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1日星期一

往事并不如烟(3)(章怡和)2012-08-03 04:37:01

君子之交——张伯驹夫妇与我父母交往之叠影
作者:章诒和

  自打反右运动一起头儿,父亲(即章伯钧)就开始琢磨着反右的结局和
自己的下场,甚至在毛泽东还没想好怎么处理他的时候,他就在家里把自己
处理了一回——让警卫秘书王锁柱把家中所有的工作人员召集到东客厅,请
他们围着平时吃饭的圆型大餐桌,一一坐下。

  父亲客气又郑重地对他们说:“你们大概已经从报纸上知道了,我现在
犯了政治错误。所以,请你们不要再叫我章部长了,可称我先生,也可直呼
我的姓名。”

  坐于一侧的王秘书赶紧声明:“在我们没有接到正式通知以前,大家都
必须继续称呼您为章部长。”

  此后,父亲不止一次地对家人说:“我们准备过老百姓的日子吧,回桐
城老家更好。”

  1958年1月底,父母双双获得“又划又戴、降职降薪”的处理。好像上
边对父亲特别宽大,在撤掉交通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中央主席、
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光明日报社长等九个职务之后,特意保留了“全国政
协常委”的职务。在由行政三级降至七级后,又特别保留了四合院、小轿车
、司机、警卫、厨师、勤杂、秘书。国人社会地位的尊卑,往往集中展示于
权力所给予物质待遇之厚薄上。父亲既受政治贬损,又得生活厚待。如此发
落,大大出乎承受者的预想。

  斗转星移,岁月悠悠。慢慢地,父母开始咀嚼出那帽子的沉重和帽子底
下沉重的人生。首先便是与中国历史同样渊远流长的世态炎凉。亲近的、亲
切的、亲密的,一个接一个地疏远、疏隔、疏离了。而且,越是亲近亲切亲
密的,就越发地疏远疏隔疏离。诸如,二十年代一起参加北伐战争的老友,
三十年代共同发起“国民党临时革命行动委员会”的第三党人,四十年代参
与筹措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民盟元老。好像他们当初当年当时结识
章伯钧,便是一种错误。唯有(19)57年的政治风雨,才拨正了他们所在党
派以及本人生命之舟的航向。看着他们批判自己的那副痛心的样子,父亲也
跟着替他们心痛。

  一日,戴帽的母亲到农工党北京市委会去参加政治学习。在回家的路上
,大老远便瞅见个老熟人。这也难怪,五十整的年纪,眼神正好。老熟人是
民盟中央的副秘书长,叫辛志超。他不仅和父亲、母亲熟,而且和我姐、和
我也熟。我家的门坎儿,他是跨进跨出的。每每在与父亲谈正事之前,都要
给我姐妹俩讲上一段故事。故事多半说的是燕都旧话,再与那满嘴的京腔京
韵相搭配,我俩听得津津有味。民盟中央的人,从沈钧儒开始往下数,来家
里开会、谈事、作客、聊天的,不下几十个。要论个生熟咸淡,眼下这位离
母亲不远的人,得算在十名以内。所以,我很能想像母亲认出他时的那股冲
动、那般欣喜及那份热情。

  母亲挥动着手,向他飞奔过去。辛副秘书长停住脚步,四下里张望。当他
那双近视加老花的眼睛透过厚重的镜片,终于辨清来者为何人的时候,即毫
不犹豫地转身180度,快速消失在人流中。

  母亲傻站在街沿。她对老熟人或许有很多的话要说,或许只想问声好。
她有如一个在外面受了委屈的孩子,回到家中眼泪便扑簌簌地滚落出来。在
父亲的询问下,母亲讲述了街头刹那间的经历。

  站立一旁的我,简值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辛伯伯,怎么会不理我们的
妈妈呢?”我为如此熟识的人能做出如此绝情的事而愤怒。心底还有一种母
亲受辱自己也跟着受辱的感觉。

  母亲为自己的不识时务、不通人情而悲哀,不禁叹道:“解放前看的《
红楼梦》和解放后读的马克思,都算白费了。连熟识的人才专做绝情事的起
码常识,都没能学到手。”

  父亲则劝母亲心放宽些、看得开些,语重心长地说:“大到一个政党的
背信弃义,小至辛志超的躲避奔逃,自古就是中国官场的传统。”不过,父
亲也从中预见到自己的未来,必是孤独自处的末路。除非钦定的章罗联盟和
反右运动被钦定者推翻,而这个“推翻”又是根本不可能的。

  忧心忡忡的我问道:“爸,人当了右派,怎么别人就不理睬了?日子也
难过了?”

  我的问话,使父亲激愤起来,滔滔不绝:“只有在中国当右派,才是这
个样子。小愚(我的乳名),你哪里晓得——在西方,右派也是很体面的。
议会里,还有他们的席位呢!与左派仅仅是表明政见之不同罢了。议论国家
大事的时候,左派、右派、中间派各自发表看法,陈述主张,申明立场。因
为各派所持立场、主张、看法不同,它们之间势必要有激烈的辩论、争执以
及相互攻击。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政治现像,并受法律保障。西方国家的
官方政策,往往也都要经过这些辩论、争执和攻击的考验或矫正。现在,老
毛把右派定性为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还划了个资产阶级成分。那么
,左派与右派便不属于思想差异,而视为革命与反动的政治对立了。在我们
这个国度,谁一旦成了统治者的政治对头或被看做思想异端,日子就很难过
了。国家、权力、舆论、党派、社会、朋友、甚至家庭,都会纠合成为一股
力量,不断地打击、迫害、除灭这个对头和异端。在这个问题上,我原以为
新社会要比国民党做得好一点。现在看起来,和过去没有太大的不同。”我
自幼就爱听父亲说话。因为他说的,和报纸上登的、收音机放的、课堂里讲
的,都不一样。他不从属于别人,他只属于自己。

