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6日星期三

晚年周恩来(七)(明镜出版,高文谦作)2011-11-30 01:26:08

顺守哲学
    ”只可顺守,不可逆取”这句话,是周恩来在六十年代初托人传话,送给在国共合作时代的老朋友,国民党副总统陈诚的箴言。这实际上也是周本人 所信守的政治哲学。在身不由己卷入文革狂潮后,周采取顺守哲学,既不硬顶,也不想在一旁袖手旁观,而是投身其中,因势利导,做”革命的弄潮儿”。
    《五·一六通知》下发后,文化大革命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彭真所主管的北京市首当其冲,机关和学校很快就陷入混乱和瘫痪之中, 而这正是毛泽东所有意造成的局而。在成功地对刘少奇实施了”清君侧”之后,老于权谋的毛并不急于与刘上面交锋,而是设法把群众中的怨火引到他身上去。
    毛泽东非常清楚,建国后社会各阶层的群众对中共党内的官僚特权阶层早就深为不满,从一九五七年的大鸣大放中就可以看出来。这种怨气在被反右 运动一棍子打了下去之后,一直找不到宣泄的机会,这些年来积怨更深。为此,毛决计对五七年的反右运动反其道而行之,把群众中的怨恨情绪这把火烧向刘少奇。
    于是,毛泽东有意识地把水搅浑,制造上下之间的对立,在幕后遥控江青、康生、陈伯达等中央文革小组一班人马,点火于基层,造势于报刊,挑动 群众起来造反,布下了群众运动的”火牛阵”,并亲自批准向全国广播北京大学聂元梓等的大字报。通过这样上下结合,内外夹攻,很快便把文革的祸水引到主持中 央日常工作的刘少奇身上。
    在刘少奇穷于应付迅猛而来的乱局之际,毛泽东故意滞留外地,远离京城,当甩手掌柜,在南方的名山大川之间作逍遥游,同时密切注视事态的发 展,等待时机,对刘少奇展开最后致命的一击。毛在这期间所作的那首《有所思》一诗中所谓”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 驰。一阵风雷惊宇宙,满街红绿走旌旗。凭栏静听潇潇雨,七亿人民有所思。”正是此情此景的写照。
    刘少奇不知就里,完之被毛泽东牵着鼻子走,一步步地掉进了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如同当时绝大多数党内高级干部一样,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刘虽 然被迫接受了毛发动文革运动的既成事实,但对此既不理解,更对局势的发展感到忧心忡忡,心里茫然无底。为此,他一方面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对迅猛 而来的运动作出八条限制规定,防止局势进一步失去控制。另一方面,他又频频向毛电话请示,希望能够得到指示,但却始终得不到明确的答复。无奈之下,刘少奇 只好在六月上旬同其他常委一道匆忙赶赴杭州,向毛当面请示、汇报,并请毛回京主持工作。毛泽东则不动声色,稳坐钓鱼船,不但对刘少奇所提的问题一概不明确 表态,反而还欲擒放纵,委托他”相机处理”运动问题。暗中则张开罗网,诱使刘落入布下的陷阱之中。刘少奇不知是计,还以为真的得到了毛的尚方宝剑,于是在 返京后,决定仿效不久前经毛泽东首肯向人民日报和北京大学派工作组的方式,向北京市各大中学校派出工作组,以取代已经瘫痪的党组织对运动的领导,力图扭转 日趋恶化的局势。
    然而,仓促上阵的工作组从一开始就被夹在中央内部两种不同指导思想的对立中间,左右为难,动辄得咎,非但无力从根本上扭转局势,反而在某种 程度上激化了矛盾,采取当年反右时的做法,压制积极响应毛泽东的号召起来造反的激进学生。这样一来,正好堕入了毛的圈套,与造反的学生形势严重对立,导致 各个学校轰赶工作组的争斗”不断发生”。这种局面,由于中央文革小组的暗中介入和推波助澜而变得更加严重。这样,刘少奇完全陷入了毛精心布下的”火牛阵” 之中,很快就被烧得焦头烂额,一筹莫展,只好等待毛以审判者的姿态来收拾他了。
    在工作组的问题上,周恩来之所以没有像刘少奇、邓小平陷得那样深,与其说是由于”碰巧”出访东欧而逃过一劫,倒不如说是毛泽东出于政治上的 考虑而刻意加以保护的结果。实际上,在如何开展运动的问题上,周与刘、邓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都主张把运动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避免 局势失去控制。只不过由于周并非是毛锁定的目标,而他本人的态度又比较缓和,行事也更为圆通罢了。
    譬如,当聂元梓在北京大学校园内贴出矛头指向北京市委的大字报后,周恩来曾派国务院外办副主任张彦去做工作,并面授了几条指示,强调要从正 面讲毛主席的伟大决定,对大字报要有几条规定,”工作要说服,不能压。”但当毛随后决定将其向全国广播后,他便默不作声了。又如,刘少奇决定向北京大、中 学校派工作组时,他也是投了赞成票的,不过有意采取了比较低调的姿态,让刘、邓两人唱主角。这多半是和他已经开始发觉政治气氛诡异,充满了不祥之兆有关。 所以当外交部送上曾被他一再推迟的访问罗马尼亚的报告后,周立即表示同意,并报送毛泽东审批。显然,他此刻不愿久留京城这块是非之地,以免被卷入其中。访 罗便是一个暂时的脱身之机。
    毛泽东对周恩来此举的动机心照不宣,有意放他一马,当即表示:”赞成总理的意见” 。如果要换成刘少奇的话,恐怕就另当别论了。毛之所以这样做,并非是对周的格外关照,而完全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经过几十年政治疆场上的搏杀,毛早就对争 取多数,孤立少数,利用矛盾,各个击破一类的攻伐之道运用自如。他清楚如果任由周恩来在工作组问题上和刘少奇、邓小平一道陷进去的话,不仅不利于分化中央 一线,而且还将使他在政治上失去一个有用之人,尤其是当他即将在政治上层开一场空前的赌博时。
    在这一点上,毛泽东深知周恩来的价值。况且,周在五月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关于”保持晚节”的讲话,业已在政治上表白心迹。在这种情况下,毛乐得顺水推舟,批准周出访东欧,以免和刘、邓一起陷进去。
    不仅如此,在周恩来回国后,毛泽东更是刻意拉拢他,立即派康生出面,向他传话打招呼,告知国内运动的形势,说刘少奇、邓小平已经在工作组的问题上陷进去了,可能站不住了,提醒他千万不要再陷进去,并叫他要多和中央文革小组保持联系。
    稍后,毛泽东还把他写给江青的那封著名的信,给周恩来看过,在政治上向他交底。毛在信中以近乎”黑话”方式,对自己的内心作了剖白,透露出 发动文革的战略意图-一通过”天下六乱达到天下大治”,并表示了对林彪的”五一八讲话”过分吹捧他本人的不安,以及打算”跌得粉碎”的精神准备。这封信是 解读毛在发动文革时心态的最重要的文献。写成之后,毛当时只让极少数人看过,周便是其中之一。
    在周恩来出访期间,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刘少奇,邓小平同中央文革小组在工作组的问题上针锋相对,发生了严重的争执。陈伯达等人根据毛泽东的 意图,提出工作组阻碍运动,主张文革应由群众自己进行,不能由工作组包办代替。刘、邓则不肯退让,指出”这是不要党的领导”,给顶了回去,并在各个学校中 展开了反击,抓了一些带头造反、轰赶工作组的激进学生。囿于形势,中央文革暂时处于下风,不过却在暗中不断把收集到的工作组”压制革命”的材料密报给毛, 从而让毛掌握了整刘的把柄。
    七月中旬,一直在外地养精蓄锐、审时度势的毛泽东认为与刘少奇最后摊牌的时机已到,于是开始收紧罗网,并有意作了象征性的举动–在武汉畅游 长江,向人们展示了他健康的体魄和敢于迎接任何挑战的意志之后,返回北京。一回来,毛便立即召集中央文革小组开会,听取汇报,而用”已经睡了”为借口,让 同样急于汇报的刘少奇吃了一个闭门羹。几天后,毛泽东自忖已经收集到足够的材料,可以斗垮对手之后,正式表态:工作组起破坏作用,阻碍运动,一不会斗,二 下会改,统统驱逐之。他还出面为中央文革打气撑腰,说人们不讴歌尧(借指刘、邓一-作者注)而讴歌舜(借指中央文革–作者注),”中央好多部,没有做多少 好事,文革小组却做了不少好事,名声很大”。
    刘少奇、邓小平二人虽然有心在工作组问题上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赞成用简单撤销工作组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但一时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平息当时 各大、中学校学生轰赶工作组的风潮,而且见毛泽东的决心已下,又成功地分化了他们与周恩来之间原本十分脆弱的联盟,自觉大势已去而不得不同意撤销工作组。
    在工作组问题上,周恩来本来就因出访东欧而相对超脱,回国后更是由于康生的打招呼和毛泽东的交底,而有意同刘少奇、邓小平保持距离,并注意 同中央文革小组保持接触,竭力在两军对垒中保守中立,为自己预留退路。在毛回京后尚未明确表态之际,周就已经开始转向,不再完全附和刘、邓不撤工作组的主 张,而是着重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办法。
    七月二十三日,在讨论工作组问题的会议上,刘少奇、邓小平坚持认为大部分工作组还是好的,党对运动的领导总得通过某种形式,对工作组不能采 取北极撤换的办法。康生、陈伯达等人则列举所收集到的材料,指责工作组”镇压群众”,”阻碍运动”。双方相持不下,会议不欢而散。会后,周恩来连夜写信给 刘、邓,出面充当和事佬,试图化解双方的歧见。  少奇、小平同志:
    昨晚所谈之事,经再三考虑,并又看了一些文件,不同意见主要由于对形势的估计和问题的认识而来,其他原因非.主因此以不谈为妥,因看法不尽 一致。在北京工作组的派出,有它普遍性和必要性,但各个工作组在本单位所发生的情况又有其特殊性,这需要进行现场调查,作具体分析。工作关系,必须谈清, 并做具体规定,否则不好工作。我今晨在外语学院看大字报,增加一点感性知识。
    匆匆补告,并致敬礼!
