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德国的统一
1988年以前的德国问题
马耳他会晤之后,我确信我们终于闯过了第一道难关。对西方关系的晴雨表指
针在战后年代第一次停止了左右摆动,而停在“晴”的刻度上。我相信我们终于冲
出了难得一见的“解冻”屡屡转为旷日持久的“霜冻”的怪圈。
对于所发生的事,我们自己也未必立即完全搞清楚了。要知道,整个战后国际
关系史上正好开始了一个性质全新的阶段。“冷战”随着马耳他会晤走向结束,虽
然它的后果仍遗留下来。我们没有辜负生活在分裂的欧洲的人们的期望。
1989年,在德国这个许多欧洲问题和国际问题的“神经痛中枢”启动了一个进
程,这个进程使得苏美关系、苏联和西欧关系、苏德关系迄今取得的全部积极成果
经受了一场考验。
这场考验对所有国家,尤其是对苏联和德国,是艰难的、痛苦的。但无论如何,
我认为从总体上看,事件的参加者都经受住了考验。
如果我说我早就预见到了德国问题将如何解决,为此苏联对外政策将面临哪些
问题,那将有悻于事实真相。我不相信今天健在的政治家(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
的)有人曾经在事件发生前一两年预见到了后来发生的事。民主德国发生剧变之后,
事态急转直下,以致出现了局面失控的危险。回顾当年,今天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
在那样一个具体的情势下,无论从保障我国利益的角度而言,还是从维护欧洲和平、
挽救全欧进程而言,我们都是竭尽全力了的。
当然,1985年全部德国问题从莫斯科看上去与今天截然不同。德意志民主共和
国是我们的盟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苏联在西方的头号贸易伙伴,但在“军事政
治等级表”上被列人“潜在的敌人”一栏。
苏联和西德的关系在勃兰特的“东方政策”时期开始“解冻”,而到了80年代
初期又“变冷”。在紧张局势普遍强化的情况下,在莫斯科人们对德意志联邦共和
国的政策首先根据苏美对抗的背景加以评价。按照这种方式提问题,就会自然而然
地生发出以后的一连串的议论:联邦德国是美国在欧洲的最亲密的盟友,又是美国
路线在这个大洲的执行者;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是北约的第二大军事“支柱”,联
邦国防军是北大西洋联盟的“第一集团军”;联邦德国部署着美国的“潘兴式”导
弹,能够在几分钟之内打到苏联境内。我说这些话绝无讥讽之意,因为在全面对抗
的框架内上述论据是十分严肃认真的。这种论据上还附着战争遗留下来的极其沉重
的心理因素。
苏联对“德国重新统一”主张所持的看法,也是这个逻辑推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不打算去考证历史,说明谁对德国分裂负有更大的责任。我认为,斯大林直到最
后都一直情愿为德国的“中立化”付出自己的代价。但在北约成立、联邦德国加入
北约之后,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苏联,关于德国统一计划的讨论都只具有礼仪和
宣传性质。
当然,勃列日涅夫和葛罗米柯失算了,他们听任民主德国领导人的摆布,于70
年代初正式选定了以其“简单易行”而受人青睐的办法:组建两个德国,德国问题
从此“解决”,没有必要再去管它了。但问题不在于乌布利希和昂纳克关于民族问
题的理论架构。关键是苏联领导人真诚地相信,苏联的安全利益要求务必使德国的
分裂永久化。
我承认,我也接受过这种武断的结论,虽然我曾怀疑过是否可能把某种东西永
久封存起来: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中,无视这一客观规律只能导致失败、失利。在
我从政之后,两个德意志国家的存在已经是现实,根本就没有产生过重新统一的问
题。
当1987年6月联邦德国总统冯·魏茨泽克非常审慎而又委婉地提到德意志民族团
结一致时,我作了这样的回答:“今天两个德意志国家是现实,必须从这一点出发。
《莫斯科条约》,你们和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以及其他国家签订的条约
是现实。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有效地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人员交流。任何企图
破坏这些条约的行为,都应当受到严厉的谴责。苏联尊重战后的现实,尊重联邦德
国的人民和民主德国的人民。我们打算在这些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构建我们未来的
关系。到时候历史会评判我们谁是谁非的。”
换句话说,我在原则上不排斥德意志国家重新统一,但认为从政治角度看提出
这个问题为时尚早,并且有害。
人所共知,这个问题很快“解决”了–是在深刻的变革的背景下“解决”的,
而这种变革又是在我们的政策强有力的推动下发生的。当然苏联和联邦德国关系的
顺利发展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在苏联实行改革的头两年,两国关系仍旧“冻结”着。官方的波恩以德国人的
一丝不苟精神对里根的政策亦步赤趋,我们在莫斯科产生了一种感觉,似乎听到了
从莱茵河畔传来了由英语译成地道德语的内容熟悉的文字。联邦政府显然缺乏想象
力或者缺乏政治胆略,而无法对苏联的变革作出新的反应。当科尔总理在一次讲话
中说关于苏联改革、关于政治新思维的谈论只不过是戈培尔式的蛊惑宣传而已时,
我对西德领导人是否有能力对所发生的现象作出恰当的评价,产生了怀疑。
我和里根在日内瓦和雷克雅未克举行了会谈,我们正在同法、意、英三国进行
政治对话,可是对联邦德国的关系却仍然没有重大的变化。双方都在某一个时候觉
察到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离开德国,我们就不会有一个
严肃的对欧政策。我在政治局会议上,在我的志同道合者的小范围内,曾以不同的
理由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对于我们而言,对欧方针不仅仅具有独立意义,并且还是
我们和美国对话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雷克雅未克会晤之后,当激情平息下来时,大约在1987年下半年波恩很明显地
活跃起来了。我收到科尔总理的好几封来信。(他在其中一封信中就言语放肆作出
了正式道歉,但把大部分责任都推给新闻界)。我上面提到的与魏茨泽克总统交换
意见,是富有建设性并且有益的。
我和根舍外长举行了第二次会晤。和1987年访问莫斯科的施特劳斯也找到了共
同语言。我应当说,和我们的新闻记者通常用来形容这位政治家的那些套话相反,
施特劳斯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他是一个坚定地维护自己立场的人,但他又善于
以宽阔而现实的目光观察世界,观察欧洲的局势,观察苏联和联邦德国在世界政治
中所起的作用。
1988年2月初,我和基督教民主联盟副主席、巴登一符腾堡州总理施佩特谈过一
次话。他飞抵莫斯科是为了探听是否有可能举行高峰会谈。从原则上说,这时我们
对这样的会谈已经有所准备,并且已经通过谢瓦尔德纳泽向德国总理发出了于5月访
问莫斯科的邀请。但是,联邦政府试图把“潘兴-IA”导弹排除在中短程导弹协定
之外,而我们对这种笨拙的企图作出了相当激烈的反应,因而德国人显然为这次访
问的命运担心。至少,施佩特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神经质而又执著。让人感
到,波恩那边害怕置身于欧洲新进程之外。我把我们谈话中的一个很典型的片断摘
录于下:
“施佩特:科尔总理确信有必要和您会晤。对总理而言,不存在谁先去莫斯科
和谁先去波恩的问题。他的问题是:既然您即将出访西欧各国,那么希望您把联邦
德国也考虑在内。从心理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方面。如果您在访问了法、
英两国之后又将出访其他西欧国家,却对联邦德国置之不理,坦率地说,科尔总理
会感到很难过的。
戈尔巴乔夫: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解决。总理说得对,现在必须确定会晤的日
期,才能开始对它做准备工作。因此我邀请总理5月访问莫斯科–邀请是通过谢瓦
尔德纳泽发出的。
施佩特:我相信,访问问题我们很快就能解决。
戈尔巴乔夫:这个问题今天晚上就可以解决。
施佩特:各方面的人士都向总理进言,希望他尽快地排除一切麻烦和您会晤。
戈尔巴乔夫:好吧,我们将去会晤。我们已经同某些西德政治家谈了许多。现
在应当在最高层进行磋商。”
与联邦德国总理科尔的第一次会晤
但是,这次访问到了秋天才实现。1988年10月24日我与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初次
会晤。我和他谈话的出发点是:苏联和联邦德国的关系如果仍旧保持原先的状态,
无论是我们自己,德国人,欧洲以及整个国际大家庭,都不会满意。
“我们希望,”我说,“我们的关系建立在信任和现实之上。总之,要使它符
合时代精神,符合时代要求。我们愿意就与我们两国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进行非
常坦率而严肃的对话。我确信,苏联与西德的关系需要揭开新的一页。”
科尔的回答听起来十分明确:
“我完全同意您的意见。我把一切都考虑过了,我正是为此到莫斯科来的。”
科尔在强调该国政府愿意积极地发展全方位的对苏关系之后又补充说:
“我认为你我之间的个人关系十分重要。我既是以联邦德国总理的身份,又是
以公民科尔的身份来到莫斯科的。你我大致是同一年龄的人,我们同属于经历过战
争的一代。诚然,我有一段时间在高炮辅助部队服役。这还算不上参加战争。不过
我们两人的家庭都经历过战争及其全部灾难。您的父亲当过兵,受过重伤。我的哥
哥18岁就阵亡。我的妻子是个难民。我们家是地道的德国家庭。您有一个女儿,我
有两个儿子,一个23岁,一个25岁。两个人都是预备役军官。
你我将解决一项十分重大的任务。再过12年20世纪和第二个千年即将结束。战
争、暴力已经不再是政治手段。不这么想,就意味着把事情引向世界末日。在公开
性的环境里,我们两人的私交也应当具有全新的性质。我愿意和您进行频繁的私下
对话–书信往来,电话交谈,委派代表。”
我并不讳言,这种态度无论是从单纯的个人角度而言,还是从公务角度而言,
都令我敬慕。我的出发点是,在已经可以感受得到的新氛围中,个人的“相容性”,
理解谈话对方的动机,在国际政治中将具有越来越大的作用。而这种情况,只有在
共同工作和长期交往过程中,只有通过“听其言观其行”的相互考察,才有可能出
现。许多棘手的问题,由于领导人之间存在着信任而很容易、很快地得到了解决,
免去了多余的外交手段和程序。我和科尔不仅逐渐建立了政治上的相互谅解,并且
逐渐建立了人际间的谅解。如果不是这样,由于自发地、“自下而上地”启动的德
国统一进程而“压到”他和我身上的一大堆问题,解决起来就会困难得多。
1988年10月那个时候,我们闯过了我们两国关系长期发展中的一道难关。在经
济、科技、文化、环保合作方面达成了协议,并签署了文件。在苏联和联邦德国战
后关系史上,两国国防部长首次坐在一张谈判桌旁,他们可以亲眼看到不久前的
“潜在敌人”是一副什么模样。在促进北约和华约建立接触方面,我们征得了德国
人的原则上同意。当时这是一个“突破”,而在三、四年前这是很难想象的。
联邦德国总理在无名战士墓献了花圈,并拜谒柳布里诺的德国士兵公墓。慕尼
黑交响乐团这些日子里在圆柱大厅演出了贝多芬和穆索尔斯基的作品,获得了极大
的成功。我和科尔、我们的夫人、参加谈判的人士、莫斯科市民,听了这场音乐会
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接着又去弗拉基米尔和苏兹达利两地游览,参观莫斯科和全俄大牧首所在教堂
(圣丹尼洛人修道院),观看苏联艺术家之家举办的君特·霍克纳的画展。联邦总
理还会见了经济学家。科尔夫人参观了精神神经病医院,并向该院赠送了贵重的设
备,她还参观了托尔斯泰庄园。
在郊外住所的会晤,在这次访问中占有特殊地位。这次会晤使访问在政治量度
之外又增添了一个量度–人性的量度。这的确是一个美好的夜晚,我们在这里没
有再谈一般性问题和种种忧虑,而是谈了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所思所想,了解了双方
的家史。我认为,我们是相互怀着好感而分手的。
在西方,人们对这次访问十分关注。联邦总理定期听取有关北约盟国反应的汇
报。《巴黎日报》和《费加罗报》发表的文章引起科尔的警觉,这两家报纸直言不
讳地说,这次访问的性质使人对联邦总理是否忠实于联盟的义务产生怀疑。在莫斯
科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法国记者问科尔:您给了俄国人那么多,可您得到的回报
是什么,就是俄国人许诺释放的几名政治犯吗?要么就是这样的问题:现在该如何
对待法德联盟、法德联军以及对法国人作出的其他许诺,科尔是否改变了航向–
由法兰西的西方转向了苏联的东方呢?
美国报纸和外交界的指桑骂槐也未能逃过我们和科尔的注意。因此,联邦总理
将我对联邦德国的回访定在1989年5月并非偶然。他估摸在这段时间内法国人将访问
苏联,而且我们还将和美国人进行接触。况且还不仅仅只和法美两国接触。这一切
都在1988年年底发生了!本以为这时变化很大,却原来变化很小!我们的对手们正
在步履维艰地走出“冷战”的丛林。当时我越来越频繁地说:不仅我们苏联应当转
变,你们西方国家也应当有个大的转变。什么事都不是那么简单的!
1992年春天,我在访问美国期间不止一次地听到许多美国人说:我们需要自己
的美国式改革。如今所有国家都在经历着根本的变革。而一度陶醉于“冷战““胜
利”中的政治家们,在很大程度上并未作好迎接新时代挑战的准备。
回顾科尔第一次访苏,可以这么说:我们当时彼此朝着对方迈出了一大步,开
创了苏德关系的新篇章。在这方面采取的后续步骤具有深远的后果–我们对1989
年底至1990年发生的事件原来是有所准备的。
对联邦德国的正式访问
我对联邦德国的回访始于1989年6月12日。在这之前我刚刚当选苏联最高苏维埃
主席。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为我以新的身份出访的第一站,在这个背景下看上去颇
有象征意义。
活动安排得丰富多彩而又十分紧凑。我们有机会访问了联邦德国的几个州,许
多个城市和乡镇,会见了政治家、企业家、文化界人士、工人、政党代表和社会运
动代表。
在联邦德国总统里哈德·冯·魏茨泽克官邪门前举行的欢迎仪式揭开了访问的
序幕。从这里我们就开始同波恩的居民进行接触。同一群青年学生的会见格外令人
动情。我们当着总统的面热烈地交谈起来。年轻人希望向我表达他们对苏联改革的
声援。
接下来是总统在莱茵河畔的官邪设早宴。通过席间第一次交谈我已经明白了为
什么魏茨泽克总统在联邦德国公民中间享有如此崇高的威望:他知识广博、风度儒
雅、落落大方、平易近人。从那时起我们一直保持着来往。我们的谈话一次更比一
次坦诚、充满信任。
在波恩市政厅广场的那次会见令人难以忘怀。当我们还走在与广场毗连的街道
时,就已经置身于人的情感、友爱。亲善的洪流之中。欢呼,祝福……你无法记住
每句话。但其中有些话还是记得很清楚的,如“戈尔比!要创造爱,不要修筑大墙”,
“请这样坚持下去,戈尔巴乔夫!”
我们登上了一个平台,确切地说,登上了市政厅的阳台,这时广场上响起一片
掌声和欢呼声。接着一个名字叫塞巴斯蒂安·希林格的大约四五岁的男孩手捧着一
束鲜花向我们走过来。我和赖莎·马克西莫夫娜把他抱到护栏上。广场上一片欢腾。
这个场面曾出现在许多电视屏幕和无数报刊上。
赖莎·马克西莫夫娜的活动中安排了去施图肯布罗克小镇拜谒苏军战俘纪念公
墓。战争初期这里建了一座集中营,关押战俘和从各个国家强行挟持来的人,这些
人被利用在矿山、军工企业、农场做工。他们只得到很少的口粮:每天只发给200克
面包的代用品,根本不是什么面包。他们的劳动却极其繁重。数十万苏联人以及波
兰、英国、法国的公民被关过这个集中营。我国同胞大约有65000人在这里遇难(被
处决、饿死、病死),埋葬在集中营的附近。
1945年4月2日美国人把这个集中营的囚犯解救出来。苏联战俘代表组成的倡议
发起小组坚持要求为死难的同伴整修坟墓。1945年5月,根据原集中营的囚犯、建筑
艺术家亚历山大·安东诺维奇·莫尔丹(1984年去世)的设计,在公墓建立了一座
方尖碑,纪念在施图肯布罗克遇难的战俘。
在“冷战”最激烈的年月,这座公墓逐渐荒芜。然而有一个小组在牧师迪斯特
尔·麦奥尔的带领下主动地照看墓地和纪念碑。1963年这个小组改组为“献给施图
肯布罗克的鲜花”工作小组,它提出了“在死难者的陵墓上向俄国人伸出援助之手”
的口号。
地方当局起初对这个小组的活动持怀疑态度。在他们的纵容下,新法西斯歹徒
践踏陵墓,并试图毁掉纪念碑。于是出现了一些青年护卫队。到了70年代,“献给
施图肯布罗克的鲜花”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小组,而是一个积极活动着的反战社会团
体,它拥有来自西德各地的数以千计的会员。
每年的8月底至9月初,公墓都举行群众游行示威,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的人
们以及来自欧洲各国的代表团参加这项活动。但正如这个活动的组织者所说,这个
公墓却没有来过一个官方代表团,无论是西德的还是苏联的代表团。
这一次随同赖莎·马克西莫夫娜前往的不仅仅有代表团团员,并且还有陪同我
访问的文化界人士,东正教教会代表皮季里姆。与他们一同前往的还有汉内洛雷·
科尔和劳女士–北莱茵一威斯特法伦州州长夫人。
那一天邻近城镇的居民在公墓举行了集会。他们向纪念碑献了一个饰着长长的
红色丝带的花圈,而科尔夫人和劳夫人献了鲜花。都主教皮季里姆发表了讲话。这
一次做了早就该做的事:向在法西斯强加的战争中遇难的同胞墓默哀,并向新德国
的公民说了友善的话语。德国报刊对此作了大量而详尽的报道,认为这是一件值得
纪念的大事,是一个“和解的姿态”。
“您在参拜公墓之后有何感想?”记者这样问赖莎·马克西莫夫娜。“已经过
了几十年,我们国家没有一个家庭不为在那个可怕的年月不幸亡故的亲人而悲痛。
我们知道,那个年月也是德国人的悲剧。向那些关心我国同胞陵墓的人表示感谢。”
沉重的回忆,无以慰藉的哀伤。在这样的时刻你会更加理解,通向苏德两国和
两国人民的和解、亲近的路途是多么艰难。
和多特蒙德市“赫什”工厂冶金工人的会见令人激动。我们刚下汽车就受到了
几千人夹道欢迎。一个高达数十米的大车间,目光所及之处,都被挤得满满的。除
了临时布置的“池座”之外,机床上,隔墙上都挤满了人,有的人爬到了承重构件
上,吊车上,还有的人相互轮流着爬到肩膀上。我们代表团、工厂的领导人、工人
代表被安排在讲台上。听了别人对我们讲的头几句话,我就明白了,按照准备好的
讲稿去讲是行不通的,即使离开讲稿而另外加进几句也不行。由于我几乎每说一句
话都被喊叫声和欢呼声打断,我就按照在工人中间应当采用的讲话方式,直截了当
地、而不用任何华丽词藻地谈了劳动者在一切社会当中所起的作用,谈了德国人民
及其贡献,谈了我们两国不寻常的过去,谈了劳动人民讲究实际而又心明眼亮,而
今后如何建立我们两个伟大民族的关系将在很多方面取决于劳动人民。
译员几乎来不及翻译我的话,而我被如此热情、诚挚欢迎我们的数千名听众的
好感所感染,竟然觉得我的话不经过翻译人们也听得懂了。
参加这次与工人会见的有勃兰特,有当时任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的福格尔,还
有施密特。在从波恩开往多特蒙德的火车上,我和施密特就当时世界局势的几乎所
有重大问题进行了友好的交谈。
我们还到过杜塞尔多夫和科隆。在那里曾与该州总理劳及其同事、政治家、商
界代表进行亲切的、非正式的交谈。在联邦德国每到一处,人们都对我国的事态表
现出极大兴趣。各种身份和各个阶层的人士都对我国人民表示真诚的好感,都热情
洋溢地谈论我国的改革。
这一切都令我感动、兴奋。我14年前于1975年去过联邦德国,社会意识,社会
风气,人们对待苏联的态度,当然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不由得想起了路·艾哈
德那句名言:对外政策始于国内。
柏林墙的倒塌
真是再及时不过了。数月之后,1989年秋天,欧洲的“社会主部分”发生了使
整个局面急转直下并彻底改变的事件。由于首次实行自由选举的结果,共产党人在
波兰和匈牙利失掉了政权。昂纳克下野。柏林墙溃塌。
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后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发生的事当然引起我们极
大的不安。但是我们头脑中从未想过违背“新思维”的基本政治原则–选择的自
由和不干涉内政。
在和科尔谈话时,我不止一次地听到:昂纳克不理解改革,也不接受改革,他
继续执行教条主义般的“强硬”路线,如此等等。这使得我有理由认为科尔的“抱
怨”是出于这样一种愿望:一旦他本人决定对民主德国的事态发展施加影响,就希
望把我当作他的“盟友”。不管怎么样,我每次都明确地告知科尔,我们决不会就
如何处理国内事务向民主德国领导人发号施令。
我们当然也不是瞎子,对当时以昂纳克为首的民主德国领导人所执行的政策有
自己的看法。那里发生的事使我们忧心忡忡。如果我说我们完全坐视不理,那是言
不由衷。但是,我曾坚决否认、并且仍在否认那种暗示,似乎我和其他苏联领导成
员在这个关键时期同民主德国领导人接触是企图施加压力,强加于人,进行讹诈,
如此等等。
从1985年起,我大概和昂纳克会晤和交谈过七、八次。我对作为领导者和普通
人的他已经形成了明确的看法。关干这方面的情况,我将在本书相关的章节中谈到。
我现在只想说,为了说服他切不可拖延国内和党内改革的时间,我做了小心翼翼的
尝试,但没有收到任何实际效果。我每次都仿佛撞在一堵没有门窗的墙上。我们的
最后一次会晤是在1989年10月我参加民主德国建国四十周年庆祝活动的时候,我怀
着特别不安的心情回到国内。一眼就可以看得出,这个国家很像一只烧得滚开而盖
子又扣得紧紧的锅。我的预感并没有错。
仅仅过了两周之后,民主德国的危机趋势达到了最高点。前党政领导人对国家
失控。昂纳克被迫下台。主动权落在了“街头”手中:游行示威、集会越来越具有
群众性和偏激性,实际上席卷了整个共和国。
幸好,担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统一社会党领导的人们有足够的理智和勇气,并
没有对人民的不满进行血腥镇压。我认为,我国的立场在这方面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当时民主德国的领导人很清楚,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苏联军队都始终留在兵营里。
刚刚掌握国家政权的“第二套”党政领导班子是否有保住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
机会,很难肯定。科尔后来对我说,他一开始就确信埃贡·克伦茨无法控制局势。
我不知道。我们大家都像常言所说的那样:事后聪明。至于说到我,说老实话,曾
一度抱有希望,以为新的领导人能够把共和国事态的指针拨到两个德国新关系的轨
道上来……但必须在彻底改变对内政策的基础上。
1989年11月1日,应克伦茨的请求,我在莫斯科接见了他。我们一致认为,把国
内政治危机的原因仅仅归结为最近几个月发生的事件,未免天真。实际上许多问题
都是多年积累下来的。因而政治上需要彻底的改革,而不是修修补补。当然已失去
了许多时间,但现在需要立即行动起来。我们就此分手。
然而很快就发现,对于大多数居民来说,任何一个以维护民主德国的名义而活
动的政府或政党,都是不可接受的,他们认为解决自己的所有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
那就是尽快和联邦德国统一。大量人员“逃往西方”,狂风恶浪般的示威、集会、
公民不服从、对各级政权发出威胁,给和平解决危机带来了直接的危险。实际上,
国家权力机构,首先是社区一级的国家权力机构,已经开始瓦解。前民主德国领导
篡改1989年5月7日地方人民代表机构选举结果,对社区一级造成的影响令人格外痛
心。
国家濒临社会爆炸、政治瓦解、经济崩溃的边缘。
科尔的“10点”
在这个关头,要求所有的事件参与者在政治上要保持特别冷静,在行动上要富
有责任心。德国的事态在全欧洲引起了最强烈的反响。当然,也包括苏联。赫尔辛
基进程的命运发发可危。
我并不认为,科尔总理于11月底发表他的“10点”是对政治局势“挑战”作出
的适当的回应。这份文件的出现不仅使我们、法国人和英国人感到意外,就连联邦
德国外长根舍也感到意外。给人的印象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利益,而且不仅仅对德
国人民具有历史意义的利益,竟然服从了竞选的利益。
根据我的看法,单方面加强统一进程,只能对德国国内的狂热情绪推波助澜,
并破坏欧洲的局势稳定。因为就在11月11日我和科尔通过电话进行了交谈。他向我
保证说,联邦政府很清楚由于民主德国的事态发展自己应负的责任,它将小心谨慎
地行事,同我们保持着密切的接触,并和我们磋商。为了弄清楚这“10点”是在什
么样的政治背景下“浮出水面”的,我把我们的通话内容摘录片断如下:
“戈尔巴乔夫:任何变革都是一种不稳定。因此,当我说维护稳定时,我的意
思是要我们彼此对对方采取慎重的步骤。
目前正在发生的是向另一种关系的转变,向另一种世界的转变。我们不可用近
拙的言行给这个转变造成损害。我希望你,赫尔姆特”,利用你自己的威信、政治
声望和影响,让其他人也用时代的要求来约束自己。
科尔:联邦政府会议刚刚结束。如果你出席了那次会议,你也许会感到奇怪,
我们两人的看法竞如此吻合。这个历史时刻要求作出相应的反应,作出历史性的决
定。我愿意向你保证:我特别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可是总共只过了两周,科尔在联邦议会上提出了在联邦的基础上统一德国的计
划,并且作为实施这一计划的先决条件,对改变民主德国的内部制度提出了一系列
实际上是最后通碟的要求。
1989年12月初根舍来莫斯科,我们就这件事进行了一场坦率的、相当激烈的谈
话。根舍感到很尴尬。这个局面的确很蹊跷。他不得不去维护这样一项政治主张
(并且还干得相当卖力气!),然而他对这项主张竟然没有及时得到通报,并且我
认为他从内心并不完全同意这项主张。在“10点”中,基督教民主联盟要在大选来
临之际夺取主动权的野心表现得太露骨了,关于取缔民主德国、把德国这一部分并
人联邦德国的“忠告”提得太直白了。
我不大顾及外交礼节地对根舍说;
“按道理,这样的文件(“10点”)总得在和伙伴进行相应的磋商之后再提出
来嘛。要么就是联邦总理觉得这一切都没有必要了?看来他已经认为现在正演奏他
的乐曲,子是就单独操练起来。我并不认为这些做法有助于增进信任和相互了解,
会对落实我们的协议有所贡献。
您知道我曾经和科尔总理通了电话。科尔向我保证说,联邦德国不希望民主德
国的局势稳定受到破坏,它将审慎行事。然而总理的行为背离了他的保证。提出了
最后通牒式的要求。对民主德国应当走什么道路和建立什么机构,发出了指令。
现在正进行着全欧进程。两个德国之间的关系就应当在这个框架内发展。显然,
这种关系将更加密切。但所有这些进程都应当正常地进行。任何人为地椎动这些进
程的做法,都只能使欧洲各国发展中的重大转折、即世界政治中心的重大转折变得
复杂化。”
这次谈话对我们两个人来说都是既紧张而又不愉快的。我高度评价作为政治家
的根舍,高度评价他在调整我们两国关系这项非同一般的事业中所作出的个人贡献,
但我不能不对他说这些话,因为我们今后仍然将相互协作。我们决定不把这次谈话
的详细内容公诸于众,因此为新闻界提供的声明稿,用我们的话说,是“经过整理”
的。但是我估计波恩那里对来自莫斯科的信息会给予应有的注意。
应当说,莫德罗夫的联合政府为了不使共和国全面瓦解而花了难以想像的力气。
我曾经同他会晤了数次,并且得到有关他的内阁问题的第一手信息。这个内阁实际
上是一个“危机调控”总部。他在对自己极端不利的条件下做了大量工作,使共和
国议会民主选举成为可能。
但是,局势已经不再是每几周一变,而是每几天一变了。在1990年1月30日那次
会晤时,莫德罗夫直截了当地对我说:
“民主德国越来越多的居民不再支持两个德国并存的主张了,而且这个主张似
乎也无法再维持下去了。在边远地区,如图林根,统一的倾向尤为突出。不仅旧的
党派,即使是新的党派,如果想扼制这种趋势也是不可能的了。”
莫德罗夫的结论简单明了:
“我们迄今使用过的概念已经不起作用了。大多数社会力量都集结在统一的主
张周围,只有一些左倾小宗派除外。如果我们现在不发挥主动精神,已经启动的进
程将自发地。迅疾地发展下去,并且将不受我们的任何影响。”
“2+4”公式
应当说,这个提法对于我来说并不意外。我们自己所做的分析也得出这样的结
论。在莫德罗夫来访的前几天,我在我的办公室召开了一个小范围的德国问题会议。
参加的有雷日科夫、谢瓦尔德纳泽、雅科夫列夫、法林、克留契科夫,阿赫罗梅耶
夫以及我的两个助手–切尔尼亚耶夫和沙赫纳扎罗夫。讨论持续达4小时。
最后我们就近期行动方针达成一致。会议的结果如下:
应当把德国势必重新统一作为出发点;
提出召开“六国”(四个战胜国和两个德国)会议的倡议;
不中断同民主德国领导的联系;
与巴黎和伦敦更加密切地协调我们在“德国问题”上的政策;
责成阿赫罗梅耶夫研究从民主德国撤军问题。
2月9日我与前来莫斯科的贝克会谈,德国主题是这次会谈的中心主题。
会谈的细节略去不谈。贝克强调几个关键性问题:3月18日的选举结果已经注定,
大多数民主德国居民将投票赞成统一。因此,统一势在必行,而美国和苏联应当从
这一前提出发制定自己的政策。
正如我已谈到的那样,我们自己的分析也肯定了这种预测。我更感兴趣的是,
美国在这种形势下打算如何行动。贝克同意这样的意见:无论美国还是苏联,都不
能也不应该扮演一个旁观者的角色。
他说:“最重要的是,要使这个进程(即德国统一)在稳定的条件下进行,并
且要保证长期的稳定。”过了几分钟之后,他又重提稳定这个话题,并强调指出:
“我希望你们知道:无论总统还是我,都无意于从正在发生的进程中捞取好处。
我收下了这个声明,我们转而开始讨论可能采取的协作机制。很快就弄清楚,
在一系列关键性问题上我们的立场十分接近。在讨论过程中,大体上形成了这样一
个纲要:统一的内政方面问题是德国人自己的事,他们将独立地讨论与此有关的一
切问题。四个战胜国“参与”谈判进程的主要理由是:因为这是他们维护欧洲和平
和稳定的责任。因而他们之间讨论的主题是统一的外交方面问题。
和贝克一样,我认为如果在欧安会范围内就这一主题进行基本谈判,由于与会
者人数过多而会效率很低。同时也很明显,“四国”单独开会可能在德国引起反感
和疏远。因此“4+2或“2+4”是最容易接受的公式。我们商定,关于起动这个机
制的问题,应当在民主德国选举之后和民主德国同联邦德国开始统一谈判之后才提
出来,以免给德国人提供指责我们“干涉”的口实。
我们的立场产生分歧的关键问题是统一后的德国应当拥有什么样的政治和军事
地位。贝克试图向我说明德国留在北约比实行“中立化”所具有的种种优越性。他
的论据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点:德国境内保留美国的军事存在和德国拥有北约
成员国的地位,可使美国和西方获得控制德国内政外交的特定手段。一个中立的德
国,脱离了北大西洋联盟盟友关系体系,就可能再次成为欧洲不稳定的发源地。
“如果德国将成为一个中立国家,”贝克在说服我,“它就不一定成为一个非
军国主义国家。正相反,它完全可能通过一项建立本国核潜力的决议,从而不必依
赖美国的遏制力量。我想向您提一个不必立即答复的问题。假如统一得以实现,您
更希望看到什么,是一个完全自主的、没有美国军队的、在北约之外的统一的德国
呢,还是一个和北约保持着联系的统一的德国?但前提是保证北约的管辖权或军队
不由现在的界线向东扩展。”
其实后来就德国的军事、政治地位达成协议所依据的公式,正是以贝克这句话
的最后一部分作为核心的。但当时我还没准备接受这个公式。
我认为,必须有一些保险机制,以保证我国和欧洲其他地区在将来免遭来自德
国的种种意外。但我不同于美国人,我认为这种机构不应当是北约,而是在全欧进
程框架内正在形成的新机构。当然,扩展北约组织管辖区域的做法是不能接受的。
可是贝克却不相信例如欧安会有一天将有能力替代北约。
就在第二天我和科尔举行了例行的会晤。据我理解,他认为重要的是如何说服
我相信民主德国的局势正在飞速地走向崩溃。联邦总理认为,民主德国人民院选举
(3月18日)之后,将成立一个赞成统一的政府,而居民和议会将支持这个政府的决
定。根据他的看法,当务之急是尽可能稳定民主德国的局势,防止经济衰退和政治
混乱,削减民主德国向联邦德国移民的数量。科尔让我相信,要想做到这些,必须
实行积极的政策,例如建立货币联盟和经济联盟。我明白,科尔打算强化统一进程。
而且有理由认为他在这方面获得了美国人的支持。与此同时,科尔不厌其烦地反复
说,他为形势所逼而“不得不”这样做,但他一如既往愿意和莫斯科协调自己的方
针。下面摘录科尔的一段很有典型性的自白:
“我愿意和您保持密切的接触,总书记先生。当前的改变之所以发生,改革政
策决非次要的原因,因此我们愿意彼此站在一起。要想对日益逼近的事件作出适当
的反应,就必须有所准备。我并不想让这些事件加快到来。但是我看到浪潮向我滚
滚而来,而我无力阻挡它。这是现实,我不能不加以正视。”
对于中心问题,即有关苏联对德国统一的原则态度问题,我已准备好了这样回
答:
“在德意志国家统一问题上,大概可以说,苏联、联邦德国、民主德国之间并
没有分歧。在主要出发点上我们认识到:德国人应当自己作出自己的选择。他们应
当知道我们这个立场。”
“德国人了解这一点,”科尔作出了反应。“您的意思是说统一问题是德国人
自己的选择吗?”
“但要结合现实情况,”我补充说。
“我同意。”
在当前的形势下,对我来说,重要的是让科尔别沉醉于狂喜之中,而要清楚地
认识到“德国问题”不只是一个统一和满足德国人民族愿望的问题。它牵涉到包括
苏联在内的邻国利益,欧洲及全世界的局势。与此相关联又产生了一大堆问题:保
证边境不可侵犯,承认战后国界和政治现状,确定统一德国的军事和政治地位,使
全欧进程和德国统一进程并行不悻等问题。
从总体上说,科尔以理解的态度对待我的论据,然而立即表示他反对任何使德
国“中立化”的方案。总之我们最后明确决定,与统一相关的一切问题,都应当在
以苏、美、英。法为一方和以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为另一方的“六国会议”框架内
加以解决。
科尔说,他喜欢“4+2”会议这个创意(后来德国人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坚持
把它叫做“z+’”会议),可就是坚决反对四大国单独召开“德国问题”会议。我
向他保证说,没有德国人的参加,不会解决任何事情。谈到这里我们就分手了。
发生的误解消除了,这在当时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但是还有一段充满艰难险
阻的道路要走。
中立还是结盟?
“2+4”会谈应当于5月初在巴黎举行,给谢瓦尔德纳泽参加这次会晤的指示在
5月3日的政治局会议上进行了讨论。对于我们的立场,全体一致同意。给外长下达
的任务是坚持使统一后的德国实现“中立”,至少要使它加入北约和华约这两个集
团。在这一点上我们竟然成了孤家寡人。
1990年5月底我前往美国访问。在5月31日第一次会谈中讨论谈判日程时,布什
就声称:
“德国不应当成为对任何人的威胁源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并没有分歧。它应
当信守民主原则,保证不再卷土重来
我们对未来德国的军事政治地位看法不同,但你们和我们都对未来有所担忧。
德国是可以信赖的。它已偿还了欠债。”
主要的辩论是在当日晚举行的第二次会谈中展开的。我坚持主张把德国统一问
题与华约和北约的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地、分阶段地予以解决,而华约和北
约的改革宗旨是削弱和消除这两个军事政治联盟的对抗性。布什显然已经和科尔有
协议,借口5月初举行“2+4”会谈,而表示坚决不同意。
布什说:“你们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美国的牺牲同在反对纳粹德国的武装斗
争中牺牲的2700万俄国人的生命不能相提并论。然而不能忽视德国土地上50年的民
主经验。尽管如此,我认为我们对待德国的态度更有远见,在时间上计算得更好。
统一的进程发展得比我们当中任何人所能够想像的都快得多,而且没有一种力量能
够阻挡这个进程。因此,把目光投向过去因而疑虑重重并不是什么特别好的事情。
我认为,我们像对待亲密的朋友一样对待德国,是一种更实际、更有建设性的
态度。然而说句实话,东西方远不是人人都赞同这种态度。西欧有些人也像你们一
样,总的来说不信任联邦德国,不信任德国人。然而我们西方人总的来说都一致认
为,主要的危险是把德国从民主国家大家庭分离出去,强加给它一个什么特殊的地
位和一些屈辱的生存条件。如果事态照这样发展下去,恰恰会导致你们所担心的德
国军国主义和复仇主义的死灰复燃。”
我当然明白,为什么美国坚持希望让统一后的德国加入北约。布什和他的同事
担心(并且有一定的根据),一旦这支强大的力量落在了北约之外,这个集团的命
运也就注定了。他们并且认为,除此之外,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存在也就失去了依据。
我曾利用种种论据,并援引我以前发表的声明,包括公开的声明,多次尝试说
服美国总统相信苏联对美国人“撤离”欧洲并无兴趣。
辩论十分激烈,而且双方相互指责,都说对方害怕德国人,担心德国又将使欧
洲的和平受到威胁,也就是说使世界和平受到威胁。
“戈尔巴乔夫:您断言我们不相信德国人。可是我们为什么对他们的统一努力
予以放行了呢?我们本来是可以开红灯的–我们有这种机制。但我们向他们提供
了通过民主途径作出自己抉择的机会。您说你们相信联邦德国,却又拉它加入北约,
不许它经过最后调解确定自己的命运。让它自己决定它该加入哪个联盟嘛。
布什:不要让统一后的德国处于特殊地位,您同意我们这个出发点?
戈尔巴乔夫:我同意,假如-…·随后将在与维也纳进程和全欧进程有机结合
的倩况下对两个集团实行改革的话。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蒙受的可怕牺牲,也
是今天的心理现实和政治现实。无论是谁,无论是你们还是我们,都不能不考虑到
这个现实。
布什:可我还是很难理解您的意思。也许是因为我对联邦德国并没有恐惧感,
我不认为这个民主国家是一个具有侵略性的强国。如果你们不打破自己的心理定型,
我们将很难协商。然而达成协议本来是可能的,因为我们和科尔都愿意同你们在各
个领域合作。
戈尔巴乔夫:这里不应当有含混不清的地方。我们对谁也不怕–无论是对美
国还是对联邦德国。只不过是我们认为有必要改变关系,打破两个集团之间关系中
的负面模式,建立创造性的模式。”
整个这一场充满戏剧性的谈话毕竟以取得一致意见而告终。情况大致如下:
“布什:如果德国不愿意留在北约,它有权选择另一种命运。
戈尔巴乔夫:让我们就我们的会谈结果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就说美国总统表示
同意拥有主权的统一的德国将自己决定它选择什么样的军事政治地位,是如。北约、
保持中立或者选择其他。
布什:选择结盟是每一个主权国家的权利。如果联邦德国政府(我说的是纯属
假设)不愿意留在北约,甚至建议我们的军队撤走,我们将接受这个选择。
戈尔巴乔夫:那我们就这样措词:美国和苏联赞成,在达成把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结果考虑在内的最后调解之后,统一后的德国将自己决定它加入哪一个联盟。
布什:我建议稍作修改:美国主张统一后的德国成为北约成员国,然而一旦它
作出其他选择,我们不会提出异议,我们将予以尊重。”
我对这个措词表示同意。
1990年7月中旬科尔抵达莫斯科,以便最后协商有关德国统一的一系列问题。我
们单独会谈了几次,也曾举行由我与谢瓦尔德纳泽和科尔与根舍参加的会谈。谈判
一开始是在莫斯科阿列克谢·托尔斯泰大街外交部的一所独门独院的官邸,后来在
斯塔夫罗波尔继续。
总统专机“伊尔一62”在斯塔夫罗波尔降落伊始,我就同科尔、赖莎·马克西
莫夫娜以及我们的随行人员一起置身于我的家乡人中间了。我们到过了18世纪末按
照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旨意修筑了一座属于莫兹多克军事防线的要塞的地方。从要塞
这一部分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市的山下部分,再远些,朝着阿斯特拉罕方向,可以看
到斯塔夫罗波尔草原。山脚下是历代战争阵亡将士纪念馆。在我们到来之前,那里
已聚集了许多人。我们献花、默哀之后和老战士进行了交谈。他们是挂着勋章来的。
我和联邦德国总理都记住了下面这些话:“你们在一起,这很好。你们为建立俄国
人和德国人。苏联和德国之间的良好关系作出了努力,我们支持。”
接下去我们乘直升机向高加索山系主脉方向的阿尔黑兹峡谷飞去。沿途我们降
落在集体农庄的农田里,农民正在那里收割新粮。乡亲们为这次会见感到高兴,我
们也非常满意。简短的交谈、亲切的致意、拍照留念,然后就继续上路–大家都
很忙。当日下午我们的直升机取道大高加索山脉,飞抵终点–山区旅游中心阿尔
黑兹。这是一个古代村落,周围残留着10-12世纪的古迹。我们下榻在大泽廖恩丘
克河畔的一所宅院。高度达1600米。我们周围是覆盖着针叶林、高达3000-3500米
的高加索山脉。稍事休息之后立即投人工作。晚上主人用卡拉恰耶夫菜和切尔克斯
莱款待我们。后来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下作了短时间的散步。空气“像婴儿的吻一般
纯洁而又清新”(莱蒙托夫),饱含着山野的气息。天空高远而又近在飓尺,繁星
频频眨眼,群山侧影隐约可见,四处静悄悄,河面上泛着斑驳的月光。
在这里举行了我和科尔总理的最后阶段会谈。参加会谈的除谢瓦尔德纳泽和根
舍外,还有德国财政部长魏格尔,苏联主管对外经济联络的C.希塔良。
科尔显得非常专注、坚定。我们谈得极其坦率。基本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已经
清楚了,但有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和澄清。
首先是北约机构不向民主德国境内扩展问题以及苏军按照协议期限留在那里的
问题。必须明确确定我国军队驻扎在统一后的德国领土上的法律基础和经费基础。
我们还需要得到这种保证:在我军撤出后,前民主德国的领土不会被利用来构成对
苏联安全的威胁。我们就所有这些问题都达成协议,并且把协议形成文字。我坚持
大大削减统一后的德国武装力量的人数,将其上限规定为37万人。并且达成了相互
谅解:德国永远不得拥有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
我们一致认为,应当使全欧进程和德国统一进程实现更多的一体化,例如通过
在欧安全框架内建立新的安全机构的途径。
我们重点协商了一些基本观念,这些观念应当作为未来的苏德“大条约”(后
来定名为《睦邻、伙伴关系、合作条约》)的基础。这个条约的宗旨是确定苏德关
系长期发展的主导方向。
简单地说,这是一次综合性的会谈,它反映了我们如下的共识:德国统一不是
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共同走向新欧洲运动的组成部分。我不怕重复,一次又一次
地认为有必要对科尔总理说:
“我们的舆论会逐渐地、一步步地向着理解德国人民走统一道路的选择转变。
我们不可能忘记过去。我们的每个家庭当年都遭到过不幸。但是我们必须面对欧洲,
踏上与伟大的德意志民族合作的道路。这就是我们对加强欧洲以及全世界稳定的贡
献。”
在高加索的群山中,我们攀登上了一座政治上的高峰,站在这座高峰上,我们
两国人民关系的广阔前景尽收眼底。第二天我们乘直升机飞抵热列兹诺沃茨克–
高加索矿泉区的一座旅游城市,受到了从苏联各地来此地治疗的成千上万的人们的
热情欢迎。在“橡树林”疗养院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会上通报了已经达成的协议。
访问新德国
1990年11月9~10日,我访问了统一后的德国。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和文件签
字仪式。这些文件为正常的、现区代的、真正友好的德苏关系奠定了国际基础和道
义政治基回础。
我们共同的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终结了,现在开创了–我相信是永远地
开创了–德俄关系的这样一个新时期,在这个时期,若干世纪以来俄德关系中积
累下来的全部宝贵财富将发挥作用。给两国人民带来这么多灾难和不幸的东西被一
笔勾销了。
苏联和它的反希特勒同盟盟友之所以给德国的统一开了“绿灯”,除了其他原
因外,还出于这样的考虑:一个民主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健全的德国、一个确定了
国境、满意于社会政治制度、满意于自己在欧洲和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的德国,将
是欧洲进程和国际进程的重大因素。
然而,要是认为德国的统一会自动导致这个目标的实现,那就未免太天真了。
今天大概人人都明白,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拉平东西部的生活条
件将是统一德国的要务之一。这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需要巨额的投资,需要制定
深思熟虑、细致周密的社会政策,需要照顾到一些“新”州的特点。当然最艰巨而
长期的任务是“头脑中的变革”,养成重新联成一体的统一民族的精神,克服分裂
时期遗留下来的心理状态。不如此,也无法保证统一后的德意志国家的完全稳定。
这是整个欧洲的利害所在。从历史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对于欧洲而言,在它的中
部发生的任何不稳定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如何克服东西欧生活质量的差距。
这个课题必须解决,德国(以及整个欧洲)是回避不了的。欧洲两个部分的所有政
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生态问题都紧紧地交织在一起。试图漠视这个现实,
终究会使自身的利益受到威胁。
德俄两国的伙伴关系是任何一个严肃的全欧建设方案的关键内容之一。拿“新
拉帕洛”做某些类比是不恰当的,有点政治投机的味道。我热切地希望,在当前的
困难时期,无论是俄国还是德国都不会丢弃90年代我们两国关系中所积累起来的一
切积极的东西。
这一次对德国的访问虽然很短暂,但很重要,是一次承前启后的访问。
我们的访问日程安排还包括了访问科尔总理的家乡–莱茵兰一普法尔茨州。
我们曾到过施派耶尔市,受到了数以千计的人们的欢迎。我们参观了建成于12世纪
的大教堂–罗曼艺术杰作之一。听了巴赫的管风琴音乐,看了一所安葬着四位德
国皇帝和四位国王教堂。我观察着科尔总理,只见他陷入沉思,面部表情严肃庄重。
“这里洋溢着德意志精神,”我听到科尔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在酿酒业中心的戴德斯海姆市的一家“浪漫蒂克”餐厅为我们举行了午宴,用
当地的传统菜肴款待了我们。当我们刚走到广场上的时候,有两架体育运动用的飞
机在我们上空巡逻,它们拖着的条幅上面写着:“戈尔比,不要吃科尔的‘猪肚’!”
但是,我们很喜欢总理爱吃的这道菜。该市市长施特番·希里赫颁发给我一个证明
书,证明在这个酿酒中心为我栽种了5棵葡萄藤,我每年将按照每棵葡萄藤收到一瓶
葡萄酒。
在奥格尔斯海姆,我曾到科尔家作客,探望了他的邻居们。整个莱茵兰一普法
尔茨州之行都洋溢着友好的气氛,使我和科尔总理的关系更加亲密了。
诺贝尔和平奖
1990年10月,诺贝尔奖金委员会通过了授予我和平奖的决定。坦率地讲,这个
决定给我的感觉是喜忧参半。当然,获得最具权威性的国际奖金之一是值得引以为
荣的,在我之前它已经授予了诸如艾伯特·施韦泽、维利·勃兰特。安德烈·萨哈
罗夫这样一些杰出的人物。我接到了许多祝贺–来自同事、同胞和国外的都有。
但是苏联社会上对诺贝尔奖的态度,尤其是因社会政治活动而获奖,说轻点也
是另眼看待。众所周知,当年授予帕斯捷尔纳克和索尔仁尼琴文学奖是在突出他们
持不同政见的情况下发生的,在我们国内被说成反苏挑衅。真正例外的是授予肖洛
霍夫诺贝尔文学奖。一般说来,只有因为纯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而获奖才被
人们认真看待,而且是在科学院的圈子之内。
所有这些情况都影响着对授予我诺贝尔奖的评价,它被认为这非符合文明要求
和理所应当。加之这一时期国内局势已极端尖锐化,来自各方面的对我的攻击有增
无减。诺贝尔奖也就被看做一些人直接赞许我的活动的表现,而相当一部分社会舆
论却认为这些人是西方“帝国主义”利益的代表者。但令人感到吃惊的则是,俄罗
斯联邦的某些领导人竟然为此事特别怀恨在心。
在这种时刻,我不认为有可能亲自去参加12月10日在奥斯陆举行的授奖典礼。
我将这一使命授予当时的外交部第一副部长阿纳托利·科瓦廖夫(作为例外情况这
样做是允许的)。他宣读了我的感谢词并以我的名义接受了奖金。
按照既定程序,诺贝尔奖获奖人应当发表演讲–授奖之后当即进行或稍后一
些时候均可,但以6个月为限。我接到了于1991年5月上旬发表这种演说的邀请。同
时国内政治局势更加复杂化了,尤其是在维尔纽斯和里加的一月事件之后。无论国
内或国外对我都是一片指责之声。利用授予我诺贝尔和平奖的事实大做文章者也有
之:某些人甚至宣称这是个“错误”,委员会应当“重新考虑”自己的决定,等等。
在这种条件下,尽管一再受到催促,我却数度推迟了前往奥斯陆的决定。原打算于
5月初动身,但终未成行。应当承认,至今我依然感到很难为情,因为这种情况可能
被视为对诺贝尔奖委员会的不够尊重。不过决心逐渐坚定了起来:利用它作为国际
讲坛,以便再次表达改革和新思维对我国和全世界都具有重大作用的信念。
我的诺贝尔奖演讲是1991年6月5日在奥斯陆发表的。当然,首先是设法对演讲
延宕所造成的尴尬作些弥补。着重指出,我将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决定看做对苏联向
新思维政治转变所具有的国际意义的认可,看做声援我们的艰巨事业的举动,这一
事业已经让我国人民为之付出了难以估量的精力、耗费、困苦、意志和毅力。
我从这样的论点出发:一个现代国家,如果在国内国际事务中奉行将本国人民
利益与国际社会利益相结合的方针,它就值得声援。而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任务,
要加以完成就必须使政治与道德相结合。改革使我们向世界开放,恢复国内发展与
对外政策之间的正常关系。但做到这点并非易事。我国人民一向深信本国政府的政
策总是符合世界情况的,我们却向他们提出了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的另一种政策,
这一政策倒是真正与世界相适应的,但与他们早已习惯、充满僵化的刻板公式的世
界概念本身却大相径庭。
“我们渴望得到理解”–我那本关于改革和新思维的书是以这句话开的头。
最初一段时间使人觉得这种情形已经出现了。但我还是想将这句话再说一遍,站在
面对全世界的这个讲坛上来说。因为真正理解我们(理解到坚信不疑)原来并不那
么容易。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我国改革的规模与性质要求进行充分的思考。有的人
提出一个条件,说:你们苏联变得完全“跟我们”一样的时候,我们才能理解和相
信你们。我必须告诫这些人,这是不理智的,危险的。利用别人的经验–这是对
的,我们正在这样做,今后也要这样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变得同别人一模一样。
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在国际大家庭中保持自己的“面貌”。一个有着多种语言的国家,
就其民族间相互渗透、文化多样性而言,就各民族往昔的悲惨遭遇、历史豪情与功
绩的伟大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国家自应有它通向21世纪文明的道路,并且
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不可能“跳出”自身长达千年的历史,顺带说说,我
们自己也需要对历史进行思索,以便仅仅将其中真实的东西带到未来。
我还说,我们希望成为现代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生活得与全人类的价值
观念相协调、符合国际法的标准,在与外部世界的经济关系中,遵守“游戏规则”,
与各国人民一道为我们共同的家园肩负起责任的重担。但是我们的民主是在苦痛中
诞生的。改革在第六个年头上进入了最戏剧化的阶段。已经发生了流血事件。因此
我提醒人们,世界政治中的许多东西也取决于对苏联现阶段所发生的事情进行正确
的评价。我说:“也许,最关键性的时刻已经临近,当此之时,国际社会,首先是
对事件进程拥有巨大影响能力的各个国家,应当在对待苏联的态度问题上下定决心,
而且要有真正的行动。”
在那几个月当中,为了创造摆脱体制性危机的先决条件,国内有许多问题需要
解决。与此有关的根本性任务我认为在于三个方面:
–在全社会同心同德和使联盟成为真正自由自愿联邦的新型国家体制的基础
上稳定民主进程;
–强化经济改革,在新型所有制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混合市场经济;
–通过实现卢布的自由兑换、承认国际市场上公认的文明的“游戏规则”,
通过加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我国在向世界经济开放方面迈出坚定的
步伐。
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与“七国集团”和欧洲共同体进行讨论,需要有一个若干年
适用的共同行动纲领。同时也意味着双方都应当清楚地意识到必须转向合作的新阶
段。我们的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此,能否迈向新的世界秩序和21世纪文明也取决于
此。
我用下面的几句话结束讲演:“通过授予我诺贝尔奖,我看出了对我的愿望、
我的追求、我国业已开始的深刻变革的目的、新思维的思想的理解和你们对我坚持
以和平手段实现改革任务的赞许。为此我对委员会成负心怀感激并想请他们相信:
如果我对他们的动机估计得正确的话,那么他们并没有做错事情。”
第十八章 改革与社会主义
关于社会主义大家庭解体的原因
按照我们的正式说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排头兵叫做“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
义大家庭”。华沙条约组织解体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来说是第一次大震动。无论
在我国,还是在国外,人们说:是戈尔巴乔夫“把社会主义国家给断送了”。
请问:“被断送的”国家是谁的?回答是明确的:波兰,是波兰人的;捷克和
斯洛伐克,是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匈牙利,是匈牙利人的;保加利亚,是保加
利亚人的
什么叫“断送”几个国家?几乎是半个欧洲大陆了!这种指责本身就使指责的
人露出了马脚。他们是一些帝国思想的信徒,是相信用强权可以将别国当作自己的
私有财产支配的人,是相信可以玩弄人民命运的人。所以这些问题是挺气人的。它
们反映了过去时代的政治思维。现在还抓住这种思维不放,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所作
所为,不管它是“东方式的”,还是“西方式的”,对人类来说,都是极其有害的。
说到底,这种思想隐藏着对旧制度–“简单易懂的”老一套–的怀念。
如果不抛弃现实的土壤,从历史的教训中作出有意义的结论,那么应该说些什
么呢?
东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是
两个主要因素的结果。一个主要因素是苏联及其强大的武装力量。另一个主要因素
是民族解放运动和反法西斯的民主运动高潮。
苏联的威信很高。在这种条件下,东欧各国的社会政治发展受了从资本主义过
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影响,而且认为这种发展必然会在全世界取得胜利。这样,斯
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开始进入这些国家,尽管也有某些改变。
虽然存在着种种明显的弊端,但行政命令管理体制却能够把人力和财力集中起
来使用,达到优先发展的目标。苏联的援助,它提供的廉价动力资源,发挥了很大
的作用。但这种优势也有其不好的一面,因为它对苏联的市场和技术产生了依赖,
和世界经济失去了联系。因此,这些国家渐渐变得落后起来。可是想挣脱超级大国
“善意拥抱”的企图受到了坚决的制止。1953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发生的事件、19
56年的匈牙利事件、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就是这个原因。
既然我们在自己国内决定实行改革和民主化的方针,我们就有责任把这个方针
推广到和社会主义各国的关系上。不光是在口头上,而且在实际行动上,要承认他
们的自决权,承认他们有选择发展道路的自由。不再利用盟国的关系把自己的思想
方式、自己的模式、自己的政策强加于人。
一旦没有了外来影响的杠杆,东欧各国的民族民主力量马上便积极活动起来。
它们活动的性质首先取决于所积累的民族问题的尖锐程度、与苏联关系的具体特点
和西方的影响。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各国的所谓“区别对待政策”就是要削弱东欧各
国与苏联的联系。西方的宣传中心加紧煽动反苏甚至反俄的情绪。
但是应当承认:我们邻国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帝国主义的阴谋诡计。它
的背后是每个民族渴望自由的强烈意愿。人们希望摆脱自己领土上的外国军事基地
和军队。他们不愿意忍受“老大哥”的肆意妄为,不愿意看克里姆林宫一个个主子
的脸色行事。
我们看到过美国人是怎样被要求离开的:他们人员过多,行为粗野,伤害了亚
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尊严。人们清楚地记得美国干涉越南的下场和我们干涉阿
富汗的结果。再拖延下去实在不行了,尽管不得不克服来自保守派–军人和文职
人员–的阻力。随着新斯大林主义社会模式的拆除,1989年底在东欧各国解决这
些问题便成了必然和刻不容缓的了。
1990年初,苏联领导人声明要逐步改革欧洲力量平衡的旧的模式,因为这种模
式是“冷战”年代形成的,而且首先是建立在军事对抗基础上的。我们表示准备通
过和盟国谈判把部署在外国领土上的苏联军队撤走或者减少。声明在尽可能短的时
间内将苏军官兵从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撤回国内。稍晚些时候,又决定将苏军从
德国撤出。
主要是–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让每个民族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决定自
己的命运。当然,作出这种选择并不是那么简单–有的人容易一些,有的人受的
刺激要大一些,痛苦一些。
在学术讨论中,我好像可以承认,我们什么地方可以再激进一些,什么地方我
们搞错了。正如事态后来发展所表明的,同一个时候和东欧各国在贸易关系上也过
渡到外汇自由结算是考虑不周的。无论是对于我们,还是对于他们,这样做都不会
增加外汇收人,反而导致经济联系解体。还有些别的不完全合适的行为。
自然,90年代初东欧发生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和我所想的民主化进程的最佳方
式是不一致的。好的变革伴随着痛苦的挫折。和我们国家一样,那里也是前进一步,
有时又得往后退一退。但就整体而言,我觉得,我们的几个邻居还是以较小的损失
完成了向新的生活方式的过渡。
俄国、独联体和东欧的社会一政治改革远未结束。前面的道路还很长,也很艰
难。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要流血。波兰和匈牙利就是这样发展的。捷克斯洛伐克和
保加利亚虽然出现过政治诡计和对异己的迫害,但毕竟还算文明和理智,没有酿成
打斗。在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的那套制度使人民起义在所难免。但命运最悲惨的
莫过于南斯拉夫了。
东欧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难以预料的特点,因为失去的时间实在是太多了-
-算起来有几十年!这段时间足以从从容容地进行社会变革。专制主义模式的主要
弊端表现在不善于革新,不会自我完善。
我常常听到,说我“断送了社会主义各国”,说我们失去了盟友,削弱了自己
的防御能力。这话是不对的。首先是因为,苏联所有这些过去的盟友实际上都愿意
保持和俄国。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前苏联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俄国只是想
要在自己的东欧政策中更充分实现这些可惜迄今未能实现的可能。而如果要听“鹰
派们”的话,把原先的盟友们再拴在我们的“战车”上,那么,这样在集体防御的
基础上,在全欧结构的框架内,才真正会损害我们的安全呢。
总之,一句话,损失是虚的,而得到的却是实实在在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意
识到俄国没有压迫任何人,没有将朋友和盟友强行握在手里。我们常引用马克思的
一句话:“一个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会自由的。”我们还“社会主义阵营”各
国以“自由”,可以说,我们严格遵循了马克思的这句格言。他们的自由和我们自
己的自由–这就是我为自己所推行的政策进行辩护的主要理由。
社会主义与新的文明
“左派”批评家们最常说的话,就是东欧剧变的结果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舞台
上的力量对比,损害了社会主义,有利于资本主义。这同样是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
不愿意而且不善于了解,这种“二进制”的思想方法已经绝对过时了。外面已经是
另外一个时代,为了生存和在阳光下能有一席之地而斗争的人不光是马克思主义者
和非马克思主义者,还有许许多多具有其他思想观点的人。现代政治生活是极其丰
富多彩的,除相似之处外,在经济关系、政治制度和文化形式的架构上,存在着各
种各样的差异。最后,就我们所谈的话题而言,最本质的问题是:资本主义和社会
主义的基本概念本身需要重新考虑。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常常有人在不同的场合向我提出同样一个问题:
“您是什么人–共产党员、社会主义者、民主主义者?”我承认,最初我陷入了
死胡同。对非常复杂的问题作简单的答复,必然与简单化有嫌。就我的地位而言,
当然,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而且不是普通的共产党员,还是党的领袖。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我们的国家叫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由此可见,根据信念,我也有权认为自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
至于说民主主义,我们几乎每走一步都在赌咒发誓对它表示忠诚。列宁说,社
会主义没有民主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宪法宣布了民主权利和自由。总之一句话,我
不光是有权利,而且有义务认为自己是一个民主主义者。
作了这番初步议论,现在应该说清楚的是,上述专有名词究竟意味着什么。共
产主义,是像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所写的那样,像列宁所解释的那样,还是像斯大
林模式所体现出的那样?怎样来理解社会主义,几百种理论哪一种才是呢?民主的
概念也不简单。
因此,要是我面对自己的听众就这个问题作起学术分析来,那非得写一篇专门
论文不可。顺便说一句,这样的专题论文许多人都在写,应该说,它们有助于人们
接近真理,但是要知道,我要回答的是一个完全具体的问题,是面对面的回答。而
且很多东西都取决于我的回答。
如此说来,我究竟是什么人?我想作些说明。如果我拒绝用”“共产党员”这
个词,那完全不是因为我反对无阶级社会的观点。我只不过是不太相信近二百年内
能够把一切社会斗争从社会生活中排除,达到理想的和谐状态。再说,共产主义概
念本身在当今世界许多人的脑子里是和斯大林的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也许,随着岁
月的流逝,几十年后这一点会过去;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想把自己同暴力、专
政的口号联系在一起,不想把为达到目的而不惜采取任何手段的口号联系在一起。
社会主义的概念同样意味着社会结构的一种特定模式。它不仅能够适用于苏联
和中国,也适用于其他自称是社会主义的国家。社会主义在印度、埃及、索马里和
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被宣布为发展的目标。而按照一些颇有权威的学者和政治家们
的说法,在西方一些民主国家里,同样存在着混合经济,除资本主义原则外,也在
运用社会主义的原则。
所以我现在来讲讲“社会主义思想”的概念。它的前提是要追求这样一种社会
制度,这种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社会公正,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和社会权利,
人人都有可能表现自己的才干、能力和事业进取心,与此同时,国家关心居民中社
会弱势群体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您可能还会加上可靠的民主制度、法制、自由选
举、和平的外交政策等,–这大概就是今天每个思想健全的人所能够同意的那个
最大限度;他们希望自己生活幸福,也希望自己的同胞和全世界生活幸福。
您瞧,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而且我也不追求标新立异的东西。恰恰相反。
我觉得,寻找最佳的社会模式不应该从抽象的公式出发,而应该根据具体的生活条
件,把每个人都能够明白、大多数人都向往的东西作为出发点。我们这里讲的,不
是通常所说的乌托邦,而是完全可以达到的、符合人民利益的目标。
如果有人要问,对于我来说对社会主义思想的现代解释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东西,
那么这个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它的全人类的内容。
首先,我对全人类的理解是:必须把整个社会、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而不是
某一个阶级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在马克思和列宁的学说中,这种观点并没有被否
定,而是认为通往和谐的道路是要经过无产阶级专政和阶级暴力。19世纪的革命者
们认为这是惟一可能闯人“自由王国”的道路。但是我国和20世纪其他许多国家的
经验表明,这条道路成效不大。即使暴力能够较快地解决某些民族问题–从长远
的角度看,为这种短期取得的、而且大部分是虚假的成绩不得不付出极其高昂的代
价。
现在讲第二点–承认世界范围的全人类价值高于个别一些国家的利益。顺便
说一句,在这方面我们丝毫也没有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国际主义原
则的思想。我只是作一点重要的说明,–这里不是指一个无产阶级的团结,而是
指所有的民族在他们的复杂、持续的斗争中的团结;遗憾的是情况非常复杂,要为
生存而斗争,为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而斗争,为和平和有尊严的未来而斗争。
国际主义团结的思想总能为自己开辟一条道路。它不得不克服村社、民族和国
家的利己主义;这种利己主义实际上人人都有。在美国,利己主义思想大概比我们
还要严重一些。因为,比如说,很难让美国人相信,说他们应该对国际社会的经济
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不仅是因为美国这个国家比其他国家富有,而首先是因为
它消费的资源比别的国家要多几十倍乃至几百倍,其大量工业废弃物严重影响着世
界的气候。
我认为,未来不是某一种包罗万象的主义的体现,而是在全人类价值无条件主
导下的多种发展道路。每个民族都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国际社会不应该把自
己的志趣强加给他们,除非其本国的专制独裁者在实行种族灭绝的暴行。但是每个
民族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时,必须遵守国际法的要求;如今这些要求不仅包括安
全保护,防止战争,而且还要通过共同的努力,保护大自然一母亲,承认民主制度、
人权和自由。
如果认真仔细地看一看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再次好好读读联合国的文件,读读
各国政府的许多声明,我们就会明白,现在我们正站在新的人道主义文明的门坎上。
老实说,它的思想准则已经确立,而且已经得到世界的承认,可就是在具体实行上
大大滞后了。这座文明大厦基本上还是几张图纸,我们看见的只是它的结构。但我
相信一定能够克服通往这座世界大厦道路上的种种障碍,让社会主义的、民主主义
的、自由主义的和其他人道主义的理念,在平等的基础上,以某种完整的形式,相
互作用,相互影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