地位。但是他這一孤立戰術,當時為我們防止,故未達到其預期的目的。(註一○)
三、三十四年抗戰勝利結束之後,共匪通過其外衛「民主同盟」,以中立主義的偽裝,對我政府施展其孤立戰術。(註一一)
四、三十五年一月,我政府召開政治協商會議。中共亦在會議的內外,展開其孤立戰術,企圖聯合各黨派,以「民主自由」的口號,和「聯合政府」的要求,來打擊 國民政府。但是我們政府代表,在會議舉行之初,即提出「擴大政府組織案」,並宣佈其「結束訓政,實施憲政」的方針。這一著,打破了共黨的孤立戰術,反而得 到各民主黨派的支持。於是共黨乃只有拒絕參加國民大會,以致國大召開的日〔第313頁〕期,不得不從這年五月五日,延展至十一月十二日。(註一二)到了十 一月十二日的會期,各民主黨派應出席的代表都報到了,而中共及民主同盟仍拒絕提出代表名單,參加大會。(註一三)他所施展的孤立戰術完全失敗,就轉而實行 其全面武裝叛亂了。
第四節 統一戰線、中立主義
與孤立戰術的並用
共匪與我們的「和平共存」,最顯著的兩次,都是把統一戰線、中立主義與孤立戰術並用。這三者並用,乃使其「和平共存」與中立主義發生兩種不同的作用。
一、民國二十五年以後,共匪對我國民政府,是戰略的防禦與戰術的攻擊。具體的說,當時共匪「和平共存」的要求,在戰略上是為了防禦我們對其殘餘部隊繼續圍 剿。所謂「國共合作,一致抗日」,就是這個戰略防禦的口號。而其所組織的「人民陣線」,就是他這戰略防禦之中的一種反孤立戰術。同時,他通過抗日救國會所 施展的中立主義,卻又是對於國民政府的攻擊。在其要求「兩黨合作抗日」的運動中,把一切侮辱和誣蔑,如「法西斯」「不抗日」種種名詞,加到我國民政府的頭 上,使我們國家與政府的信譽,受到莫大的損害,而為共匪來開拓他政治發展的道路。所以我們可以說:共匪這次的「和平共存」,是戰略的防禦與戰術的攻擊。
二、抗戰結束以後,共匪對我國民政府的和談,卻改變為戰略的攻擊與戰術的防禦。換句話說,他的「和平共存」,在戰略上是為了瓦解我們反共的勢力,束縛我們 國民革命軍的雙手,以便利他的進攻〔第314頁〕。但是他在戰術上,卻採取防禦的態勢,並提出和平的要求。他只是要求得「和平」,爭取「民主」,只是要求 黨派退出軍隊和黨派退出學校。他博得一般社會的同情,和一般投機取巧和隨風轉舵的人們的鼓掌和喝彩,來施展其對我國民政府的孤立戰術。所以我們說:這次和 談,是他戰略的攻擊與戰術的防禦。
三、俄共指使其侵華工具之中共,對我們中國屢次使用的統一戰線、中立主義和孤立戰術,由上述已可瞭解其大概。今再就俄共對整個自由世界,在其「和平共存」的煙幕之中,所施展的混淆國際視聽,轉變世界反共陣營的方式和步驟,亦略加說明:
(子)一九一七年布爾雪維克政權建立之後,俄國的共產主義對於西方資本主義,成為嚴重的威脅;他的蘇維埃制度和計畫經濟,亦對世界的民主政治和自由經濟, 發生破壞的作用。正在這個時候,世界反共運動之中,法西斯主義乃復乘機興起。因之當時俄共就一面進行其和平外交,甚至加入國際聯盟;一面更採取統一戰線和 中立戰術,促成民主國家與軸心的鬥爭,於是極權主義的蘇俄竟一變而為「民主國家」,而且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國家。這個最民主的國家,在第二次大戰中,乃 乘其民主盟友以其全力對軸心國家作戰的時機,在國際會議中,騙取他們的諾言,作為他戰後侵略中國和併吞東歐的張本。
(丑)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蘇俄的侵略行為,迫使自由世界不得不結成反侵略陣線,以自衛圖存。於是俄共重新施展同樣的政治戰術。他第一步,以「和平共存」 的口號,來欺騙民主國家,使之鬆弛其〔第315頁〕反共鬥爭,動搖其反共立場;第二步以中立主義的戰術,來挑起東方民族與西方國家的衝突,使自由世界自啟 分化,自相矛盾,而陷於一團混亂之中。於是侵略主義的蘇俄乃竟自居為「和平勢力」,而且是「和平」的代言人。
在俄共這一和平共存階段之中,中立主義乃是其主要的樞紐。「中立」對於一個個人,好像是「自由」,其實他是要使之「是非不明」,不負其應有的責任。「中 立」對於一個國家,好像是「獨立」,其實他是要使之「敵我不分」,失去其應有的立場。俄共的中立主義,就是要叫自由世界一些國際政客們「是非不明」,一些 非共國家「敵我不分」;而他更可在這錯綜糾紛的環境中,施展其矛盾戰術:以其敵我不分,他就可混淆視聽,擾亂陣線;以其是非不明,他更能顛倒黑白,以假亂 真。然後他纔能對反共國家實施其各個擊破的手段,對非共國家展開其「和平轉變」的技術。