  或许因为情绪激动,父亲说话的声调越来越高。母亲不让父亲继续往下
讲,打断他的话头:“当着孩子的面,不要说这些,而且一句一个共产党,
一句一个老毛。从前你可以这样说话,现在你是右派,再不可以这样讲了。
你在家里讲,万一传到外面,人家真要说章伯钧反动到家了。虽然我们看不
惯黄炎培,儿子划成右派,自己跟共产党反倒更加亲近。但是你也没有必要
和过去一样傻,把所有的想法都说出来。”

  我知道母亲“训”父亲,是因为母亲疼父亲。特别是在眼下,知他疼他
的人没剩下几个。整版整版的批判文章,整天整天的批判大会,父亲就像吞
大鱼大肉一样,全部咽下。而母亲这番雨丝风片般的“训”,对父亲来说,
充其量只能算做一碟清炒苦瓜。父亲听完“训”,一不反驳,二不申辩,三
不坚持。自己一个人回到书房。我也紧跟着进去。当父亲坐在写字台前的皮
转椅上,他的脸色分明阴沉了许多。俗话说:树怕剥皮,人怕伤心。我在想
,社会上已经失去“面子”的父亲,是不是觉得在家庭里开始失去“里子”
了。父亲失去的再多,哪怕父亲在外面的存在等于零,那他也是我的爸。我
一声不吭,站立在父亲的身后。父亲也一声不吭,双手交叉于胸。他的外表
是平静的,然而心里必定很难受。六十多个年头的人生,在心窝子里一次次
跌宕翻腾。

  父亲面对政治压力和应付社会环境的唯一选择,是独处,也只能独处。
假如他是个埋头做学问的,面壁数十载,独处一辈子,也算不得什么难事。
偏偏父亲从中国私塾读到柏林大学,也没能塌心做学问,而是起劲儿地搞政
治。搞政治可不能清静,得参与,得活动,得闹腾。开会,讲演,结社,游
行,拟指示,呼口号,写文章,直至发动战争(可惜父亲的本质是书生,他
搞的政治始终未能上升到拿枪杆子的高级阶段)。父亲以此为生活,以此为
追求,以此为乐趣。如今这种生活、追求和乐趣,给撅折掐断,戛然而止了
。这番光景,好似一个有名气的演员,戏唱得正带劲儿的时侯,被轰下了台
。令其振作、陶醉和亢奋的锣鼓,丝竹,灯光,油彩,底班,龙套,跟包,
观众,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一大早起床,父亲不必忙着漱洗用餐,
既没有机关让他去上班,也没有单位请他去讲话。上午到下午,父亲不必忙
着东奔西跑,既没有事情等候他处理,也没有会议需要他参加。从早到晚,
父亲不必忙着前庭后院的穿梭,既没有人按动大门的电铃,客厅里也没有响
动的电话,书房里更没有摆放好的文件、报告、公函、书信,亟待拆阅。父
亲全天最重要的事,就是从洪秘书手里接过当天的报纸——《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厚厚一叠,他的眼睛像
架扫描仪,用不了多大功夫,就都“扫”完了。唯有每日分三版的16开大
小的《参考消息》,读得仔细,看的时间也最长。

  父亲说:“只有‘参考’上,还有一点消息。”有时侯《参考消息》送
进门,正巧父亲要去方便。他能拿着它,在卫生间里呆上几十分钟。要不是
母亲催我也叫唤的话,不知他坐在马桶上还得看多久。老实讲,能得到这一
点消息,也来之不易。因为父亲在必须接受右派帽子时,向中共中央统战部
提出的唯一请求,就是希望今后自己能够继续看到一份《参考消息》。

  把看“参考”的事做毕,父亲也就终日无事可做了。在以往杂乱忙碌辛
苦劳累疲惫困乏的时侯,他多么向往安宁清静恬淡闲适的日子。现在,他向
往的日子来了,却没能给自己带来安宁清静恬淡闲适。(19)57年以前,那
时事情再多工作再忙,父亲每隔一、两个月要抽出一天的工夫,把全家带到
郊外去散心。香山、颐和园、十三陵是常去之地。现在,每天都可以搞郊游
,父亲却呆在家里,不爱动弹。说来也是,父亲乃职业政治活动家,现在打
发他去过既无政治、又无活动的生活,他浑身上下能得劲儿吗?父亲常一个
人独坐书房。黄昏时分,书房内一片幽暗,他也不开灯,凄败之色在脸上尽
情地铺展,犹如把自己自觉地放逐在大漠之上,而四顾茫然……

  年轻的我很难体会出父亲内心的复杂感受,但我发现自己的日子过得也
不痛快了。填好的入团申请书,被告知作废。政治课老师拿我的思想小结或
学习心得作为批判材料,在全班散发抖落。班干部和积极分子都不怎么搭理
我;干部子女身份的同学把我从圈内踢到圈外;出身不好的同学又不敢把我
从圈外划入圈内。一个先是团支部书记后当上学生会主席的同学,时刻用批
判的目光打量我,并抓紧一切可以抓紧的机会,随时向我发动攻击。站在学
生官儿的位子上,她的每次行动又总能纠集到同伙。一旦我陷入挨批的处境
,就觉得自己也当上了爸。这时我心里也着实纳闷儿:本是眉清目秀的少女
,只要怀上一颗革命的心,怎就穷凶极恶起来?下午自习课后的自由活动,
是我最难挨的时光。看着同学三三两两的闲聊天,拉帮结伙的搞活动,就好
像一支行进中的浩荡队伍单把我抛撇在外头。我孤零零地伫立于操场东头的
老杨树下,看着渐褪的夕阳,即使什么都不想,只要鼻子一酸,那眼泪就流
成了行。为了排遣空虚,我能借个蓝球,一口气玩它几个小时。

  我的同学、已是北京青少年业余体校篮球队员的洪钤,瞧我投篮的兴致
如此之高,便对我说:“你那么爱好体育,找个机会我推荐你去业余体校学
打蓝球吧?”

