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战争的結束,胜利的代价 38.6 中国抗日的光荣不能遭到抹杀
更不幸的是,中国英勇抗日的历史,竟然因为国内外的各种政治因素,而遭到遗忘与扭曲的命运,中国人也无法了解自己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有的光荣与不幸命运的历史,这些都是源于第二次中日战争历史失忆所留下的后遗症。
日本在战败之后,立刻就遭到美国的优待而展开重建,日本人就充分地了解,盟国是万分不愿面对中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所提供之重大贡献的事实,否则盟国就无法解释,为何要出卖中国这个盟友之利益的严重疑问。
英、美盟国的自我欺骗的逻辑是,既然中国在整个的战争中,贡献极其的「微不足道」,出卖中国的国土与利益给苏联,以图提早结束战争便是个「不得已」的作法;所以日本也顺带假装认为,战争对中国的伤害「其实有限」[6],日本就更不肯向中国服输,也更难承认其历史的错误了。
根据历史的事实是,中国抗日长达十四年之久,造成日军深陷在中国的战略陷阱中,而无法自拔,以中国为基地的空军,更是切断日本作战资源生命线的关键所在,比美国空军对日本进行直接的战略轰炸,对于破坏日本的总体战力效果更大,这样日军只能以一半的兵力去发动太平洋战争,以及攻占南亚,当然无法完成攻陷印度到达中东,与德国会师的战略目标,日本的作战资源供应线,更是受到来自中国基地空军的重创,而使日本的总体战力,无法全力的运转。
我们承认,由于中国始终无法得到美国大量的军援,造成华军无法在亚洲大陆的作战中,扮演一个积极反攻者的角色。(但假如英国与苏联没有得到比中国多几十倍与及时的援助,他们能在反攻法西斯的作战中,扮演个有份量的角色吗?)
但是这绝非是中国方面的错误,或是中国的军队不能作战,而是盟国在策略上故意的刁难与有预谋的牺牲中国。中国在几乎山穷水尽之时,仍然坚持将抗日战争打下去(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一个盟国有过这种坚毅的记录),她成为牵制与切断日军作战力量的主力基地,这些重要的贡献,都是中国军民忍受无比重大之牺牲所提供的。
中国这种义无反顾、把自己老本都跟强敌拼掉的结果,正是使得她虚弱到没有力量再抗拒来自盟国新一轮侵略阴谋的地步。
日本就是在中国战区上的战略一败再败,导至国力的耗竭,以及战力无法负担战略的需要,它最后才会走上全面溃败的道路。对中国战略上的失败,才是日本整体作战失败的根本原因,至于战场上的一些胜负,只是过程与外表的现象而已。
日本严重的民族集体自卑心理,使日本人倾向不能也不敢承认,他们无法打败比他们落后的中国;日本不能也不敢承认,他们在与中国的作战中,战略上犯下了重大的错误而全盘尽输,日本也不能也不敢承认,他们在中国表现出比禽兽还不如的滔天战争罪行。中国人也必须了解的,是盟国也「不太」希望日本这样做,国际强权担心的是,这样一来,盟国先利用中国,再阴谋出卖了中国的历史真相,也会跟着曝光。
到现在,日本政府还肤浅的认为,他们并没有在中国战区的作战上,输给中国,所以日本当然不肯心服口服的接受中国是战胜国的事实[7]。假如日军不是在中国战场上的战略失败,日本根本不至于发动太平洋战争(裕仁在对美国的宣战诏书里,全都在「怪罪」美国为袒护中国,而威胁要中止卖战争资源给日本),假如日军的绝对国防圈不是在中国战场上遭到严厉的破解,日军不会把最后的力量,投入中国进行一号作战,而在让日军在太平洋与东北的关东军战线遭到惨败。足见日本只是一个崇拜力量的民族,缺乏足够的历史深度与广度,而无法反省到决定历史成败的基本原因。
检讨整个战争的历史,日本就是在中国战区上的战略一败再败,导至国力的耗竭,以及战力无法负担战略的需要,它最后才会走上全面溃败的道路。对中国战略上的失败,才是日本整体作战失败的根本原因,至于战场上的一些胜负,只是过程与外表的现象而已。而日本政府不敢承认这个事关历史胜败根本的事实,竟然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设在战场的表现,而不是战略与政略的基本层面,日本这种肤浅的历史观察与见解,显示它根本没有足够的远见与能力,洞察历史变化的根本关键,如何能对二十一世纪的风云变化,做出正确的策略判断?
日本人不肯承认整个侵华战争的错误与失败,正可能是造成下一世纪,中日矛盾与冲突危机的新起点。
世界和中国自己,难道能够这样的扭曲与淡化中国全体军民曾经在这场人类最为巨大与重大战争中,所做的贡献与牺牲吗?
无论国际现实的利益如何结合与发展,担心中国复兴与强大的错误心理,仍然潜伏在国际社会之中,拒绝承认中国的牺牲与贡献,仍是世界历史正义的盲点。有了这个盲点,围堵中国的意识也就更为方便的滋生与运作。围堵中国、分化与弱化中国的政策,不是国际强权今天才有的战略斗争,而是远在二次世界大战之时,就已运作成形,现在如此,未来也不会减缓。
虽然我们必须承认:在中国,成王败寇的历史定律,可以支配事实与现状,但是历史事实仍然就是历史事实,它的真相当然不能永远的被隐藏下去。何况这个历史的真相,就是所有中国人的血泪牺牲记录,更是中国人历史的光荣与贡献。政治立场绝对不能成为扭曲抗日战争历史真相的理由,要想日本人以史为鉴,中国人也得先放下政治立场,坦荡荡的面对历史真相。
第三十八章、战争的結束,胜利的代价 38.7 历史的鉴戒是人类共同的资产
在中国的领土上,经过历朝历代,曾为了防卫国土而建造了长城的伟大建筑,这是人类历史上所罕见之浩大的国防工程,充分显示出中国的防御重于侵略之民族性。中国的长城直到如今还是令所有参观的人,都感到肃然起敬。但是,事实上,历史的长城,并没有办法保障中国不受敌人的侵略,而中国的军民,曾经在抗日战争之中,以中国人的生命,筑起一条又一条的御敌防线,成为不屈不挠的血肉长城,这个让中国境内每寸山河,都被血泪浸泡的历史事实,以及中国人绝对不肯屈服的抵抗意志,就是中国人永远不能被敌人消灭的关键所在,这些在中国境内无数的血肉长城历史,应该永远活在历史的记忆之中,也活在所有的中国人心中。
虽然抗日的历史事实,还有太多可以叙述的地方,但是本书在此不得不告一个段落。作者衷心的希望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知道,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重大牺牲与付出,是造成世界正义能够战胜法西斯侵略者的主要原因,这是中国人所有血泪结成的不朽荣耀,只要中国人能记得,国际强权就没有办法抹杀与淡化。
最后,本书引用蒋介石代表所有中国人,在「最后关头」演说的内容,做为作者对于抗日战争历史鉴戒的总结。
「苟吾人自暴自弃,而不能自立自强,则今日之友皆成为明日之敌。反之,吾人果能自立自强,则今日之敌未始不可成为明日之友。吾人丁此国难之际,惟有努力自助与自求而已。」
记住!无论是中国的敌人还是盟友,都曾经参与过侵略与出卖中国的历史,中国唯有自立自强与团结复兴,建立一个富强文明的国家,各国才会尊重中国的权利与地位,全世界也才能共享和平与繁荣。
「和平未到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但是一旦最后关头来临,中国将会绝对牺牲到底,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的决心。纵使战到一枪一兵,中国也绝不停止抗战」。
中国人在二次世界大战,为捍卫人性尊严与自由所作的重大贡献事迹,毫无疑问的是人类历史中,永远不朽的光荣记录。
中国人爱好和平,不轻言战争,但是中国也绝不能接受被侵略与被出卖的欺凌,假如国际强权还是抱着反华的政策,企图妨害中国的生存发展,甚至干涉中国的领土与主权完整,而逼中国人决心对抗,那么中国无论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都会坚持奋战到底,最后胜利绝对会在中国的这一边!