綜括上述,在分析共黨的統一戰線、中立主義和孤立戰術這三種鬥爭方式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出他對於辯證法的矛盾律和否定律之運用。蘇俄及其國際共黨為了從群 眾中瓦解敵人的陣營而增強自己的盟友,他就運用其統一戰線。他為了從群眾中削弱敵人的組織而準備自己的進攻,他就運用其中立主義。所以在本質上,統一戰線 乃是共黨對矛盾律的運用,而為其攻擊戰略的張本;中立戰術乃是他對否定律的運用,而為其防禦戰術的張本。至於孤立戰術和反孤立戰術,則在其整個戰略計畫之 中,發揮其攻擊和防禦二者並行不悖的作用。但在實際上,他把這三者綜合運用,而形成上述兩種鬥爭方式,其一為戰略上的防禦與戰術上的攻擊,其二為戰略上的 攻擊與戰術上的防禦。於是和平共存與中立主義,也就發〔第316頁〕揮其積極的作用,而都成為他攻擊的武器了。
(註一)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七節,第九五二至九五三頁。
(註二)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十七節,第一○三○至一○三二頁。
(註三)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十二節,第一○二二至一○二三頁。
(註四)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十三節,第一○二三至一○二五頁。
(註五)本書第一編第二章第六節,第九一三至九一四頁;及第八節,第九二○至九二二頁。
(註六)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十一節,第九六二至九六五頁。
(註七)列寧全集(俄文本)第二十八冊一四三頁。
(註八)列寧全集第六冊,五九頁。
(註九)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六節,第九五一至九五二頁;第十一節,第九六二頁至九六五頁。
(註一○)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十一節,第一○二○頁至一○二一頁。
(註一一)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十三節,第一○二三頁至一○二五頁。
(註一二)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二十一節,第一○三九頁至一○四○頁。
(註一三)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二十三節,第一○四三頁至一○四五頁。
第三章 攻心戰術
——————————————————————————–
內容來源:卷九 專著
隸屬章節:專著\蘇俄在中國\補編 俄共在中國三十年來所使     用的各種政治鬥爭的戰術,及其運用辯證法的方式之     綜合研究
版面原件:第316頁,第317頁,第318頁,第319頁,第320頁,第321頁
〔第316頁〕
克勞塞維茨戰爭論以為「物質力量的行使,乃屬手段,而迫使敵人服從我們的意志纔是目的」。(註一)蘇俄和國際共黨的政治戰術,要從敵人的內部攻擊敵人,其主要目標就是打擊敵人的「意志」。
共黨為了施行他這一攻心戰術,首先要接觸敵人。就是因為他要使敵人服從他的意志,必先要與他〔第317頁〕接觸。先有接觸而後能滲透,有滲透而後能宣傳, 有宣傳而後能動搖他敵人的決心,改變他敵人的政策,分化他敵人的陣營,最後在他對敵人接觸滲透與宣傳戰的中間,使他能從容選擇時機,予以決定的一擊。中共 匪黨在這一戰術上所取的方式如下:
第一節 對時間上的心戰
共匪要與你取得接觸,纔能進行其說服的工作。共匪的說服工作之特點,就是無限期的使用時間來遊說你。今日說服無效,明日再來;本週說服無效,下週再 來;今月今年說服無效,下月下年再來。他甚至於作五十次以上的說服,不達到其轉變你的思想和決心而不止。他這無限期的利用時間來說服你,就是他要與你直接 接觸的方式。
第二節 對空間上的心戰
如果共匪不能與你直接接觸,或是你堅決拒絕他的遊說,他還有其間接的接觸的方式。他聯絡你的左右來說服你,或運動你的親屬子女來包圍你。尤其是他滲 透政府的決策機構或某些行政部門,來妨害你反共政策及其執行。換句話說,他無限度的利用空間,來包圍你。這是他運用間接接觸的方式,來使敵人服從他的意 志。
〔第318頁〕
第三節 對敵人環境上的心戰
這一種對敵人環境上的攻心戰術,又可分二項來說明。
一、施用壓力 蘇俄的第五縱隊國際共黨,為了執行其侵略的任務,對於一個自由國家,要滲透他的政府,偷竊文件,採取情報,來供莫斯科決定其戰略和戰術之 用。尤其要煽動群眾,操縱輿論,造成一種壓力,與蘇俄對這個國家的壓力互相策應,迫使這個政府不得不採取一種有利於蘇俄侵略者的政策,或使這個政府採用其 錯誤的戰略。
列寧認為布爾雪維克不應該相信敵人自動的讓步。一九○三年,列寧說:「在會議中作戰,不惜決裂,不惜一切代價。只有如此,反對派纔會讓步。」(註二)這就 是說,布爾雪維克只有不顧一切後果,對反對派施用壓力,纔能使他讓步,而這種讓步才是可信的。這一方法,他們在中國所施用的最顯明的事實就是:
(子)民國二十五年,共匪與我們取得聯絡之後,商談如何收編共軍,並使共黨與其他黨派在政府統一領導之下,共同參加抗戰的途徑,但是他就借此機會在社會上 發動其所謂「抗日救國同盟」的組織,聯絡各省地方軍隊,煽動大城市的學生群眾,遊行示威,製造一種壓力,企圖迫使國民政府聯俄容共。(註三)
(丑)抗戰期間,共黨雖派代表參加國民參政會,但是他對於國民參政會,屢次以退席或拒絕出〔第319頁〕席為要挾。例如二十九年新四軍事件(註四)發生之 後,以及三十三年西安談判之時,(註五)他都曾採取這種手段,對我們政府使用壓力,並企圖引起參政會對政府的責難,製造一般國民對政府的誤解。到了抗戰結 束以後,美國軍事調處的期間,為了張家口事件,共黨的代表即以「全面決裂」為威脅,而對馬歇爾特使和我政府施用壓力,企圖迫使我政府接受其無理要求的條 件。(註六)這都是
最顯明的事例。
二、製造恐怖與多方脅制 列寧在一九一八年說道:「在資產階級陣營裏,他們是否相信,這沒有先例的破壞之革命,能夠從容、平靜,以和平的方式,不加苦楚, 不施痛苦,沒有恐怖,也沒有慘酷來進行麼?」(註七)這就是說,共產主義的「革命」,不是從容、平靜,以和平方式來進行,而必須採取恐怖和慘酷的手段。中 共匪徒亦是如此,而且比俄共還要變本加厲。共匪為了控制他的組織和群眾,其慣用的手段,一面是詐術,一面是暴力。而其使用暴力,又必製造恐怖並肆行脅制, 使其黨徒和群眾不知其將置何人於死,且不知其死於何時,死於何地,死於何種慘酷的方法之下。並且他不僅掌握你的生命和自由,威脅你的財產、事業、地位和名 譽;並且控制你的父母、夫妻、兒女,乃至你的親戚、朋友和鄰里,使你顧慮他們的生命和自由,無論你的意志如何堅強,只要你聽到他們的哀號,看到他們的慘 狀,如此百般的連累和多方的脅制,必使你的意志,由動搖而屈服,由屈服而喪失而後已。
(子)共匪對於他暴力控制的匪區,將原始的野蠻手段和現代的科學方法,混合使用,使受刑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而一般民眾也就陷入恐怖,受其挾持。自民國十六年湘西贛南的農村暴動直〔第320頁〕到今日,這種暴力控制,三十年間,始終是普遍的繼續的實施無已。(註八)
(丑)共匪對於其匪區之外的自由地區,凡是他的組織之所在,也就是他對於黨徒及群眾使用暴力的處所。並且他利用人事的牽連和脅制,即令在他的組織不能存在和發展的地區,亦可組織其外衛團體或是佈置其間諜網來製造恐怖,脅迫群眾,使他們不能不跟著他走。(註九)
第四節 製造環境
共匪為了要與你接觸、商談並舉行會議,他不僅製造目標、轉移目標,使你不能不與他接觸、商談乃至舉行會議,並且他還要改變你反共的氣氛,製造和談的 環境,使政府與社會上反共的意志皆為之動搖,反共的戰線亦因之混亂和瓦解。最顯著的實例,就是我們抗戰勝利結束之時,共匪一面實行武裝叛亂,而一面推行其 反內戰運動。國際共黨誇大宣傳我政府製造「內戰」,同時指責我國「內戰」是國際和平的威脅。在這種氣氛與環境之下,我政府不能不與共匪進行政治協商並接受 美國軍事調處。(註一○)
共黨在其攻心戰術中,特別運用其辯證法的否定律與質變律。共黨攻心戰術的作用就是他要動搖敵人的意志,而使其服從他的意志。所以他要對你施用一種壓力,製 造一種恐怖之外,還要製造一種環境,務使你的意志由動搖而屈服。尤其是在你與他的中間,製造一個中立地帶,在表面上是和平、安全,乃至於志得意滿,而實際 上,只要你放棄其固有的立場,踏入了這個陷阱,那共黨就可使你不知不覺之中,從量變到質變,而後不由自主的被他牽著你的鼻子來走,這亦就是他否定你的時候 了。
〔第321頁〕
(註一)戰爭論第一篇第二頁。
(註二)列寧全集第二十八冊,第七九頁。
(註三)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六節、第七節,第九五一至九五三頁。
(註四)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十七節,第九七五頁。
(註五)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二十八節,第九九二至九九四頁。
(註六)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二十二節,第一○四一至一○四三頁。
(註七)列寧全集第二十七冊,第一四○頁。
(註八)本書第一編第三章第三節,第九四五至九四八頁。
(註九)本書第二編第二章,第五節,第一○九一至一○九四頁,說明共匪外衛團體及其間諜組織,滲透各種群眾的情狀,可以參看。
(註一○)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十二節、第十三節,第一○二二至一○二五頁。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