  我回家把这事儿跟父亲说了。父亲这下可找到一个分析事理的机会。他
口若悬河地讲起来,认为洪钤的通脱,更多地是接受了其父洪深的影响。然
后,告诉我戏剧家洪深出身官宦门第,且毕业于哈佛。再后,又向我讲述了
其父洪述祖因宋教仁一案,而如何改变了儿子的人生道路。最后,父亲建议
我去看看曾朴的《孽海花》,说那里面影射了许多中国近代史上的名人,很
有意思。由此,我发现讲些自己的事,居然能引起父亲的话头。他,真的寂
寞。

  时间一长,我打球的热情开始消衰,决定不再去体校。下午放学回家,
把功课做完,就和父亲一样地无事可做。东翻翻,西看看,从北客厅遛到南
书房,又从东客厅逛到西卧室;再不,打开收音机,从孙敬修娓娓道来的童
话故事,一直听到斗嘴架势的歌曲《社会主义就是好》。

  无事可做的父亲看不惯无事可做的女儿。他问:“你的心上是不是长了
草?能不能安安静静地做成一件事?”

  人可真是个复杂的东西,像父亲仅在(19)57年一个夏季,就能给官方
提那么多条的批评意见;而我跟他生活了几十年,除了以疑问句方式批评我
“心上长草”之外,至今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父亲是否还教训过我什么。

  为了能安安静静地做成一件事,我向父亲郑重提出要学书画。理由是:
“如果我不学的话,将来你死了,你买的那么多的字画由谁来欣赏呢?”听
后,父亲大惊大笑亦大喜。精神之振奋,情绪之昂扬,活像当天我要给他做
大寿。

  父亲立即张罗起来。首先让母亲把她的西书房腾给我,然后给我送来文
房四宝、镇尺印泥、碑帖、画谱。他自己充当搬运工,不叫洪秘书插手。什
么康熙时期造的墨,给乾隆爷进贡的纸,紫檀的笔架,端溪的砚台,还有祝
允明、文徵明、吴昌硕、金农、郑板桥、吴大澂、康有为等人,以及我当时
就认不得、现在也记不起的许多名家写的立轴、手卷、册页。父亲每搬来一
样宝贝,都要数落给我听,抖落给我看。

  见他两手灰尘一脸汗,我心疼得叫:“爸,别搬了。”他却乐此不疲,
止都止不住。

  母亲被父女俩昂扬的热情所感染,也陪着我们高兴。可一旦发现父亲有
时亮出的宝贝是她压根儿没见过的,便有些愤愤然,对父亲说:“你这个老
头子!居然藏了这么多好墨好纸。我给你抄了多少稿子,替你写了多少书信
,你都不把好纸好墨给我,现在小女儿只说了一声要学书画,八字还没见一
撇,你就把好东西都摆出来了。”

  母亲说这话,最初只是嗔怪,后来她还真的呕了点子气。父亲赶紧陪笑
。

  继而,是关于请谁来当我的老师问题。

  父亲说:“教你写字的人不用请,你妈就是最好的老师。”

  母亲的书法特棒,这是党派圈内众人皆知的事。抗战时期“民盟”给中
共中央的一些信函文件,就是母亲用正楷誊写的。她正经八百一手颜体楷书
,连周恩来都知道。五十年代初国家决定在天安门前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
母亲接到被聘为纪念碑建筑委员会的委员通知。她大惑不解:自己不是建筑
家,又非美术家,怎地成了委员?后来遇见周恩来,周说是他提名的,说:
李健生懂书法,对碑文的设计可以出些力。

  母亲从如何握笔提腕运气开始教我练字,让我从篆隶练起。挑了一本邓
石如的《石鼓文》册页,叫我天天临摹、反复书写。说什么时候练熟了,写
得像个样子,才能歇手。我爱练字,更爱父亲给我布置的书房和他给我的每
一支笔、每一张纸、每一块墨。每天做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前,先练字。
母亲不怎么看我写,写完后她用朱笔批阅。整个字都写得好,在这个字上勾
个大圈圈;字的某个局部写得不错,就在这个局部画上小圈圈。一张大字经
母亲的批阅,变得像人工绘制的地图。

  父亲则是个持久的看客,我只要展纸提笔,他便在我身后走走停停、停
停看看。管我写得好歹,父亲是一概欣赏。他在不停地夸奖我的同时,还不
断地自责,说从小没有把字练好,现在眼瞅着女儿超过了自己。其实他的自
责,仍旧是对我的欣赏与疼爱。在我写字、母批字、父看字的工夫,我们忘
记了各自的不幸和共同的寂寞,一起感受着快乐。尤其对于父亲来说,无论
是给我布置画室,还是看我练字,都是他枯寂生活中的甘泉丰草,润泽着他
的心田。

  谁来教我画画儿呢?父亲决定给我找最好的国画老师:“你看,陈半丁
怎么样?”

  我说:“当然好啦,只怕太高,我够不着。”

  父亲笑了,说我傻。因为投师皆投于高门之下。

  父亲把洪秘书叫来,让他与陈半丁联系,问问:这个星期天陈半老是否
住在西四?上午可有空暇?章某人想带着他的女儿登门拜访。不一会儿,就
有了回话儿,说半丁老人非常欢迎章先生和女公子。

  听到这“非常欢迎”四个字,父亲实在舒心。

  我问:“咱们去之前,干嘛要打听清楚陈半老住不住在西四?”