只有大家齐心努力,建设一个富强文明的中国,世界才能有繁荣与和平的前景,也才能告慰那些曾在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民,所付出的一切牺牲、奋斗。中国人在二次世界大战,为捍卫人性尊严与自由所作的重大贡献事迹,毫无疑问的是人类历史中,永远不朽的光荣记录。
参考资料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王辅「日军侵华战争」,蒋纬国「抗日御侮」,冯子超「中国抗战史」。
附注:
[1].这就是日本的历史心结所在,明明是无条件投降,却不敢明讲投降,硬说是终战,因为日本人的民族自卑感极重,无法承担投降的事实。不过日本这一套自欺欺人的功夫却没有完全白费,五十年后中华民国「在台湾」的台独支持者也拥抱「终战」的说法。
[2].这样还有谁能理直气壮的认为蒋介石不肯抗日?注意蒋介石没有把自己发迹的黄埔建军,当成军人节。
[3].同样的国民政府订九月九日,中国战区日军的投降记念日,为陆军节,可见蒋介石多么以能战败日本,为中国军人值得自豪的历史。
[4].历史上事实显示是,宁可做美国的敌人,比做美国的朋友要好许多,当然更不能做俄国人的兄弟。
[5].当时在日本准备玉碎效忠日皇的台湾皇民,也有不少人争着向中国驻日大使馆,申请改变身份为中华民国公民,因为这样可以领到最好的生活配给,而可以转卖给日本人图利。当时在日本玉碎不成的皇民岩里政男,也就是以同样的方法,申请成为中华民国的公民(他也就是日后的李登辉),这样岩里登辉拿着战胜国中华民国公民的身份证,曾在日本相当风光过一阵。
[6].史迪威、谢伟志、及戴维斯等人对中国抗日的一向宣称是:『中国抗日战争大概只有延安的八路军打了「百团大战」和平型关的伏击战,剩下的就仅止于游击战(「打了就跑」)的规模。蒋介石的重庆部队根本没有、也不敢碰精锐的日军,只晓得躲起来监视延安的部队,并囤积美援的物资与装备,好用来对付自己人而已』。假如这是真况的话,中国那里有什么抗日可言?既然中国根本没有力战日军,那能有多少伤害?可怕的是,今天仍有上亿的中国人相信这就是对日抗战的历史。(幸好这种恶意的谎言错的太离谱了,只要摊开二十二次会战的记录(双方兵力达十万以上,而共军没有在其中任何一次担当重要角色),就足以证明史迪威这伙人对中、日战况的描述绝非无心之遗漏,而是另有目的,存心诬蔑中国抗日的历史事实。百团大战和林彪师在平型关的伏击战里,日军总共损失不到三千人,这还不够淞沪会战日军死亡人数的零头。)
[7].在裕仁最后的回忆录中,一直强调美军的强力打击,以及原子弹的轰炸,造成日本面临全面崩溃的危机,才迫使他不得不做出投降的「圣断」,裕仁完全不提日军在中国战区,战略全面失败的根本问题。
后记 看试手、补天裂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写历史的书,正如从来没有规划过自己会在异国寓居。但是一切都成为事实,五十万字的抗日战争史,就这样的完成了。同样自己竟然也离开中国多年了,但是想的、念的居然全都还是中国。
历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越是研究,越是觉得穷无边际,初步的结论是,“历史并没有真的过去,未来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因为历史不只是发生在过去的事实,也是造成今日现状的过去,更是影响未来发展的过去,所以历史同时拥有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三重特性。研究历史不但是追溯过去,也能了解现在,更能规划未来。历史事件的本身,不会完全的重演,但是历史会有其运作的轨迹。不能记取历史教训,就很难避免历史的悲剧。写作这本中国史中,鲜血浓度最高、真相曲解度最大的抗日历史,的确是有着太多感想与发现,自己既是一个历史资料的搜集者,也是一个历史谜团的发问者,又是一个历史真相的解答者。最后,自己从追寻中,更加认识了中国的历史与中国的命运。
抗日战争可以说是中国振衰起蔽的大历史转折点,从这场存亡继绝的历史空前危机中,中国通过考验,因而走上了历史的转机。虽然中国付出了几乎是前所未闻的惊人之代价,但是终于在民族主义的支持下抗战到底,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半世纪了,但是这个历史记录所隐藏的错误,仍然没有得到应有之纠正。特别是日本的战争责任与战后的赔偿等问题,目前不但还停留在原地打转,日政府重建军力态势的发展,更已经昭然若揭的正进行之中。而遗憾的是,中国的抗战真相与作战贡献,也仍然没有得到历史应有的尊重。假如历史不能将公道与真相还给中国,二次世界大战的记录就永远留着一个无可弥补的缺憾,直接影响到人类对于历史教训的认知。
身兼作者与出版者,其中的过程可以说是一言难尽,作者唯一的希望是,本书能够问世,对中日战争历史真相与有个交待。当然也把自己家的兄弟,全都卷进复杂的流程之中。而令人感动的是一些读者已透过网路,给我们的鼓励。作者只有期待更多的回馈与反应。
本书只是对于发掘抗日战争历史真相的一个尝试而已,并非历史的结讨,因此期待更多读者与对抗日战史有研究之有心人的投入。希望能够透过网路的沟通(www.npla.org/glory),继续与读者共同探讨历史与关心中国。这将是一个开放的网站,会容纳所有抗日历史与中国面对挑战的主题。
假如作者预料的没错,中国很快就会遭到一次新的历史考验,而且绝对又会与日本有关。因为国际强权不会坐视中国迈向复兴与强大,而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不公的历史遗毒所隐藏的危机,也会再度出现在未来的历史之中。中国人必须要从历史教训中,看出历史挑战的轨迹,中国才能顺利通过风雨,迎接考验。
只要我们今天对于历史已有掌握,就不必担心历史在明天对我们的挑战。
参考资料
本书各章主要的参考资料分列如下: 第一章
易显石等联合著作的《九一八事变史》,司马桑敦的《张学良评传》,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王辅的《日军侵华战争》,蒋永敬的《抗战史论》,都有深入的记录、考证与分析。
第二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Meirion&SusieHarries之《日本皇军兴亡史》。
第三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司马桑敦的《张学良评传》,易显石等合着之《九一八事变史》。
第四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司马桑敦的《张学良评传》,易显石等合着之《九一八事变史》。
第五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易显石等联合著作的《九一八事变史》,司马桑敦的《张学良评传》,蒋永敬的《抗战史论》。
第六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易显石等联合著作的《九一八事变史》,司马桑敦的《张学良评传》,蒋永敬的《抗战史论》。及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
第七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易显石等联合著作的《九一八事变史》,及王辅的《日军侵华战争》。
第八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易显石等联合著作的《九一八事变史》,司马桑敦的《张学良评传》,及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
第十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司马桑敦的《张学良评传》,刘凤翰的《抗日战史论集》,王辅的《日军侵华战争》,及王禹廷的《细说西安事变》。
第十二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及黄仁宇的《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第十三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蒋永敬的《抗战史论》,及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
第十四章
有关中国当时的改革进展,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有非常的详细的资料,张玉法的《中国近代史》及黄仁宇的《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有极佳的整理归纳。
在军事上的准备,刘凤翰的《抗日史论集》有最为详细的资料。在整体社会与文化上的问题,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有很深入的分析。
第十五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有关中国内部分裂的状况,可参考郭廷以的《中国近代史纲》,及张玉法的《中国现代史》。
第十六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及蒋永敬的《抗战史论》。
第十七章
有关西安事变最为详尽的资料,应推王禹廷的《细说西安事变》,以及司马桑敦的《张学良评传》,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也有很好的评述。蒋永敬的《抗战史论》提供了许多基本的历史资料。
第十九章
蒋纬国编《抗日御侮》,刘凤翰的《抗日战史论集》,对七七事变有很精密的考证,蒋永敬的《抗战史论》对于当时华北军政局势,有很生动的内幕报导,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记录非常祥实,以及王辅的《日军侵华战争》对于日军的部署,有很好的资料。
第二十章
刘凤翰的《抗日战史论集》与王辅的《日军侵华战争》,有更为详细的兵力资料与分析。
第二十一章
刘凤翰的《抗日战史论集》,对于平型关的作战,有非常精密的考证论述,蒋纬国编的《抗日御侮》有国军详细的作战资料,王辅的《日军侵华战争》,有分析日军的作战资料。也可参考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与黎东方的《细说抗战》。