    周恩来
    七月二十四日四时半
    这封信充分表现出了周恩来善于在政治上左右逢源和息事宁人的为人。信中既肯定了派工作组的”必要性”,为众多参加工作组的干部进行了开脱, 又强调各单位发生的情况”有其特殊性”,暗示中央文革所说的情况亦有可能,并表示要到现场作调查研究。这在表面上是响应毛泽东回京后,对争论的双方所提出 的号刁,实际上则为他后来的转向预留了伏笔。果然,当毛随后正式表态,对工作组大张挞伐时,周马上紧跟,率先表态拥护,主动对派工作组的问题作自我批评。
    这里,有一个场面最清楚不过地说明了周恩来与刘少奇,邓小平之间政治态度上的差别以及毛泽东所作出的反应。七月二十九日,根据毛的意见,在 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北京市大中学校师生文化大革命积极分子的万人大会,正式宣布中央撤销工作组的决定。邓小平、周恩来和刘少奇分别在会上讲了话。邓直截了 当,在讲话中提出”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周则在讲话中明确承认中央”对形势的估计有错误”,”当时我们确实是迫不及待,仓促地就决定了到处派工作组”。
    周恩来虽然也谈到了”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这一点,但更多强调的是文革”这是个新事物,新的运动,我们很不熟悉,特别是年老的,要到你们中 间去学习,取得经验。老革命更应该是这样,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才能成为毛泽东的战友和学生。”并传达了毛提出的所谓文化大革命的三人任务:一斗、二批、 三改。已经被毛泽东布下的”火牛阵”弄得焦头烂额的刘少奇则在讲话中不加掩饰地流露出无奈的苦衷,说:”怎样进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你们不大清楚,不大 知道,你们问我们,怎样革命,我老实回答你们,我也不晓得。我想党中央其他许多同志,工作组的成员也不晓得。”与周恩来相比,刘少奇在讲话中并没有作什么 自我批评,相反还有意提出”要保护少数”的问题,称:”有时候真理在少数人手里”。不仅如此,刘还含蓄地对毛泽东的欲训之罪作了反驳,说:”有时没拒错 误,人家也说你错了,是下是?那时自己也莫名其妙。”
    毛泽东并没有出席这次会议,而是在幕后旁听。他对刘少奇这样的表态大为恼怒,已经到了按捺不住的地步,决心当众给他一个难堪。于是,这次会议的末尾出现了下面的一幕,毛的保健医生李志绥当时在场,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毛并未出席,他不愿意让学生认为他和刘、邓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领导和学生们都下知道毛去了大会堂。就在大会开始前,他隐身坐在幕后,我也 随侍一旁。毛下露声色地听着刘少奇的自我批评。刘的自我批评和一九六二年毛在强大的压力下,不得不承担困难时期的责任的那个自我批评,十分类似。刘并没有 承认犯了错误,更没有说是严重错误,只说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对于如何进行文化大革命,我不知道”。毛听了嗤之以鼻地说:”什么老革命,是老反革 命。”我听了以后,心中一沉。现在完全明白了,毛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目标是针对刘少奇和邓小平,他俩是党里的”反革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
    这时周恩来在台上宣读毛提出的文化大革命的任务,毛打算走回一一八厅,但突然停住,说:”要支持革命群众嘛”。待到周一讲完,几个随从人员 把幕拉开,毛突的现身,像变魔术一样,从幕后走到台前。全场学生欢腾下已。毛举手向台下的学生们打招呼。学生们着魔似的狂呼”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万岁!”毛在台上左右行走,面如石蜡。欢声雷动中,毛以胜利者的姿态走回一一八厅。周恩来像忠犬般地尾随毛后。毛从头到尾没有正眼看刘或邓一 眼。刘、邓呆立台上。毛的这一行动,最明确不过地在群众眼前,表现他与刘、邓的分歧。
    应该指出,李志绥的记述有不够准确的地方,比如刘少奇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到”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而是邓小下、周恩来说的,而且其中的个别用语也带有个人好恶的色彩,但他对这一场面的记述却是真实生动的,特别是末尾一段更是这一历史插曲中的神来之笔。
    为了扭转运动”冷冷清清”的局面,对文化大革命作一次再发动,毛泽东决定在一九六六年八月一日召开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这次,毛一改以往喜 欢在幕后充当导演的做法,亲自主持了这次会议,会期原定五天,主要的议程是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即《十六条》)。值得一提的是,全会原先的议程并没有对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改组的内容。由此推定,毛此时虽对解决刘少奇问题的决心已下,但究竟采取什么 方式和解决到什么程度还没有定见,尚在考虑之中,采取的是见机而作的策略。
    同五月间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一样,八届十一中全会的气氛也十分紧张。与会者人人自危,生怕说错了话,但又不得不表态,于是纷纷围绕毛泽东对工 作组的批评,检讨自己思想上怕出”乱子”,”跟不上主席思想”,”犯了方向性错误”,等等。不过却很勉强,多是从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的角度作自我批评。尽 管江青,康生等人事先已经分头作了动员,但在会上还是很少有人向刘少奇、邓小平开炮,并且普遍流露出对毛所发动的文革运动”很不理解”的思想情绪。
    这种局面令毛泽东大失所望。他原本期望在中央全会上也会出现一个自己居高一呼,与会者积极响应,对刘少奇同仇敌忾,群起而攻之的场面,就像 不久前在青年学生中出现过的一样。为此,毛特意把清华大学附中红卫兵写的两张鼓吹革命造反的大字报和给他们的亲笔覆信,作为会议文件散发下去,想在全会上 点一把火。毛泽东在信中对红卫兵的造反精神表示了异乎寻常的支持,说:”不论在北京,在全国,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凡是同你们采取同样革命态度的人,我们 一律给予热烈的支持。”然而,应者寥寥,会议开得十分沉闷,多数人思想上的弯子转不过来,带有明显的抵触情绪。眼看会议就要结束,而问题却远没有解决。毛 泽东为此十分焦急。在他看来,党内存在很大阻力的根子就在刘少奇的身上,有相当多的人在思想上与刘有共鸣,而且还有不少人对他仍心存幻想或顾虑,在看他的 脸色行事。如果不趁此机会,对刘少奇的问题作彻底的解决,非但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局面,而且还将会前功尽弃,留下后患。况且,毛这时自信已经抓住了刘少奇” 镇压群众”,实行”白色恐怖”的确凿把柄–刘在六月间为中央起草的转发北京大学工作组处理”六一八事件”简报的底稿。这是由康生收集在手,而由张春桥自告 奋勇在毛返京后提供的。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决心亲自出马,给全会加温,把刘少奇的问题端出来。八月四日,毛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采取惹战激将的办 法,向刘猛烈开火,声色俱厉地指责派工作组是”镇压学生运动”,”说得轻一些,是方向性问题,实际上是方向问题,是路线问题,是路线错误,违反马克思主 义”,”这是镇压,是恐怖,这个恐怖来自中央”。面对毛泽东劈头盖脸的斥责,刘少奇开始还能沉得住气,连连检讨,表示他在北京主持中央工作要负主要责任。 但毛却不依不饶,继续指着刘的鼻子连责骂带挖苦,说:”你在北京专政嘛,专得好!”一九六六年六月十八日,北京大学发生了把五十多名干部,专家、教授揪 上”斗鬼台”,”斩妖台”的乱打乱斗事件。事后,北大工作组处理了这一事件。六月二十日,刘少奇提议将此大工作组制止乱打乱斗的简报转发全国,并为中央起 草了转发的按语。在毛这种咄咄逼人的斥责和羞辱下,一直在忍耐克制的刘少奇逐渐对自己的情绪失去了控制,特别是当毛语带威胁地提出:”我看垮台好,不垮台 不得了”时,刘实在忍无可忍,当众顶撞起来,而且用毛本人常说的那句话来回敬他,表示:”无非是下台,不怕;下台,有五条不怕(即不怕撤职、不怕降级、不 怕开除党籍、不怕老婆离婚、不怕坐牢杀头–引者注)。”这样一来,不啻火上浇油,正好给了毛泽东大做文章的借口。毛随后甩出一句让在场的人毛骨悚然的话 来:”牛鬼蛇神,在座的就有”,同时宣布原定当天开的大会不开了,改为分组传达这次常委扩大会议的内容。散会后,怒气难消的毛认定刘少奇已经不可救药,最 后下决心在政治上与他分道扬镳,拿掉他的接班人地位。为此,毛决定延长会期,改变全会原有的议程,着手从思想、组织等方面作了紧急的部署。
    八月五日,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用异常激烈的语言,不指名地痛斥刘少奇”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 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打下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围剿革命派,压制不同意见,实行白色恐怖,自以为得意,长资产阶级的威风,灭无产阶 级的志气,又何其毒也”。毛在文中还联系到一九六二年调整时期的所谓”右倾”问题,气势汹汹地摆出一副和刘少奇算总账的架势。毛的这篇东西随后印发全会, 作为与会者批刘的思想武器,全会随即转入了对刘少奇、邓小平的揭发批判。与此同时,毛泽东秘密派汪东兴把本来已经告假的林彪从大连疗养地紧急召回北京参加 会议,为自己助战,准备用林彪取代刘少奇作为他的接班人。