  父亲答:“他有两个家。”

  我后来才弄懂父亲说的“两个家”,是个啥意思。

  陈宅,是一所很普通的四合院。陈半丁,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老头,面
部所有的线条都流畅圆润,眼睛炯炯有神。“面如银盆,目如朗星”,是评
书里形容男性的惯用词语。我觉得把这个惯用词语套在他身上,“银盆”略
有些过分,而“朗星”却很是得当的。

  沙发前面的茶几上,摆着用玻璃杯沏好的两杯热茶,这显然是给我们的
。望着杯子里尖细的茶叶载沉载浮和澄清的茶水染绿染浓,我怎么也没有想
到杯水之间,能呈现如此的清幽和美丽。它的诱惑,简值有如饿汉面对着一
道美食。实在忍不住,自己先就喝开了,一口、两口、三口,直至喝干,然
后兴奋得对父亲叫嚷道:“爸,我喝的这是什么茶呀!会这么香?”

  陈半丁说:“这茶叫洞庭碧螺春,是我特意给你们预备好的。”

  父亲见我如此牛饮,便道:“陈半老,请莫见笑哇!我不懂茶,更不知
品茶为何事,一家人每日下午喝一道红茶罢了。”

  父亲细细啜饮,对茶味的醇和与茶香的绵长,赞不绝口:“这里的茶,
让我想起‘佳茗似佳人’的诗句和因吃茶把家产吃空的故事了。”

  从这话里,我能感受到父亲因获得碧螺春规格的礼遇而产生的快慰。父
亲曾说过:如到别家作客,从外国人给你预备的杯盘刀叉和从中国人为你冲
泡的茶水里,大半能判别出这家主人对你欢迎和尊重的程度。

  父亲问陈半老最近在做些什么,陈答:“我在大跃进。”

  父亲困惑不解:“画家怎么大跃进?”

  “画家的大跃进,就是把画越画越大。”陈半老从沙发上站起来,指着
自己的画桌说:“这张桌子够大了吧?不行,不够大,要画更大张的,我就
挪到地上画。后来,这样画也不行了,要求画更大更大张的,我就搬到院子
里画。”

  讲到此,他把我们父女带至客厅门口,让我们目测这所四合院的庭院横
有多宽,竖有多长。父亲听得直摇头。

  陈半老说:“因为大跃进的缘故,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个院子的尺寸。
跃进到最后,院子有多大,我的画就有多大了。”

  爸又困惑不解了:“这样大的画,该如何画呢?”

  陈答:“脱了鞋,站在纸上、蹲在纸上或趴在纸上画。西南角画它一棵
松,东北角涂它一架藤,松枝旁边添石头,藤蔓底下开菊花……。至于这幅
画的全貌,我也难知。因为画完以后,我家无法张挂。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
地方可以悬挂这样的画。”

  一阵闲谈后,父亲将女儿想学画的事说了。

  陈半老一口答应收我为徒。父亲向陈半老请教,画坛收徒有何规矩及礼
仪。陈半老说:“你家是下午喝红茶的洋派,那些规矩就免了。”

  我问陈半老,今后是怎样个教法?答曰:“画好一张或数张,拿来我看
。”

  在归途,兴致不减的父亲还带我到西单商场的旧书店逛了一圈。回家见
到母亲,我还没来得及说个子丑寅卯,他老人家便抢先一步“报导”。我很
知道父亲足足高兴了一天的原因是什么——陈半丁没把他当右派。

  父亲自己也看出来,要陈半老一枝一叶、一山一石地教我这个一窍不通
的学生,几乎是不可能的。他决定重新物色个更加适合于我的老师。这时,
父亲想到女画家潘素。

  我问:“谁是潘素?”

  “张伯驹①夫人。”

  “谁是张伯驹?”

  父亲说:“此人大有名气。他的父亲张镇芳,曾当过直隶总督和河南都
督。他本人入过军界,搞过金融,最后成名在诗词文物。你看的旧小说里,
形容才子不是常用‘诗词歌赋,无所不晓,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吗?张伯
驹正是这样的人。他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人称为‘民国四公子
’②。家中的收藏,多为罕见之物,那是他用大洋、金条、首饰乃至房产换
来的。别看爸爸有字画五千多件,即使都卖掉,也未必抵得上他的一件呢。
”

  “真的吗?”我不是不相信父亲,而在是我的脑袋里,想像不出有什么
东西能这样地值钱。

  “你从小背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吧?”

  “这是李白的诗。”

  “张伯驹就藏有李白的真迹,叫《上阳台帖》。他把这个帖送给了毛泽
东。”

  “你的罗伯伯(指罗隆基)不是常爱唠叨‘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
薄幸名’么?这诗句是谁写的?”

  “杜牧。”

  “对,张伯驹就收有杜牧的字。”

  “你知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吧?”

  “它是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我们中学的课本里有。”

  “张伯驹藏有范仲淹的手卷。”……

  父亲一路说下去,我听着,听着,仿佛觉得他不是在陈述某个事实,而
是在编造一个神话。这个神话王国,该是什么样子的?想必张伯驹是风流倜
傥,器宇轩昂;想必他家是墨香四溢,金玉满堂。

  可父亲又说:“我们去他家,这些东西都看不到了。”

  “为什么?”

  “因为张伯驹把这些最好的藏品,捐给了国家。我们只能见到文化部长
沈雁冰发给他的一张奖状。”

  父亲认为:张伯驹此举虽行于一时,其事却足以传后。

  我继续追问:“爸爸,那张伯驹曾经担任过什么职务?或做过什么工作
呢?”