第二十二章
蒋纬国编《抗日御侮》,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黎东方的《细说抗战》,王辅的《日军侵华史》,王辅的《日军侵华战争》,黄仁宇的《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及刘凤翰的《抗日战史论集》。
第二十三章
孙宅巍的《南京保卫战》与《1937南京悲歌》,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王辅的《日军侵华战争》,张纯如的《被遗忘的浩劫》,李恩涵的《日本军战争暴行之研究》,以及唐德刚之《李宗仁回忆录》。
第二十四章
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蒋纬国编《抗日御侮》,黎东方的《细说抗战》,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唐德刚《李宗仁回忆录》,及王辅的《日军侵华战争》。
第二十五章
蒋纬国编《抗日御侮》,张洪涛《血祭大江》,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王辅《日军侵华战争》,及刘凤翰《抗日战史论集》。
第二十六章
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及冯子超《中国抗战史》。
第二十七章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蒋永敬《抗战史论》,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及王建郎《抗战初期的远东国际关系》。
第二十八章
蒋纬国编《抗日御侮》,王辅《日军侵华战争》,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及黎东方之《细说抗战》。
第二十九章
刘凤翰《抗日战史论集》,对于共军抗日的一些重大事件个案,有非常深入的记录与分析。王辅《日军侵华战争》,则从共军的观点与资料,来记录共军抗日以及与国军的各种冲突。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对于国共在抗日战争前后的冲突与发展,有更广角度的看法。
第三十章
梁敬淳《史迪威事件》,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黎东方《细说抗战》有一些特别的资料;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F.F.Liu《Stilwell'sMissiontoChina》蒋纬国编《抗日御侮》,及王辅《日军侵华战争》。
第三十一章
梁敬淳《史迪威事件》有很好的论述,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更有最新的资料与分析,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陈纳德《陈纳德将军与中国》都有大量的资料,报道这个事件的真相。当然魏德迈的《魏德迈报告!》,更是重要的一手资料。
第三十二章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蒋纬国编《抗日御侮》,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王辅《日军侵华战争》,及陈纳德《陈纳德将军与中国》。
第三十三章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梁敬淳《开罗会议》,对于开罗会议的前因后果,都有很好的深入论述。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对于中美在开罗会议前后的关系变化,有非常珍贵与最新公开的资料。魏德迈的《WedemeyerReports!》对英国惯以狡猾的手腕牺牲别人来成全自己,有详细的描述。
第三十四章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王辅《日军侵华战争》,陈纳德《陈纳德将军与中国》,及黎东方《细说抗战》。
第三十五章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蒋纬国《抗日御侮》,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王辅《日军侵华战争》,及黎东方《细说抗战》。
第三十七章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蒋永敬《抗战史论》,王辅《日军侵华战争》,魏德迈的《WedemeyerReports!》。
第三十八章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王辅《日军侵华战争》,蒋纬国《抗日御侮》,冯子超《中国抗战史》。
作者对抗日战争参考书目的简评与介绍
如果要想对第二次中日战争史有一个完整祥实的了解,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内容丰富,而且大量引述当时的文件,以及各种相关历史著作的论述,史料非常的丰富与生动,是值得一读的抗日历史佳作。缺点是战争部分的分析比较薄弱,而且没有提到中共方面的活动。另外此书已经绝版,只能在图书馆中借到。
假如要想简单扼要地知道第二次中日战争史,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张玉法的《中国现代史》,对于这段历史,都有很精要与重点的论述,同时对于资料考据都非常的深入彻底。
要想以大历史的各方面角度来研究第二次中日战争,个人推荐黄仁宇的《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这本书虽然是以史料佐证来评析蒋介石的日记,但是对于抗日战争的大历史环境以及前因后果,都有独到的见解;对于中国与美国之间的问题,更是有最新的资料,观点深刻广泛,是一本很有创意的历史佳着。
有关抗战前期的中国内部问题,蒋永敬《抗战史论》,因为引用当时重要关键人物一手的日记资料,所以很有内幕性与参考性的论述,可惜大部分资料,也只限于抗战前期的历史,但是却非常生动地刻画大历史的变动内幕,是一本很有分量的著作。
若是要以深入及专业研究的角度了解抗日战争,应参考由蒋纬国主编的《抗日御侮》。这是由三军大学资深教官,引用中日两国作战资料,由作战角度编写的书,一共十册。而刘凤翰的《抗日战史论集》,在资料收集与考据上,是专业的学术著作,可惜的是,主要内容只有论及武汉会战以前的资料,但是在有关中共参与抗日的重大作战史料上,这部书的考证非常的专业,是学术性的论文。另外,中国大陆的王辅先生所着之《日军侵华战争》,同样收集极其丰富的作战史料,做到专业资料的考据,特别是有关日军方面的细部资料,非常值得参考。在有关共军抗日以及与国军冲突的报道,也有从中共方面的观点与记录。
梁敬淳的《史迪威事件》、《开罗会议》,对于抗日战争,中美之间的合作与争执,都有非常重要的论述,更有非常珍贵内幕的资料考证,是解读这段历史曲折变化内幕的重要历史著作。
《WedemeyerReports!》(英文原著,未见有中译本)对于二次世界大战之中,中国战区各种的状况与问题,都有一手资料的记录、分析与详述。魏德迈以受知于马歇尔而得到擢升,但最终因为中国战区的战略利益问题,而与马歇尔渐行渐远,主要原因就是魏德迈看到,国际强权基于政治谋略,扭曲中国抗日事实的严重问题,并将会给美国以及全世界带来极大的危机。也由于他对于这个观点的坚持,使得魏德迈的前途遭到马歇尔与杜鲁门联手冷冻的命运。无论如何,魏德迈以亲身祥实的资料,为盟国当时在中国战区的错误政策,作出历史的见证。当然魏德迈并未放弃对蒋介石与国民政府一些错误地揭露与批判。这本书非常具有历史的价值。
由陈香梅翻译,陈纳德着的《陈纳德将军与中国》,是从美国军人亲身参与中国抗日的观点,论述抗战期间的中国战区内外情势,以及揭露马歇尔、史迪威对于中国战区的可怕策略,有关中国战区的空军战史奇迹,更是陈纳德功绩所在。
王禹廷《细说西安事变》,是一本讨论西安事变资料最为充实与完整的书籍。易显石等合着之《九一八事变史》,对于九一八事变有着很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书极多,最有学术性的著作是李恩涵的《日本军暴行之研究》,最新的是张纯如的《被遗忘的浩劫》,而孙宅巍的《南京保卫战》,更将范围扩大到整个南京作战历史的层面,资料考证非常的精确。是作战个案研究的典范著作。
《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作者郑浪平接受访问记
问:为什么会想到写作第二次中日战争史? 答:为了想为中国的命运寻找一个历史上的答案,因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是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主要部分,它结束了西方殖民地时代的四百年历史,它开启了全球的冷战时代序幕,中华民族面临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之战,结果中国战胜了强敌,中国从被列强宰割与欺凌的「次殖民地」地位,一举成为联合国的四强,但是随即就因为国共战争的扩大,而造成中国的封闭与分裂。不过,由于各种政治上的问题,使得世界与中国人民,都对于这场历史关键的大决战,存有太多历史的疑问,造成现代的中国人面临严重的历史失忆症。
这种整个民族的历史失忆症,不是中国人完全忘了抗日的历史,而是中国人在太多的政治压力下,面对历史的禁忌与残缺,中国人只能记得一些片断与变造的历史,这些偏差不全的史料,进而扭曲了中国人的心理正常状态,让中国人失去自信与共识。假如中国人不能从这个历史的关键时代出发,去了解其中历史的真相与鉴戒,那么中国还是会陷在没有方向的挣扎之中,背负着太多沉重的历史包袱。
假如中国人自己不能面对重大历史的真相,肯定中国人在历史上的光荣,那么无论中国将来如何的发展富有,仍然很难得到国际社会的尊敬,我相信日本人与国际强权,一直漠视中国的基本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人失去自己的民族历史与自信,半世纪以来,中国仍然无法肯定自己的过去。
问:也就是说抗日战争史,是中国人最为重要的历史资产?