    毛泽东同刘少奇的彻底闹翻,把周恩来推上了全面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位置。这是自中共八大以来党内领导格局的重大政变。实际上,还在八届十一 中全会召开之前,毛就已经开始绕过刘少奇,更多地倚靠周来办事了,像全会的各项筹备工作都是由周一手操办的。对此,周恩来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他知道这 是毛在政治上对他的信任,是自延安整风以后,经过二十多年的考验之后对他政治表现的肯定,而这正是他长期以来一直渴望得到的。另一方面,周恩来的心情却并 不轻松,相反更多的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这倒并不全是因为毛泽东在《炮打司令部》大字报中所点的那些事情,他本人都难脱干系,更主要的还是深感前 途叵测,又加毛这样搞伊于胡底。毫无疑问,周恩来是决心要在政治上跟毛泽东走的,但对毛究竟要往哪里走,走到哪一步,却是心中无数。眼下刘少奇的结局,更 是让他心存恐惧,不知什么时候也会落得同样的下场。在毛意难违的情况下,他只好以”保持晚节”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类信条来慰勉自己了。
    周恩来的这种心情在会议期间不断地流露出来。比如,他在大会的发言中,就检查了自己”旧脑筋对待新革命”的问题,表示要经得起群众运动的考 验,不断地洗澡,”不然,我们总说做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不就是空话了吗?”强调”要以这样一种热情投身到战斗中去。投身到战斗中免不了犯错误,大的小 的,我就犯过大的错误,现在过问这个事情一定也要犯错误。要做这个精神准备,犯了错误就改。要能够听不同意见,拿多方面的意见来比较。如果自己想得不对, 请教于群众,请教于主席,请教于中央,大家来想,总会做得好一些。”又如,会议期间,毛泽东让周恩来过问清华大学的运动情况。这自然是个难干的差事,弄不 好就会惹火烧身。他非常清楚这一点,群众大会上的讲话中表示:”这件事对我既光荣又艰巨”,”仓促上阵,搞不好就也会像工作组一样被撤下来”,表示要知错 就改,说:”跟着著毛主席跟不紧,知道了就改,再跟,再改,我们这样一直跟了四、五十年嘛!”对刘少奇这次在政治上栽跟头,周恩来的心情也很复杂。长期以 来,刘、周两人一直存有某种”瑜亮情结”。刘曾经长期受到毛泽东的信任和重用,一直是毛用来对付和遏制周的人物。对此,周本人心里很清楚。尽管周恩来的才 干和资历本来部在刘少奇之上,但党内地位周不得不屈居其下。此外,周对刘少奇有时思想的”偏”和用人的”狭”也是有看法的。在长期的合作共事中,两人并没 有建立起十分亲密的关系,在表面上客客气气,相安无事的背后,更多的是一种权力格局中对手之间的竞争。
    不过另一方面,周恩来对刘少奇的为人还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认为他为人稳重,作风正派,看问题尖锐,注重个人的修养,因而对毛泽东如此大动 干戈不大理解,再加上深知自己今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所以对刘氏落难的处境不免有某种同病相怜之感。当然,周无力阻止事态的发展,并且慑于毛的态度,也不 会公开站出来替刘讲话,但他从本心来说,不愿意给毛当枪使,宁可被人说成斗争不坚决,和稀泥,有包庇之嫌,也不愿意冲在前面当打手。这是他一贯的为人处世 之道。
    为此,周恩来在全会的发言中,一方面表示向学校派工作组并且坚持工作组不撤,”是方向性错误”,”深刻批评一下只有好处”;另一方面又把自 己摆进去,和刘少奇、邓小平一起承担责任,说:”在北京留在中央工作的我们几个人都要对决定派工作组负责任”,以多少减轻一点对刘、邓两人的政治压力。
    在随后由林彪主持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上,与会者迫于政治压力,按照事先的布置,纷纷向刘少奇开炮,出现了墙倒众人推的场面。林彪这时大概已 经看出了毛泽东在邓小平的问题上玩弄的权谋,在政治上留了一手,打算用邓来防范他的用心,所以在会上除了批刘之外,有意把矛头转向邓,批他在编辑处理毛选 四卷注释的问题上,为他本人和二野评功摆好,指邓和吴晗打的是”政治扑克”,是敌我矛盾,迫使邓小平不得不在会后交权。在会上对刘、邓两人的批斗中,周恩 来则始终正襟危坐,保持缄默。
    对于周恩来在批刘问题上的低调,毛泽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了某种容忍的态度。这除了和毛了解周的一贯为人–总是在党内斗争中扮演”和稀 泥”的角色有关外,更主要的还是因为毛眼下正用得着周而不便过于为难他的缘故。毛在党内虽然早已是一言九鼎,但很多具体事情还是需要有人来办,特别是像周 氏这样在党内既有影响又善于排难解纷的人。在一些棘手而毛又不便于出面的问题上,由周出面干旋,贯彻毛的意图,更能收到别人难以起到的效果。应该说,这正 是毛的老谋深算之处。在这次废黜刘少奇、起用林彪作为接班人的问题上,毛就采取了这种作法。
    八月五日,毛泽东在下决心换马以后,首先把周恩来找去,把他刚刚写好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底稿拿出来交给周看,说:看来刘少奇 是不行了,对他观察了二十一年,完全失望了。对邓小平观察了七年,也失望了。然后话锋一转,问周的意见。其实,毛这时早已拿定主意,决定由林彪取代刘作为 接班人,不过却故意藏而不露,反过来问:”你看现在的副主席里面还有谁?”试探周的态度,周恩来是个聪明人,当然明白毛泽东的意思,而且当时的情况也是明 摆着的,在中央常委七人中,除了毛以外,朱德年事已高,陈云长期称病,两人早已不参与常委的日常议事。在剩下的刘、周、林、邓四人中,既然刘、邓不行了, 那么就只有周和林了。在这情况上,周本人是有自知之明的,绝没有任何非分之想。毛对此是心中有数的,因为周过去曾多次在中央领导核心内部表示过他只能当帮 手,不能掌舵,并且对党内能够接班的人选作过刘、林、邓这样的排列。
    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自然顺势表示:那就只好叫林彪回来吧。这一提议,正中毛泽东的下怀。毛很高兴,当即拍板,并吩咐周按此进行部署。随 后,周恩来马上安排飞机把林彪从大连接回北京,并召集会议,分别向中央党、政、军各部门负责人打了招呼。这就是林彪成为接班人的大体经过。
    接下来,在改组中央领导机构的酝酿过程中,周恩来继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增补名单草案和排列次序,是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人在八 月六日晚间商定的,并由周报告了刚刚返京的林彪。常委内七人扩大为十一人,林彪作为接班人由第六位升至第二位,而刘少奇则由第二位降到第八位,实际上”靠 边站”了。本来,这一名单草案已经初步敲定下来,但后来却节外生枝,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当时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江青,却以文革”女掌柜”的身份插手这件 事,提出邓小平犯了错误,怎么反而在名单的排列中从原来的第七位升到了第四位?力主应该往后排。她又向毛泽东反映陈伯达太老实,怕他不住邓,陶铸为人厉 害,建议把他调上去,排在第四位,好压压邓。毛随即采纳了江青的建议,亲自在周恩来草拟的送审名单上,将陶铸的排名从原来的第十位勾到第四位。
    但是这样一来,又完全打乱了原来正常的党内排名顺序,出现了令人棘手的问题。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两员干将陈伯达、康生在名单中分别排在党的副 主席刘少奇、朱德、陈云的前面,而只是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的陶铸却排在总书记邓小平的前面,因而整个名单显得不伦不类,不好拿出手。最后,还是周恩来找出 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提议只保留林彪一人作为党的副主席,以突出他作为接班人的地位,而原有的副主席自他以下以后一律不再提及,改用政治局常委的名义见报。 由于周本人身为党的副主帝,这样的提议由他带头提出,不仅易于摆平党内各方关系,而且也容易说服其他人接受。这和他当年在遵义会议上主动请求中央撤换他本 人职务,从而打破了僵局的做法一样。在以主要精力投入中央领导机构大调整的同时,周恩来还抽身参加了对八届十一中全会所通过的主要文件《十六条》的最后修 改。他和陶铸商量后,删掉了原来其中”黑帮”、”黑线”一类含混不清而又打击面过大的提法,同时加入了某些限制规定,如:要用文斗,不用武斗;必须严格区 别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干部队伍中好的和比较好的是大多数;不要把运动与生产对立起来,保护科技人员等。
    很显然,周恩来此时已经嗅出了文革这场政治风暴所挟带的暴戾之气,小心翼翼地试图对它加以某种约束。如果说在此之前,他还心存侥幸,想远事 避祸的话,那么当他发现自己已经身不由己地置身于这场风暴的中心,面对铺大盖地而来的狂潮而无处逃遁时,他的态度发生了某种不易觉察出来的变化,那就是中 国政治文化传统中儒家的那种积极入世的思想占了上风,由被动卷入转为积极投入。
    周恩来的这种心态从邓颖超身上也可以看出来。她在文革之初一方面给自己约法三章:不会客,不写信,不出门看人;另一方面又通过电话分别给一 些多年的朋友和民主人士如许广平、史良、刘清扬、罗叔章等人打招呼,告知这场运动避免不了,大家都要接受这场”考试”。与此同时,作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 周恩来深明”只可顺守,不可逆取”的道理。这句话是他在六十年代初托人传话,送给他在国共合作时代的老朋友、国民党副总统陈诚的箴言。当时蒋介石年事已 高,急于安排后事,把权力交给蒋经国,导致陈诚与二蒋的关系日益紧张。周获知这一情况后,传话给陈诚”只可顺守,不可逆取”这八个字,劝他不要与蒋氏父子 闹得太僵。
    实际上,这句话也是周恩来本人所信守的政治哲学。在天下大乱,沧海横流之际,周氏既不想在一旁袖子旁观,听任事态的发展而无所作为,也下想 正面与之硬顶,被来势汹涌的狂潮所吞没,而是像他后来多次所说过的那样,积极投身其中,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做”革命的弄潮儿”,站在潮头上,因势利导地迎 接它。
    正足怀着这样一种想法,周恩来在八届十一中全会后走马上任,在天下大乱之际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开始了其政治生涯中最后的十年。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顺守哲学
    ”只可顺守,不可逆取”这句话,是周恩来在六十年代初托人传话,送给在国共合作时代的老朋友,国民党副总统陈诚的箴言。这实际上也是周本人 所信守的政治哲学。在身不由己卷入文革狂潮后,周采取顺守哲学,既不硬顶,也不想在一旁袖手旁观,而是投身其中,因势利导,做”革命的弄潮儿”。
    《五·一六通知》下发后,文化大革命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彭真所主管的北京市首当其冲,机关和学校很快就陷入混乱和瘫痪之中, 而这正是毛泽东所有意造成的局而。在成功地对刘少奇实施了”清君侧”之后,老于权谋的毛并不急于与刘上面交锋,而是设法把群众中的怨火引到他身上去。
    毛泽东非常清楚,建国后社会各阶层的群众对中共党内的官僚特权阶层早就深为不满,从一九五七年的大鸣大放中就可以看出来。这种怨气在被反右 运动一棍子打了下去之后,一直找不到宣泄的机会,这些年来积怨更深。为此,毛决计对五七年的反右运动反其道而行之,把群众中的怨恨情绪这把火烧向刘少奇。
    于是,毛泽东有意识地把水搅浑,制造上下之间的对立,在幕后遥控江青、康生、陈伯达等中央文革小组一班人马,点火于基层,造势于报刊,挑动 群众起来造反,布下了群众运动的”火牛阵”,并亲自批准向全国广播北京大学聂元梓等的大字报。通过这样上下结合,内外夹攻,很快便把文革的祸水引到主持中 央日常工作的刘少奇身上。
    在刘少奇穷于应付迅猛而来的乱局之际,毛泽东故意滞留外地,远离京城,当甩手掌柜,在南方的名山大川之间作逍遥游,同时密切注视事态的发 展,等待时机,对刘少奇展开最后致命的一击。毛在这期间所作的那首《有所思》一诗中所谓”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 驰。一阵风雷惊宇宙,满街红绿走旌旗。凭栏静听潇潇雨,七亿人民有所思。”正是此情此景的写照。
    刘少奇不知就里,完之被毛泽东牵着鼻子走,一步步地掉进了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如同当时绝大多数党内高级干部一样,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刘虽 然被迫接受了毛发动文革运动的既成事实,但对此既不理解,更对局势的发展感到忧心忡忡,心里茫然无底。为此,他一方面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对迅猛 而来的运动作出八条限制规定,防止局势进一步失去控制。另一方面,他又频频向毛电话请示,希望能够得到指示,但却始终得不到明确的答复。无奈之下,刘少奇 只好在六月上旬同其他常委一道匆忙赶赴杭州,向毛当面请示、汇报,并请毛回京主持工作。毛泽东则不动声色,稳坐钓鱼船,不但对刘少奇所提的问题一概不明确 表态,反而还欲擒放纵,委托他”相机处理”运动问题。暗中则张开罗网,诱使刘落入布下的陷阱之中。刘少奇不知是计,还以为真的得到了毛的尚方宝剑,于是在 返京后,决定仿效不久前经毛泽东首肯向人民日报和北京大学派工作组的方式,向北京市各大中学校派出工作组,以取代已经瘫痪的党组织对运动的领导,力图扭转 日趋恶化的局势。
    然而,仓促上阵的工作组从一开始就被夹在中央内部两种不同指导思想的对立中间,左右为难,动辄得咎,非但无力从根本上扭转局势,反而在某种 程度上激化了矛盾,采取当年反右时的做法,压制积极响应毛泽东的号召起来造反的激进学生。这样一来,正好堕入了毛的圈套,与造反的学生形势严重对立,导致 各个学校轰赶工作组的争斗”不断发生”。这种局面,由于中央文革小组的暗中介入和推波助澜而变得更加严重。这样,刘少奇完全陷入了毛精心布下的”火牛阵” 之中,很快就被烧得焦头烂额,一筹莫展,只好等待毛以审判者的姿态来收拾他了。
    在工作组的问题上,周恩来之所以没有像刘少奇、邓小平陷得那样深,与其说是由于”碰巧”出访东欧而逃过一劫,倒不如说是毛泽东出于政治上的 考虑而刻意加以保护的结果。实际上,在如何开展运动的问题上,周与刘、邓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都主张把运动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避免 局势失去控制。只不过由于周并非是毛锁定的目标,而他本人的态度又比较缓和,行事也更为圆通罢了。
    譬如,当聂元梓在北京大学校园内贴出矛头指向北京市委的大字报后,周恩来曾派国务院外办副主任张彦去做工作,并面授了几条指示,强调要从正 面讲毛主席的伟大决定,对大字报要有几条规定,”工作要说服,不能压。”但当毛随后决定将其向全国广播后,他便默不作声了。又如,刘少奇决定向北京大、中 学校派工作组时,他也是投了赞成票的,不过有意采取了比较低调的姿态,让刘、邓两人唱主角。这多半是和他已经开始发觉政治气氛诡异,充满了不祥之兆有关。 所以当外交部送上曾被他一再推迟的访问罗马尼亚的报告后,周立即表示同意,并报送毛泽东审批。显然,他此刻不愿久留京城这块是非之地,以免被卷入其中。访 罗便是一个暂时的脱身之机。
    毛泽东对周恩来此举的动机心照不宣,有意放他一马,当即表示:”赞成总理的意见” 。如果要换成刘少奇的话,恐怕就另当别论了。毛之所以这样做,并非是对周的格外关照,而完全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经过几十年政治疆场上的搏杀,毛早就对争 取多数,孤立少数,利用矛盾,各个击破一类的攻伐之道运用自如。他清楚如果任由周恩来在工作组问题上和刘少奇、邓小平一道陷进去的话,不仅不利于分化中央 一线,而且还将使他在政治上失去一个有用之人,尤其是当他即将在政治上层开一场空前的赌博时。
    在这一点上,毛泽东深知周恩来的价值。况且,周在五月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关于”保持晚节”的讲话,业已在政治上表白心迹。在这种情况下,毛乐得顺水推舟,批准周出访东欧,以免和刘、邓一起陷进去。
    不仅如此,在周恩来回国后,毛泽东更是刻意拉拢他,立即派康生出面,向他传话打招呼,告知国内运动的形势,说刘少奇、邓小平已经在工作组的问题上陷进去了,可能站不住了,提醒他千万不要再陷进去,并叫他要多和中央文革小组保持联系。
    稍后,毛泽东还把他写给江青的那封著名的信,给周恩来看过,在政治上向他交底。毛在信中以近乎”黑话”方式,对自己的内心作了剖白,透露出 发动文革的战略意图-一通过”天下六乱达到天下大治”,并表示了对林彪的”五一八讲话”过分吹捧他本人的不安,以及打算”跌得粉碎”的精神准备。这封信是 解读毛在发动文革时心态的最重要的文献。写成之后,毛当时只让极少数人看过,周便是其中之一。
    在周恩来出访期间,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刘少奇,邓小平同中央文革小组在工作组的问题上针锋相对,发生了严重的争执。陈伯达等人根据毛泽东的 意图,提出工作组阻碍运动,主张文革应由群众自己进行,不能由工作组包办代替。刘、邓则不肯退让,指出”这是不要党的领导”,给顶了回去,并在各个学校中 展开了反击,抓了一些带头造反、轰赶工作组的激进学生。囿于形势,中央文革暂时处于下风,不过却在暗中不断把收集到的工作组”压制革命”的材料密报给毛, 从而让毛掌握了整刘的把柄。
    七月中旬,一直在外地养精蓄锐、审时度势的毛泽东认为与刘少奇最后摊牌的时机已到,于是开始收紧罗网,并有意作了象征性的举动–在武汉畅游 长江,向人们展示了他健康的体魄和敢于迎接任何挑战的意志之后,返回北京。一回来,毛便立即召集中央文革小组开会,听取汇报,而用”已经睡了”为借口,让 同样急于汇报的刘少奇吃了一个闭门羹。几天后,毛泽东自忖已经收集到足够的材料,可以斗垮对手之后,正式表态:工作组起破坏作用,阻碍运动,一不会斗,二 下会改,统统驱逐之。他还出面为中央文革打气撑腰,说人们不讴歌尧(借指刘、邓一-作者注)而讴歌舜(借指中央文革–作者注),”中央好多部,没有做多少 好事,文革小组却做了不少好事,名声很大”。
    刘少奇、邓小平二人虽然有心在工作组问题上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赞成用简单撤销工作组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但一时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平息当时 各大、中学校学生轰赶工作组的风潮,而且见毛泽东的决心已下,又成功地分化了他们与周恩来之间原本十分脆弱的联盟,自觉大势已去而不得不同意撤销工作组。
    在工作组问题上,周恩来本来就因出访东欧而相对超脱,回国后更是由于康生的打招呼和毛泽东的交底,而有意同刘少奇、邓小平保持距离,并注意 同中央文革小组保持接触,竭力在两军对垒中保守中立,为自己预留退路。在毛回京后尚未明确表态之际,周就已经开始转向,不再完全附和刘、邓不撤工作组的主 张,而是着重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办法。
    七月二十三日,在讨论工作组问题的会议上,刘少奇、邓小平坚持认为大部分工作组还是好的,党对运动的领导总得通过某种形式,对工作组不能采 取北极撤换的办法。康生、陈伯达等人则列举所收集到的材料,指责工作组”镇压群众”,”阻碍运动”。双方相持不下,会议不欢而散。会后,周恩来连夜写信给 刘、邓,出面充当和事佬,试图化解双方的歧见。  少奇、小平同志:
    昨晚所谈之事,经再三考虑,并又看了一些文件,不同意见主要由于对形势的估计和问题的认识而来,其他原因非.主因此以不谈为妥,因看法不尽 一致。在北京工作组的派出,有它普遍性和必要性,但各个工作组在本单位所发生的情况又有其特殊性,这需要进行现场调查,作具体分析。工作关系,必须谈清, 并做具体规定,否则不好工作。我今晨在外语学院看大字报,增加一点感性知识。
    匆匆补告,并致敬礼!
    周恩来
    七月二十四日四时半
    这封信充分表现出了周恩来善于在政治上左右逢源和息事宁人的为人。信中既肯定了派工作组的”必要性”,为众多参加工作组的干部进行了开脱, 又强调各单位发生的情况”有其特殊性”,暗示中央文革所说的情况亦有可能,并表示要到现场作调查研究。这在表面上是响应毛泽东回京后,对争论的双方所提出 的号刁,实际上则为他后来的转向预留了伏笔。果然,当毛随后正式表态,对工作组大张挞伐时,周马上紧跟,率先表态拥护,主动对派工作组的问题作自我批评。
    这里,有一个场面最清楚不过地说明了周恩来与刘少奇,邓小平之间政治态度上的差别以及毛泽东所作出的反应。七月二十九日,根据毛的意见,在 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北京市大中学校师生文化大革命积极分子的万人大会,正式宣布中央撤销工作组的决定。邓小平、周恩来和刘少奇分别在会上讲了话。邓直截了 当,在讲话中提出”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周则在讲话中明确承认中央”对形势的估计有错误”,”当时我们确实是迫不及待,仓促地就决定了到处派工作组”。
    周恩来虽然也谈到了”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这一点,但更多强调的是文革”这是个新事物,新的运动,我们很不熟悉,特别是年老的,要到你们中 间去学习,取得经验。老革命更应该是这样,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才能成为毛泽东的战友和学生。”并传达了毛提出的所谓文化大革命的三人任务:一斗、二批、 三改。已经被毛泽东布下的”火牛阵”弄得焦头烂额的刘少奇则在讲话中不加掩饰地流露出无奈的苦衷,说:”怎样进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你们不大清楚,不大 知道,你们问我们,怎样革命,我老实回答你们,我也不晓得。我想党中央其他许多同志,工作组的成员也不晓得。”与周恩来相比,刘少奇在讲话中并没有作什么 自我批评,相反还有意提出”要保护少数”的问题,称:”有时候真理在少数人手里”。不仅如此,刘还含蓄地对毛泽东的欲训之罪作了反驳,说:”有时没拒错 误,人家也说你错了,是下是?那时自己也莫名其妙。”
    毛泽东并没有出席这次会议,而是在幕后旁听。他对刘少奇这样的表态大为恼怒,已经到了按捺不住的地步,决心当众给他一个难堪。于是,这次会议的末尾出现了下面的一幕,毛的保健医生李志绥当时在场,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毛并未出席,他不愿意让学生认为他和刘、邓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领导和学生们都下知道毛去了大会堂。就在大会开始前,他隐身坐在幕后,我也 随侍一旁。毛下露声色地听着刘少奇的自我批评。刘的自我批评和一九六二年毛在强大的压力下,不得不承担困难时期的责任的那个自我批评,十分类似。刘并没有 承认犯了错误,更没有说是严重错误,只说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对于如何进行文化大革命,我不知道”。毛听了嗤之以鼻地说:”什么老革命,是老反革 命。”我听了以后,心中一沉。现在完全明白了,毛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目标是针对刘少奇和邓小平,他俩是党里的”反革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
    这时周恩来在台上宣读毛提出的文化大革命的任务,毛打算走回一一八厅,但突然停住,说:”要支持革命群众嘛”。待到周一讲完,几个随从人员 把幕拉开,毛突的现身,像变魔术一样,从幕后走到台前。全场学生欢腾下已。毛举手向台下的学生们打招呼。学生们着魔似的狂呼”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万岁!”毛在台上左右行走,面如石蜡。欢声雷动中,毛以胜利者的姿态走回一一八厅。周恩来像忠犬般地尾随毛后。毛从头到尾没有正眼看刘或邓一 眼。刘、邓呆立台上。毛的这一行动,最明确不过地在群众眼前,表现他与刘、邓的分歧。
    应该指出,李志绥的记述有不够准确的地方,比如刘少奇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到”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而是邓小下、周恩来说的,而且其中的个别用语也带有个人好恶的色彩,但他对这一场面的记述却是真实生动的,特别是末尾一段更是这一历史插曲中的神来之笔。
    为了扭转运动”冷冷清清”的局面,对文化大革命作一次再发动,毛泽东决定在一九六六年八月一日召开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这次,毛一改以往喜 欢在幕后充当导演的做法,亲自主持了这次会议,会期原定五天,主要的议程是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即《十六条》)。值得一提的是,全会原先的议程并没有对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改组的内容。由此推定,毛此时虽对解决刘少奇问题的决心已下,但究竟采取什么 方式和解决到什么程度还没有定见,尚在考虑之中,采取的是见机而作的策略。
    同五月间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一样,八届十一中全会的气氛也十分紧张。与会者人人自危,生怕说错了话,但又不得不表态,于是纷纷围绕毛泽东对工 作组的批评,检讨自己思想上怕出”乱子”,”跟不上主席思想”,”犯了方向性错误”,等等。不过却很勉强,多是从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的角度作自我批评。尽 管江青,康生等人事先已经分头作了动员,但在会上还是很少有人向刘少奇、邓小平开炮,并且普遍流露出对毛所发动的文革运动”很不理解”的思想情绪。
    这种局面令毛泽东大失所望。他原本期望在中央全会上也会出现一个自己居高一呼,与会者积极响应,对刘少奇同仇敌忾,群起而攻之的场面,就像 不久前在青年学生中出现过的一样。为此,毛特意把清华大学附中红卫兵写的两张鼓吹革命造反的大字报和给他们的亲笔覆信,作为会议文件散发下去,想在全会上 点一把火。毛泽东在信中对红卫兵的造反精神表示了异乎寻常的支持,说:”不论在北京,在全国,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凡是同你们采取同样革命态度的人,我们 一律给予热烈的支持。”然而,应者寥寥,会议开得十分沉闷,多数人思想上的弯子转不过来,带有明显的抵触情绪。眼看会议就要结束,而问题却远没有解决。毛 泽东为此十分焦急。在他看来,党内存在很大阻力的根子就在刘少奇的身上,有相当多的人在思想上与刘有共鸣,而且还有不少人对他仍心存幻想或顾虑,在看他的 脸色行事。如果不趁此机会,对刘少奇的问题作彻底的解决,非但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局面,而且还将会前功尽弃,留下后患。况且,毛这时自信已经抓住了刘少奇” 镇压群众”,实行”白色恐怖”的确凿把柄–刘在六月间为中央起草的转发北京大学工作组处理”六一八事件”简报的底稿。这是由康生收集在手,而由张春桥自告 奋勇在毛返京后提供的。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决心亲自出马,给全会加温,把刘少奇的问题端出来。八月四日,毛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采取惹战激将的办 法,向刘猛烈开火,声色俱厉地指责派工作组是”镇压学生运动”,”说得轻一些,是方向性问题,实际上是方向问题,是路线问题,是路线错误,违反马克思主 义”,”这是镇压,是恐怖,这个恐怖来自中央”。面对毛泽东劈头盖脸的斥责,刘少奇开始还能沉得住气,连连检讨,表示他在北京主持中央工作要负主要责任。 但毛却不依不饶,继续指着刘的鼻子连责骂带挖苦,说:”你在北京专政嘛,专得好!”一九六六年六月十八日,北京大学发生了把五十多名干部,专家、教授揪 上”斗鬼台”,”斩妖台”的乱打乱斗事件。事后,北大工作组处理了这一事件。六月二十日,刘少奇提议将此大工作组制止乱打乱斗的简报转发全国,并为中央起 草了转发的按语。在毛这种咄咄逼人的斥责和羞辱下,一直在忍耐克制的刘少奇逐渐对自己的情绪失去了控制,特别是当毛语带威胁地提出:”我看垮台好,不垮台 不得了”时,刘实在忍无可忍,当众顶撞起来,而且用毛本人常说的那句话来回敬他,表示:”无非是下台,不怕;下台,有五条不怕(即不怕撤职、不怕降级、不 怕开除党籍、不怕老婆离婚、不怕坐牢杀头–引者注)。”这样一来,不啻火上浇油,正好给了毛泽东大做文章的借口。毛随后甩出一句让在场的人毛骨悚然的话 来:”牛鬼蛇神,在座的就有”,同时宣布原定当天开的大会不开了,改为分组传达这次常委扩大会议的内容。散会后,怒气难消的毛认定刘少奇已经不可救药,最 后下决心在政治上与他分道扬镳,拿掉他的接班人地位。为此,毛决定延长会期,改变全会原有的议程,着手从思想、组织等方面作了紧急的部署。
    八月五日,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用异常激烈的语言,不指名地痛斥刘少奇”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 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打下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围剿革命派,压制不同意见,实行白色恐怖,自以为得意,长资产阶级的威风,灭无产阶 级的志气,又何其毒也”。毛在文中还联系到一九六二年调整时期的所谓”右倾”问题,气势汹汹地摆出一副和刘少奇算总账的架势。毛的这篇东西随后印发全会, 作为与会者批刘的思想武器,全会随即转入了对刘少奇、邓小平的揭发批判。与此同时,毛泽东秘密派汪东兴把本来已经告假的林彪从大连疗养地紧急召回北京参加 会议,为自己助战,准备用林彪取代刘少奇作为他的接班人。
    毛泽东同刘少奇的彻底闹翻,把周恩来推上了全面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位置。这是自中共八大以来党内领导格局的重大政变。实际上,还在八届十一 中全会召开之前,毛就已经开始绕过刘少奇,更多地倚靠周来办事了,像全会的各项筹备工作都是由周一手操办的。对此,周恩来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他知道这 是毛在政治上对他的信任,是自延安整风以后,经过二十多年的考验之后对他政治表现的肯定,而这正是他长期以来一直渴望得到的。另一方面,周恩来的心情却并 不轻松,相反更多的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这倒并不全是因为毛泽东在《炮打司令部》大字报中所点的那些事情,他本人都难脱干系,更主要的还是深感前 途叵测,又加毛这样搞伊于胡底。毫无疑问,周恩来是决心要在政治上跟毛泽东走的,但对毛究竟要往哪里走,走到哪一步,却是心中无数。眼下刘少奇的结局,更 是让他心存恐惧,不知什么时候也会落得同样的下场。在毛意难违的情况下,他只好以”保持晚节”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类信条来慰勉自己了。
    周恩来的这种心情在会议期间不断地流露出来。比如,他在大会的发言中,就检查了自己”旧脑筋对待新革命”的问题,表示要经得起群众运动的考 验,不断地洗澡,”不然,我们总说做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不就是空话了吗?”强调”要以这样一种热情投身到战斗中去。投身到战斗中免不了犯错误,大的小 的,我就犯过大的错误,现在过问这个事情一定也要犯错误。要做这个精神准备,犯了错误就改。要能够听不同意见,拿多方面的意见来比较。如果自己想得不对, 请教于群众,请教于主席,请教于中央,大家来想,总会做得好一些。”又如,会议期间,毛泽东让周恩来过问清华大学的运动情况。这自然是个难干的差事,弄不 好就会惹火烧身。他非常清楚这一点,群众大会上的讲话中表示:”这件事对我既光荣又艰巨”,”仓促上阵,搞不好就也会像工作组一样被撤下来”,表示要知错 就改,说:”跟着著毛主席跟不紧,知道了就改,再跟,再改,我们这样一直跟了四、五十年嘛!”对刘少奇这次在政治上栽跟头,周恩来的心情也很复杂。长期以 来,刘、周两人一直存有某种”瑜亮情结”。刘曾经长期受到毛泽东的信任和重用,一直是毛用来对付和遏制周的人物。对此,周本人心里很清楚。尽管周恩来的才 干和资历本来部在刘少奇之上,但党内地位周不得不屈居其下。此外,周对刘少奇有时思想的”偏”和用人的”狭”也是有看法的。在长期的合作共事中,两人并没 有建立起十分亲密的关系,在表面上客客气气,相安无事的背后,更多的是一种权力格局中对手之间的竞争。
    不过另一方面,周恩来对刘少奇的为人还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认为他为人稳重,作风正派,看问题尖锐,注重个人的修养,因而对毛泽东如此大动 干戈不大理解,再加上深知自己今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所以对刘氏落难的处境不免有某种同病相怜之感。当然,周无力阻止事态的发展,并且慑于毛的态度,也不 会公开站出来替刘讲话,但他从本心来说,不愿意给毛当枪使,宁可被人说成斗争不坚决,和稀泥,有包庇之嫌,也不愿意冲在前面当打手。这是他一贯的为人处世 之道。
    为此,周恩来在全会的发言中,一方面表示向学校派工作组并且坚持工作组不撤,”是方向性错误”,”深刻批评一下只有好处”;另一方面又把自 己摆进去,和刘少奇、邓小平一起承担责任,说:”在北京留在中央工作的我们几个人都要对决定派工作组负责任”,以多少减轻一点对刘、邓两人的政治压力。
    在随后由林彪主持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上,与会者迫于政治压力,按照事先的布置,纷纷向刘少奇开炮,出现了墙倒众人推的场面。林彪这时大概已 经看出了毛泽东在邓小平的问题上玩弄的权谋,在政治上留了一手,打算用邓来防范他的用心,所以在会上除了批刘之外,有意把矛头转向邓,批他在编辑处理毛选 四卷注释的问题上,为他本人和二野评功摆好,指邓和吴晗打的是”政治扑克”,是敌我矛盾,迫使邓小平不得不在会后交权。在会上对刘、邓两人的批斗中,周恩 来则始终正襟危坐,保持缄默。
    对于周恩来在批刘问题上的低调,毛泽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了某种容忍的态度。这除了和毛了解周的一贯为人–总是在党内斗争中扮演”和稀 泥”的角色有关外,更主要的还是因为毛眼下正用得着周而不便过于为难他的缘故。毛在党内虽然早已是一言九鼎,但很多具体事情还是需要有人来办,特别是像周 氏这样在党内既有影响又善于排难解纷的人。在一些棘手而毛又不便于出面的问题上,由周出面干旋,贯彻毛的意图,更能收到别人难以起到的效果。应该说,这正 是毛的老谋深算之处。在这次废黜刘少奇、起用林彪作为接班人的问题上,毛就采取了这种作法。
    八月五日,毛泽东在下决心换马以后,首先把周恩来找去,把他刚刚写好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底稿拿出来交给周看,说:看来刘少奇 是不行了,对他观察了二十一年,完全失望了。对邓小平观察了七年,也失望了。然后话锋一转,问周的意见。其实,毛这时早已拿定主意,决定由林彪取代刘作为 接班人,不过却故意藏而不露,反过来问:”你看现在的副主席里面还有谁?”试探周的态度,周恩来是个聪明人,当然明白毛泽东的意思,而且当时的情况也是明 摆着的,在中央常委七人中,除了毛以外,朱德年事已高,陈云长期称病,两人早已不参与常委的日常议事。在剩下的刘、周、林、邓四人中,既然刘、邓不行了, 那么就只有周和林了。在这情况上,周本人是有自知之明的,绝没有任何非分之想。毛对此是心中有数的,因为周过去曾多次在中央领导核心内部表示过他只能当帮 手,不能掌舵,并且对党内能够接班的人选作过刘、林、邓这样的排列。
    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自然顺势表示:那就只好叫林彪回来吧。这一提议,正中毛泽东的下怀。毛很高兴,当即拍板,并吩咐周按此进行部署。随 后,周恩来马上安排飞机把林彪从大连接回北京,并召集会议,分别向中央党、政、军各部门负责人打了招呼。这就是林彪成为接班人的大体经过。
    接下来,在改组中央领导机构的酝酿过程中,周恩来继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增补名单草案和排列次序,是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人在八 月六日晚间商定的,并由周报告了刚刚返京的林彪。常委内七人扩大为十一人,林彪作为接班人由第六位升至第二位,而刘少奇则由第二位降到第八位,实际上”靠 边站”了。本来,这一名单草案已经初步敲定下来,但后来却节外生枝,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当时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江青,却以文革”女掌柜”的身份插手这件 事,提出邓小平犯了错误,怎么反而在名单的排列中从原来的第七位升到了第四位?力主应该往后排。她又向毛泽东反映陈伯达太老实,怕他不住邓,陶铸为人厉 害,建议把他调上去,排在第四位,好压压邓。毛随即采纳了江青的建议,亲自在周恩来草拟的送审名单上,将陶铸的排名从原来的第十位勾到第四位。
    但是这样一来,又完全打乱了原来正常的党内排名顺序,出现了令人棘手的问题。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两员干将陈伯达、康生在名单中分别排在党的副 主席刘少奇、朱德、陈云的前面,而只是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的陶铸却排在总书记邓小平的前面,因而整个名单显得不伦不类,不好拿出手。最后,还是周恩来找出 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提议只保留林彪一人作为党的副主席,以突出他作为接班人的地位,而原有的副主席自他以下以后一律不再提及,改用政治局常委的名义见报。 由于周本人身为党的副主帝,这样的提议由他带头提出,不仅易于摆平党内各方关系,而且也容易说服其他人接受。这和他当年在遵义会议上主动请求中央撤换他本 人职务,从而打破了僵局的做法一样。在以主要精力投入中央领导机构大调整的同时,周恩来还抽身参加了对八届十一中全会所通过的主要文件《十六条》的最后修 改。他和陶铸商量后,删掉了原来其中”黑帮”、”黑线”一类含混不清而又打击面过大的提法,同时加入了某些限制规定,如:要用文斗,不用武斗;必须严格区 别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干部队伍中好的和比较好的是大多数;不要把运动与生产对立起来,保护科技人员等。
    很显然,周恩来此时已经嗅出了文革这场政治风暴所挟带的暴戾之气,小心翼翼地试图对它加以某种约束。如果说在此之前,他还心存侥幸,想远事 避祸的话,那么当他发现自己已经身不由己地置身于这场风暴的中心,面对铺大盖地而来的狂潮而无处逃遁时,他的态度发生了某种不易觉察出来的变化,那就是中 国政治文化传统中儒家的那种积极入世的思想占了上风,由被动卷入转为积极投入。
    周恩来的这种心态从邓颖超身上也可以看出来。她在文革之初一方面给自己约法三章:不会客,不写信,不出门看人;另一方面又通过电话分别给一 些多年的朋友和民主人士如许广平、史良、刘清扬、罗叔章等人打招呼,告知这场运动避免不了,大家都要接受这场”考试”。与此同时,作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 周恩来深明”只可顺守,不可逆取”的道理。这句话是他在六十年代初托人传话,送给他在国共合作时代的老朋友、国民党副总统陈诚的箴言。当时蒋介石年事已 高,急于安排后事,把权力交给蒋经国,导致陈诚与二蒋的关系日益紧张。周获知这一情况后,传话给陈诚”只可顺守,不可逆取”这八个字,劝他不要与蒋氏父子 闹得太僵。
    实际上,这句话也是周恩来本人所信守的政治哲学。在天下大乱,沧海横流之际,周氏既不想在一旁袖子旁观,听任事态的发展而无所作为,也下想 正面与之硬顶,被来势汹涌的狂潮所吞没,而是像他后来多次所说过的那样,积极投身其中,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做”革命的弄潮儿”,站在潮头上,因势利导地迎 接它。
    正足怀着这样一种想法,周恩来在八届十一中全会后走马上任,在天下大乱之际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开始了其政治生涯中最后的十年。
 
 
第三章 天下大乱中的双重角色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后,毛泽东重返一线,直接掌握指导文革运动,按照既定方针,继续放手大干,以期造成天下大乱的局面。与此同时,他把设法 维持国家和社会日常生活运作的任务交给了周恩来,指定其主持中央政治局的工作,负责处理党、政、军的日常事务。这样,周氏上任伊始,就陷入这两者之间的矛 盾冲突之中,处境困窘,左支右绌,穷于应付。
执两用中的应乱之道
    自文革全面发动以后,周恩来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贯彻落实毛泽东发动文革,实现”天下大乱”的意图,另一方面又在设法维持 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日常运作。这是两个互相矛盾,很难协调的目标,然而周却使出浑身解数,试图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到某种平衡点,尽可能地将它们统一起来。
    毛泽东之所以在废黜了刘少奇的接班人地位后还不想收兵,是因为他深知眼前的胜利是不稳固的,刘只是暂时处于下风,并没有真正认错服输,随时 可能卷土重来。刘在全会上的检讨发言虽然在表面上承认了错误,表示”对这次的决定思想上早有准备,完全没有抵触情绪”,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他在小组会议 的发言中公开抱怨被毛和群众”夹在中间”,”上挤下压”。甚至借检讨之机发泄不满情绪,意在言外地影射说:”老虎屁股摸不得,结果就要被革掉,要让人家 革,让人家摸,摸个痛快”。况且,在毛泽东看来,刘少奇已经在党内经营多年,树大根深,影响远未肃清,从中央到地方各省、市都有他的人,目前各地的党政机 构对文革运动普遍存在的消极抵制就是证明。而且在一股群众中,刘少奇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就在八届十一全会期间,刘去北京建工学院看大字报的时候,围观的群 众中还有人喊”刘少奇万岁”的。因此必须趁势穷追猛打,彻底肃清刘在政治上的影响,摧毁他的权力基础。否则的话,刘随时有可能利用党内的不满情绪杀回马 枪,进行秋后算账,就像一九六二年七千人大会时那样。这是让毛深为忧虑的。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决心采取非常之举,全力支持红卫兵的大串连,利用青年学生作为突击力量,冲垮各地党政机关对运动的抗拒,把文化大革命 的烈火燃遍全国。八届十一中全会刚一结束,毛就刻意穿上军装,佩戴红卫兵袖章,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检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万红卫兵代表和革命师生。林彪在 大会讲话中特别代表毛支持红卫兵”敢闯、敢干、敢革命、敢造反”的精神,并宣称”最高司今是我们毛主席”。
    历来喜欢从群众运动中寻找灵感的毛泽东则从”八一八”接见时盛大狂热的场面中,受到了启发,那就是在人民群众中营造对他本人狂热的个人崇 拜,以此来作为对付刘少奇的利器。于是,毛随即提出要继续接见下去,要同全国几千万红卫兵直接见面,为此还找了一套说辞,称这是为了接受苏联的教训–在苏 联直接见过列宁的人太少,后来苏联变修,把列宁主义丢了,与此不无关系。根据毛泽东的这一想法,中央随后宣布进行全国大串连的红卫兵乘车、吃饭、住宿一律 不要钱,完全山国家来负担。在毛泽东的鼓动下,红卫兵运动迅猛异常地席卷全国,势不可当。”毛主席为我们撑腰,我们为毛主席争气”。年轻、单纯而又狂热、 冲动的中学红卫兵怀着革命造反、改天换地的强烈愿望,首先冲出校门,杀向社会,在”破四旧”(即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旗号下,打人,抄 家,剪长发,剁高跟,焚书画,砸商店,改街名,毁庙宇,横冲直闯,为所欲为。
    随后,北京大、中学校的部分红卫兵又奉中央文革之命,到全国各地去”煽革命之风,点造反之火”。每到一地,不问青红皂白,便大兴问罪之师, 炮轰一切,并以查收工作组”黑材料”的名义,冲击当地党政机关,揪斗领导干部,鼓动当地群众起来造反。这样,混乱的局面迅速由学校扩大到整个社会,严重地 打乱了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
    这种局面,自然让刚刚接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感到忧心忡忡。尽管他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举过手,赞成开展文革运动的决定,但眼前的这种 搞法还是和他自己对文革的理解和设想相去甚远,且不说已经严重地违背了多年来党所奉行的一贯政策,就是用八届十一中全会才通过的《十六条》来衡量,也大大 出了格,闹得已经不像话了。如果不设法采取措施加以制止的话,很快便会一发而不可收。不过,已经被交过底的周恩来知道这种”天下大乱”的局面,正是毛泽东 本人有意制造的,意在把文革这把火烧向全国。在这种情况下,在政治上”保持晚节”的心态令他不敢违抗毛的意志,只能跟着走。可是,他又不能完全坐视这种混 乱的局面蔓延下去不管,因为一旦局势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本人也无法向毛交代。这种困处”夹缝”中的境况,使周左右为难,欲言又止。不过,他毕竟是善 于在政治上走钢丝的老手,懂得如何见机而作,因势趋便而又不失分寸,落下把柄。
    在红卫兵破”四旧”这场狂潮中,许多民主党派人士首先遭难。他们大都是在当年中共打天下的过程中,与共产党风雨同舟的老朋友,如今却大祸临 头。有的被抄家,有的被揪斗,不少人家中珍藏多年的文物古籍被洗劫一空,甚至被付之一炬。这让多年来负责统战工作,一直同他们打交道的周恩来深感不安,一 直想出面制止这种状况。但是,不久前毛泽东对周恩来不能同这些人”过于接近”的敲打,言犹在耳,让他不敢贸然行事,不得不暂且忍耐,等待时机。恰好就在这 时,一直和毛私交很深的湖南名士章士钊写信向毛求救,详述被北京大学红卫兵抄家批斗的情况,恳请他能”在可能范围内稍梢转圜一下,当有解铃之望”。毛泽东 阅后在信上批示:”送总理酌处,应当予以保护。”有了毛泽东的尚方宝剑,周恩来马上趁机行事,除了立即对章氏采取了保护措施外,更进一步发挥了毛在批示中 的精神,开列了一份应予保护不受冲击的民主党派负责人名单,其中包括孙夫人宋庆龄、国民党军队起义将领傅作义、前国民党副总统李宗仁等十三人。不仅如此, 周在所开列的名单末尾又将保护的范围推而广之,提出对人大、政协、国务院等党和国家以及政府各部门的领导人也应进行保护。
    随后,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对列入名单的人采取了不同形式的保护措施:有的派人动员他们暂时离家躲避一下,有的被送到解放军三0一医院,有的干跪被送到外地疗养,还有的由公安警卫人员进驻家中,劝阻前来抄家的红卫兵。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对宋庆龄的保护。在红卫兵横扫一切的浪潮中,宋氏在上海的寓所也未能幸免,连续受到红卫兵的冲击,其中缘由是因为末庆龄得 罪了江青。起因是文革发动以后,毛泽东曾派江青专门探访宋,向她打招呼,解释开展文革运动的必要性。然而,宋对自命不凡的江青并不买账,反而直言批评红卫 兵不应伤害无辜。结果两人的会面不欢而散,宋对文革的态度令毛很不满意,江青更是耿耿于怀,宋由此大祸临头。在江青的策动下,宋庆龄因而成为红卫兵运动的 斗争目标,勒令她剪掉保持了几十年的盘在脑后的发髻,改成三八式齐耳短发。接着宋氏双亲在上海万国公墓的墓地被毁坏,石碑被推倒在地。深爱自己父母的宋氏 知道后,禁不住失声恸哭,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当即病倒下来。为了保护自己父母的坟墓不再遭受横祸,宋甚至强撐病躯修改了自己的遗嘱,向中央正式提出她死 后一定要与父母葬在一起的要求。
    宋庆龄的这种遭遇,令与她交往多年、彼此相知很深的周恩来心里很不好受。不过他对文革女老板江青有所顾忌,上海又是文革派的大本营,不便插 手。为了避免与江青正面冲突,周采取了”惹不起躲得起”的办法,劝说宋到北京来住,并指定负责他的警卫工作人员主管宋氏在北京的安全保卫工作。这期间,周 恩来还数次出面对红卫兵做说服工作,设法借助毛泽东的权威,劝阻红卫兵不要到宋氏的家里去贴大字报,说: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夫人。孙中山的功绩,毛主席在 《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就肯定了的,他的夫人自与我们合作以后,从来没有向蒋介石低过头。她相共产党的长期合作是始终如一的。我们应当尊重她。不能因为 她妹妹是蒋介石的妻子就要打倒她。
    后来,周恩来又下令上海市有关部门立即将宋氏墓地修复,并交待在竣工后拍照片寄给宋庆龄。此外,他还顶住江青的压力,借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 周年的机会进行补救,指示人民出版社重印《孙中山选集》,并为新编选的《宋庆龄选集》题写了书名,以便多少安抚一下精神上受到创伤的宋氏。
    针对红卫兵运动中普遍存在的乱打乱斗的问题,周恩来在八、九月间花了很大精力去做红卫兵的思想工作。同中央文革一味鼓动怂恿的态度有所不 同,周在肯定红卫兵运动大方向的前提下,重点放在宣传解释党的政策,力图减少其狂热性与破坏性,设法引导到可以控制的轨道上来。在那些日子里,他不分昼夜 地出席各种形式的座谈会、报告会,与红卫兵频繁接触,广为交谈,苦口婆心地进行劝说,要求他们要学习掌握党的政策,严格遵守纪律,团结大多数,要文斗,不 要武斗。
    鉴于红卫兵到处套用毛泽东”炮打司令部”的提法而炮轰一切的作法,周恩来在做红卫兵工作时,小心翼翼地回避了对手这一提法本身的表态,而是 强调说:不能把炮打司令部认为是毛主席号召打所有的党政机关,不能乱打一通,不能对一切司令部都炮击,不能把一切领导都打成黑帮。并不是所有党政领导都是 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如果那样看,把党中央放到哪里?这样看法,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不是落空了吗?并提醒说:”黑帮”、”黑线”,现在中央不讲这个话 了,这个说法不容易把界限定准。”黑帮”,到底这个”帮”有多大?越搞”帮”越大;”黑线”,这个线有多长?越摸”线”越长。这正是毛主席思想。
    这段期间,最让周恩来焦头烂额的,还是承担接待毛泽东八次检阅红卫兵的组织工作和应付红卫兵大串连所造成的全国铁路运输全面紧张的局面。在 此之前,虽说他已经对毛实行”天下大乱”的战略意图有所了解,但对运动如此大张旗鼓的搞法还是缺少足够的精神准备。在红卫兵大串连之初,周就担心此举会影 响国民经济的命脉–铁路交通运输,从而打乱整个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力主不要一哄而起,主张要分期分批地进行。但是,这个提议却受到了毛的批评。
    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下再说什么,而是把庞大的接待组织工作承担下来,作为他本人支持开展文革运动的一个实际行动。为了保证毛每次接见的顺 利进行,周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临时从各机关、学校、驻京部队抽调了大批干部,并紧急腾出大量校舍、办公室组成接待站。他本人则全力以赴,亲自调度粮 食、火车,筹划安排来京外地师生的衣、食、住、行、医。对毛泽东的安全保卫工作更是尽心竭虑,不敢有一点疏忽,反复推敲其中的每一个细节,确保万无一失。
    国庆节前夕,全国各地师生云集北京,等待毛泽东的接见,总数达到一百五十万人以上。由于来京的人数实在太多,北京市各接待单位虽然已经尽了 最大努力,甚至连许多党政机关的办公室和干部的家中都住了人,但还是应接不暇,仍然有三十万人安排不下。为此,周恩来不得不出面向毛反映目前已经大大超出 了北京的接待能力,再来就有困难了。对此,毛泽东毫不以为意,坚持开展全国大串连,表示现在才刚开始,他要接见两千万人,称他自己在中南海的住所也可以腾 出来让给外地红卫兵住。中央文革则借机指责周恩来所主持的接待工作,让”毛主席请来的客人露宿街头”。在这种情况下,周只好检讨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并带 头将他的住处腾出来接待红卫兵;另一方面,召开紧急动员会议,向各单位下达接待红卫兵的包干任务,并紧急动用部队搭建临时帐篷,这样幸总算应付过去。
    更让周恩来感到头疼的则是红卫兵大串连对全国铁路运输的冲击。当时铁路的客运量早已超过极限,客运列车无一不严重超载,已到人满为患的程 度。每节车厢、过道里都挤满了人,行李架上坐著人,椅子底下躺着人。甚至连厕所里也都站着人。人们上厕所必须从别人肩膀上踩过,上下车则需要从车窗爬进爬 出。在这种情况下,只好抽调货运列车暂时用来载人。但这样一来,又造成各地货运物资的大量积压。由于物资运不出去,很多工厂只好停工待料。再加上部分铁路 工人已经起来造反,脱产”闹革命”,更加剧了整个铁路运输秩序的混乱。
    然而,由于毛泽东执意实行”天下大乱”的方针,根本不在乎对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周恩来虽然心急如焚,却无法对问题作根本的解决,只好被动 应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他每天深夜都要把铁道部长吕正操找来,了解铁路运输的情况,甚至亲自担任铁路总调度,直接指挥疏导交通堵塞最为严重的路段,以 解燃眉之急。他还批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铁路企业单位分期分批开展文革运动和整顿车站、列车秩序的通知,并征得毛的同意,号召进行徒步串连。
    但是,这些努力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最后还是因为进入隆冬时节,天寒地冻,毛泽东的注意力也转到其他方面,这场全国大串连寸逐渐停止下来。不过,铁路运输的混乱局面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缓解,相反却由于各地两派之间愈演愈烈的派斗而变得更加严重。
    自文革全面发动以来,周恩来作为中央日常工作的主持者,一直处在文革运动实际执行者的地位,总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贯彻 落实毛泽东发动文革,实现”天下大乱”的意图,另一方面又在设法维持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日常运作。本来这是两个互相矛盾,很难协调的目标,擅长在政治上走钢 丝的周氏却使出浑身解数,试图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到某种平衡点,尽可能地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统一起来。
    不过平心而论,周恩来在扮演前者时,总是显得被动迟疑,有些做作,好像是在”做戏”;而在扮演后者时则表现得积极主动的多,是一种”本色” 的表演。换句话说,周虽然决心在政治上紧跟毛泽东,竭力勉励自己以一种热情投身到文革战斗中去,但还是无法斩断尘缘,不食人间烟火,内心更关注的还是大乱 之中的国计民生问题,这种情况随着文革运动的深入开展,上述两者矛盾的进一步加剧而表现得愈加明显。
    这年九月间,因红卫兵大串连而造成的混乱局面,已经开始波及到工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当时正值秋收大忙季节,但是出于运动的冲击,不少县和 公社一级党政机关陷于瘫痪,大片成熟的庄稼亟待收割,却无人过问。作为国家的总理、七亿人的大管家,周恩来深知问题的严重性,三年困难时期因国库缺粮而大 批饿死人的惨剧殷鉴不远,如果对眼前这种局面听任不管的话,到头来老百姓势必再度遭殃,他本人也难辞其咎,在毛泽东那里无法交待。
    当然,周恩来很清楚目前运动正处于发动阶段,毛泽东真正关心的是如何排除阻力,把文革运动深入搞下去的问题。因此,如果这时出来对运动设 限,强调抓生产,势必会惹毛不快。况且,就在八届十一中全会结束后,林彪在以接班人的身份布置工作时,特别强调说:这一次一定要大搞,要以主席为轴心,不 能再有两个方针,两个司令部。并意有所指地说: “我们有许多同志,容易埋头于粮、油,还有钢铁、煤炭的指标,而忽视政治思想。”
    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决定尽量向毛泽东反映这方面的问题,力争取得毛的支持,因为他相信不管怎么说,毛还是懂得天下吃饭的问题最大的道理。 他继续采取了见机而作的做法。九月三日,黑龙江省双城县的一个干部向中央反映该县的县委书记、县长被批斗,生产陷于瘫痪的问题。周立即把这一简报批送给 毛,因事不宜迟,又责成人民日报社立即起草一篇《抓革命,促生产》的社论先行发出。随后,他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碰头会,专门讨论这一问题。会议决定起草一 个中央关于农村开展文化大革命的文件,做出明确规定,解决这一问题。同时,鉴于不少工矿企业的工人已经起来”造反” ,导致生产指标大幅度下降,周恩来决定趁势起草一个中央关于工矿企业如何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一并送毛泽东审阅。九月八日,他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碰头 会,修改通过了中央关于农村和工矿企业开展文化大革命的规定草案,其中规定县以下农村的文革运动,仍按”四清”的部署结合进行,红卫兵不准到县以下各机关 和社、队去串连。秋收大忙时,应集中力量搞好秋收秋种秋耕,运动可以暂时停下来。对工矿企业则强调:应当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迅速组成两个班子:一个班子 抓革命,一个班子抓生产、抓业务。职工应坚守工作岗位,文化大革命运动可放在业余时间去搞。并重申了红卫兵下要进入工矿企业、科学研究设计单位去串连,等 等。
    文件搞出来后,行事谨慎的周恩来知道兹事体大,除了必须征得毛泽东的同意外,还需听取各方意见。于是,他先让陶铸以个人的名义向华东局传达 了这两个通知的基本内容,投石问路。果然,对此出现了两种尖锐对立的意见。广大干部、工人、农民普遍认为这是中央说了他们想说的话,为他们撑了腰,以后可 以安心搞生产了。而青年学生们则大都不理解,甚至有的认为这是个”大阴谋”,有的人还发火急电报给江青,称”这个所谓文件是完全违背毛泽东思想的,是和十 六条不相符的”。
    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为了避免生出事端,马上采取主动行动,写信给毛泽东,表示: “我认为有关农业和工矿企业文化大革命问题,需要在政治局讨论一次,议定政策,然后才好批发关于这两方面的通知。”这时正在考虑如何突破运动阻力的毛自然 对这两个束缚群众手脚的规定感到有些不快,不过他也知道如果不加以解决的话,后果严重,在踌躇了几天之后,只好表态:”可印发,不要讨论了”
    有了毛泽东的尚方宝剑后,周恩来终于松了口气,可以名正言顺地抓工农业生产了。就在中央关于农村、工矿企业开展文革运动的两个规定下发后的 第二天,他借着毛第三次接见红卫兵的机会,在大会上着重讲了”抓革命,促生产”的问题,强调搞好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要求广大干部和群众坚守生产岗位, 说:”我们一定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一手抓革命,一手抓生产,保证文化大革命和工农业生产双胜利”。最后,他还带领全场高呼口号:”抓革命,促生产,迎接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接着,周恩来又一鼓作气,搞出来一个财贸战线上的政策规定,以供下面遵照执行。但是,经过中央政治局常委碰头会讨论通过后,却被 中央文革扣压下来。他不甘心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无疾而终,为此专门写信给文革小组的女老板江青,催促他们抓紧核阅,尽快发下去,说:”文化革命中有关经济政 策方面,农业和工业、科研两个通知发出后,对生产很有利,财贸和手工业一个通知修改稿,已送文革小组几天,务请陈伯达同志抓一下,以便议好后再提请中央政 治局讨论。”
    江青早就对周恩来这样到处制定条条框框,充当”灭火队长”的作法很不满意,只是因为他行事谨慎老练,处处注意取得毛泽东的支持而暂时无可奈 何罢了。这次,她故意采取拖延战术,以忙于其他事情为借口压着不办。后来经过周的一再催促,最后总算勉强松口,改由中央批转了这个规定草案。尽管如此,周 氏上述设法维持工农业生产所做的努力,在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很快便被毛泽东发动文革新的部署给冲掉了。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