  父亲笑了,说:“他曾是盐业银行的董事。其实公子哥儿,就是他的工
作。”这个回答让我吃惊不小。

  父亲随即解释:“别以为说个公子哥儿,就等于游手好闲啦。小愚,你
要知道中国文化很有一部分,是由统治阶层里没有出息的子弟们创造的。张
伯驹就在玩古董字画中,玩出了大名堂,有了大贡献。”

  经过洪秘书的联系,与张氏夫妇会面的时间定在周日上午。如果说,头
回去拜望陈半丁是怀着尊敬和不安的话;那么,我这次去拜望则是揣着兴奋
与好奇。

  我家住在地安门,张宅位于什刹海。两地相距不远,我们还是驱车而往
。老“别克”小轿车驮着父亲和我,慢慢驶出慈慧殿,经地安门,向西拐入
前海西街。路过一座王府式的堂皇建筑:高高的灰墙紧锁园内的美景,大门
正面精致壮观的影壁,足以显示出主人的尊贵地位与煊赫身份。“车如流水
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司机告诉我们:“郭老(沫若)搬到这里来住了。
”

  父亲听后,默不作声。我知道,这个从1926年留德归来便相识,一起
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一道流亡日本,搭档数十载,合作默契的朋友,
如今已形同陌路了。

  车绕过银锭桥,便是后海。岸边的垂柳在风中摇曳,荡漾的湖水在阳光
下闪亮。这儿像是一个不收门票的公园,据说是“燕京八景”之外的一景,
叫“银锭观山”。老“别克”在一扇朱漆斑驳的小门旁边停下。

  警卫员按按电铃,没有响动;拍拍门环,无人应承;再伸手一推,那门
便开了。我心想:家藏丰厚的张伯驹,不设门房罢了,怎地连大门也不关?

  跟着父亲走进去,发现这座宅院不大,也不规整,既非中规中距的四合
院,也不是错落有致的小洋房。小院地势挺高,座北朝南。进门是个小天井
,东头有个门房。向右手拐去,便是一排四间起脊北房,西边是一间偏厦。
南头,一张石桌两个石墩依墙而立。东墙,挖了个月亮门,门里另立一栋小
阁楼,高高在上,并以石阶将阁楼与北面的正房连接起来。院子里,有几棵
桃树,还有一棵大芭蕉。看来,这座宅院的格局完全是主人依需要和情趣而
设定的。

  一位四十来岁年纪,身着藏青色华达呢制服的女士从北房快步走出。她
体态丰盈,面孔白晰,双眸乌黑,腮边的笑靥,生出许多妩媚。惟有开阔而
优雅的额头上,刻着光阴碾过的印痕。

  “章部长,欢迎您光临寒舍。”虽然说的是北京话,却带着吴音。温声
细语,吹气如兰,而这恰与她的端丽玲珑的容貌相配。我断定,她不可能是
别人,她是潘素。

  潘素用充溢着笑意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我,还没等爸介绍,便说:“这
就是女公子吧?”接着,把我们引入了北房正厅。

  她见厅内无人,即转向西侧的里屋,喊道:“伯驹,章部长来了。”

  与正厅相连的西侧里屋,是画室。张伯驹穿着古铜色中式夹袄,站在阔
大而周正的画桌前面,上身微微前倾,双手背在腰后,眼睛半开半阖地打量
着铺展于桌面的一幅水墨淋淋尚未完成的画作。听见夫人的喊话,他不紧不
慢地离开画室,跨进正厅,把目光投向了我们父女,并用手势招呼我们坐下
。

  与陈半丁的热情相比,张伯驹待客就要冷淡些。常常是父亲发问,他作
答,且措辞简短。倒是满脸笑容的潘素,在一旁插了许多话。夫人的巧于酬
酢,越发地显出张伯驹的闲散平淡。父亲是第一次登门造访,西服领带,高
车驷马,极其郑重。而张伯驹似乎就没把父亲当做贵客、远客或稀客。好像
我们这一老一少,是三天两头来这里串门聊天的。

  父亲很快与张氏夫妇切入正题,说:“我这个读高中的女儿,想学点国
画。不知潘先生可愿收这个学生?”

  潘素走到丈夫跟前耳语几句,尔后一团和气地说:“既是章部长的女公
子愿意向我学,我自然也就愿意教啦!”

  潘素一句一个章部长,仿佛不知中国有反右,不知父亲是钦定天下第一
右。

  父亲问潘素:“小女该如何拜师?”

  没等她回答,张伯驹把手一摆,说:“不用。”

  “小愚,快,快给老师鞠躬吧!”

  父亲令下,我立即双脚并拢,双手垂直,向初次见面就有好感的潘素,
深鞠一躬。遂问:“潘先生,我什么时候到您这里来学画呢?”

  听了我的问话,潘素且不作答,走到丈夫的身边,两人又在低声交谈。
父亲大概以为他们有什么不便之处,就主动开口:“贵府如有不便,我可以
用车接潘先生到我家去教。”

  和刚才的情形一样,没容夫人说话,张伯驹把手一摇,说:“不用,不
用。”

  潘素大概怕我们误会这“不用”二字的意思,连忙带着歉意和解释的口
吻说:“有个中央音乐学院弹古琴的学生,也在跟我学画。他叫李泠秋(又
叫李祥庭,后改李祥霆),是查阜西先生介绍来的。我在与伯驹商量,是将
你们两人合起来教,还是分开来学。伯驹的意思是分开好。”

  事情谈妥:我隔周来一次,时间定于礼拜天的上午。那位音乐学院的学
生也是隔周一次,时间也定于礼拜天的上午。潘素特别强调:如果我是本周
日来学习,那么就让弹琴的孩子,下周日来。

  心愿了却,心情便放松了,蓦地想起那些名贵得令人头晕目眩的收藏和
崇高得叫人张口结舌的捐献。我坐在太师椅上,环顾四壁,很想找到父亲说
的“奖状”。墙壁张有潘素新绘的青绿山水,悬有张伯驹的鸟羽体诗词,还
有日历牌,就是没有嘉奖令。也许,它被置于卧室,毕竟是耗尽一生财力、
半辈心血之物,弥足珍贵。