答:是的!因为这场历史上空前模式的战争,将整个中华民族全面的投入历史总结的考验之中,其中有着太多无法估算的历史经验与鉴戒,它让中国人再次的团结与自我认同,使得中国走出落后历史的封闭歧途,更让中国人知道,这个民族的富强与团结,事关人类历史的稳定与和平。
进一步而言,中日战争史应是人类共同的历史资产,因为其中记录了,不同国家的民族特性,英雄的远略,枭雄的手腕,人性的光辉,兽性的可怖,验证了正义对抗暴政必胜的历史法则等等。人类既然无法离开历史,所有古代的一些特别文物遗迹都能算是人类共同的资产,那么一部由最多中国人的血泪所记录的现代历史,更是人类历史最高贵的共同资产了。
问:为什么这本书的书名要叫做「不朽的光荣」?
答:因为这是作者对于第二次中日战争历史的一个结论,在全世界人类面对法西斯的暴政威胁之下,中国人最早挺身而战,中国人的作战最久,中国人的牺牲最大,中国人获得的援助最少,中国人的贡献最多。没有中国抗战到底的英勇表现,人类能否顺利的击败法西斯暴政,真的还是一个疑问。
这就是中国会从被帝国主义欺凌的弱国,一变而能成为联合国的四强的根本原因所在。绝对不是因为中国人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太无助与太可怜的遭遇,而让列强同情中国的受难,因此给中国这样崇高的国际地位,而是国际社会知道,中国对于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太为重要了,「没有中国的奋战,就没有反法西斯的胜利」。
因此,中国人这种伟大的历史表现,应该是在人类历史中,永远值得记录的光荣,淡化与扭曲这个历史,是中国民族历史认同的一个失忆危机源头所在。
问:那么中国人在抗战的历史角色,应是战士而非人质?
答:对的!因为目前在全球华人的社会中,对于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太过于强调南京大屠杀,或是慰安妇事件,而把中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真正扮演的角色给偏离了焦点。在二次世界大战之中,中国人不是孤苦无助,纯粹受欺的人质,而是造成历史正义胜利的光荣战士。
问:这本书的历史视野,已经超出单纯的中日战争?
答:是的!因为个人认为,中日战争只是全球列强历史决战的一个环节而已,在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并非只是受到日本的侵略,就连所谓的盟国,一方面依靠中国为它们挡住日本的军力,一方面还在不断的设法出卖中国。中国所面对的,是整个历史危机的命运之争。
根据历史的事实是,围堵中国与弱化中国,并非后冷战时代的列强策略,早在二次世界大战之时,就是国际强权对付中国的基本策略,过去如此,很遗憾的是,如今照样,基本原因是,世界无法想象与接受一个富强中国的兴起。
问:你对日本人至今不愿为侵略中国道歉与赔偿,有何看法?
答:假如了解一点日本的历史,这是一点都不足为奇的现象。因为国际强权基本上,就不愿日本认清历史的鉴戒,以方便继续操纵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与牵制,日本是一个缺乏是非观念,但是肯定胜利与崇拜强者的民族,对于中国有着历史性长期与强烈的民族自卑感,同时日本也缺乏这种大历史深度的反省能力。所以,中国自己都还没认清历史真相,中国自己还没有达到富强之时,日本人就不会有真正的反省与认错了。
因此,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单是对日本人抗议是无用的,只有中国人自己先能够知道历史的真相,同时记取历史的鉴戒,设法建设一个富强文明的国家,让日本重新尊重中国的强大,这样日本才会去面对历史,否则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将是一个无解的危机。
问:在书中,你也对苏俄与英国的立场与角色,做了很重要的分析与批判?
答:根据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事实,假如不能说出盟国所扮演的角色,就不能解释中日战争的历史所有的重大疑点。因为中日战争绝非是单纯的中日之间历史仇恨,或是利益冲突而引爆的,而是日本企图与苏联英美等国际强权战略与历史的决战所导至的。
问:由于国共战争的政治立场对立,华人对于由哪个政党领导抗日,一直有不同的资料与看法?
答:这是造成所有中国人无法面对抗日战争历史真相的根本原因之一,在华人社会之中,政治考量仍然影响到历史的记录。不过,近年来中国大陆方面的确已经有了很大的开放,对抗日历史的真相也有不少的报导,我也引用不少这方面的著作。
根据历史事实是,抗日战争的主要决策与执行,都是国民党政府所负责的,但是国共战争的最后结果,却是共产党获胜,在中国「成王败寇」的历史逻辑支配下,中共当然不愿意将抗战主要功劳归给国民党。这样历史真相就很难不受政治的影响。但是若没有历史真相的基础,如何能够建立民族的认同,与记得历史的。
其实,历史事实就是历史事实,任何的隐瞒与曲解,都会导至真相的失忆,最后会造成人民对于当权者合理性彻底的怀疑。
问:所以这本书虽然是一个历史真相的探索,但还是触碰到政治的禁忌?
答: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历史真相就是这样,我无权去回避事实。当然,说出历史真相,绝对没有意思去丑化某个政党或是一些政治人物,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历史也已经铸成了,但是鉴戒必须借着真相而保留,当今的政治人物实在不必去对号入座的背起历史的包袱。大家都应在中国的历史之前,面对真相,记取教训。读者更不必受到政治立场的左右,而能实事求是的面对历史。
问:写作这本大历史著作,一定非常的困难?
答:理应如此。因为这段十五年的历史,有着太多的前因后果,以及国内外的因素牵动,加上立场、观点的重大差异,单是收集史料就是一个浩大的工作与投资。幸而已经有一些历史学者对于这段历史,做了相当深入的研究与资料的收集研判,有了这些基础,工作才能比较顺利的进行。但是,整个写作的过程,还是一个极大的智力与毅力的挑战,常常把自己逼到精疲力竭的困境。
除了资料的问题之外,个人认为写作中日战争史,最大的难处,还在于个人掌握历史的能力,以及排除政治立场的压力,个人认为,不应神化中国的抗日史迹,也不要丑化日本的作战表现,而能实事求是的找出历史的真相,以及历史变化的内在机微,才是一部有深度价值抗战历史的基本要求。
问:与其它抗日历史的书籍比较,本书的特点是什么?
答:个人认为,本书一直以历史全方位的角度,来掌握抗日战争复杂的前因后果,是一个重大的特色。另外作者对于历史的决策与作战胜败的原因,都有相当深入的原因解说,不是单纯的记录事件而已。同时作者还指出一些决策上的选择,可以改变事件结果的建议,让历史不是过去事件的记录,更是人类经验的成长与鉴戒。
问:这本书对于军事作战相当的强调,那么你对整个军事行动有何评价?
答:许多人都认为,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是全世界最为优秀的战士,但是我认为中国人同样是英勇的战士,我了解在战场中,中国很少有战胜的表现,不过这是因为中国的装备、训练、组织与社会结构落后的问题,不是中国人不勇敢作战。
试想一下,假如在中日战争的战场上,换成日本兵配备中国的武器、训练与后勤,华军则拥有日本的三军装备,那么日军还有交手的机会吗?以中国军队在十几场重大会战表现而言,假如换成任何一国的军队(包括德国人在内),若是只拥有中国的装备、训练与后勤,根本就不必打了。当接受美援的中国军队的装备,战力提升到与日军接近之时,日军就根本招架不住了,更别提假如中国的装备优于日军的时候,日本还能做出何种战力表现。总之,中国军队若是拥有合理的训练、组织、装备与后勤,绝对是世界一流的军队。
问:这本书是作者自费出版?
答:是的!由于接洽过的出版商,都认为抗日战争历史是冷门书,本书又触犯了两岸的历史政治观点,在经济不景气市场的考量下,不愿投资出书。
不过作者认为,这本书有着相当重大的历史谜团挑战,可以解开中国人严重的历史失忆症危机,更可以成为当代中国人掌握自己命运的鉴戒,三千五百万同胞的生命,十五年的血泪青史,已经隔了半个世纪,不能就这样无声的沉默下去。所以我们决定自费出版,也许这是一个不了解市场经济的选择,但是至少值得一试。
问:这条路一定相当的难走?
答:对于一个从来不知出版流程的人,自己出书,当然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最后也只有将自己的兄弟拖下水,大家设法摸着石头过河,其中所费的心力,真是事不经过不知难。不过,大家都有一个想法,想为中国尽些心,总是要付出很多的代价的。
问:你对本书的预期为何?
答:我想书商的态度就是答案之一了。台湾在政治恶质化的影响下,已经开始从认同中国的共识中异化,中国人的历史与他们有渐行渐远的感觉,中国人世纪的艰巨挑战也不再有他们参与,台湾只想到今天能够立刻抓到些什么,昨天已是要遗忘的负担,明天则是高度的不确定,无论如何,抗日战争好象已经是无所谓的事。
中国大陆方面虽然对于抗日战争这个问题,有着比较强大的历史感觉,但是执政者仍然希望历史能够为政治服务,抗战的历史真相还是一个敏感的问题,预期这本书恐怕不能在中国大陆公开发行。
但是,写这本书原本就不是商业的动机,而是为了中国人英勇历史留下一个记录。这段历史,中国人会为它而流泪、中国人会以它为傲、中国人可以为它而扼腕、中国人也可以为它而鼓掌。历史就是历史,现代的人没有必要把它成为自己的包袱,但是却可以成为现代中国人一个无价的历史鉴戒。
无论如何,个人还是希望有真情真性的中国人,能够从这本书中,得知历史风云转折点的真相,不会再陷入历史失忆的民族危机之中。个人当然也希望两岸的政治人物,能够放下政治短期的利益考量,为了中国长远的发展,给历史真相一个机会。
问:你从一位畅销书的作者,成为一位冷门书的出版者,有何感想?
答:自己从未计画出版畅销书,也没有故意要出版冷门书,其实写书的动机都是一样的,就是为这个时代的中国人,说出他们忧虑的感觉与失落的记忆,中国人是这样一个大的民族,中国人曾经遭到这样重大的历史灾难,中国人有过这样动人的奋斗牺牲,这些历史不能就这样永远的沉默下去,而让血泪的历史成为政治变造的垃圾。
纪念八一三大战,谈中日战争的历史真相
在世纪末,回首轰轰烈烈的二十世纪,人类固然在各个方面都有着极大的进步,但是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危机,却差点把人类打回历史的出发点,人类在准备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前,实在应该牢牢的记住历史的监戒,否则二十一世纪的危机,会比二十世纪更要难以应付。
对於全球的华人而言,二十世纪最大的历史盲点,恐怕就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历史真相,被政治所扭曲的後遗症了,国际强权为了「防堵」中国的复兴,运用中日制衡的策略,因此在战後出卖中国,扶植日本,於是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还要中国人到处要求日本面对而遭拒绝,以及日本人在广岛原子弹轰炸纪念中,表现出一幅二次世界大战最大受难者角色而不是战争原凶,更令历史真相受到讽刺的了。
西方国家二次大战历史中遗漏了中国的重大贡献
翻开绝大部分西方的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书籍,可以概括地说,其中对於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真相与贡献,近乎避而不谈,好像中国战区在全球反法西斯的大决战中,根本是可有可无的一个「游击战区」而已;又好像中国不在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主流的现场,因而谈二次世界大战,无需详述中国战区的战略价值,就可以大体交待二次大战之历史变化的主要关键。这种奇特的「历史真相」的描述,已经在西方国家中积非成是,所以要求日本对二次世界大战的罪行,进行认错、道歉与赔偿,只是中国人在孤单的呐喊;日本人的形象,莫名其妙的已经成为二次世界大战的受难者,目前日本正在逐步恢复军国主义的方向发展:日本国会通过法案,将侵略世界时使用过的国旗、国歌合法化,又与美国签定安保条约防卫指针,以及共同发展导弹防御系统计划。
而全球的华人,对於日本至今不肯为侵略中国的罪行认错、道歉与赔偿,当然是既愤怒又不满,但是非常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就连中国人对於抗日战争历史的真相原委,也同样的受到政治干扰,而处於扭曲与淡化的盲点之中。就以西方中国缺席的二次世界大战史而言,如何能够解释日军超过三分之一的军力,陷在中国战区的事实,这八十万到一百二十万的部队若不是在中国战区动弹不得,那么日军早已可以打通印度,直入中东与纳粹会师,或是威胁苏联在西伯利亚的红军无法全力西调与纳粹决战,也可以攻陷澳洲,让太平洋战争发生地缘结构的改变。这些都是会影响到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战略变化,没有中国的从始至终的奋战,结果根本就会不一样了。
西方的历史学者如何解释,为什么可以略而不提的中国,却会成为联合国四强宣言、开罗宣言、波茨坦宣言的主要发起国,这些历史会议与宣言,决定了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运作架构,以及战後世界结构的重整。更不要忘记,在二次世界大战此之前,中国还是一个被西方国家欺凌的半殖民地的国家,受到所有不平等条约的压迫,未能享有完整的国家主权。
西方的历史学者如何解释,中日战争中的二十三场会战(双方兵力十万以上的作战称做会战,这是日军的计算数目,中国方面是二十二场会战),其中有几场大战,其规模与死伤,都是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与最为惨烈的记录。
抗日战争历史的真相受到扭曲
而中国方面,假如只知平型关、百团大战,卢沟桥、台儿庄、再加上南京大屠杀,那么就真的难怪日本人不会认真看待中国人的历史真相要求了,因为这几场的作战,还是中日战争中的次要作战(连会战都称不上,其中比较重要的台儿庄作战,也是整个徐州会战的前半段),假如中国人自己都搞不懂抗日战争的历史的主流与重心,日本人当然也就乐得敷衍混过了。跟日本人至少要提出淞沪、太原、徐州、武汉、长沙(三次)、豫南、桂南、鄂西、常德与衡阳会战,那才是点到中日战争历史重点的说法。假如中国只靠「麻雀战争」来对抗日本的大军,中国哪里会有出席开罗会议、发表波茨坦宣言、成为联合国创始四强、以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与资格?这些都是要靠实力与真实的贡献才能争到的。
发生在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的八一三淞沪大会战,是中日战争中,最大规模的会战——中国动员了八十万部队,日本动员二十七万的陆海空三军,在上海及附近打的一场战况空前的大兵团战役,淞沪会战的规模与死伤,都是二次世界大战记录中最大的一次会战。无论是诺曼地与硫磺岛,都不能与它相比。就历史而论,这场战争才是决定中日全面战争的历史之战,虽然就时序而言,卢沟桥事变无法结案而最终引发中日战争,但是当时中日双方却都没有因卢沟桥事变而决定进行全面的决战,等到八一三淞沪会战开打之後,八月十四日,国民政府发表「抗战自卫书」;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全国动员,成立作战大本营,中日的全面战争才算进入了不回归点。
兹值世纪末的最後一次八一三大战纪念日,当向这个抗日战争史里,最大规模的战役中所有英勇不屈的中国军民,致以无限的敬意;而《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1931-1945)》的第二十二章应可作为一个深刻的纪念。在二十一世纪的未来,中国人仍要为抗日战争的历史真相,追求历史应有的正义,否则日本如何会记得它在二次世界大战的罪行,中国又如何让所有牺牲的军民,得到应有的历史公道?
附录
文史资料载: 1
“七七”事变以来,中国抗战后方所需各种战略和各种民用物资:汽油、煤油、柴油、橡胶、汽车配件的百分之百,药品、钢材、棉纱、白糖、纸张的百分之九十,都须从西方进口。如果日军切断滇缅公路,断绝中国同外部世界的一切联系,中国国内的各种战略物资储存最多只够维持三个月。难怪当时重庆的外交部长宋子文也不得不惊呼:
“……倘若日寇进犯缅甸,断我赖以生存之滇缅路,我后方军民则无异困守孤城,坐以待毙……”(《中国国民党大事记》)
十二月,侵泰日军第十五军先头部队入侵缅甸南部维多利亚角,直接威胁仰光和滇缅公路,而英国人在缅甸的全部兵力总共只有两个英缅师。鉴于缅甸局势岌岌可危,鉴于英国殖民者顽固坚持退守印度的利己主义立场,同月下旬,中国蒋介石委员长在重庆主持召开中、英、美军事联席会议。会后,蒋介石接见中外记者并发表谈话。
有记者提问:“委员长能否谈谈战争前景?”