  一会儿,父亲起身准备告辞。我向张氏夫妇执弟子礼。然而,我礼毕抬
头之际,眼睛向上一瞥,却发现“奖状”高高而悄悄地悬靠在贴近房梁的地
方。“奖状”不甚考究,还蒙着尘土。这不禁使我联想起另一位颇负盛名的
文人柳亚子来。父母曾带着我去他家吃晚饭。从黄昏到夜深,我不记得大人
们喝了多少坛绍兴老酒,说了多少古今闲话。我只记得:他家大客厅里有四
幅用金丝绒装帧的、与毛泽东等人唱和的诗词手迹。这两个文人做派很不同
:一个把极显眼的东西,搁在极不显眼的地方,浪漫地对待;一个将极重要的
物件,作了极重要的强调,现实地处理。

  此后,我每半月便去张伯驹家学画,从临摹开始。在一点一滴的临摹中
,潘素向我讲述国画的基本法则与技巧。在教学的时候,张伯驹不进画室。
他做自己的事;没事,就闲坐在客厅。他家不像我家有那么多报刊杂志,似
乎只订有一份《北京日报》。而且,张伯驹看报,再大的新闻、再长的文章
也是一晃而过。

  我把第一幅完整临摹老师的山水习作,呈上。潘素仔细看后,连呼:“
伯驹,你来看,这孩子画得蛮可以。”

  张先生闻声进来,瞧了瞧,点点头。他没有妻子的那份激动、那种肯定
。

  我每画完一张,潘素看后,都要拿给张伯驹过目。潘素总说我有慧根,好
教。张先生总是点头而已,既不夸奖,也不批评。

  他的模糊态度,叫我忐忑不安。忍了好久,我终于开口了:“张伯伯,
我的习作您也看过不少。能说说吗?”

  张伯驹对我说:“你的每张习作都有进步,足见你的用功、用心和接受
能力。一个人即使聘请再好的老师,若无这些条件,是学不了画的。但是艺
术和其他门类不同,它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不能传授的。她(指潘素)当老师
,仅仅是向你讲解一些绘画的规则、技法罢了。拿作诗填词来说,也是一样
。老师只能讲些格律音韵,或者告诉你,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至于能否画
出一张好画、写出一首好诗,那就是学生自己的事,要看他的修养、悟性和
创造力。”

  我与张氏夫妇混熟了。潘素不让我称她为先生,于是,我一口一个地喊
着:潘姨,潘姨。说来,中国的称呼也怪。人的称谓变了,人的关系跟着也
就变了。我和潘素是融洽的,而我和潘姨是亲热的。除了授课,我们还说闲
话;后来,除了说闲话,我们还说私房话。潘姨说我不仅懂画,而且懂事,
她喜欢懂事的女孩儿。

  在张伯驹面前,我保持着敬重,但不再拘谨。我渐渐发现,在授课之后
张先生时不时地要和我闲聊一阵子,谈棋、谈诗、谈字、谈戏,其中尤喜谈
戏。孟小冬的名字、余叔岩的故事,我都是从他嘴里知道的。他是河南口音
,标准中州韵,话又说得极专业,很多地方我听不大懂。可我从不打断他的
话头,也不发问,更不会对他说:我听不懂。我自己常纳闷儿,一位饱学之
士,怎么能和一个毛丫头聊天呢?琢磨来,琢磨去,我想:一方面是因为在
“三面红旗”“大跃进”“政治挂帅”、“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时
代烈焰之中,还有我这样一个女学生跑到冷落的宅院,去听被时人冷落的老
话、旧话、无用之话。这情景多多少少也能牵动出他的热情。另一方面是出
身,修养,禀赋,学识,品行,爱好,趣味等诸多因素在他身上融合而成的
文化自豪,使其自觉不自觉地要充任一个文化的传播者。而后者的成分可能
更多些。

  渐渐地,我看出这对夫妇相处,是完全以张伯驹为轴心的。一位与之相
熟识的老中医告诉我,潘素对张伯驹是百分之一百二的好,什么都依从他,
特别是在收藏方面。解放后张先生看上了一幅古画,出手人要价不菲。而此
时的张伯驹,已不是彼时的张公子。他不供职于任何一个政府部门。而所担
任的北京棋艺社理事,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副社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理事
,北京古琴会理事,北京京剧基本艺术研究社副主任理事,中国民主同盟总
部文教委员等等,皆为虚职,并无实惠。潘素作为家庭主妇,支撑日常生活
的诸多开支,应付昔日名门的琐细关系,并将家里家外维持在一条不低的水
平线上,就够她操心费劲的。每月不仅把所有的工资花光,而且尚须从“家
底儿”中掏点出来,以为贴补。今非昔比,丈夫相中的古画虽好,但想到现
实的经济状况和未来漫长的生活之需,潘素有些犹豫。张伯驹见妻子没答应
,先说了两句,接着索性躺倒在地。任潘素怎么拉,怎么哄,也不起来。最
后,潘素不得不允诺:拿出一件首饰换钱买画。有了这句,张伯驹才翻身爬
起,用手拍拍沾在身上的泥土,自己回屋睡觉去了。

  一个晴朗的周日,我向潘素学习“浅绛”。画得正起劲,张伯驹把妻子
叫出去,耳语几句。没过多久,张伯驹又进来,又看看我俩。不大功夫,张
伯驹再进来,再看看我俩。如此往复数次。

  我问:“潘姨,张伯伯有事吗?”

  “就是有事,他才这个样子。”

  “那您和张伯伯去办事吧。今天我就学到这里,告辞了。”

  潘素笑道:“什么事呀,是你张伯伯叫我们吃饭去。”

  正说着,张伯驹又进来。潘素边看表,边对他说:“刚十点多,还早。
”

  “走。”张先生声音不大,可语气坚定,一点没商量。潘素忙着收拾画
具,尽管嘴里还在嘟囔。

  张宅没有电话,我无法把要在外面就餐的事告诉父母了。心想,反正时
间还早,等我饭毕归来,可能家里的菜还没做得呢。顺便说一句,(19)57
年前,父母公务繁忙,饭桌上即使见不到我们,也极少问及。自戴帽后,骨
血之间,亲情大增。别说是吃饭,就是佐以饼干或面包的午茶,父亲无论如
何也要等我放学回来。“小愚儿,快来喝热茶,我和老妈妈都在等你呢!”
第一次听父亲这么说,让我好感动,也好感谢“反右”。

  我们师徒三人,从细窄细窄的烟袋斜街穿出,沿鼓楼大街向南走去。我
以为不过是在这条北城最热闹的街上找个饭馆,就近而餐罢了。可看张伯驹
双手背在身后目不斜视,大步疾行的样子,似乎眼中早已有了就餐目标。我
们走过地安门南大街,又走过景山东街。张伯驹远冲在前,像只领头羊,潘
素和我则紧紧尾随于后。天气转暖,太阳高悬,幸好我穿得不多。

  体态丰腴的潘素,掏出白手帕擦去额角的汗珠,对我说:“只要上街,
你张伯伯就是这样走路,一个人像在打冲锋,不管别人。”

  “我爸走路和张伯伯一个样儿。有一年春节全家逛厂甸的书肆,我爸带
着警卫员把我和妈妈甩出半里地远,害得我们母女啥也没看,只顾拉直脖子
,活似两只呆头鹅。四只眼不停地搜索前方,生怕两下走岔了。回到家里,
我妈大大发了一顿脾气,说今后不再与他同行。我爸二话不说,满脸陪笑。
我妈回到寝室,他跟到寝室;我妈躲进书房,他跟到书房;直到消气为止。
”潘素听了我这一番话,略感自慰。原来天下男人的许多毛病,是一个模子
“磕”出来的。

  我们三个人,继续南行。我忍不住问:“潘姨,咱们这是去哪儿呀?”

  “去欧美同学会(曾改为政协的文化俱乐部),你张伯伯喜欢吃西餐。
”

  从后海到南河沿,我掐指一算,至少五站路的里程。旁边就有通往目的
地的公共汽车,咱们干嘛不坐车?我心里这么想,嘴上可不敢说,乖乖地跟
在张伯驹的身后,走着,走着。

  阿弥陀佛,终于走到了。我们刚踏进门,欧美同学会西餐厅的男侍便迎
了上来。看来,他们都认得张氏夫妇。在吩咐几句之后,凉菜、汤菜、热菜
、面包、黄油、果酱依次端上。

  这里,也是父亲常带我来的地方。每次在点菜前,父亲要问我和姐姐:
“想吃点什么?”

  我便举着叉子,高叫:“冰淇淋!”

  可眼前的张伯驹,没有问我想吃什么。在小心翼翼中,我吃完属于自己
的那份西餐,并恭敬地向他俩道谢。

  三人刚走出欧美同学会的大门,张伯驹立即对我说:“小愚,你赶公共
汽车回家吧。”

  我问潘素:“那您和张伯伯呢?”

  “张伯伯要走回去。”

  我坐上了公共汽车。隔着玻璃窗看见他们夫妇在便道上,一前一后地向
北走着。张伯驹的鬓发在正午的阳光下,呈现出近乎透明的色泽。坐在汽车
里,我感到了累,小腿酸,脚板胀。仍在徒步而行的人,不觉得累吗?——
看来,喜好与兴致对张伯驹真是个极其顽强的东西。

  回家即对父亲描述了这顿拉练式的西餐。父亲听后,大为不安。说:“
事情被颠倒了。学生居然吃起老师来了,该请客的是我们。”

  父亲决定让厨师备上一席佳肴,回请张氏夫妇。我家的这位大厨师姓梁
,东兴楼出身,是高岗出事后调到我家的。他平生所好,就是京戏。听说来
客是名票张伯驹,便发誓要拿出真本事。再者,我家好久没请客,作为掌灶
的他,早就手痒难耐了。

  一个周末的下午,父亲叫司机用车把张氏夫妇接到家中。张伯驹穿的,
还是那件中式旧夹袄。一袭剪裁得体的黑丝绒套装,将潘素的白晰娇好,映
衬得分外动人。离吃晚饭的时间尚早,大人们开始闲谈。由于我是名正言顺
的学生,自可一侧旁听。况且听大人的谈话,自幼就是我的癖好。

  在一番寒喧和闲谈之后,父亲拿出张大千的画,请他过目。

  张伯驹比较欣赏其中的十二幅黄山山水图,说:“东西不错。虽然属于
大千的早期作品,但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笔法也很空灵。”张伯驹又转身
对我说:“小愚,你在家要跟着父亲多看。因为绘画作品的真价,不是从认
识、而是从直观得到的。”

  藏品受到肯定,父亲的脸堆满了笑,别提多高兴了。他告诉张伯驹:“
我主要是藏书,其次才是藏画。买书画的目的,也很偶然。是因为(19)49
年从香港初到北京,就在马路上看到一车车的线装书送往造纸厂,心疼得不
得了。于是乎,赶快把情况告诉了郑振铎,请他制止这种行为。西谛回答说
:‘文物局要办的事太多。这样的事,一时顾不过来。伯钧,你发动党外的
朋友,大家都来收藏一些吧。’这样,我除了日常开支,所有的钱就都用来
买书、买画。健生也很支持。”

  “书画还算幸运,另有一些文物想要保存下来,恐怕就困难了。”

  “你是指城墙,大屋顶和牌楼吧?”父亲问,张伯驹点点头。

  父亲慨然道:“对中共的某些领导人而言,他们没有昨天,所以也不需
要昨天。这样一来,从昨天延续到今天的许多伟大之物,如城墙、牌楼,自
然也就不屑一顾了。”

  谈到当代画家,父亲用请教的口气问张伯驹:“你觉得刘海粟的画,水
平如何?”