蒋介石答:“日寇乃一区区岛国,只要英美诸国认清大局,将战略中心转移到亚洲战场,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最多只需一年时间便可打败日本。”
记者:“据我所知,目前形势对中国不利。万一缅甸不守,请问中国政府有能力应付四面受敌的困难局面吗?”
蒋介石:“各位先生我愿意借此机会向大家透露一个消息。鉴于亚洲局势日趋严重,我国民作出决定:不日将出兵缅甸,与日寇决战。”
记者:“请问蒋委员长先生,中国出兵有必胜的把握吗?”
蒋介石:“日寇虽然气焰嚣张,然终究只能逞凶一时。我军乃堂堂正义之师,与日军不共戴天,此次入缅作战系国家存亡之举,必然奋勇杀敌,置之死地而后生。”
记者:“请问中国出兵还有其它背景吗?”
蒋介石答:“日军若吞并缅甸,必然大举入侵印度,进军中东。缅甸不保,印度也危在旦夕。因此国军入缅,其目的不仅保障滇缅交通线,更为保障盟军统一战线之大业。”
第二天,蒋介石谈话被突出地刊登在《中央日报》及国内各大报的头版位置上。
缅甸之战立刻成为影响中国和亚洲局势发展的新热点。
2
中国政府出兵缅甸的消息立刻震动了西方世界。
对中国人的惊人之举,世界舆论反响不一。
《泰晤士报》评论员写道:“中国人决心重返缅甸的行为表明,昔日白种人在亚洲的统治权威已经破碎了……”
英国战略评论家R·D·费恩先生:“……中国人的决定不仅表明他们的军事潜力,更表现他们对于战争的信心。我正是从这一点中看出未来亚洲不容乐观的演变格局。”
澳洲《星报》:“中国人之所以敢于进行如此大规模远征,是因为他们感到美国参战,胜利终于有了保证……”
美联社评论:“蒋介石委员长……决心要在大联盟中扮演大国角色,并在世界战略中进一步确立中国的大国地位……”
英国政府敏感地作出反应。
十二月十四日,英国驻华大使卡尔代表英国政府表示:“一旦缅甸形势吃紧,愿以中国政府共同加强缅甸防务。”
在大英帝国的版图上,缅甸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印缅省,它在战争中的意义仅仅在于对印度构成一道外围屏障。对艰苦抗战的中国人来说,缅甸之役却势在必夺。缅甸是中国通往外部世界的唯一信道,它的存在直接关系到抗战大后方的安危。可是问题的复杂性恰恰在于,英国人虽然自顾不暇,却不愿中国盟友插手缅甸事务。
英国人这种缺乏诚意的老牌殖民帝国的顽固态度注定使会谈从一开始就罩上互相敌视的阴影。
蒋委员长在重庆黄山别墅会见并宴请英国客人。他满脸微笑,身着戎装,步出会厅欢迎贵宾到来。中国第一夫人宋美龄亲自为丈夫充任外交翻译。蒋委员长显然对即将开始的中英会谈持乐观态度,因为大敌当前,英国人到处吃败仗,所以他指望从这个独眼英国绅士那里得到退回哄抢物资的确实保证,并就缅甸共同防务达成原则协议。
不料会谈开始,英方代表韦维尔抢先宣读了一份态度强硬的备忘录。备忘录要求中国方面将“围集在仰光港的租借物资部分地转入缅甸防务”,并规定中国军队入缅人数“不超过一个团”。
委员长挨了当头一棒。第一轮会谈陷入僵局。
客人一出门,委员长脸色立刻变得铁青。宋美龄安慰道:“大令,同英国人打交道是不容易的,好在我的手里还有一张美国牌。”
委员长终于恨恨咆哮:“娘希匹!这些洋人,都是帝国主义,没有一个好东西。”
中英分歧引起白宫极大的不安。
罗斯福总统对英国人的短视和自私很恼火。中国人参战不仅对亚洲战局至关重要,对在欧洲焦头烂额的盟国也很重要。只要拉着中国人在亚洲坚持抗战,英美就可集中力量对付德国。不要忘了,人是战争最宝贵的资源,而中国有的是人。
罗斯福决心说服英国人放下殖民者的架子,同中国人共同抗战。为了协调英中军队的关系,美国派出一位将军到中国任参谋长。
用美国的武器和物资武装中国人,由亚洲人解决亚洲人的问题,美国和英国就可以全力去对付欧洲战场了。
不久,著名的“阿卡迪亚”会议在华盛顿结束。会议签署并发表《联合国家宣言》,确立了以欧洲而不是亚洲为中心的战略方针。
中国委员长没有被邀请出席会议。但是会议决定将缅甸、泰国和法属印度支那(越南)从盟军东南亚战区中划出来,与中国战区合并,称“中、缅、印战区”,由蒋委员长出任最高总司令。
中国人意外地获得了本世纪以来第一块属于自己领土外的势力范围。
3
公元一九四二年二月的一天,在美国南部海岸阳光明媚的迈阿密空军基地,一个身高五英尺九英寸的瘦削的美国将军登上一架银白色水上飞机。他也许还没有来得及从这样一个令人眩晕的事实中清醒过来,几天前他还是一名美国的集团军总司令,而现在却要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到一个遥远的东方国家担任参谋长职务。他也许永远无法明白这是怎样一种命运安排,但是他的使命却注定要使他同那个国家古老而曲折的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将军的名字叫约瑟夫·W·史迪威。
4
仰光陷落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上午,日机空袭仰光,拉开了日军侵缅的序幕。
一九四二年元月十九日,日军入侵缅甸,英国守军土崩瓦解。
三月八日,仰光陷落。
5
金戈铁马
云南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公元一九四二年二月,缅甸毛淡棉失守后大约两周,滇缅公路上突然尘土飞扬旌旗挥舞,浩浩荡荡的中国军队好象一条望不到头的灰色长龙,开始向缅甸境内大规模挺进。
国内舆论无不欢欣鼓舞。
戴安澜,自号海鸥,陆军少将,安徽无为人。黄埔三期毕业,早年参加北伐。因在“剿共”中战功卓著,多次得到擢升。“芦沟桥事变”后,先后参加长城保卫战,台儿庄大战和武汉大会战,屡有建树。二十五岁升任陆军第二百师少将师长。
第二百师是蒋介石的嫡系,也是当时中国唯一一支摩托化炮兵师。全师装备有坦克、装甲车、摩托车和大口径火炮,步炮比例三比一。一九三九年十一月,第二百师在广西昆仑关与日军精锐部队第五师团鏖战一月,阵地反复争夺,终于击毙日方指挥官中村正雄少将,取得著名的昆仑关大捷的胜利。此役充分显示了第二百师的装备优势和战斗力,为此全师受国民政府集体嘉奖一次,参战人员提薪饷两级。师长戴安澜因指挥有方和重伤不下火线,荣获四级青天白日宝鼎勋章一枚,被誉为“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蒋介石语)。
缅战之初,以中央嫡系三个军为主力,以国内最精锐之第二百师为先导入缅作战。这一兵力配置本身足以说明委员长决心之大,甚于国内战事。
三月初,蒋介石首次以盟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的身份飞临缅甸腊戌视察。
腊戌是缅甸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历史边境小城。它座落在汤彭山脉与萨尔温江夹峙的三角地带,为缅北重要的交通枢纽。滇缅公路蜿蜒而至,在这里同仰光公路和仰(光)密(支那)铁路相接。腊戌历史上曾经属于清朝政府管辖,在腊戌城东郊的石壁上至今仍能看见永昌府石刻的文告。
三月三日,当委员长座机在腊戌机场刚刚停稳,另一架涂成黑色的美国轰炸机也钻出云层,在跑道另一端徐徐降落。委员长同他的美国参谋长在缅甸不期而遇。
委员长慢慢迎上去。他远远伸出手,微笑,然后站定。他的头努力后扬,双目平视,姿势相当僵硬。委员长既想对客人表示友谊,又为自己内心的矜持和优越感所约束,因此很像一个身不由己的木偶。
而美国人史迪威则是凭着西方人的直觉不大喜欢面前这位身着大元帅军服的中国委员长的。他挑剔地觉得委员长的表情过分做作,眼睛冷冰冰的,缺少机智与激情的魅力。好在热情活泼的蒋夫人及时转移了美国将军的注意力,她讲一口流利动听的美国英语,使所有的美国客人感到亲切。
下午,委员长在下榻的皇家饭店接见史迪威并把他介绍给他的部下。接见方式相当具有中国特色:委员长站在阳台上喋喋不休地训话,而他的将军们的表情则好象一群绵羊。
6
自五月十一日,中国远征军两翼集团强渡乌江起,腊孟守备队即陷入优势兵力的重重包围之中。守备队除无线电通讯外,与后方断绝了一切联系。经过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的激烈战斗后,陷入弹尽粮绝的苦境。松山师团长鉴于取胜无望,曾考虑主动撤退,遭到缅甸方面军否决。方面军认为撤退就意味着失败,而怒江前线是无论如何不准失败的。因此腊孟守备队的命运就注定只有一个: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与阵地共存亡。
金光惠次郎,炮兵少佐,二十九岁,东京都人,毕业于东京工业专科学校。入伍前系动力技术员。少佐本来很有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或者工厂经理,但是战争彻底改变了他的志向,把他变成侵略军中一名年轻的炮兵下士。
在五十六师团,金光下士以作战勇猛和头脑冷静着称,他的晋升平稳而且迅速,这大约是战争带给人们的唯一好处。一九三九年南昌战役,日军久攻不下,金光冒着危险,指挥一门野战炮抵近射击,直接命中守军指挥部,当场击毙中国第三十九军中将军长陈安宝。在缅甸方面军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军事演练大会武中,腊孟守备队一直保持步枪射击、火炮射击和负重攀登三项第一的优异成绩。在长达两年的怒江防务中,该守备队勤于演练,常备不懈,作战大小十一次,毙敌九十余名,多次受到上级嘉奖。另据派驻腊孟的随军慰安所军医武泽少尉报告,该守备队从未发生一起士兵暴力侵犯慰安妇的严重事件。该所全体慰安妇对守备队纪律及友爱精神均表示满意。
据说金光少佐只有一次受到批评,那就是他擅自将士兵接受慰安的次数由每月三次减为两次。
一九四四年七月十九日,金光少佐收到师团长下令死守的电报,当天以守军名义致电师团长并向天皇宣誓:决心全体“玉碎”,誓死完成神圣使命。腊孟守备队的壮举成为日本缅甸方面军学习的楷模。为激励士气,河边总司令指示将腊孟守备队的战况每日一次通报全军。
二十八日中午,日机四架趁阴雨天气偷偷飞临松山上空,这是自怒江开战以来日本守军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接受来自后方的空投补给。日本官兵见到自家飞机,全都欢声雷动忘乎所以,钻出战壕和地堡拾取空投物品,并且饱含热泪一遍又一遍唱起日本国歌《君之代》。
当晚,师团司令部收到腊孟守军电报,电文如下:
芒市。第五十六师团司令官收。
将军阁下:
1
感谢今天的空投。全体官兵对手榴弹合掌致意,誓保奋战中每发必中,伤员共五百零九名。一只眼,一只手和一条腿的人也在火线上战斗。
2
我军飞机为空投弹药进行勇敢低飞,竟为敌人炮火所伤。全体守军深感痛心,务请今后不必过于冒险。
腊孟守备队司令金光惠次郎少佐
八月八日,腊孟守备队再次面临弹尽俩绝的困境。金光少佐从各阵地抽调数十名士兵,分为若干小组,臂缠白布,携带轻机枪、手榴弹,趁夜间滂沱大雨摸出阵地,偷袭敌人重炮阵地和前线指挥所。偷袭获得成功。是夜炸毁敌人重炮数门,缴获弹药十余箱,毙伤中国官兵数十人,其中有美国顾问两名。
偷袭战术一度延缓了中国军队的进攻。此后,日军频繁出击,反复得手,甚至险些危及挖掘松山地道的秘密工作。只是由于中国军加强了防范,日军伤亡增加,才自动停止了夜袭。
八月二十日,子高地中心开花,日军牢不可破的防线被撕开一个大缺口。金光少佐亲率士兵全力反击,试图重新夺回子高地。终因寡不敌众,不得不退至松山西北角死守。
至此,腊孟守军已经四面楚歌,粮食、弹药、饮水所剩无几,抵抗仅只是延缓死亡的到来而已。
《缅甸作战》载:“二十九日,断粮第三天,金光少佐下令吃人肉。这项命令被解释为只对敌人有效。”
于是饥饿的日本士兵就将那些刚死去或即将死去的敌人拖回来,在战壕里燃起火堆,剜出他们的内脏,砍下手臂、大腿,或者割下臀部的肉来血淋淋地烧烤,人肉相当有效地支持和鼓舞了日本军人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和决心。
九月五日,日军被压缩在最后一块不到两百平方米的阵地上。金光司令官明白大势已去,毅然于当晚十时给松山师团长和河边总司令官发出了诀别电报。
芒市。松山师团长并转河边总司令官。
将军阁下:
1
从五月十日以来,死守阵地已有一一八天,卒因卑职指挥不力,弹药罄尽,将士大部战死,所余七十三人,无一不带伤者,所以未能做到支撑全军攻势,深感内疚。为此我已下令焚毁军旗与密码本,准备全体殉国。
2
承蒙总司令官、师团长阁下长期特别关怀,全体不胜感激。今后尚乞对阵亡官兵家属多加关照。我等将在九泉之下,遥祝大日本皇军取得胜利。
腊孟守备队司令官金光惠次郎少佐
——引自《大东亚圣战史》(日本)第七篇第二章第五节
发报毕,砸碎电台,焚毁军旗,每个活着的日本官兵都默默地注视这黯淡而又悲壮的一幕。
“玉碎”的时刻到来了。
夜深沉,阵地四周的枪声渐渐归于沉寂,浓重的夜色覆盖大地,也遮盖了怒江西岸这块即将粉碎的阵地。天明之后,这里的一切将不复存在:每个活着的人都将死去,变成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然后从大地上消失。远处山坡上,峡谷里,到处都有一堆堆晃动的篝火,那是成千上万的敌人在等候天亮进攻。阵地上,白天美军飞机投掷的凝固汽油弹还在燃烧,山风刮起,送来一阵阵树木和尸体焦糊的臭味。
这是帝国军队历史上一个最惨淡的黑暗之夜,所有的日本军人都僵立着,轻伤员搀扶重伤员,躺着的人被扶坐起来,默默望着司令官手中那面象征大和民族胜利和征服精神的旗帜被一团鲜艳的火苗无情地吞噬着。火光忽明忽暗,映亮士兵们一张张被硝烟熏黑的肮脏的面孔。他们的表情无比沉重和黯然,虽然也有人流出了悲痛的泪水,但是更多的人早已麻木。
护旗官木下冒纪中尉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
“……我看见司令官的手在微微颤抖。军旗点燃了,火焰慢慢腾起来。司令官很平静,一直坚持让火焰在手上燃烧,我们都嗅到皮肉烤焦的糊味。火焰熄灭时,司令官的手已经烧黑了。”
“我们深受感动。有人唱起军歌《爱国进行曲》……”
该做的努力都做出了,该付出的代价都付出了,但是失败的潮水还是将不可避免地吞没这些意志顽强的日本人。尽管他们中间绝大多数曾经是工人、农民、职员和大学生,但是战争的号角一夜间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并把他们变成一群侵略者。因此他们别无选择,他们只能杀死敌人或被敌人杀死,这就是他们的归宿。
午夜,金光少佐将木下护旗官唤到跟前,交待他一个极其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突出重围,代表腊孟守军向上级汇报迄今为止发生的战斗经过,呈递有功将士事迹,并将官兵遗书、日记、信件转交其家属。”
木下中尉领受任务,含泪敬礼,然后换上便衣,潜入阵地外面的茫茫夜色。该中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十三天以后的九月十八日经小路到达芒市师团司令部,成为腊孟守备队中唯一生还者。木下先生生于大正四年(一九一八年),佛教徒,现仍健在,住东京市郊下田町。为京都某商社退休职员。
拂晓前,金光少佐同军医一道来到地堡下层,这里还掩蔽着十几名不愿撤退的军妓。
面色憔悴的女人们默默注视着突然出现的阵地司令官。她们虽然不知道外面已经焚烧军旗,但是指挥官的脸色告诉了她们一切。她们中间,有几个人因为拒绝进食人肉已经饿得奄奄一息。金光少佐努力对她们笑了笑,摇曳的烛光将他的脸拉长了,变得十分狰狞。
“女人们,你们听好,我最后一次劝告你们,”少佐的声音听上去生硬,冷淡,像铁块一样不动感情。“快逃走吧,下山去投降,请珍惜生命回家去。天亮以后,阵地将不复存在,我们要和敌人进行最后的决战。”
女人们中间起了小小的骚动,但是没有人站起身来响应。
“你们一直给士兵带来很大的欢乐和安慰,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请赶快下山去吧”
军医也催促道。其实早在五月开战前,守备队就命令军妓随伤病员一道撤回芒市,但是被部分女人拒绝了。她们留在阵地上,白天做饭,洗衣,搬运弹药,晚上还要“安慰”士兵,用肉体鼓舞士气。这些女人已经将自己同士兵和阵地结为一个整体。
一个叫樱子的日本姑娘虚弱地仰起脸来,代表大家回答:“长官,我们不下山。让我们同士兵一起去死吧。”
军医斥责道:“胡说!我们是军人,军人必须按照天皇的命令去死,可你们是女人,不是士兵!”
少佐不耐烦了,命令军医:“没时间了,把她们赶下山去。”
樱子扶着墙壁慢慢站起来。她摇晃一下,很快站稳了,站得很坚定。
“长官,我是日本女人。”樱子向少佐深深鞠了一躬,哀求道:“我是为了帮助士兵打仗才到这里来的,我要和士兵死在一起。拜托啦。”
又有几个女人也搀扶着站起来。她们都很年轻,都是日本女人,来自同一个遥远的祖国。
“我们不走!拜托啦……”
“……”
于是大和民族的男人在他们的女人面前终于被感动了。少佐呆立无语,脸色铁青,仿佛自己犯了甚么大错。他突然扬起手,狂怒地打了樱子一个耳光,吼道:“混蛋——”然后机械地转过身,大步走出地堡。
一切事情都变得出奇简单:共同的男人和女人只能接受一个共同的命运,这就是上帝也是天皇的意愿和安排。
这一天天亮前,八个朝鲜和台湾女人打着白旗走下山去,六名日本女人和她们的士兵男人留下来,留在即将毁灭的阵地上,等待生命中最后一个黎明的到来。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美国驻华新闻处发表战报《怒江战役述要》,其中第二节第九段载:
……九月六日,日军残部继续死力抗拒。其中有二十人坚守一地下室,中国士兵向他们喊话,令其投降,但遭到拒绝。这些人终于全部战死。
检查他们的尸体,发现他们都是伤员。在该地下室里,还发现另外六具年轻女尸,身着华丽的日本和服,并涂有脂粉。据推测,是日军担心她们被俘,事先将她们残忍地杀害了。
医官检验结果:这些女性系妓女,致死原因是服用氰化钾剧毒……
九月七日下午五时,一轮红得割眼的夕阳正缓慢地坠向怒江西岸,坠向松山背后的大垭口。夕阳将残血一般的馀晖洒向怒江峡谷的崇山峻岭,涂抹在弹坑累累遍地焦土的松山主峰上,日军守备队最后能够站起来的士兵还剩下十七名,他们都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在金光少佐的带领下,进行最后一次自杀性冲锋。
然而,一发迎面而来的迫击炮弹直接粉碎了少佐的战斗意志,紧接着一阵更猛烈的炮火将日本士兵的躯体变成一团团耀眼的红色粉雾。后来当数以千百计的中国士兵呐喊着冲上山头的时候,真正能够支撑身体站起来并且射击的只剩下三个日本人。但是他们仅仅在几秒钟之内就鲜血四溅地栽倒在这片焦灼的异国土地上,用撕裂的肉体和破碎的灵魂祭奠一个属于岛国民族的野心勃勃的世纪之梦。
确凿资料表明,松山大战没能抓到日本俘虏。唯一一个被俘的日本伤兵途中醒来,竟然咬掉一名中国士兵的耳朵,被当场击毙。
攻克松山的胜利立刻打破了怒江战场的僵局。九月八日,大批增援部队和后勤辎重通过滇缅公路,源源开往龙陵前线。
十四日,腾冲告捷,左右两翼连成一片,合力猛攻龙陵。日军终于抵挡不住,开始向缅甸境内节节败退。松山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决定了日本军队在怒江战场的败局。
松山大战历时一百二十天。在这座方圆不足十平方公里的山头上,中国军队先后投入两个军五个步兵师及工兵部队若干,总计达六万余人,火炮两百门,发射炮弹数万发。动员后勤民工达十余万人次。另有美国飞机空中支持。日本军队在松山的兵力为一千两百余人,火炮三十门,坦克四辆。交战双方兵员之比约为五十比一。
是役中国官兵阵亡八千余人,伤者逾万。日本守军除一人突围外全部战死。双方付出的代价之比为十五比一。
7
重庆。黄山别墅。
华灯初上,窗外暮色苍茫,远山近壑都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暮霭之中。
蒋委员长为欢迎美国总统特使派屈克·杰·赫尔利先生举行的盛大宴会马上就要开始。
一个侍从快步走到委员长跟前,把一份前线急电呈给他。
蒋介石一目三行阅过,一丝掩饰不住的喜悦悄悄爬上眉梢。
宴会在轻快的《迎宾曲》中开始。
委员长致词。领袖今天特意身着戎装,胸前佩带的大元帅胸饰非常醒目。他缓缓环视来宾,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沉重口吻说道:
“尊敬的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很高兴在这里欢迎一位刚刚从华盛顿飞来的总统特使赫尔利先生。特使先生将要把我国军民浴血奋战的真实消息带回去,带给美国总统和人民。但是,在我致词以前,我愿意报告大家一个消息,它可以被看作对特使先生最好的欢迎。就在几小时以前,我军终于以重大代价攻克怒江前线的重要据点松山……(鼓掌)
“我提议,让我们为前仆后继英勇阵亡的前线将士默哀一分钟。”
话毕,他躬身将一杯晶亮的葡萄酒缓缓泼洒在地毯上。
九月九日,委员长在重庆发布公告,高度评价中国官兵在松山大捷中表现的爱国热忱和战斗精神,同时指出:“我军官兵,须以日本军的松山守备队或者密支那守备队孤军奋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完成任务为榜样。”云云。
事实真相:
跟大家说真话!我的案件其实跟那条“狼牙山五壮士”的帖子根本毫无关系! 实际上是某单位挟私报复我。那条帖子发出前大约半个月,我发了几条帖子揭露他们毒打广州市白云区示威民众。然后他们到我家来要求我删帖子,遭到了我的拒 绝。因此他们悍然打击报复,拘留我七天泄愤!此信息出自我所属片区片警!
大批网站都登载了广州越秀区法院的通稿,内容是他们驳回了我(张广红)的诉讼请求。理由之一是越秀区公安局调查后确认我编造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谣 言”,越秀区法院予以采信。但是我上来搜了十分钟就找到了我转发的原帖并截图!为什么我十分钟就查到的事情两单位查了那么多天查不到?你们都是饭桶白痴?
如果说我对帖子比较熟悉所以容易查到的话,那么请问为什么广州越秀区公安分局和越秀区法院从头到尾没有任何一个人问过我:你坚持帖子是纯转发的,那么你从哪里转来的?难道两单位实际上对帖子是否转发根本就没有兴趣查?难道只想找个理由入我于罪???
从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分局到广州市行政复议办公室,再到广州越秀区法院,没有任何一个人问过我一句:你说你的帖子是转的,那么转自何处?所以实际上一 个单位是为了打击报复,另两个单位是为了互相包庇!如果蒙冤的是一个普通民众,他就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现实。可惜拈花时评(张广红)并不是完全没有话语权 的普通民众!
草泥马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分局治安大队!王八蛋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分局治安大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