  “他和谢稚柳,都不错。”

  父亲说:“我也觉得他的画很好。刘海粟③和朱光潜④,一个是画家,
一个是学者,两个都是我们安徽人。解放前,他们就已经很有成就了。可是
解放后,因为政治历史问题,两个人都抬不起头。连人都不好做了,还怎么
做画,做学问?(19)56年冬我和彭真一道出国的时候,跟他谈了谈杨啸天
(即杨虎)⑤的问题。我联络任公(即李济深)和其他几个党外人士愿意做
担保,希望能把他放出来。那次是全国人大代表团,走访的国家特别多。日
程排得满满的,几乎没有私下交谈的时间。彭真和我商定等回国后,再找专
门的时间,约上罗瑞卿一起讨论这件事情。我打算在谈杨虎问题的时候,也
反映一下刘海粟和朱光潜的处境。有政历问题的高级知识分子,到底应该如
何对待?怎样使用?中共有关方面负责人和党外人士能否坐下来,共同研究
研究。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关系到人的后半辈子,关系到中国的艺术和
学术发展。”

  “后来呢?”张伯驹关切地问。

  “(19)57年春,我们这个人大代表团才回国。回来就是整风,接着便
反右。我失去了说话的资格,替谁都讲不了情。我现在和今后的情况,可能
比刘海粟、朱光潜还要槽糕。”

  而后,他们话题又不可绕避地转到了“反右”。

  父亲说:“共产党可以不需要我们这些搞政治的人,但需要科学家、艺
术家。(19)56年因为文化部和中国美协有轻视国画的倾向,我联络努生(
罗隆基),再拉上李任潮(即李济深),向周恩来反映了这个问题。后来又
与叶恭绰、汪慎生、王雪涛、徐燕荪等人,一道发起成立北京画院,为的是
把国画创作和研究独立出来。结果凡是与此事有关的画家,除齐白石外其余
一概划为右派。叶誉虎(叶恭绰)是我把他拉到北京画院当院长的,不想也
给这位老先生戴上了帽子。你和京剧院的叶盛兰,叶盛长兄弟、李万春等人
,也因为参加农工(即中国农工民主党)或参加农工组织的鸣放座谈会,也
都划了右派。总之,这些事使我的罪疚心情,永难消却。但我很不理解的
是——为什么你捐献了那么多有价值的文物,居然在政治上没有起到作用?
”

  张伯驹摆摆手,打断了父亲的话头:“章先生,你不必向我讲这些话。
你是个懂政治的人,都成了右派。那么,我这个不懂政治的人划成右派,也
就不足为怪。再说,右派帽子对你可能是要紧的,因为你以政治为业;这顶
帽子对我并不怎么要紧,我是个散淡之人,生活是琴棋书画。共产党用我,
我是这样。共产党不用我,我也是这样。”

  那时,到我家做客的,已多为同类。无论是博学雄辩的罗隆基,还是北
伐名将黄琪翔,只要提及自己的“划右”,不是愤愤不平就是泪流满面。没
有一个像张伯驹这样泰然、淡然和超然的。社会主义政治课教给我们对待挫
折的一句豪迈的话语是:“跌倒了,算什么?爬起来!再前进。”可跌倒了
的张伯驹,怎么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没跌倒,所以,张伯驹不必“爬起来”,
而我父亲,罗隆基,黄琪翔,就要“爬起来”,他们自己也很想“爬起来”
。

  父亲听罢翘起大拇指,赞道:“张先生,真公子也!”

  提及公子二字,父亲想到另一个公子──袁克定。父亲问:“袁克定后
来的情况怎么样?想必张先生是清楚的。”

  父亲的提问,使不太爱讲话的张先生有了话头儿。他开始侃侃而谈:“
克定大半生随父,为袁世凯出谋划策,自己也身受荣华富贵。到了抗战时期
,克定的家境就每况日下,手头拮据。那时他还想通过关系,请求蒋介石返
还他被没收的袁氏在河南的家产。老蒋没答应,克定只好以典当为生。华北
沦陷,有一次曹汝霖劝克定把彰德洹上村花园卖给日本人。袁家的亲戚听说
这个消息,也都议论纷纷。赞同的、怂恿的颇多,其目的无非是每个人借机
能分得些“条子”(金条)罢了。克定坚决不同意,说这是先人发祥地,为
子孙者不可出售。当时占领华北的日本陆军长官土肥原贤二,由于从前与老
袁认识,所以在网罗到吴佩孚、靳云鹏之后,还想拢络袁氏之后,尤其是长
子克定。如果克定能在华北伪政权任职,恐怕对北洋旧部还能施加些影响。
克定曾几次向我谈到这事。他掂量再三,说出任则从此有了财源,但也从此
当了汉奸,得不偿失,决计不干。所以,一直住在颐和园内。”

  张伯驹讲到这里,不无感慨地说:“人知梅兰芳蓄须明志,其实北京沦
陷八载,克定身处困顿之境,拒任伪职,也是有气节的。可惜知之者甚少。
后来,我看他家产耗尽,生活难以为继,便将他从颐和园接到我的承泽园寓
所。他住在楼上,满屋子的书,以德文书最多。他这个人,儒雅正派,每日
读书译述。我们家里的诗词书画,弦歌聚会,他是不下楼的。后来,我把承
泽园卖了,把家搬到了城里。(19)58年克定八十大寿,他是在我家过的,
也是在我家中去世的。⑥”

  “他的生活由谁负担?有经济来源吗?”父亲问。

  “克定每月有五、六十元的收入,也算是工资吧。这还是行严(即章士
钊)以中央文史馆馆长身份,在文史馆给克定弄个名义,按月发下的生活费
。他每次拿到钱,都要交给潘素。我不让潘素收他的钱。我既把他接到家里
住下,在钱上就不能计较了。”

  张伯驹说话的口气,平静如水,清淡如云。可我扳起手指一算,袁克定
在张宅整整寄居了十年,且又是个七、八十岁的垂暮之人。这样一件天天费
神化钱、时时劳心出力的事要是轮到我,说什么也得在人面前念叨念叨。

没有评论: